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伊健林嘉欣再度合作2009爱情新戏《亲密》(DVD国语中字)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郑伊健林嘉欣再度合作2009爱情新戏《亲密》(DVD国语中字)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郑伊健林嘉欣再度合作2009爱情新戏《亲密》(DVD国语中字)

楼层直达
、待续ˉ

ZxID:1366119

等级: 贵宾
、月光下ˉ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31 0
电影名:《亲密》
  英文名:Claustrophobia
  年份:2009年
  导演/编剧:岸西
  监制:郑剑锋 奚仲文
  主演:林嘉欣 郑伊健 骆应钧 曾国祥 活己岚
  友情客串: 曾志伟 许志安
  美术总监: 奚仲文 戴美玲
  摄影指导: 李屏宾
  片长: 100分钟
  内地发行:中影
  协助推广:光线影业
  上映日期:2009年3月6日
  
  《亲密》是一部典型岸西编剧的文艺小品,讲述了一段苦涩的爱情故事,据影片监制郑剑锋透露,电影的剧本其实早已完成,但整部电影片长超过90分钟,却只有8场戏,主要人物也只有5个。据悉,《亲密》全片投资100万美元。
  《亲密》中的故事发生在万千写字楼中的一间,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群每天为工作东奔西走,为午饭去哪儿吃犯愁,为电梯太挤是不是爬楼而纠结,为了上班挤地铁或者找车位而焦躁的人。通篇讲的都是“情”,有暧昧、有倾慕、有观望……郑伊健和林嘉欣身处其中,《亲密》描绘的就是现代繁华都市中办公室男女间纠结的爱情。 编剧兼导演岸西是个写情高手,她用最细腻的笔触触摸到了都市男女的心。林嘉欣和岸西在《男人四十》等作品中合作过多次,她不止一次地提到很喜欢岸西的这个剧本,“一般人听到亲密两个字都有正面联想,没错,都市人经常处身办公室、地铁车厢等挤迫环境,彼此很亲密,甚至有很多身体接触,但这是否好事? ”岸西对此回答说:“亲密本来的确包含正面意思,是褒义词;但对现在的大都市人来说,亲密两字变得很中性,不一定是好的。 ”《亲密》中发生在办公室中的情愫,让郑伊健和林嘉欣就像是两个相互角斗的猛兽。内心的挣扎让他们苦不堪言,在影片的预告片中郑伊健说“以痛治痛”,说得纠结又无奈。
  拍完《亲密[1]》之后,林嘉欣深有感触地说,“难以捉摸的爱情叫人着迷,即将发展关系之前的猜心游戏最引人入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路人甲,有时即使面对自己的爱情,也只能是个路人甲,要摸清自己的心,我真的喜欢他?是真是假,有时自己也不知道。 ”
  剧情简介
  爱情有如过滤性病毒,无声潜伏,借势蔓延。它偏爱狭小而挤逼的空间,例如大城市的办公室。
  故事的主角阿佩正深受其扰,独身的她不幸地对已婚的上司汤少产生不能自拔的爱意。他们这一支五人市务推广小组,每周五至六天每天八至十小时挨鼻子挨眼睛地干活。下班后,佩与其它三人:贪玩风骚的珠珠、木讷讷的松仔、及资历最老的球叔,总坐上汤少的顺风车回家。汤少无疑是照顾下属的好上司,但他温文和气的外表下,也许藏着一颗摸不透的心。
  “这真是爱情吗?”佩左思右想,忐忑不安。汤少即或对她有感觉,却从不表态,疑幻疑真。原本普通的同事关系,究竟是如何开始变质了?如今她该怎么办?这太磨人了!
  出乎意外地,她的疑难倒由汤少大刀阔斧地解决掉。也许他也感到事情正在不妙地变化。他推荐佩转职到别家公司。深感伤害的佩冷言拒绝,让汤干脆辞退她。两人的关系,遂以对峙告终。
  借着八场戏的篇幅,本片以结局为始,倒叙回溯这段乍隐乍现情缘的起承转合。最令人感到无奈的是,这种爱情故事多么普通、多么耳熟能详!每一天,每间办公室里,总有大同小异的故事在上演。办公室里头的人要不斗个你死我活,要不爱至两败俱伤。
  笔触细腻,近年屡获殊荣的编剧岸西首执导筒,剖析都市中的爱情心事。《亲密》像一首轻轻的旋律,淡淡的来,却萦绕不退。
  幕后制作
  当导演是为了没人拍的剧本
  岸西当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原本应该是《月满轩尼诗》,由张学友、汤唯这样的大牌明星搭档,倒也有卖点、看点。但她却告诉万有引力影业的老板江志强,她想先拍《亲密》。因为这个题材够危险。“危险到一定程度,对我就有吸引力。”岸西说。
  《亲密》甚至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电影,只有8 场戏,拍了16 天。岸西想要探讨的是:大城市里,一群人在封闭空间呆久了,有人因为每天见到另外一个人,后来就发生了特别的感情,这是不是爱情?如果下个月她就不在这里了,这种感情还存在吗?
