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我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聊天交友&心情咖啡中日之我谈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中日之我谈

楼层直达
tmd88600

ZxID:1279065

等级: 贵宾
配偶: 琳儿来也
人生还是一张白纸~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
— 本帖被 qqshzqq 执行加亮操作(2007-10-27) —
中日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及其发展
    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东部的两个古老国家,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都很悠久,而中国的历史比日本更为悠久。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的位置相距很近,现在经常被称作“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两国人民大约在距今二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交往关系。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反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倭奴国是倭人奴国之意,是《汉书》中所载百余倭人国家之一。
    继奴国与东汉政权建立外交关系之后约半个世纪,北九州的另一个倭人国家伊都国也派使节至洛阳,与东汉政权建立外交关系。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邪马台女王国派遣赴魏使节难升米大夫一行,至带方郡,请求允许去魏都求见天子“朝献”。魏明帝立命盛礼接见,并效法汉光武帝赐奴国王金印故事,诏封邪马台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授金印紫绶。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结束将近二个半世纪的南北分裂局面,中国统一。在隋朝不到三十年期间内,倭使四至隋都,考察了隋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佛学。特别是派出许多留学生和留学憎,入隋学习。这些留学生和僧,在隋学习时间很长,有的在唐建国之后,仍留唐学习,学习时间长达二、三十年。他们不仅专修佛学和儒学,而且对隋后来对唐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医药、艺术以及政府机构的设置、法制律令的颁布等各方面,广泛地进行学习。回国后都以其所学,作出相应的贡献。 公元618年唐帝国建立,取代隋国。公元630年,倭国派出第一次遗唐使,试图与唐建立外交关系。
    公元663年,唐倭海军于朝鲜半岛白江口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会战,结果唐军大胜,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倭国受到严重打击。倭国失败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大约在千余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自白江口战后,唐日双方使节往返频繁。 十年间双方使团往返十次。
    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日本成功,传播佛教。
    公元894年,日本派出第十一次遣唐使,即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从前期第一次遣唐使的派出至后期第十一次遣唐使的停止,中间经历近二百六十余年,在唐日两国之间进行外交、文化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的遣唐使,终于结束了。
    唐朝时,日本正处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这个封建社会的盛世极为推崇。因此,它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的数目之多,仅次于新罗,日本派遣来唐的"遣唐使"达13次之多,其他官员和留学生来唐最多一次达五六百人,他们学习中国的生产技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巧和生活习俗等。
    由于中日之间的交往密切,所以日本在许多方面都受中国影响很大,表现在:第一,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就仿照唐制度,改革了行政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同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次,在城市建筑方面,我们学过唐都长安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这一些建筑在日本京都中也同样有。第三是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表达的工具,后来,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第四,日本的饮食、服装和同常的生活也受唐朝的影响很大。

唐以后时期的中日关系
    宋日双方虽未建立外交关系,但贸易关系从未中断。

    在南宋末期,中国的蒙古族开始兴起,成吉思汗建立起横跨欧亚二大洲的大蒙古帝国。忽必烈曾两次东征日本,舰船均毁于台风。
    元末,日本武士开始逐渐乘船串扰中国沿海。明代倭寇的祸根,在这时已经萌生了。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面临倭寇的侵扰,朱元璋在与日本进行交涉的同时,采取武力剿倭和禁海两项措施。
    明嘉靖时期,倭寇大规模劫掠沿海,浙江、福建告急,引起明政府的重视。公元1559年-公元1566年,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训练新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抗倭战争。中国沿海倭寇老巢被全部荡平,大股倭寇基本肃清。
    公元1592年,日本幕府大将军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妄图通过朝鲜进攻中国。在明朝政府与朝鲜军民的抵抗下,公元1598年,丰田秀吉病死,日本自朝鲜全部撤出。
    清政权取代明政权的时期,正值日本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执政。两国由于各自的原因先后宣布锁国,互相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极小规模下进行着,因而并未建立外交关系。这种闭关锁国状况,一直延续到两国被西方殖民者的大炮敲开大门之前;此后,中日两国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侵略与被侵略的时期。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不同于一般的神社,是专门祭祀死在战场的军人的神社,它在日本大大小小8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众所周知,所谓的战场几乎均为对外侵略的战场,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质,日本首相的参拜就更显得问题的突出。
钓鱼岛问题
  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
相关新闻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靖国神社

钓鱼岛问题

齐齐哈尔毒气事件

日本人篡改教科书

二战劳工赔偿
 
 
 齐齐哈尔毒气事件
北京报道8月初,阴霾笼罩着齐齐哈尔。几个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的毒气罐,在被意外发现后,造成我无辜平民41人(截止到14日下午)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两人生命垂危。
  
日本人篡改教科书
关于二战中日本行为的记述与以前相比有明显的倒退,尤其是"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提出的文本存在多处严重失实和政治性错误。该编撰会以"反对民族自虐" 为名,大肆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二战劳工赔偿
  来自中国河北省的10名二战劳工代表和去世劳工家属走向日本长崎地方法院。状告日本政府以及三菱集团的两家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他们的迫害,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八女投江
  
