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名状》及陈可辛的鉴定意见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关于《投名状》及陈可辛的鉴定意见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关于《投名状》及陈可辛的鉴定意见

楼层直达
leafend

ZxID:321425

等级: 准尉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9 0
关于《投名状》及陈可辛的鉴定意见
我在北京剧院将《投名状》完整的看完了。

观看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获得愤怒的源泉,终于将导演评定为白痴。我这么愤怒其实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这部很多人称赞的大型古装恶搞片。

要证明这个香港导演对中国历史的无知程度,证据在影片中俯拾即是,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就足以验证:

1.大约五千人攻打苏州城,围了9个月而没有成功,只能等待敌人投降才能攻入城中。

但是这些人减员之后,只花了2天时间就攻下了南京!?你认为可能吗?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一个及其彪悍的将领兼皇帝在多年前攻打南京时吃到的苦头。

“(至正十二年)七月,朱元璋令张天祐率军攻打集庆(南京),未克。九月,朱元璋再命郭天叙、张天祐攻打集庆,再次受挫,郭天叙、张天祐被俘杀。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亲自率军攻集庆,从太平出发,水陆并进。先破江宁镇,得降兵三万六千余人,再破集庆城,得军民五十余万。”

接着我们再看看太平天国夺取南京时有多么的艰难:

“1853年3月,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花了十天左右攻克了南京城。攻下南京城时,太平军损失也很严重。死伤过半才拿下南京城。因为当年明太祖修了两重城墙,固若金汤,攻城非常艰难。洪秀全攻城后立即改南京为天京,并在天京建立农民政权,与北方清政府政权进行对峙。”

那我们再看看历史中真实的清朝镇压农民起义夺取南京之过程:

“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是保卫首都天京的战役,这场战役历时两年(从1862年至1864年),这两年内正面交击不是很多,主要是围困,可以说是艰苦卓绝的,从安庆下来是水陆两支部队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率领。同时又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从上海方向包围南京,三路大军进攻。李鸿章尽量让曾国藩自家人夺得战功,而不轻易进攻。两年的围攻,使天京城内弹尽粮绝,洪秀全也开始挖野菜,吃草根,1864年6月3日,洪秀全在天王府内病逝,他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同年7月19日,湘军用地雷炸开了南京城垣二十余丈,蜂拥而至。(在如今南京太平门城墙处仍有一块曾国藩写的碑文记录了攻下南京城的整个过程。)”

区区一个庞青云,才带了6个营约5000人就敢去攻打金陵重镇,而且2天就能攻打下来?导演实在是玩笑开大了。

我不觉得庞青云的一堆土匪会比太平军、朱元璋的部队、曾国藩的湘军更厉害,而且厉害一万八千倍的这种说法更是空穴来风。

但是导演就敢这么拍。人家无知谁怕谁啊,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把牛皮往死里吹!

所以到庞青云以创造历史的速度夺取南京这一幕的时候,导演巧妙的来了一句“攻取南京一月后”,根本就忽略了一场艰苦卓绝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大战。

2.庞青云就任江苏巡抚。去叩见老佛爷的时候,堂堂五品大员没有资格进大殿?在门口跪接圣旨。

等到即任大典的时候,屋子里面竟然是一个王座!!看起来和京城里的龙椅一个级别,是发射着金光的一个长条的椅子,具体有没有龙看不太清。

鬼也看得出来要你坐上去就是谋反了!这是要做巡抚,还是要被人做了?

巡抚不是藩王,看来陈导不知道这一点啊。


鉴于很多理由,所以我觉得花这么多钱,让一个历史白痴来拍一个古代的情感故事,真是委屈了陈导,也委屈了我们这些想要看精品电影的观众们!

奉劝这帮白痴导演先去读读历史再来拍古装片吧!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