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悟
我总发现有些值得玩味的东西说的不如写的,写的不如悟的,像传说中的意会神交。
写的容易变味,说的更容易走样跑调,即使全搬所悟内容,经过一个过程后一定会失去一些关乎原汁原味的东西。
选择沉默,独悟成就一个人的狂欢,享受寂寞,有时候我相信,这是一种境界。可是这种境界并非每个人能忍受,君不见独乐乐不与人乐乐,奇趣不妨共欣赏,喜乐之事可拿来分享,愁苦之情亦可拿来宣泄,物不得其平则鸣,愁苦不止你一人,鸣也不止为你。
当然那种趣在哄闹人群说出来难免流俗,变得毫无趣味。他的存在一定要依附某种特定环境,所以折中选择写,文字成为思绪的载体。
写的越多就说得越少,甚至写多烦腻近乎俗气了,写不出不强求,灵感来时如潮水抵挡不住。青灯黄卷搁笔悟,晨钟暮鼓随兴发。边悟边写还要边生活,写可以褪去俗气,却逃脱不了世俗,行走人世间不可能不食其中烟火。经常文字里天马行空,生活中却笨拙难以应付,这与写无关,先要学会生活,写不能帮你逃避什么,而是应该教你直面人生。
真实悲伤
悲伤总比喜乐来得真实,山寨版的笑太多,比如奸笑冷笑阴笑,非但不能给人愉悦感反而给人恐惧感。哭呢冒牌货也有,但不太好装,我相信它更真。悲伤是深层次大幅度心理活动,撕心裂肺触动大,作用持久。快乐一笑而过,表层肌肤运动,荷尔蒙的生效也就在那一刻。
悲伤的作品更耐读,倒不是自己悲情满腔,而是觉得里面倾注了作者更多心血,诗穷而后工,哀怨起骚人,作品背后还有一段作者的故事值得寻味,穿越时空的对话在你我之间。
踏破铁鞋
出差真好,工作搁一边,旅游来当先。喜欢坐在车上飞驰的感觉,喜欢走在路上闲逛的感觉,喜欢暴露在野外空旷的感觉。爱转却不喜凑热闹,所以旅游并不需要到各大旅游景点去,尤其是旺季那不是看风景是看人群,无限风景在险峰,徒步登临,人迹罕至的地方才有至美,等你去发现。好地方讲究天人合一,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俱全,洞天有二三子,所谓知你我者,谓彼此心忧。
想找个人与我同行,却发现一直只有自己影子做伴。我不是个人物,仅是自己,左右不了别人行为,也不愿强行感染别人,随缘而行,随趣而遇。我发现在别人影响下缺乏张力,选择寂寞,像自己一样活着,在路上永不疲倦地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