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的瘦金体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书法界称他的瘦金体是一字千金,是金庸小说之中的独孤九剑,永不言败而且从不遇对手。

赵佶的书法造诣的确很高,当然他的绘画造诣也非常高深。下面一幅赵佶的《听琴图》就是他当年在宫中行乐时候的作品,而画中的人物正是他本人在弹琴,十分有妙趣。

赵佶这一张作品画得妙,处理的细节与布局也是获得很多专业古画研究者的认可。
首先他们认为《听琴图》的整体绘画风格与布局就十分有北宋时候的古画意境感,整个作品是立轴形式呈现,而主体绘画的人物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画中的人的,弹琴的是赵佶本人,听琴的是蔡京和童贯,另外还有一个童子在童贯的身边。四个人的站位比较巧妙,尤其是最前面则摆着一个盆景植物,超有意境的感觉。

中心人物是弹琴的人,穿着深色的衣服,扶琴而坐的姿态很认真。两位当官的人在赏琴,别有一番书卷之意。
作品画得非常细,从每一个人物的神态就可以看出来,穿红袍的蔡京是拿着扇子低着头在听琴,另一位童贯是双手摆在大腿上抬头听琴思考。身边的童子则认真的看着弹琴者,每一个人的表情不一样,刻画的神态也完全不同,超细致。

画中第二个主体部分就是一颗绿松松,它贯穿着整个作品的位置,苍松耸立的感觉,正体现了赵佶在构图上的造诣不低。尤其是整个松树并不是直着向上展开,反而是在盘回之间有一种虬劲的感觉。

另外它与最前面那个嶙峋的盆景上面点缀的名贵花卉相互配合,中间则是他们赏琴的4个字,整个作品既有萧逸的感觉,又能感受到意境的优美。

不得不说赵佶在构图与绘画上面也是达到了最高的欣赏级别,另外这样子的珍贵作品,本来画得就非常妙了,再给它留下了3个瘦金体字“听琴图”之后,感觉真的很赞。
还有就是蔡京题诗一首在最上面,把整个作品的意境感觉又提升了不少,让整个作品看着更有说服力了。

不知道大家觉得这样子的古画,距今已经有近800多年的历史,它算不算是一件难得的珍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