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终于可以不“亲自上厕所”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聊天交友&心情咖啡领导终于可以不“亲自上厕所”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领导终于可以不“亲自上厕所”了

楼层直达
枪随我动

ZxID:1392730

等级: 中将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5-12 0
领导终于可以不“亲自上厕所”了
近日,哈尔滨市委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专门为领导干部设定禁用语和规范称谓,市领导在各种会议及活动上的讲话或工作部署,只称“讲话”、“部署”,不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或“重要部署”等。领导干部参加某项工作或活动不得滥用“亲自”、“亲临”等词语。各级领导干部在会议上的讲话应力求简短、不说官话套话,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之内。(新华社19日电)
长期以来,有的领导干部在大会、小会上的讲话多冠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领导干部不论干什么都被称作“亲自”,以至于都闹出了领导干部“亲自上厕所”的笑话。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本属于官员分内事的工作,一加上“亲自”二字,仿佛就成了官员额外的奉献,其意义就变得非凡了似的。

  无庸讳言,这种对官员的行为凡事必称“亲自”的习惯用语,是一种浓重的“官本位”意识的表现。这种意识往往把官员予以神化,或者放在一个高高的位置上,其历史渊源甚至可以延伸到封建皇帝身上,如皇帝到某地被称为“幸”、“临”“临幸”,皇帝做某件事叫做“御”。登峰造极的莫过于“文革”中对于领袖的崇拜,那时候领袖“亲口”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最高指示”,都是要全国人民认真学习的。

  这种带有浓厚“官本位”意识的习惯用语和称谓,表面上看是提高了领导的外在形象,提高了人们对于领导的崇敬感,其实却在无形之中淡化了讲话的“重要度”和听讲人的认同度,影响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因为,当领导所有的讲话都成为“重要讲话”的时候,当领导的所有行为都须“亲自”去做的时候,谁还会对这些“重要讲话”和“亲自××”当作一回事呢?

  哈尔滨市委出台的这些规章制度,不仅是一种对领导干部日常用语和称谓的规范,更是一种倡导转变政风、会风新风尚的应时之举。这对还原领导干部在官民关系中的位置,重塑领导干部的公众形象具有导向性意义,值得肯定。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