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一向清高孤傲,为何住进大观园后,连卑劣的赵姨娘都要讨好?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黛玉一向清高孤傲,为何住进大观园后,连卑劣的赵姨娘都要讨好?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黛玉一向清高孤傲,为何住进大观园后,连卑劣的赵姨娘都要讨好?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08 0



鲁迅曾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评价《红楼梦》一书:自有《红楼梦》出现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曹雪芹的笔法绝非一般小说家可比,他塑造的人物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身份、地位、处境、年龄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就比如林黛玉,她初进贾府时,只有六七岁左右,而至前80回结束,林黛玉应有十六七岁(第45回黛玉自称“我长了今年十五岁”),她已然从一个幼女,长成了少女,年龄这般变化,性情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曹雪芹之笔法精妙处,就在于他绝妙地处理了黛玉的成长变化。
笔者谨从林黛玉对赵姨娘的态度变化,带诸君一窥黛玉待人接物之变化。

且看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彼时贾宝玉被灯油烫伤了脸,众姊妹纷纷前来探望,期间赵姨娘进屋,其他姊妹们纷纷迎上去让座,只有两个人压根不正眼瞧——王熙凤和林黛玉!
只见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李宫裁、宝钗、宝玉等都让她两个,独凤姐只和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她。——第25回

王熙凤一向不喜赵姨娘,不仅是因为赵姨娘半奴半主的“姨娘身份”,更是因为赵姨娘人品卑劣,做事颠三不着两,每每为了一己私欲闹出麻烦事来;
林黛玉也是如此,她有“咏絮之才”,满腹诗才,自小性情清高孤傲,不与世同污,爱恨分明,她明知赵姨娘是长辈,自己应该跟其他姊妹一样,上前献个好儿,可她不愿违背本心,故而和凤姐一道说笑,无视赵姨娘的到来。

时光辗转,到了第52回,林黛玉正和贾宝玉聊天,忽然赵姨娘从门外进入,这次林黛玉展现出了绝对的礼貌态度,她非常热情周到地接待了赵姨娘,且看原文记载:
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些了?”黛玉便知她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座,说:“难为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第52回

笔者撰写此篇文章之前,亦曾看过其他论者的分析,发现有不少论者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误认为赵姨娘看望林黛玉的场景,发生在潇湘馆内!

联系前文,其实贾宝玉和林黛玉此时正在藕香榭(众姊妹约好一起来看惜春画年画儿),引文中黛玉心中所思“赵姨娘从探春处来,顺路的人情”,是指赵姨娘来看望女儿探春,顺便来暖香坞看了看黛玉而已,若是赵姨娘专门前来潇湘馆,那可真叫实打实地探望黛玉!
林黛玉格外聪明,她完全看穿了赵姨娘“顺水人情”的小聪明,如果是以前的林黛玉,恐怕会对赵姨娘爱搭不理,甚至有可能会锋芒毕露地发问:姨娘是来看探春,还是专门来看我的?
可林黛玉没有这么做,她选择了用成熟的方式,礼貌地接待了赵姨娘,张口便是“难为姨娘想着”,并赶紧让座倒茶。

前后对比,足可见林黛玉性情之成长,她已然从当年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少女,为何她会有这般变化呢?
诚然,自然跟林黛玉的年龄增长有关系,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现实原因——她搬进了大观园居住。
《红楼梦》第23回,元妃觉得省亲别墅白放着也是浪费,于是就下谕让贾府诸姊妹全部搬进大观园居住,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林黛玉而言,她在搬进潇湘馆的同时,贾母对她的保护也随之削弱。

虽然荣国府和大观园属于一体,但林黛玉在府内,完全是跟着贾母一处起居,能得到贾母的直接宠溺,任何人的诽谤也到不了黛玉耳中,而随着进入大观园,林黛玉终于听见了关于她自己的流言蜚语,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宝钗劝黛玉服用燕窝调养身体,黛玉向宝钗倾诉时,就曾提到这一点:
黛玉道:“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老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且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第45回

林黛玉的成长,既源自外界的刺激,也来源于她自身的聪慧。其实贾府下人看在贾母面上,至少在表面上不敢说黛玉的坏话,黛玉也未必听过关于自己的坏话,可她太聪明了,看着那些下人对贾宝玉、凤姐纷纷衍生污言秽语,便推断出这些人背地里也会这么说自己,于是行动更加谨慎,说话更加圆滑。

思之感慨,曹公称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固然是形容黛玉生平聪慧过人,七窍已是人精了,黛玉更多一窍,虽是好事,但未免犯了过犹不及之忌讳,细细思之:若是黛玉是个蠢人,或许心理上能少些折磨,不至于走向过慧易夭之命运。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1-01-08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1-08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