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播放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今天上午发布,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比例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
下面是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摘录:
为了解当前国内青少年网瘾的状况,探索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并研究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2005年、2007年两次网瘾调查的基础上,委托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于2009年开展了第三次我国青少年网瘾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2009年9月18至2010年1月10日之间,我们走访了七个城市的八家网瘾治疗机构,对网瘾治疗机构负责人、网瘾青少年、网瘾青少年家长等共计51人进行了深度访问(以下简称深访)。此外,我们在我国大陆4个直辖市和26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实施了面访调查,同时在其中19个城市展开了网络调查。实地面访调查是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8)》总体人口分布(6-29岁)配额抽样进行的,共收回有效问卷7083份;网络调查是由艾斯艾国际市场调查咨询(北京)有限公司(SSI)协助完成的,收回有效问卷1860份。调查对象为4个直辖市和26个省(自治区)会城市的6-29岁的青少年网民(以下简称“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或“青少年网民”)。(样本结构详见附录1)
本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次网瘾调查的基本结果,主要描述了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网瘾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是对网瘾成因进行分析及探讨,以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深访内容,深入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客观原因;第三部分是建议与结论,对青少年自身以及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从更宏观的视角,对网游公司、网瘾治疗机构以及国家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系列的意见与建议。
下面列出一些主要的研究结果:
◇ 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
◇ 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的网瘾比例(14.6%)以及13-17岁的网瘾比例(14.3%)。与2005年相比,13-17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
◇ 我国城市男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高出5.6个百分点,但男性青少年网民的网瘾比例较2005年稍有下降,女性青少年网民的网瘾比例较2005年稍有上升。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高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特大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网瘾青少年比例仅为8.4%,而边远欠发达城市的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则高达14.8%。
◇ 自我评价学习成绩越不好的在校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越高。认为自己“成绩较差”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达到28.7%,认为自己“成绩一般”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为14.5%。而自我评价“成绩很好”和“成绩较好”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均在11%左右。
◇ 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80.2分钟,其中近六成青少年网民平时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但重度网瘾青少年平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35.5分钟,是无网瘾倾向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72.7分钟)的近两倍
◇ 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 “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
◇ 网瘾青少年和非网瘾青少年在上网目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瘾青少年中选择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47.9%)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中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21.1%);而非网瘾青少年中以“学习和工作”(45.5%)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则显著高于网瘾青少年(31.5%)。
◇ 在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网瘾青少年中,38.1%“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而在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非网瘾青少年中,只有 17.7%的人参加过。并且,“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的网瘾青少年中,72.0%认为“参加网络游戏公会后,上网时间增加”,而“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的非网瘾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为52.0%。
◇ 网瘾青少年对不良行为的容忍度较非网瘾青少年高。如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66.5%认为“打人”这一行为“绝对不可以”,而在网瘾青少年中,只有48.4%认为“绝对不可以”。
◇ 超过半数(50.9%)的青少年网民使用过手机上网。有超过六成(60.4%)的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而非网瘾青少年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只有49.4%。
◇ 网瘾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而在网瘾青少年中,这一比例达到38.0%。
◇ 网瘾青少年更难与周围的人相处好,但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对于“我很难与周围的人相处好”这一描述语句的符合程度,网瘾青少年的平均得分为 2.71,非网瘾青少年为2.26(总分5分),两者差异显著。对于“朋友在遇到困难时经常找我帮忙”这一描述语句,网瘾青少年的平均得分为3.78,非网瘾青少年为3.81,两者的差异则不显著。
◇ 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在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上有显著差别。在网瘾青少年中身处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多,尤其是与母亲共同居住的单亲家庭孩子;网瘾青少年往往与家长缺乏交流沟通、或者互相不能理解,且父母之间的不和谐也对青少年有影响。(具体的数据见后面的正文)
◇ 网瘾青少年比非网瘾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为严厉,所获得的鼓励和安慰更少。如网瘾青少年在“有时甚至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妈妈也会严厉的惩罚我”这一描述上的得分(2.98分)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2.49分)。
◇ 无论是在网瘾青少年还是非网瘾青少年中,赞同和反对“将网络成瘾列为广义的精神疾病,并纳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青少年都几乎各半,可见,是否“将网络成瘾列为广义的精神疾病”仍是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
◇ 超过七成(72.6%)的青少年网民认为应该由“政府”来出资建立国家级网瘾预防和救助基金;其次是认为应该由“网络游戏公司”(48.6%)和“社会公益组织”(45.5%)出资建立国家级网瘾预防和救助基金。
◇ 五成以上(51.3%)的青少年网民认为需要“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将近半数(48.8%)的青少年网民认为“设立国家级网瘾预防和救助中心”也是非常必需的,37.8%认为有必要“设立家庭网络心理导师新职业”,34.1%认为“实行网络实名制”,29.4%认为“需要实行网络内容分级”
这么说大家都被网瘾给载入了。但是《网瘾战争》开始了我们的弱视无权反抗了!要看快看,可能要被和谐,很多人传闻了……虽然长一小时多。很直的看
以下数据截止为2010年1月30日18:15分左右。只统计完整版本。各种高潮片段排除在统计之外。
一:土豆网
共有相同视频43个,累计播放次数为:1452698次。
二:优酷网
共有相同视频12个,累计播放次数为:880876次
三:酷6网
共有相同视频2个,累计播放次数为:60019次
四:17173
共有相同视频1个,累计播放次数为:219217次
五:56网
共有相同视频12个,累计播放次数为:1304198
六:激动网
共有相同视频:3个,累计播放次数为:11322
不含转载和其他网站,如果按收票计算,绝对超越《阿凡达》[color==blue]相信中国大部分真正的影迷都会去影院看一看詹神的那部耗资5亿美金的巨著《阿凡达》,但是对中国游民来讲另一部投入了无数人心血和梦想以及呐喊的无妄之作给与我的冲击丝毫不下于这部华丽的梦想。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部电影能有多么广泛的影响要看的也不单单是它制作的精良程度和耗资千万搭建的布景,而在于他给我们深远的启迪和指引。
《建国大业》做不到,《三木仓》也做不到,《孔子》也不能,我们哭不出来,甚至想笑,更多的时候是哭笑不得。但是《网瘾战争》做到了,而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群屁民的一点点真实的想法和决然的行动。
太多人与这个游戏有太多的故事,所以才会有太多的人喜欢这个看起来挺糙,但是拒绝说假话的故事,因为里面我们看到了你,也看到了自己。5年来,因为这个游戏我们失去了很多,得到却很少,但这并不是结果。结果我们都知道:将会失去更多,而得到更少。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并不是因为想要得到或者失去什么才来到这里。剧情不再多说,大家慢慢看,慢慢思量,也许是时候离开了。毕竟青春不再,向死而生充满感激。一个小小的业务员能做些什么,不会设计,不会写剧本也不会剪辑。那们我们就举起手吧,默默支持。在这个浮躁的被时代,一群不愿被别人裹挟入市的人们就这样孤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