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基础篇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电脑百科IP地址的基础篇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4个回复

IP地址的基础篇

楼层直达
淡淡の煙草味

ZxID:1549115

等级: 少将
原来 花开是结束 终结我们各自仅有的绚烂  &nb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21 0
— 本帖被 再见喜雨。 执行锁定操作(2009-04-25) —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IP地址的一些知识,如果你是一个高手的话就请你离去,这是给菜鸟看的.
  好言归正转,大家都知道你们要去一个网站必须在IE里输入它的地址(如WWW.**.COM),这个地址是一个域名,这是为了好记其实当你输入地址按下回车后就已经把你输入的地址解释为了IP地址.IP地址就象你家的门牌号.它是由32个二进制数比特数字组成.被分割为4段 aaaa.bbbb.cccc.dddd.IP地址分为 A.B.C.D.E五类.其中A.B.C.D最为常用.
  A类IP地址: aaa取值为1-127,表示网络为大型网.也就是A类网.
  B类IP地址: aaa取值为128-191,表示网络为中型网.也就是B类网.
  C类IP地址: aaa取值为192-223,表示网络为中型网.也就是C类网.
  上面我们知道了IP的一些简单知识.下面我们介绍如何查别人的IP地址和自已的IP地址.如何知道别人的IP.
  第一种方法:
  比如说我们要知道WWW.SOHU.COM的IP 地址我们就可以进入MS-DOS(或者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ing www.sohu.com这样它就回返回一个IP地址.
  第二种方法:(在OICQ中)
  如果你想知道OICQ中好友的IP地址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工具,另一种是输入命令.利用工具Folkoicq本站可以下载。
  具体操作如下:
  安装后会在桌面出现一个和OICQ一个的企鹅用它登陆后,点击好友发信息在发信息的对话框中会有它的IP地址.(只限于在线好友).
  还有一种方法是这样的点击好友你们进入二人世界然后给他发一个信息点击发送然后进MS-DOS输入以下命令: netstat -n (速度一定要快)
  我就讲到这里啦!你一定要做一下实验因为你要想黑一个站点(不要是国内的)IP地址是不可少的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3
DB+3

^_^  辛苦了。

浮生若梦。

ZxID:1850692

等级: 中校
既不能只如初见..便相望于江湖...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4-21 0
   话说这个......你好坏哦
我记得XX基地还给出了日本网站的IP地址呢``   
再见喜雨。

ZxID:148053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4-21 0
IP我已很熟了

rioneer

ZxID:5618101

等级: 列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4-22 0
引用
引用楼主sd2587758于2009-04-21 03:16发表的 IP地址的基础篇 :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IP地址的一些知识,如果你是一个高手的话就请你离去,这是给菜鸟看的.
  好言归正转,大家都知道你们要去一个网站必须在IE里输入它的地址(如WWW.**.COM),这个地址是一个域名,这是为了好记其实当你输入地址按下回车后就已经把你输入的地址解释为了IP地址.IP地址就象你家的门牌号.它是由32个二进制数比特数字组成.被分割为4段 aaaa.bbbb.cccc.dddd.IP地址分为 A.B.C.D.E五类.其中A.B.C.D最为常用.
  A类IP地址: aaa取值为1-127,表示网络为大型网.也就是A类网.
  B类IP地址: aaa取值为128-191,表示网络为中型网.也就是B类网.
  C类IP地址: aaa取值为192-223,表示网络为中型网.也就是C类网.
.......



