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座实体的庞大建筑变得虚无缥缈,可能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让一座实体的庞大建筑变得虚无缥缈,可能么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让一座实体的庞大建筑变得虚无缥缈,可能么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3 0


“非物质”在当代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的解读中,倾向于科技对人类思想、认识、精神方面的影响。今天虚拟空间以信息技术、移动技术为支撑,激发着创意实践者们努力呈现不可呈现之物。如意大利雕塑家爱德华多·特鲁兹迪(Edoardo Tresoldi)的“幽灵建筑”,就为我们揭开“非物质”世界中的无序之序和那些深藏能量。
爱德华多·特鲁兹迪(Edoardo Tresoldi)的艺术生涯始于绘画,搬到罗马后从事过置景设计、雕塑制作和电影艺术,还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学习了建筑设计。这些经历使他擅长多种创作媒介和技艺,也给予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以捕捉环境中的不凡瞬间,让雕塑与所处的场地发生共情。
与众多建筑师的造物观不同,特鲁兹迪所聚焦的是建筑生命的来世,探索物质环境消失后的各种可能性。他最为知名的“幽灵建筑”,是对非物质的赋形,也是对物质的重构。他将建筑视为一个穿梭于虚实之间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不同的印记:在真正建成之前,建筑是非物质的,生长在设计师的脑海或图纸中;建成后的建筑以其物质环境与周边的一切发生着微妙的互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被不断瓦解着,直至物质环境消失,它又回归非物质的状态,存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爱德华多·特鲁兹迪的部分“幽灵建筑”作品。
1985年,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的“非物质”(Les Immatériaux)展览中运用了大量钢丝网装置比喻物质消失后的飘渺,并用光线调节出不同的质感。近30年后,特鲁兹迪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延展了钢丝网超越时空的轻盈和曼妙,让过去与当下在多个维度之间自由跃动。从2013年开始他就开始为历史遗址、音乐会、艺术节和公共盛会进行创作,一座座手工打造的钢丝网雕塑以诗意的语言唤起记忆或成就梦想。今年落成的纽约教堂餐厅Fillmore,特鲁兹迪创作的古典穹顶雕塑与极具工业感的室内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被放大的钢丝网雕塑壮观而宏大,在不断变化的视角下,与教堂原有设计重叠,形成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感。

“非物质”(Les Immatériaux)展览


特鲁兹迪的代表作,Siponto大教堂以钢丝网还原古建,引发了遗址重建方式的讨论。




Fillmore餐厅的钢丝网穹顶以庞大的结构震撼着人们的感官。
2019年9月,在位于意大利特伦蒂诺山谷(Trentino Valley)的Arte Sella雕塑公园,特鲁兹迪推出了装置作品“共生”(Simbiosi)。作为特鲁兹迪艺术道路的转折点,“共生”开创性地将钢丝网与当地石材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座高达5米的、完全向天空敞开的沉思空间。Arte Sella雕塑公园像是一座拥有30多年历史的“露天博物馆”,通过各种因地制宜的艺术装置,来探讨脆弱的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2018年冬天,Arte Sella雕塑公园遭到了风暴的严重破坏,大部分艺术品和道路面临着大量的修缮工程,特鲁兹迪因此介入到这个项目。“共生”是一座徘徊在建筑、自然与时间之间的“废墟”,仿佛挑战地心引力一般,漂浮于意识与无意识、物质与非物质世界之间。与那些基于生命衰退过程而定义的“传统”废墟不同,“共生”将自身置入废墟结构之中,展示了一种超出寻常物质规律的“重建”。


与自然进行着情感互动的“共生”装置。

“共生”装置是一座向天空敞开的冥想空间。
如若像法国18~19世纪的作家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所说的,“废墟对人类的吸引力产生于被毁灭的宏大事物”,那么该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则是一种人性的脆弱。公园本身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如果不是2018年的风暴,雕塑所在的山丘也不会存在。特鲁兹迪有意地运用建筑的语言将雕塑与自然元素进行了连接,并以此来诠释周围景观。在尘世与精神之间摇摆,“共生”展现了人类希望融入并解释自然的欲望,它在周围景观以及时间的共同影响下,与Arte Sella雕塑公园建立了深刻的联系,并最终与之融为一体。


共生关系始终是特鲁兹迪作品的核心,工业与诗意、短暂和永恒、经典和现代……这是一连串难以回避的并存关系,即使是网格本身也在一个维度和另一个维度之间摇摆。很多人认为金属是一种坚韧、笨重的材质,但在特鲁兹迪的手里,它浪漫而包容,是一种会讲故事的创作材料。继“共生”,特鲁兹迪开始探索能与金属网共生的更多材料和媒介,并成立了跨学科实验室Studio Studio 。

最近落成的加尔法展馆(Gharfa)是特鲁兹迪将声音、投影、景观和织物与金属丝网雕塑结合在一起的首个多媒体作品,也是Studio Studio完成的第一个项目。加尔法展馆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At-Turaif区,这里拥有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是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在与艺术家艾尔波内罗(Alberonero)、音乐家麦克斯·玛贾蒂(Max Magaldi)、欧德·贾登(Odd Garden)以及园林设计师马特奥·弗斯齐(Matteo Foschi)的合作下,这座“手工”建筑的最高点高达26米,是迄今为止特鲁兹迪雕塑中最庞大的。

加尔法展馆以微妙的边缘,将来访者与外界隔离开。



植物与工业材料交织在一起,意味着自然与人工、传统与当代并置。
像“共生”装置一样,加尔法展馆的钢丝网结构内填充了软木以衬托当地的泥砖建筑,沟通了装置与所在景观的联系。麦克斯·玛贾蒂创作的声音叙事在展馆的不同区域分别演奏,只有在中心,音乐的各个声部才能结合在一起。欣赏过完整的乐曲,参观者在各个区域辗转时仍可体验专属的“多声部混合旋律”。Studio Studio通过真实与虚拟、人与自然、几何与有机形状的对比,将加尔法打造成现实与幻觉的相遇现场。作为一个可以渗透却又保持私密的有机体,加尔法展馆的媒介与元素在能量互换中流露出韵律、含义和逻辑。

加尔法展馆利用软木创造出建筑的边界。

作为加尔法展馆的互补,柔软的半透明织物象征着白色的地平线。
与其说呈现“非物质”,特鲁兹迪所捕捉的是物质世界深藏的能量。透过他戏剧性与诗意并存的创作语言,我们发现废墟与残骸并不是生命的衰退或终点,而是这些未知能量溢出的生命之源。
文字/Yaxi
图片/ Roberto Conte
编辑/ Julia

际遇之神

惩罚

诱拐LOLI失败,被LOLI守护者追杀千里,中途掉了DB5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12-04

优秀文章

海比天蓝

ZxID:99267

等级: 版主
配偶: 草莓
独自美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2-04 0
优秀文章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