“菊花”一向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它独立寒秋,它坚贞不屈,它高洁傲岸。
隐士爱它的高洁,志士爱它的坚贞,无数文人为它献上赞歌。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三首菊花诗,每首一个千古名句,你可以不会背但至少要读一遍。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一句出自南宋郑思肖的《寒菊》。郑思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画家,他最为后人所推崇的不是他的画作或者是诗作,而是他忠于故国,宁死也不向新朝俯首称臣的凛然气节。
他原名叫什么已不得而知,而他为后人所熟知的名字是他在南宋灭亡后所取。
宋朝的统治者姓“赵”,而“肖”是繁体字“赵”的一部分,他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思念故国。
他和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本是好友,在对方投降元朝后,便与其断绝往来。
这首《寒菊》便是他的代表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
诗歌开头两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便点出了菊花的与众不同:它不与百花并丛,只是傲然地挺立在篱笆边。
这里的“趣”字最耐人寻味,既是指菊花的自然之趣,更是指历代文人所赋予它的情操意趣。
接着后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最为后世所推崇,表面写菊花不像一般花朵凋谢落地,而是在枝头枯萎,实际表达了自己绝不向恶势力低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这是一首很成功的咏物诗,既描写了菊花的自然之美、人格之美,更突出了自己的志趣,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历来为人所称道。2.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这一句出自唐寅的《菊花》。说到明朝的唐伯虎,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那首《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古代的读书人,大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场,然而唐伯虎的“仕途梦”,却因一桩科举舞弊案而生生葬送了。
从此他浪荡江湖,寄情诗画,以此排遣心中的愤懑之情。
这首菊花应该是他在失意时,远游他乡所作,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借此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开头两句描写了菊花绽放的情景。
它不张扬也不高调,仿佛只是一夜玄霜后,便铺满了整个园子。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这两句抒发的是一种羁旅天涯的愁苦。
当秋风起时,多少文人墨客借着篱落,看那傲霜斗雪的菊花。
而当他们看着菊花,又会想起什么呢?
远方的故乡,沦落天涯的旧友,还是分隔两地的恋人?
整首诗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忧郁的气息,尤其是“天涯未归客”五字,读来令人伤感。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一句出自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黄巢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首领,虽然他残暴不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首“菊花诗”确实非常经典。
他的另一首《题菊花》也非常霸气,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他出身商贾世家,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富足,从小习文练武,不仅写得一手好诗文,剑术、马术也十分高超。
成年后,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受挫,这首《不第后赋菊》便是他在落第后所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九月初九历来有赏菊的风俗,而诗人这里用“九月八”既是为了押韵,也是为了突出他的迫不及待。
百花凋零是很枯败萧瑟的景象,而诗人以“杀”字修饰,无形中增添了一种肃杀凛冽的氛围,令人不寒而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句极其霸气,视觉和嗅觉双管齐下,将菊花绽放,香气弥漫的景象写到了极致,让人有一种“唯菊独尊”的感觉。
这样气势凌厉,霸气十足,富有战斗精神的菊花,在文人的笔下当真是不多见,所以后世十分推崇这首诗。
这三首菊花诗虽然每首都只有短短28字,却意蕴深长,耐人寻味,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END-
作者:解忧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