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山荫道上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品读 | 山荫道上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经典转帖]品读 | 山荫道上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




作者: 俞俭
来源:《品读》2020年第12期
少年时不知走过多少遍的山荫道,深深铭刻在我心中,以一种鲜明的形象,常常浮现在眼前。
家乡千百年来沿用的柴火灶,一年不知要吞吐多少柴火,我们那一代都有从小进山砍柴的经历。山在五六里外,重重山峦,连绵起伏的山褶皱里一个个深深的山坞,密密丛林,藏有取之不尽的柴火。
进山入坞,走过三四里长的山荫道,小伙伴四散上山入林。一边挑选,一边砍伐,满山谷就震传着梆梆嚓嚓的声响,大树滑溜着山皮,树仔抛飞过林丛,山脚横横竖竖起了一堆堆柴火。总得要一个上午,才你呼我应一起下山。
先灌几大口山泉水,就软坐下来发一阵懒儿。汗渐渐凉,身上便起了一层盐粉。身边的木柴散发出新鲜的青青味儿,心底就浮起美意快感。
该理弄柴担了。砍来青藤,编结两个圈圈,树仔砍成一节节,比筷子要长,塞进圈里,一一楔紧,两圈相隔一米左右,中间嵌有一根粗直的柴棍,这样挑在肩,走起路来,一震一颤,很有节奏感,人似乎就轻松些。有的是一根碗口粗的树,梢尾绑上一圈树仔;有的偷点懒,将长长的树仔绑成一大捆,驮在肩上。
末了吆喝着,催赶着,收拾一番,相互照应一声,举步出发。两腿下蹲,弯腰弓背,憋一口气,努一把力,倏地将柴担扶上肩膀,立即用搭柱支住,晃悠悠的,却是稳当。似乎嗓子就痒痒,神气儿喊一声,叩得山林一片嗡嗡回音。峰回路转,密密层层,深谷里,直眼是望不见山口的,那山荫道的模样,在脑子里就映现。

山荫道上,松杉挺茂,杂树四合。繁枝茂叶,交错连接,幽深深搭盖成穹庐。
春天早早就来到,阳光是明丽,把山野静静照耀,走在山荫道上,绿叶淡泛着黄晕,嫩嫩透出新鲜气息。
夏日里浓绿起来了,暑气像是被绿过滤了,山野的香也渗出来,包裹着你。
秋冬就又是深绿铁青,疏疏落落,似乎就有了寒意。当然,飞红片片,色彩斑斓,太阳暖暖照下来,依然感受到旺盛的活力。有些特别的是兰花。
冬春之际,随处挖一丛,挂在柴担上带回家,种在花钵里。兰花开了,满屋满村弥漫幽幽清香,谁家女孩秀发上别一朵,便添了几分野气和秀美。
最受用不尽的是山果子,山莓、野桃、杨梅、酸枣、猕猴桃、柿子、金樱子、毛栗……当然,在山上就饱餐了一顿。这个时候,注意的就是脚下的山道了。
山道仿佛十分勇敢,又十分细心,放放纵纵,收收拢拢,无穷变化,忽地就从一处狠狠跌下去,跌到底了,昂头儿又蠕蠕爬上前头。肩驮的树梢尾,常常拍打坡道,一颠一颠,肩头就震得生疼。走在坡底,个子矮小的人驮一根长长的树,两端都被抵住,无论怎样努力都前进不得,伙伴就忙来帮扶。