IP地址分5类,常用的只有ABC三类,DE用与科学研究
而LZ说的A类地址段是1-127
从这点说明你一点也不了解IP地址.
weijiangwj

ZxID:4819833

等级: 列兵
顶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4-23 0
  有耐心的好好看看  
1,IP址址
:什么叫做IP地址  
Internet 上的每台主机(Host)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1~254,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开。例如159.226.1.1。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IP地址分为A、B、C、D、E5类。常用的是B和C两类。ip地址就像是我们的家庭住址一样,如果你要写信给一个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才能把信送到,计算机发送信息是就好比是邮递员,它必须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于把信送错人家。只不过我们的地址使用文字来表示的,计算机的地址用十进制数字表示。众所周知,在电话通讯中,电话用户是靠电话号码来识别的。同样,在网络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计算机,也需要给计算机指定一个号码,这个号码就是“IP地址”。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IP是什么)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那么,“数据报”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报也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包”,再传送出去。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报”。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报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每个数据报都有报头和报文这两个部分,报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报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在实际传送过程中,数据报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报的长度,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可达65535个字节。——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二个部分,A类地址前8位为网络地址,后24位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16位为网络地址,后16位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网络地址范围如下表所示: 种类 网络地址范围 A:1.0.0.0 到126.0.0.0有效      0.0.0.0 和127.0.0.0保留 B:128.1.0.0到191.254.0.0有效  128.0.0.0和191.255.0.0保留
C:192.0.1.0 到223.255.254.0有效  192.0.0.0和223.255.255.0保留D  224.0.0.0到239.255.255.255用于多点广播E 240.0.0.0到255.255.255.254保留     255.255.255.255用于广播
:公网IP地址与内网IP地址有什么区别
公网IP是外部访问的一个IP
公网、内网是两种Internet的接入方式。内网接入方式: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保留地址有如下3种形式:10.x.x.x172.16.x.x至172.31.x.x192.168.x.x内网的计算机以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Internet。内网的计算机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向内网的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公网接入方式: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网的计算机和Internet上的其他计算机可随意互相访问。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是网络地址转换,它实现内网的IP地址与公网的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将大量的内网IP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少量的公网IP地址,减少对公网IP地址的占用。NAT的最典型应用是:在一个局域网内,只需要一台计算机连接上Internet,就可以利用NAT共享Internet连接,使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也可以上网。使用NAT协议,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访问Internet上的计算机,但Internet上的计算机无法访问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详说IP地址相同的情况下,会造成什么后果
2,子网掩码
:什么叫做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主要功能是告知网络设备,一个特定的IP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含网络地址与子网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网络的路由设备只要识别出目的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即可作出路由寻址决策,IP地址的主机部分不参与路由器的路由寻址操作,只用于在网段中唯一标识一个网络设备的接口。本来,如果网络系统中只使用A、B、C这三种主类地址,而不对这三种主类地址作子网划分或者进行主类地址的汇总,则网络设备根据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数值范围即可判断它属于A、B、C中的哪一个主类网,进而可确定该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不需要子网掩码的辅助。但为了使系统在对A、B、C这三种主类网进行了子网的划分,或者采用无类别的域间选路技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对网段进行汇总的情况下,也能对IP地址的网络及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作正确的区分,就必须依赖于子网掩码的帮助。子网掩码使用与IP相同的编址格式,子网掩码为1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网络与子网部分,子网掩码为0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作"与"操作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被丢弃,剩余的是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例如,一个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0.2.2.1,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与之作"与"运算得:10.2.2.0,则网络设备认为该IP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为:10.2.2.0。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就这么简单。请看以下示例:运算演示之一:aa
I P 地址 192.168.0.1子网掩码 255.255.255.0AND运算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AND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运算演示之二:I P 地址 192.168.0.254子网掩码 255.255.255.0AND运算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11111110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AND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运算演示之三:I P 地址 192.168.0.4子网掩码 255.255.255.0AND运算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100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AND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通过以上对三组计算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AND运算后,我们可以看到它运算结果是一样的。均为192.168.0.0所以计算机就会把这三台计算机视为是同一子网络,然后进行通讯的。也许你又要问,这样的子网掩码究竟有多少了IP地址可以用呢?你可以这样算。根据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局域网内部的ip地址是我们自己规定的(当然和其他的ip地址是一样的),这个是由子网掩码决定的通过对255.255.255.0的分析。可得出:前三位IP码由分配下来的数字就只能固定为192.168.0 所以就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位了,那么显而易见了,ip地址只能有(2的8次方-1),即256-1=255一般末位为0或者是255的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这样划分但浪费地址了,所以后来又引出一种叫VLSM(可变长掩码)的新算法。如果共有50台机器 ,那一定是用C类地址。但是如果用C类的话每一个网段可以用到253台主机而你现在只有50台,这样的话不是要浪费200台了吗?但是如果用了VLSM就不同了请看。如果是静态掩码的话C类地址因该是255.255.255.0
50<2的7次方,化为十进制就是64。所以VLSM就是255.255.255.64例一:IP:192.168.0.1SubstMask:255.255.255.64转化为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1000000AND与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192.168.0.0例二:192.168.0.50SubstMask:255.255.255.64转化为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1100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000000AND与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192.168.0.0以上二个地址在同一网段再看:例三:IP:192.168.0.65SubstMask:255.255.255.64转化为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1000001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1000000AND与运算110000000.10101000.00000000.01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192.168.0.64划开了!!就这么简单!

:子网掩码起什么作用
——》子网掩码的用处一便于网络设备尽快地区分本网段地址和非本网段的地址。主机A与主机B交互信息。主机A: IP地址:202.183.5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路由地址:202.183.58.1主机B: IP地址:202.183.56.5子网掩码:255.255.255.0路由地址:202.183.56.1路由器从端口202.183.58.1接收到主机A发往主机B的IP数据报文后,(1)首先用端口地址202.183.58.1与子网掩码地址255.255.255.0进行“逻辑与”,得到端口网段地址:202.183.58.0,(2)然后将目的地址202.183.56.5与子网掩码地址255.255.255.0进行“逻辑与”,得202.183.56.0,(3)将结果202.183.56.0与端口网段地址202.183.58.0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是本网段的,不予转发。如果不相同,则将该IP报文转发到端口202.183.56.1所对应的网段。——》子网掩码的用处二将子网进一步划分,缩小子网的地址空间。将一个网段划分为多个子网段,便于网络管理。学校校园网信息中心可以将202.183.56.0(C类地址)分配给两个系,每个系约有120台计算机,则可以将子网掩码地址定义为:255.255.255.128这样将原来的一个网段分成两个独立的子网段,便于网络管理。系1的地址范围:202.183.56.1—202.183.56.126子网地址:11001010 10110111 00111000 0xxxxxxx系2的地址范围:202.183.56.129—202.183.56.254子网地址:11001010 10110111 00111000 1xxxxxxx
总结:详说500台机,如何分配IP地址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是2的0次方,第1位的权值是2的1次方……
所以,设有一个二进制数:0110 0100,转换为10进制为:
下面是竖式:
0110 0100 换算成 十进制

 

第0位 0 * 20  =  0

第1位 0 * 21  =  0

第2位 1 * 22  =  4

第3位 0 * 23  =  0

第4位 0 * 24  =  0

第5位 1 * 25  = 32  

第6位 1 * 26  = 64  

第7位 0 * 27  =  0     +

---------------------------

              100  

 用横式计算为:

0 * 20 + 0 * 21 + 1 * 22 + 1 * 23 + 0 * 24 + 1 * 25 + 1 * 26 + 0 * 27 = 100

 

0乘以多少都是0,所以我们也可以直接跳过值为0的位:

比如:2*7次方=2*2*2*2*2*2*2=128
十进制转二进制:
是一个连续除2的过程.用上例转换:
100除2商50余0
50除2商25余0
25除2商12余1
12除2商6余0
6 除2商3余0
3 除2商1余1
1 除2商0余1.
当商出现0时,就不要除了.然后把余数反住排列就行了.100=1100100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