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心酸,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姥姥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成年人最大的心酸,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姥姥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成年人最大的心酸,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姥姥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0
成年人最大的心酸,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姥姥
[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align=center]


[img]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230/0224e4017cfe46d59d29ecae84a319fa.jpeg[/img]
作者:趣史录
朗诵:一凡
来源:趣史录(ID:qslqushilu)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读懂刘姥姥,是成年人成长的必然。
——兹心
《红楼梦》的大观园里雕廊画栋,锦衣玉食,尽是些精贵人物,往来宾客也是非富即贵,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大字不识的乡下老妪——刘姥姥。
少年时受惑于老爷太太们眼花缭乱的锦衣玉食,公子小姐纷纷扰扰的爱恨情仇,只觉这油滑世故的老人,像一桌子珍馐中的煮土豆,泛着与所有人格格不入的土味。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阿谀谄媚的样子让人厌烦。
[b]但多年后看尽世间繁华,站在虚荣之外时,忽而羡慕起她。[/b]
宁国府那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门联,那一大家子没一个人真正顿悟,其真意,最终只归于刘姥姥。
在书中我们知道,刘姥姥寡居多年,靠着两亩地过活。
女儿、女婿为了照顾孩子将她接到了身边,但日子贫寒,她不得不为一家人的生活操心。
[b]女婿年轻却没有见识,舍不下面子,她年迈却活泛精明,豁得出一张脸皮。[/b]
为了应付年关,刘姥姥带着孙子去求告嫁在荣国府的亲戚王夫人,于是与荣国府有了数次陵迁谷变的交集,也见证了一个辉煌门户从荣到衰的过程。
[img]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230/c28e764f204f4d628c6025f7433d9487.jpeg[/img]
[b]跪的是富家人,[/b]
[b]求的是维生钱。[/b]
荣国府是朱门大户,刘姥姥自知是乡下穷亲戚,出门前特地早早起床、精心打扮,带着板儿上路。
孩子天真无邪,只当作出门游玩,刘姥姥却不禁紧张情怯,战战兢兢。
荣国府大门四敞,趾高气昂,刘姥姥战战兢兢,深谙“小鬼难缠”的道理,见了谁都恭顺地喊上一声“太爷”,经人提点后领着板儿绕了一圈才从后门进了府:[blockquote]
进府后先见周瑞家的,攀上旧交情,点头哈腰,逢迎地唤上“嫂子”;
再见平儿,将秀丽贵气的丫环当作太太,磕头跪拜;
一番周折后,终于在众人整肃中见到了威严赫赫的王熙凤。[/blockquote]
王熙凤自然是瞧不上穷酸的老太太的,一顿饭过后,将太太平时给“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和自己的一吊零钱给了刘姥姥。
二十两银子是碍着一点亲戚关系随便从手指缝里漏下的赏赐,一吊零钱是刁蛮刻薄的太太找乐子给的讽刺。
[b]刘姥姥被当作街边的乞丐一般被人耍着玩儿,她通达事理,自然觉得屈辱。[/b]
但二十两银子足够一家人过个不错的年,再屈辱也得忍下去,接了钱笑脸相迎,感恩戴德。
年过七旬的老太太连跪带拜求一点接济,是世故练达,也是逼不得已。
想一想生活和工作里的我们,谁不是如此呢?
客户的刁难、领导的冷脸、陌生人的恶意……
像女婿王狗儿一样倔强顽固、不肯折腰是少年人的意气。
[b]成年人为了在夹缝中求一点便利、求一点出路,不得不学会忍辱负重,卑躬屈膝。[/b]
学会了心里苦唧唧,脸上笑嘻嘻。
关注视频号“慈怀读书会”
[img]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1230/ffbea9d4e45a48658c60c9e015f7f83f.jpeg[/img]
[b]逢迎无关丢骨气,[/b]
[b]只因可怜笼中人。[/b]
刘姥姥虽世故,但却不吝啬,不忘恩。
时令瓜果丰收时,她带着土产再次来到了荣国府。
这一次她不是上门救助的人了,而是个串门回礼的亲戚。
身份变了,她也不那么窘迫了。
府上留她小住,太太小姐们的精致生活超出了老人的认知,但刘姥姥并不拘谨,灵活应变,巧妙迎合。
两府以贾母为尊,太太小姐们好奇新鲜事,刘姥姥就变着法的编出奇闻异事哄大家高兴,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但太太小姐们瞧得起她了吗?
