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至一座圆木搭建的桥边时,父亲指着路北一处断壁残垣的遗址说,这里就是他的外婆家。于是我们下车过桥,来到杂草过膝的场院里,面对如今荒凉无人的故地,八十岁的父亲感慨万分:“小时候去打柴,吃早饭带干粮,天不亮就出发,操小路一走几十里的羊肠路,返回时走困乏了就到外婆家歇脚,喝水。外婆家离镇上四十多里远,吃的用的盐、油、火柴等,都是我给挑进山来的。”父亲抚摸着杂草中一块又大又白像个磨盘一样的石头说:“外婆总说我喜欢这块石头,让我把它拉回去,可那时的山路,拉它谈何容易。如今外婆去世都快七十年了,我的三个舅舅和表兄弟们早就迁居到县城和镇上去了,只有这块石头,还守在这里。”
告别父亲的外婆家,车子驶上盘山路段。一座座山峦突兀眼前,黄栌树,枫树,华栎树与青松翠柏及黄色、白色、紫色的花花草草,交织出一幅五色斑斓,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面朝车外,应接不暇的美景,令我禁不住的赞叹。前排的父亲不停地搜寻当年他打柴、割草走过的小路,念叨着这条山沟,那个山头的名字。道路越来越陡,弯道越来越多,水泥路就像一条游龙,隐隐约约缠缠绕绕,云里雾里如梦如幻,一会龙身盘踞在这个山腰,一会龙头昂首在那个山头。我担心着行车安全和父亲会不会晕车,可同为公路人的丈夫和父亲却是精神抖擞,一个夸赞说路边挡墙、护栏修筑得坚固,一个夸赞说道路平整,线型顺适。
一个小时后,车子驶上这条线路的最高点——流岭天桥山。它是丹凤县与山阳县、商州的分界线、分水岭,也是丹凤县丹江以南最高峰。站在这海拔1800米的流岭垭口,寒风细雨扑面而来,迷雾茫茫笼罩四野。父亲推开车门,迈开大步边走边感叹着筑路人的英雄无畏。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路边有个老头子,站在那里朝着山野里怅望。父亲点燃一根烟递上去,就和他拉开话匣,老人说他的家原本就在这里,三年前搬迁到山外镇上住了,现在水泥路通了,回来采摘茱萸也方便多了。可是今天山顶上阴雨绵绵,冷风阵阵,这一树树熟透了的茱萸,该怎样才能收获呢。老人告诉我们,沿着道路前行,再走十多里就到山阳县的中村了,因为天气缘故,我们调头返回。
回来的路上,父亲仍是无限感慨:“前多年因为没有路不方便,山里人都搬出山去,如今道路修得这样好,城里人都羡慕山里纯净清静,想搬来定居。也许有一天,搬出去的山民们还会回到这里。”
父亲的话,让我的心情变得和斑斓而又萧瑟的秋天一样,复杂而又矛盾。隔着车窗,面对这纯净、寂静的山沟,我只能默默送上自己的祝福:愿你永远安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