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img1.gootrip.com/attachments/day_071007/20071007_75c2e7f258e27045ad880dc5df4ce852.jpg[/img]
2、吉庆街
吉庆街地处武汉闹市区,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饮食店老通城背后,其独具特色的汉味小吃、民间艺人贴近生活的海外侨胞拉弹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好奇的观光客人,已成为武汉市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在全国的名气几乎与汉正街齐名。
吉庆街大排档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这个市场主要就是汉味小吃的经营户和靠演奏地方技艺的民间艺人。吉庆街大排档市场之所以闻名于全国,风靡于武汉,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吉庆街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文化消费、民间艺人即兴、交互、自选、面对面的演绎风格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且极具地方特色,不可取代,拥有竞争优势;其次就在于它是夜市(下午4:00到次日早晨4:00),满足了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市民纳凉消暑休闲夜生活的需要;再次就是它的区位优势,它处于商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传统文化消费较高武汉的汉口闹市区中心。
一走进吉庆街,在不足30米的街道上,三四十顶鲜红的账篷错落着连成一片,营账内透射出的灯光映得你满脸通红,好一派吉祥喜庆的气氛迎接着你的光临。在这里,各种菜食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一目了然,由顾客随意选择、自由搭配。更为独特的是在这个大排档常年活跃着一支能弹会拉善唱的民间艺人队伍,他们怀揣曲谱、手持乐器随时应召着你的呼唤。这些饱经世事沧桑、混迹于三教九流、游走于龙鱼之间的艺人,不仅可以为你演唱各种戏曲、民谣,还善于察言观色,在你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用最时尚的妙言谐语为你现编现演,一首首流行歌曲和民谣演绎得让你忍俊不禁、捧腹开怀。这就是吉庆街的文化大排档,它将面对面、开放式的消费方式与随意性、平民化的表演方式浑然天成地糅合在一起,并浸润在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之中,构成了独具特色、远近闻名的饮食文化超市,吸引着上至白领官员、下至蓝衫小民以及外地游客纷至沓来。这不仅让顾客饱享感官之乐,也着实让老板艺人们赚得钵满罐盈。
吉庆街大排档的成功和闻名,就在于它适应了这种平民大众的消费需求。
目前,吉庆街大排档市场主要集中在长100米、宽15米的马路两侧,大排档经营户有35家左右,经营旺季(每年4月至11月)每个经营户每天营业额高达3000元以上;同时,吉庆街聚集着100多名民间艺人,每天每位艺人的平均收入达80-100元,特别有名的艺人每天的收入则可高达300元以上。其营业时间一般从傍晚6、7点开始到次日凌晨3、4点钟,若是旺季,营业时间甚至会延迟到次日6点,夜间10点至凌晨2点正是生意最火爆、用餐客人最多的时间。
吉庆街正处于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十分重视,江岸区政府也已重新改造吉庆街。我们希望吉庆街成为武汉市一处耀眼的文化乐园,一座挖不尽的金街,也欢迎您能够经常来坐坐。
☆武汉的“过早”和“宵夜”
改革开放初期,有位鹤发童颜的归国华侨重返故里的第一天清晨,专门点名要热干面作早餐。近几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每次到武汉,都要到汉口吉庆街去感受一下“宵夜”,可见武汉的“过早”与“宵夜”名声之广。
“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它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武汉地区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武汉三镇的特殊地理分布,人们工作、学习的场所与居住区距离的增大,这种在外“过早”的习俗呈增强的趋势。武汉的小吃店极为发达,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等,大街小巷无处不有,生意兴隆,食客盈门。据统计武汉做早点的达10万人之多,“过早”成为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过早”后,人们忙碌一天,到了晚上,这座火炉城市的人们常常结伴而聚,在街头找个清凉地纳凉,谈天说地,肚子谈空了就想吃点什么,于是“宵夜”的习俗慢慢形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夜间生活更多了,“宵夜”也就成为武汉夜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最具特色的为汉口吉庆街,武昌的首义园,这里既不是安静的茶庄,也不是高档的餐厅,人们尽可以围在桌前,喝着啤酒,神侃武吹,高兴起来还可以扯着嗓门大喊大叫,服务员像蝴蝶般在台位间来回穿梭,卖花的、卖唱的、拉琴的艺人在人群中游走,不停地招揽生意。
武汉的“过早”与“宵夜”不光是本地人,外地人也不少,它已成为外地人感受汉味民情的重要旅游窗口,有的人不光为吃来到这里,更多是想看看这里的民俗文化。
3.硚口美食一条街
武汉硚口美食街位于硚口区中山大道顶端的桥口路上,连接月湖桥,贯通沿河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美食街全长1500米,其地处闹市中心。目前,美食街上拥有小蓝鲸、艳阳天、谢先生酒楼、快乐海鲜市场等武汉餐饮名店。
目前,硚口区政府已投资1000万元对该街进行店面的改造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改造工程正在全面开展,相信改造完成后,美食街会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迎接武汉市民及外地游客的光临。
4、精武路
汉口新华路长途汽车站附近的精武路,原是条名不见经传的棚户区小巷,可如今不但名扬四方,而且产生了一批百万富翁。这一变化,都源于小小的鸭脖子。
在这条不足0.5公里的小巷里,数十家经营鸭颈的小店一字排开,门口都是成堆颜色红亮、浓香扑鼻的鸭颈。据说,鸭脖子的传奇,来自于精武路上一个经营“靠背酒”小摊的“突发奇想”——将一份川菜中的“卤方”用在了卤“鸭脖子”上,没想到一举成功,卤出来的鸭颈被食客一抢而空。
据了解,正宗的武汉精武卤鸭颈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用产自福建、四川等地的上等辣椒,外加陈皮、八角、党参、砂仁、丁香、草果、桂皮、木香、白芷、山奈、良姜等30多种中药材经过近1个小时的煎煮,制成汤,再将柴鸭颈放入汤中煮近两个小时,方能制成地道的武汉精武卤鸭颈。店家在出售鸭颈的同时,一般还会向顾客赠送卷心菜、豆角、萝卜等酸泡菜。酸辣相克,能解辣解麻,还能增进食欲。
如今,精武鸭颈不仅成为了武汉人喜爱的名小吃,而且声名远播,许多外地人都知道武汉的精武鸭颈的美味,委托到武汉出差探亲的亲朋好友帮忙捎带。
目前精武路提出了一个美妙的构想,该规划将江汉工人文化宫也纳入其中,形成面向交通要道的一个美食文化街。在这条街里,每个店都要形成独特风格,避免趋同竞争,互相杀价;“精武”二字因霍元甲的精武武馆而得名,因此,在规划的美食街里,引进中国武术馆,设擂台,表演武术;还将在美食街上设立茶馆、楚剧、京剧票友俱乐部和汉味化剧场。
另外,精武路鸭颈还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现煮现卖,没有真空包装的精武鸭颈出售;下一步的规划将会使鸭脖子走上工业化道路,计划在江汉区经济开发区设立一个“精武鸭脖”工业园,精武路上的经营户可进去设厂,生产袋装卤味小吃,让作为武汉特产的精武鸭脖能便利地被游客带到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