行走在曲折迂回的山道,可谓坎坷艰难。有时身子要贴石壁,气不敢出,汗不敢出,全神贯注,踮脚儿走,像是惊心的山羊,下临深渊呢,越是害怕,双脚越是发抖,一软闪就可能连人带柴摔下去,真险啊。开始上长长的高坡了,脚趾密密并拢,紧巴着地,一步一步踩上去,不可一丝松懈。那时,人往往是靠了一股子气,硬劲儿就能上去、向前了。
大杉树、大松树下,铺了红红的针叶,以为平坦好走,其实倒要格外小心。也许藤蔓棘刺就来勾肩扯领,拉绊柴担。也许就触犯了一窝黄蜂,嗡嗡嗡一片飞,柴担甩不及,人就跌倒了,滚出老远。叶底花花绿绿的毛毛虫,冷不丁咬你一口,便酸辣辣地疼。
歇肩处不用尺子丈量,一程一程,距离大约相当。愈是肩负得重,愈是匆匆走快,憋足了气,弓起肩背,咬紧牙关,赶到歇肩处。歇下来了,一时就又不肯起身。把柴担支靠着山壁,或是两两依靠,都稳当。这样手脚松放,坐着,躺着,卧着,歪歪斜斜发懒。
阳光在密叶中筛选,落在地上,抬头看时,光线忽长忽短激射,似乎眯眼探看山荫道上什么秘密。有鸟儿在树上跳跃鸣叫,美妙动听。不觉大伙打起口哨,山雀、画眉、黄鹂、绿嘴,百般叫声,学得极像。这时,一只兔子箭似地蹿过去,而竹鸡走过来却从容不惊。一只长尾巴松鼠吸着涧泉,有人丢一枚石子,它便迅速地蹦上树,不见踪影。
那道深峡里渗流出来的涧泉呢,最是生动引人。也许就是涧泉模仿了山荫道,二者曲直相宜。却毕竟又有自己的个性,跳跃跌宕,在静静的山谷里喧喧地响。若在石崖上,就化成一匹小瀑布。泉水夏日清洌,啜一口,身骨子都沁出凉意;秋冬又温和,饮着不酸牙、不痛肚。山涧两旁浅蓝碧绿的水草,在清流中轻盈摇曳,咝咝作响,让人感觉有阵阵凉气浮起。水底大大小小、扁扁瘦瘦的石子,纹理清晰,光彩闪闪,有小鱼、小虾优游其中。
走走歇歇,一程又一程。柴担是把话压住了,一歇下,话自然蹦出口。互相说笑好多粗鲁的话语,讲起山神水怪的故事,又谈论向往着各自美好的未来。有的说长大了飞出去,有的说山生育了自己,永久待在山里。论论争争,结论是无论如何,一辈子忘不了这山野。
也是的,岁月的波澜也许会荡涤往事的细节,却无法洗去这山野的鸟鸣泉响、这印在山荫道上的汗水和脚印、这少年身心染透了山野的绿。话题自然归结到打柴上来。

“再砍两挑,学费书费全有了。”
“我爸说,积了一堆,装车进城卖呢。”
“今晚家里还等着这柴烧啊。”
“妈呀,肚子饿了。”“是饿了。”

提起脚,却似乎没有了一丝劲。路在脚下,得靠自己走,柴担得靠自己挑。也就咬咬牙,憋憋气,一步步踩在山荫道上,踏实小心,心中还是满有勇气和信心的。
毕竟是看见了山口,眼前豁然敞亮,都松了一口气,似乎一步就到家了。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那已是空阔平坦的大路了。
涧泉淙淙出山口,别了山荫道流去。待我们再回望,山荫道已掩藏在深谷密林了。

在城市安身以后,再也没有重走山荫道,但它总是鲜明地展现眼前。可以说,我的人生之路就是从这条山荫道接续而来,是最基础的路道,人生的方向和步伐从这里奠定,甚至可以说这条山荫道正是后来将要走的路。
山荫道上,人的意志和毅力得到磨砺,形成并保持纯粹的心境,坚毅的性格,团结合作的情谊,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烙印在心中,经多大的难,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怨,也能坚持挺得住!敬事笃定的生活态度也从这里得到启发,走路踏实,做事扎实,一步一步都不可以虚蹈,每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终落实到位。
这对我后来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帮助。从小接纳生活的艰难,甚至在这样的艰难中并不觉得痛苦,反而有一份快乐,一种充实,觉得为家出力担当,才堪为有用之人。



际遇之神

奖励

偶遇猪GG,传授猪头大法,获得1猪头术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12-01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