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生日感言|做一棵自由生长的树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30岁生日感言|做一棵自由生长的树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转载美文]30岁生日感言|做一棵自由生长的树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0

今天我30岁了。真不可思议。
(首先不可思议的是2020年结束得毫无心理准备,直到昨晚我才反应过来:什么?12月24日已经到了吗?慌忙爬起来动笔)
17、8岁的时候我常常对着镜子想:这张脸长到30岁是什么样子啊?那时候我会是一个厉害的人吗?
这个场景我始终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现在我还时常梦到自己在高中校园,答题交卷,下课铃清脆地响,内心也还怀着青春期的惆怅彷徨,猛得一觉醒来,不知今夕何夕,真不确定这十几年是不是真实地被我过过了。
还好还好,我捏了自己胳膊一把,是真的30岁啦。

三字开头的第一天是什么感觉?我记得今年读到一个作者写到她的30岁生日,是一生中最隆重的“祭奠”,狂欢之后,自以为告别青春、步入中年,看着满屋子鲜花,内心悲壮,像某种葬礼。
但事实上,青春是永远过不完的,等到50、60岁的时候,又有一种新的态度,每一次生日都像新的诞生。
我的感觉则是--有一种平静心安的欢喜。不是那种要跳起来像全世界宣告的狂喜,也不想轰轰烈烈与过去的时光划清界限,只是被很多的充实感填满着。
从18岁行至30岁,过程倒很像《桃花源记》里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原来的世界只有一个小小的自我,一切喜怒哀愁都比天大;行至今日,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那个有关“自我”的内核变大了许多,心胸与眼前道路自然也辽阔起来。
比起二字打头的岁月,现在的我,的确自由坦荡得多,有底气独立做出人生的大部分选择,也包括勇敢地say no, 坦然地面对失去的东西,不去担忧能否再次拾起。
事实上,我身边所有的女性朋友们,也都是到了30岁,才发现人生可以真正随自己所愿,说去哪儿就去哪儿,说quit就quit,一点也不用拖泥带水。真可笑,我居然 曾经被陈旧的传统观念误导过,以为女人的30岁,可能真的气数殆尽,现在只想朝过去大喊:世界是我们的!
与现在得到的这一切相比,眼下冒出几条细纹、多生出几根白发算得了什么呢?简直像是岁月调皮的注脚,多出几分韵味来。

30岁的第一天,与往常也没什么两样,赶不完的稿子、做不完的工作。只是早上去客厅给树浇水,发现前两天买的花骨朵一夜间悉数绽放,红彤彤、绿油油,家里又有了蓬勃向上的生命感。
今年陡然萌生了莳花弄草的兴致,又给自己找来一大片园子,现在还在画设计草图,研究它们的特质、花期和培育方式,一门心思铺在植物身上。
太有意思了,植物各有自己的脾性 ,光照、雨水、土壤,如若刚刚好适应它,它便会茁壮成长。并非应当将它捧在温室里,宠爱有加;唯有顺应其本心,才能延续它扎实的 根植向下的生命力。
最有趣的是,现在长在我的庭院里的树木,竟都是无人居住时被鸟雀衔来(或风吹来)的种子,经过自然的雨水浇灌,它们兀自成长为亭亭如盖的大树,肆意地伸向天空。有时候我想,它们是怎么熬过那些干旱、雨涝、严寒、风暴的时节呢?它这样旺盛安静地开放,不让人看见它所经历过的苦难与斗争,逃避过的风险,独自面对过的贫瘠或丰盛的岁月。


