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成为09快女第九名离开舞台的时候,高晓松评委现场拽过麦克风头放狠话说比赛完就马上当曾轶可的唱片制作人,言下之意要靠他为曾轶可录一张完美CD,从而把曾轶可包装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好歌手,向包小柏和所有不喜欢听曾轶可唱歌的观众证明他是正确的。
那么,高晓松靠着一张他监制的唱片,能否把现在这一刻的曾轶可包装成一个好歌手吗?听完下面三件事,相信大家自有自己的判断。
第一件事,1989年夏天,厦门大学已经复课而北京高校都还没有复课的日子,年轻的高晓松评委跑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在石井山的女生宿舍,据说当时他追的女朋友就在阿冈的隔壁班,当时阿冈听同班的女同学说,他经常拿把吉他在石井山上的女生宿舍里弹唱,并且扬言自己要当歌手开演唱会。
几年以后,高晓松评委写的那首《同桌的你》让歌手老狼着实红了一把,但是他自己却没有开演唱会、没有亲自把那首《同桌的你》唱红更没有当一个好歌手,为什么?
第二件事,将近十年前,黄磊演戏已经挺出名的,那时候大陆艺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演而优则唱,于是黄磊也要出一张唱片,花了不太低的制作费(据说是同期唱片制作行情价格两三倍之高)请高晓松评委亲自操刀制作,才有了后来那首《我想我是海》。
应该说《我想我是海》也是一首传唱度、欣赏度和识别度都颇高的流行歌曲,值得高晓松评委个人骄傲的一首歌,几乎一个阶段大街小巷都在传唱,那么后来黄磊为何没有唱歌红过演戏呢?因为听录制的录音师后来说,黄磊那张专辑录制得很慢,比普通歌手多了很多棚时。诚然现在已经到了录音棚技术可以一句一句拼录出一首完整歌曲的时代,但是拼录的唱片时代能否拼出一个好歌手来呢?还需要有特例来证明此路可行,大家各自都可以去思考。
第三件事,众所周知在娱乐圈都有“录音棚歌手”这个说法,所谓“录音棚歌手”就是录唱片比唱现场好的歌手,这种歌手还有三六九等,辛晓琪是高级的录音棚歌手,歌声和演唱都不错,但是录音棚里录制都比唱现场好,基本都是录出天籁之声的感觉;低级的录音棚歌手有靓丽外形却没有天籁嗓子的一些偶像歌手,靠着录音棚一句一句拼接录歌,有的地方还要常常用电脑修调把音准彻底矫正。
在演出可以放唱片对口型的时代,这种歌手到处混水摸鱼大行其道,一些长得不好唱得好的歌手却迟迟出不来甚至吃不上一口好饭;后来有了不许对口型的规定之后,才清洗了很多这种低级的录音棚偶像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