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方岳这个词原意是四方之山岳,出自于《尚书·周书·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今天介绍的这个词人方岳(1199~1262), 字巨山,号秋崖,又号菊田。一说其为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
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辛弃疾有词云: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不过我们更熟悉的应该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两句诗正是出自方岳的这首七言绝句,《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子才,是指牟子才,宋史有传,牟子才字荐叟,祖先是井研(今属四川省)人,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方岳写诗送别牟子才,说人生多有不如意之事,但是能够和他人讲的却不多。自从认识了牟子才以后,梦中又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仿佛骑着战马重上战场。战城南,是汉乐府古题, 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当时的南宋屡次受到元朝的侵扰,故有抗元之志。
方岳是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的进士,因为直言不讳,得罪了贾似道丁大全等人,因此仕途坎坷,起起落落,后隐居不仕。
牟子才在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及第(1223年),算是方岳的前辈,牟子才曾经勉励过年幼的文天祥,期望他能够有远大的前程。和方岳一样,牟子才也是丁大全、賈似道等人的眼中钉,因此二人惺惺相惜。
二、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担任扬州知府,在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筑堂。坐此堂上,可一览江南诸山似与堂平,因此名之为平山堂。
仁宗至和元年(1054),欧阳修的好友刘敞出守扬州,欧公作《朝中措·平山堂》相赠: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后来苏轼曾经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回忆自己在平山堂的情形: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方岳去扬州的时候,也去过平生堂,于是次韵苏轼词,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平山堂》: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作品。
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用秋风鲈脍典故,表示思乡归隐之意。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两仙翁是指苏轼与欧阳修。杨柳不是当年,烟雨如旧,多少英雄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三、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前面的观宋填词介绍过吴潜这个人,他作为曾经的宰相,受到排挤以后,竟然被贾似道的党羽下毒而亡。
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
《宋史牟子才传》中就曾经说过,牟子才曾经被贾似道安排人诬陷他是吴潜一党,多亏了皇帝保护牟子才,他才没有遭遇祸端:
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宋史牟子才传》
方岳词中的吴侍郎,应该就是指的吴潜。从方岳填词可见,他与吴潜也有交情,自然会受到贾似道等人的迫害。
《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
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今日重游多景楼,想起当年有击楫中流,北上恢复之意。可惜时光如电,唯有对饮而已。
何日大刀头,大刀头上有刀环,环还谐音,即何日怀乡之意。后面用故山猿鹤典故,出自孔稚圭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表示贪念功名,故居零落之意。借箸代筹,表示内心其实还是未肯归乡,还想着筹谋策划,可惜被贬谪之人,未必有这个机会了。
结尾句,有新亭北望,神州陆沉,却无可奈何之意。
结束语
方岳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有一千多首。清吴焯评其诗“不失温厚和平之旨,力矫江西派艰涩一路,学者当知之”。方岳词有辛派词人之风,多有慨慷悲壮之气,爱国恢复之志。王鹏运在《四印斋所刻词》中评价其词不在叶梦得、刘克庄之下。
结束时,依照惯例填词一首为今天作业。《水调歌头·赣州郁孤台》:
松竹绕楼阁,登揽虎城秋。风云如幻,青山依旧枕江流。却忆郁孤台上,慷慨稼轩词笔,挥斥向神州。谈笑烽烟里,世路藐沉浮。
叹零丁,说惶恐,且追游。人间一梦,不觉白了少年头。多少英雄逝去,几度夕阳晚照,烟浪入觥筹。弹指成千古,明月过沧洲。
@老街味道
格律诗需要改革吗,怎样才能让它重新流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