  这部电影好像在玩一个游戏。5 年前的一天,杜琪峰对岸西说:“你来帮我写一个爱情电影吧。”他要的是很便宜的那种电影,最好只有5 场戏。但其中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女人每天都去码头等一个男人,没有等到,晚上就回到她住的一个小酒店。所以,这部电影一度片名就叫《加州套房》。
  岸西问:“这个男人是谁,是不是一个逃犯?”因为他是杜琪峰,她会很自然地这样联想。杜琪峰回答说:“不!不是!”“那么他是谁?哪里人?他们之间怎么回事?”岸西追问。“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想。”杜琪峰说。
  杜琪峰还说了一个场面:在大风大雨里,一辆车子走不动了。岸西问:““这场戏和那个在码头等男人的女人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你去想。”杜琪峰还是那句话。
  岸西想了半年,觉得很痛苦,认为游戏不好玩。后来,她自己做主,写了个香港公路电影:5 个同事,每天下班都坐同一个人的车子从公司回家,因为他们住得都很偏远,没有地铁。他们是敌人,也是朋友,在狭窄的空间里,发生了爱情故事。
  杜琪峰一开始要的便是便宜的剧本,因此,剧本费也很便宜,也让岸西后来才有钱把这个剧本再买回来。岸西说:“我猜测他并不喜欢这个结局,所以一直没拍。我花了时间想出来的剧本,他不拍,我就不如买回来,养它太辛苦了,我就把它做大。”
  过去,香港大多数导演眼中,岸西是非常强势的编剧,不会轻易改动自己的剧本,不惜和导演吵架。现在,自己做了导演,岸西面对记者,也会实话实话:“我以前不喜欢人家改剧本,也骂过人。现在我能看到自己拍出来的什么样,以后就不会多想了,其实也算知道了,你其实和他们也差不多……”
  农历大年初五,岸西一个人坐在工作室里看粗剪的毛片,心里很难过。她一个劲儿地想:“这怎么能行啊!”朋友说:“你没有经验,其实每个导演看毛片的时候都这样。”当时,工作室房间里的窗户是打开的,她恨不得马上跳下去。岸西说,她从来没有想过当导演。
  看电影的时候,很少会研究这个镜头怎么拍是好的,为什么这么拍就好,那么拍不好。“我当导演,最大的满足感,就是把一个没有可能拍成电影的题材拍成电影。”岸西说。
  最得意《甜蜜蜜》、《男人四十》
  岸西入行很早,但真正写电影剧本却很晚。1976 年,她便自己编剧、自己演出了第一部作品《七女性》,只是后来香港电影资料馆重放该片,她打死也不愿再去看,“我让他们烧了那片子,太丢人了。”她在电视台的时候,经常写一些不需要商业性、反映社会问题的剧集,给她很多锻炼机会。而后,她又跳出来,进入公关公司、广告公司任职多年。“我没有上过大学,在广告、公关公司的时候,就是我的社会大学,我拼命读英文、翻译东西。”岸西说。
  直到90 年代中期,陈可辛找到岸西来改写剧本《嬷嬷帆帆》,她才正式开始写电影剧本。而她的第二部电影编剧作品《甜蜜蜜》便一鸣惊人。
  在改写《嬷嬷帆帆》的过程中,陈可辛便提出《甜蜜蜜》的故事,问岸西有没有兴趣。她当即就说:“好!”差不多同一天,岸西在出租车上听见广播说邓丽君去世了。“我很不能相信。她那么年轻。后来,我就把她放在电影里。因为有了邓丽君,男女主角的个性才真正出来。”岸西告诉记者。她不知道,那天如果她没听到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她肯定想不到把歌词放进去,这部电影的名字也不会叫《甜蜜蜜》,“人生就是这么偶然”。
  香港女编剧并不多,而岸西通常都要和男导演合作。“男导演经常比女人还要保守”,所以经常会遇到互相不能说服的局面。在《甜蜜蜜》之后,岸西有了名气,导演也会尊敬她。但她明显觉得和导演的交流有问题,“他们等你把对白写好了,问题就来,如果你要为自己的剧本辩护,他们就会认为我不想改剧本,就把你的剧本拿去让别人改。”
  对于编剧的被动性,岸西也必须接受。遇到糟糕的贺岁片,她写完一稿,就休息了。遇到心情好,这个剧本值得好好去做,她还是会按照导演的想法一再去修改剧本:“我总认为,我自己来改,总比别人来改会更好。”
  岸西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很多影迷甚至不愿去相信,《玻璃樽》、《特务迷城》、《玉观音》、《蝴蝶飞》也是出自她之手,甚至送她“写文艺片第一流,写动作片第九流”的称号。
  岸西并不否认自己的局限。《玉观音》失手,“说明我再也不能随便改编别人的东西,还是好好写广东话的剧本。”她对《蝴蝶飞》则很难过,也很不解:“这个戏在香港被很多人批评,我和杜琪峰从没互相指责过对方,但是这部电影真的很忠于我的原剧本,怎么会这样?香港烂片这么多,你们真认为它也是吗?”


  

点击在新窗播放
人皆见花深千尺,不见明台矮半截
、待续ˉ

ZxID:1366119

等级: 贵宾
、月光下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4-01 0
男女间纠结的爱情
人皆见花深千尺,不见明台矮半截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