现在的我, 也想做一棵自由生长的树,脚踏实地、扎实坚强、倚靠自己、随心所欲,而灵魂永远渴望伸向最远的天空。
与每年一样,似乎都应该在此刻做一些小小的总结。给自己,也给那些常常读我文章的年轻朋友们。我的人生经验或许于你并无启迪,但也许可以助你在成长道路上获得一些参考或思考。
·1·
不要急着找到一个港口
---
20岁的时候一个很尊敬的长辈跟我说:“你不用去纠结以后会做什么。你的个性、喜好、热情会像漩涡一样推动着你往前走,自然将你带去最适合你的位置。”
今天也想把这段话转达给关注着我的正在焦虑中的年轻人们。
我想时代给了年轻人太多压力,出名要趁早、创业要趁早、成功也要趁早,这些压力使人应接不暇。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一种迫切找到人生的港口、将船停岸的念头。(因为总有人告诉他们:港口不多了。)
我今年遇到过很多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找到我,询问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等。我很惊讶,十几岁就要开始为未来的生计未雨绸缪了吗?
老实讲,时代发展得太快,十年后、五年后,我们都不知道世界会变成怎样,无论你现在如何焦虑,都无法改变未来的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稳定结实的核心,譬如说认识自我、培养一种良好的素养、有负责心、勤奋认真、为人善良--这些在任何时代、任何职业中,都大有裨益。
一个人能有忧患意识是很好的,只是不要让这种“忧”占据心态的上风。
有时候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互联网还没有极度发达的年代,读书的时候我们办社团、谈文学、约会、恋爱,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对未来发展毫无意义,但这些也是30岁的我,往前回顾时能想到的最好的金子般的时光。
纷繁复杂的人生体验,都是未来某刻会闪光的片段,那是时间的礼物,为什么要急着靠岸呢?直到现在,我也很想要扬起风帆,随时出发,经历过漫长波折的浪涛之后,彩虹浮现,才可归港、才能心安。
·2·
洒脱、负责且温和
---
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洒脱是对自己。负责是对工作。温和是对他人。
一个人,倘若对事没有责任心、对人没有尊重和礼貌,是不配提“洒脱”二字的,只能叫“自私”。
自私的人毫不可爱,不用拿任何潇洒的理由美化自私。
·3·
「自我」与「他人目光」
---
人活在社会群体里,无法避免地与人相处和摩擦,总需要在「自我」和「他人目光」之中找到某个平衡点。
我们不可能做到“无视别人的目光”,也无需排斥,有时候恰是别人的意见,能让身处其中的自己醍醐灌顶 ,多加反思。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意识到,他者的目光是有一定立场和预设性的,他/她看到的你,也同样夹杂着视角偏颇和内心主观情绪的影响。
他人的评价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绝不能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甚至惩罚自己的理由。
而我自己的对外评价体系是这样的:如果是没有真实接触过的陌生人,绝不提前对他进行负面的预设;如果是真实接触过却不太喜欢的人,就不会在记忆里多停留,不想也不提,因为“讨厌”也是一种情绪,同样消耗精力。
宝贵的精力应该用在自我相处和去爱人。
·4·
长途跋涉地归真返璞
---
这是木心说的,“人生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地归真返璞”。
归真返璞,便是直面内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什么才让我踏实地感到快乐?
牢记于心。无论外人怎么看,我始终在写心里真实想着的事。你们认识的我,也许不是一个完整的我,但一定是我的某个部分。
诚然,我的职业非常容易令人走向一种“浮华”的状态,或许很多大都市生活的人都有这种体会:这座城市以及身处环境太过于五光十色,渐渐心浮气躁,久而久之,便觉得自己在这片绚烂的背景里融入了,也消失了。
所以我总是时刻提醒自己,尽力地归真返璞,可以磨掉曾经的戾气与局促,但不要磨掉自己的棱角和锋芒,永远地保留着少年气。
“恍惚地面对世界,笔直地面对自己”。
·5·
永远保留燃烧自己的可能性
---
如果有机会的话,不止30岁,在40岁、50岁的时候,我还想跟自己说:燃烧吧!不要让“理想”、“激情”、“有趣”这样闪光的词汇消失在生命里。
允许自己做一些大胆的决定,全力以赴地展开新的旅程,叛逆且有斗志。
不要感叹衰老,不要祭奠青春,不轻易沧桑。
想做什么就不留余地去做。我不觉得只有年轻人才有试错的成本,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况且,至少现在我们还更多一分接受后果的底气。
这样想想,30岁真让人振奋。
但愿从此展开一生中最瑰丽、自由、深邃、开阔的流金岁月。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