并没有,照旧戏谑、捉弄她。
妙玉觉得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该摔碎丢了,黛玉觉得刘姥姥酒后醉舞如牛舞,凤姐四处帮腔作乐,又老又丑的老太太被插了满头花。
刘姥姥看似没尊严、丢骨气,实则她是见了大户人家背后的蝇营狗苟,可怜这深宅大院如同精致的金丝笼,讲究体面的夫人小姐,如笼中鸟,活得勾心斗角、郁结琐碎。
[b]刘姥姥懂生活和交际的艺术,不介意在朱门大户圆融地扮几天小丑,就着尴尬的情境演绎出一番鲜活的风趣来,给那个无病呻吟的深宅大院带去欢乐。[/b]
既赢得一片欢心,又换来些许尊严,还带走不少好处,一举三得之举,何乐而不为。
刘姥姥活得通透。
反观我们,不谙世事艰难时,我们总以为骨气、面子都是顶重要的词汇。
在社会里滚了又滚才发现:
[b]想爬到更好的圈子里,面子是顶没有用的,尊严要自己挣来,不经过摒弃自己、脱胎换骨,学会刘姥姥的游刃有余,生活永远不会变好。[/b]
关注视频号“慈怀书店”
[img]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01230/839ff7d5909c4c88bca70911dded3820.jpeg[/img]
[b]你赠我零碎情谊,[/b]
[b]我回你承诺与真心。[/b]
贾府被抄没,光耀门户一落千丈。
贾母也随之去世,刘姥姥听了消息悲痛大哭,天不亮便出门赶往贾府,直奔灵堂。
凤姐落魄,形容槁枯,再没了往昔风貌,刘姥姥真心真意替她们伤心悲痛,还念佛为凤姐求护佑。
[b]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b]
凤姐被她感动,在无人可依的情况下将女儿巧姐托付给她,刘姥姥应允下来。
树倒猢狲散,衰落的贾家最终被近亲拆散,贾环、邢大舅等一干人竟然要将巧姐卖掉。
刘姥姥想办法将巧姐救了,并且将她接回了家,给了巧姐一个安稳归宿。
相比大观园里的少爷、小姐、金枝玉叶们,巧姐无疑得了个最好的结局。
刘姥姥虽是个世故老妪,既能游刃有余地在富贵圈里打转,也能在田间地头耕作生活。
但她心计灵活、有恩必报。
她看着贾府兴旺,也看着贾府衰落。
[b]对自己的困境不丧气,对别人的奚落不记仇,对亲戚的苦难不旁观。[/b]
[b]许过的承诺都兑现,过得好自己,帮得了别人。[/b]
关注视频号“一念禅”
[img]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230/6b0cdff01e324ca3bea795d94eb5cfe4.jpeg[/img]
贾府的虚荣浮华被一阵时势之风吹得七零八落,刘姥姥的平实生活却绵长安稳。
与刘姥姥相比,为生活挣扎的我们如此单薄无力。
我们守着自己的执拗,学不会变通,既渴望好生活又过不上好生活。
要么在变通里丢了自己,变得油滑冷漠,埋怨世界薄情又做了最薄情的人。
[b]我们要么活得太俗,要么活得太清。[/b]
[b]但这世上活得好的,只有既懂人间烟火,又懂理想国的人。[/b]
年少读不懂刘姥姥,读懂时满眼泪花。
慈怀直播来啦!对话领域达人,精选好书好物,你想看的尽在这里!👉👉12月30日~1月5日,直播预告
*[/align]
[/td][/tr][/table]

[ 此帖被花开那年丶在2020-12-30 20:32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1-01-01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1-01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