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这几个月,以前也是如此,似乎所有人都想成为迪伦。Todd Haynes的''I'm Not There'里出现了六位演员扮演迪伦,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大人,小人……很和谐!
这部有点半纪录片的东西在艺术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确实不落窠臼。六个人演绎了迪伦一生中不同的阶段和特点。迪伦化的着装,谈吐,行为,思维洋溢在六人的身上。当然在看片子的时候也会向Haynes质问,有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想法?对迪伦一知半解的人的感受?或者根本不关心迪伦是谁的观众。
我所探究的是影片如何处理迪伦的音乐生涯中的史实和电影中艺术性之间的平衡。我很失望,除了饰演少年迪伦的小黑人,其他人只让了看到了矫情和做作,刻意的去模仿迪伦的外延。但这掩盖不了他们在迪伦精神上的匮乏和无知,我没有得到任何内涵的启迪。Todd Haynes不是在重新塑造迪伦精神,我只觉得他是玩弄迪伦迷的感情!尤其是Blanchett的形象,活脱脱的美国版《戏说乾隆》!小女人的形象完全亵渎了迪伦的不朽形象。尤其是看过了Don’t Look Back的纪实纪录片,以及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后在观此片,用女人饰演车祸前的迪伦实在是荒唐之极!迪伦在那个阶段远没有Blanchett那种不男不女、不知所云、装疯卖傻、形散神更散的荒唐装B形象!迪伦不羁的言语在她的口中怎么听怎么给人一种装腔作势的感觉,迪伦的衣装举止也在她的发挥下丧尽了应有的气质和底蕴!
对于将迪伦视为文化偶像的我对此片很失望。当然,Chronicles Volume one,Don’t Look Back和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已经足够。Todd Haynes将迪伦作为自己先锋电影的实验品,迪伦形象的广泛文化号召力以及打破常规的多人、两性、双肤色饰演一角的手段也吸引足够的注意力。设想,如果Todd Haynes所拍摄的原型不是迪伦,换为Pete Seeger,Phil Ochs,Paul Simon等等,结果又会怎样?
当然我是带着十足的主观色彩以及极其挑剔的态度观看这部电影,冷眼看待此片的人士可能会有些收获,但是将迪伦视为精神偶像的我却难以接受这样的片子,唯一的安慰是影片里还穿插些迪伦的歌……对了,影片的画面也很唯美,但这却不需要托物言志,迪伦只用他的口琴、吉他、歌词以及略许沧桑沙哑的嗓子传递自己的信条和反叛。
迪伦永不停止的巡演还在进行,但无论如何,Todd Haynes还是让迪伦这个名字更加引人注目。或许会早就一批喜欢迪伦的新新人,抑或助长厌恶迪伦的风气。顺便提一下Woody Guthrie,美国民歌鼻祖,迪伦的偶像,少年时代的模仿对象。少年迪伦在搭火车的时候自称自己叫Woody Guthrie,还模仿他在自己的吉他盒上写着“这件乐器能杀死法西斯”,模仿他的言行,翻唱着他的歌。在医院躺着病入膏肓的Woody Guthrie的形象还是很传神。
不管怎样,迪伦在我心中的形象、地位、意义永远不会被颠覆,期待的只是Chronicles Volume tow,three,four……还有那永不停止的巡演有朝一日能照亮那块河蟹的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