  在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耸立着一组硕大的石雕群象--八女投江群雕。该雕。该群雕1988年落成,高13米,长8.8米,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生前书写。站在这肃穆的群雕前,无不使人思绪翻滚,心潮澎湃,当年八女视死如归,英勇战斗的情景又呈现在人们面前。1938年10月下旬,东北抗联四、五军西征妇女团,在指导员冷去带领下,担负着掩扩大部队转移的任务,她们英勇抗击日军熊谷部队的袭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最后毅然背着负伤的战友,走进林口县境内的凶暴烈、冰冷刺骨的乌斯浑河,为国捐躯,谱写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诗。电影《中华儿女》、《八女投江》都是根据她们的事迹拍摄的。1982年10月在林口乌斯浑河畔建起了"八女投江纪念碑",上题材"八女英烈光照千秋"八个大字。它背负苍山,河水萦绕,其志铭记述了冷云、杨贵珍、安顺福、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风善八位中华儿女的英雄业绩。1984年被国家列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八女投江群雕也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尚志
  (1908-1942)辽宁省朝阳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1932年春,曾先后任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其间曾与共产党员范廷桂在香坊城高子车站附近炸毁日本军用车一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5月,被派往巴彦,协助张甲洲整顾巴彦游击队,该队于1933年初被日寇瓦解。省委把责任全部加在他身上,并以"右倾"错误,开除了他的党籍。这一挫折并未影响其抗日决心。后只身 投入义勇军孙朝阳部,当了一名马夫。由于积极献策,得到孙朝阳的重用,被任命为参谋长,后率该义勇军骨干队员脱离孙部,去珠河。1933年10月, 创建了珠河反日游击队,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任司令,1935年1月,满洲省委决定,正式恢复他的党籍,充分肯定了他在开除党籍期间,继续坚持抗日斗争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兼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行主席等职,其间,率部西征,开辟小兴安岭和黑嫩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1月,北满临时省委派他赴苏寻找中共中央关系。苏方怀疑他为冒充代表,关押审查一年半.1939年6月,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主持东北工作,1940年1月,指控反对 "王康指示信" 而被永远开除党籍。但他没有动摇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仍坚持武装抗日斗争。1942年2月12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宁死不屈,壮烈牺牲。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提议,给予赵尚志完全平反并恢复党籍。


杨靖宇
  1940年春,日军解剖东北抗日联军一位战士的遗体,发现胃中尽 是枯草、树皮和棉絮,不见一粒粮食。这位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就是 杨靖宇(1905年一1940年),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 2月 13日 生于河南确山李家湾。 1923年到开封读书。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年底回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1927年 4月领导确山农民暴 动,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刘店秋收起义, 任当地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失败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工作。 曾三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 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 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在抚顺又两次入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 打,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的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经 组织营救出狱,历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满洲省 委军委*****书记。 1932年 11月派往南满,到吉林磐石一带视察。他 按照中国工农红军的经验整顿当地游击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 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委。他团结各路抗日武装,创建了以罄石县红 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 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委,次 年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 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 委, 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面对日伪军频繁的 "讨伐",他提出"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 打"等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 战术,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 击根据地。 1938年秋,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进行军事"讨伐", 同时悬重赏缉拿杨靖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杨继续坚持战斗。 1940年 1月,所部被日伪军重兵围困。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自己只 身同敌人周旋五昼夜; 2月23日在吉林濠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为 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园"。


左权
  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 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所写《悼左权同志》1942年 5月,日军对太行区进行"铁壁合围",25日, 他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不幸牺牲。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他,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在邯郸除建 有左权陵墓外还建有左权纪念馆。


张自忠
  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目睹列强欺凌中国,军阀混战,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立志报国,于是弃学从戎。 "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军余部改编为国民政府陆军第二十九军,任该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在固镇指挥五十九军与日军血战七天,夺回曹老集、小蚌埠,稳定了淮可防线。3月,又奉命支援临沂庞炳勋部,指挥五十九军在临沂城郊与日军精锐坂垣师团进行拉据战。他抱定拚死的决心,曾致电鹿钟麟:"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经七昼夜鏖战,取得临沂战斗的胜利1939年5月,敌酋冈村宁次调集10余万日军进犯随县、枣阳。他率三十三集团军从外线夹击敌人,并率领骑兵第九师及总部手木仓营出敌不意,冒险东渡襄河(汉水的一段),拦腰截击敌军主力,在田家集大败日军,取得了襄东战役的胜利。1940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他率部从右翼打击向枣阳地区进犯的日军主力。出击前,召集军事会议,鼓舞士气,全军士气高昂,与敌激战,连连告捷。5月7日,率总部手木仓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从宜城东渡襄河,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日军调集主力,折回反扑。经过七、八天的苦战,部队减员甚重,粮弹两缺。5月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祭文中给以高度评价。1956年以来,人民政府几次拨款重修了南瓜店等地的张公祠、衣冠冢、殉国处纪念碑。在重庆北碚梅花山,还建立了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冷月书生

ZxID:1212809

等级: 元老
别人笑我太银荡,我笑他人不开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10-27 0
早晚得开打...
霜漫迷夜空

ZxID:1192500

等级: 中将
秂們`沒囿權利選擇出吥出苼,但是秂們囿權利選擇怎么苼存`與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11-03 0
好图···
聽兲甴掵 : ┍ .│豬能否赽樂啲潒亼,莪們钚之檤,狚人鎔鯣滿哫啲潒豬,4莪們韔看見啲.
shjqi1111

ZxID:1297768

等级: 新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11-11 0
顶。。。。。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