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北坡八大罕见风光与海水相呼吸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长白山北坡八大罕见风光与海水相呼吸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4个回复

长白山北坡八大罕见风光与海水相呼吸

楼层直达
想吻伱╮嘴捔

ZxID:11027375

等级: 贵宾
配偶: david-lami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10 0
 池之水通大海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高最深最大的高山湖泊,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为9.82平方公里,略呈椭圆形,犹如莲叶初露水面。天池水面海拔2189米,最深处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储水量为20亿立方米,全国平均每人占有1立方米之多。
长白山天池

  天池的特点是气候多变,风狂,雨暴,雪多,全年大风日在270天以上,平均风速为11.7米/秒。天池自11月末封冻至翌年6月初解冻,冰层厚达1.2-1.5米。天池之大,积水之多,是其它高山湖泊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天池却只有一个出水口,即沿乘槎河行至断崖,形成68米高的长白瀑布。这一出水口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也不论是旱年少雨、涝年水大,都一律一直下泻,水量几乎不增不减。即使在最严寒的三九季节,长白瀑布被冰冻得银柱包裹,只留有三、四米的水流,但天池水仍然照样流淌。有时长白山区夏季里干旱少雨,一连几十天不下雨,可天池水仍不见少。这样的池水可真够“水平”的,堪为一大怪事。

  怎样解释这一怪事?《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载:“天池在长白山顶为中心点,群峰环抱,离池高约二十里,故名为天池。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见涨落,每至七日一潮,竞其与海水相呼吸,又名海眼。又云,天池水清浅处,可以行人,数年前有猎夫自碧螺山下,渡至补天石旁,其中有热如汤泉,冷如冰海之处,五步外即深不可测,以足试之,滑腻异常,又名温凉泊。”《东三省纪略》中记载:“山顶有潭,图们泊,译言万也,言万水之源也。”天池还有“龙潭”、“海眼”、“温凉泊”等名称。《抚松县地名志》云:天池“除地下水外,主要从21.4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中蓄积雨水和雪水。”天池水的水源主要应从地下水、雨水和雪水中聚合,那就应该按照这些水源的增减而发生变化,可是为什么常年不变呢?所谓“海眼”竞其与海水相呼吸,即与大海相通,可是大海与天池相差2000多米的高差,海水能上来吗?海水是咸的,可天池水甘甜凛冽,清澈见底,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有大海就有龙宫的传说,这高高的天池因与大海相通,可真的有龙王及龙宫的传闻。

  据《抚松县地名志》中记载:天池悠久的历史,留下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有池中雷声轰鸣、百里可闻的“龙宫演操”;有水声澎湃,响如鸣金戛玉的“龙宫鼓乐”……

  更有趣的是相传达室某年五月,忽然有一朵黑云自西北飘然而来,一阵狂风暴雨,冰雹齐落,烟波浩渺的天池,顿时咫尺难辨。十数日后,又从天池中升起几朵五色彩云,绕池一周后直向东南飞去,唯有黑白两朵居后。又过数十日,只见几朵彩云簇拥着白云从东南飞回,仍入池中……这就是著名的黑龙江龙王会同天池龙王朝拜东海龙王的故事。

  又据传说,有一位道人真的去龙宫拜访过。一天,他由悬雪崖下临天池,见有数尾赤白倒鳞鱼在池中游动。道人涉波捕去,那鱼只是微微摆动,被他一把捉住放进玉浆泉,接着又去捕另一条鱼,可是贪婪的道人却失足坠入池中上不来了。他扶石而下百丈余,只见石阶如梯,望四周楼台殿阁,雕龙玉柱,金碧辉煌。他进入正中华丽的宫殿,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仰卧在水晶床上,听去鼾声如雷。道人不敢上前,马上退出殿宇跋磴奔波。走约百步,回首宫殿,却见五色光芒耀眼,银波微微荡涤。道人已是心悸有余,四肢无力了。他扶在石阶上,喘息片刻,只觉耳如萍梗,随波荡涤,恍惚欲睡……待醒来,见有两猎夫站在他的身边。定眼一看,自己已站在乘槎河上。两猎夫见池内一人浮水而来,原以为是由西坡口向东坡口游渡者,经道人一说方知池中有龙宫一事。

  第二天清早,道人领着二猎夫去玉浆泉观鱼,那鱼仍在池内跳跃,池猎人用手去捉时,鱼却潜入泉底不见了。他们只好喝点泉水准备返回,这才品尝到了清冽甘洁、醇甜如蜜的玉浆泉水。

  天池这一池天水,既有地下水、雨水与雪水为主要水源,又有“龙眼”的“海水”相通,并且还有“龙宫”“龙王”的美丽传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使之更加神秘莫测了。


石头漂浮水上面

  将一块石头扔到江河湖海之上,任何一个正常人也会知道,石头会沉进水底,这也是常识之一。但在长白山区,却有一种石头,丢在水上不下沉,稳稳漂浮水面之上,随波逐流,仿佛一叶小舟。当地人称其为“江沫石”,正确称谓“浮石”。

天然浮石
  浮石是如何形成的呢?民间有种传说:

  很早以前,天池没有水,长白山遍地是火,是个火焰山,整天烟气腾腾,人鸟兽虫,啥也没有。天上有这么哥儿俩,哥哥叫玉柱,弟弟叫天柱,听说长白山成为火焰山,草木不生,很是同情,向玉皇大帝请求下雨把火浇灭。玉皇大帝恩准以后,下了三天三夜大雨,终于将火浇灭。长白山的火虽然灭了,但仍然又干又旱,没有一点水。玉柱跟天柱说:“咱们在长白山山峰中间挖个井吧!”天柱同意了,兄弟俩不分白天黑夜挖到七七四十九天,只听呜呜作响,突然,从井底蹿出大火来。

  哥儿俩迅速跳上峰顶,只见大火越烧越旺,也是急中生智,连忙往深井里填石头。石头丢进火中,也被火烧着了。哥儿俩不管那一套,还是一劲儿填石头。填了七天七夜,才把大火压灭。哥俩顾不上休息,继续挖井。先把填进去的石头挖出来,这些石头被火烧得轻飘飘的,净蜂窝眼儿。玉柱和天柱又挖了许多日子,终于挖出了水。水越涨越大,一直涨到山顶,顺着山害口哗哗往外淌,那些被烧过的有蜂窝眼儿的石头,漂在水面上,随着水一起流走了。这哥俩挖的井,就是天池,这些被火烧过的石头,就是江沫石——浮石。

  这个传说,与事实有些贴近之处。实际上浮石是长白山火山爆发后由岩浆凝结而成的海绵状岩石。


木头沉在水下边

  木头可以漂浮水面,这是人人尽知的常识。根据这种特点,先人们用木头做成独木舟,用木板钉制木船,做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

岳桦树
  但是,在长白山海拔1700米左右的地带生长一种岳桦树,当地人称为“铁树”和“高山桦”,却与众树不同,不能漂浮水面之上,竟同石头似的,放到水面即沉入水底,令人称奇。

  岳桦树不像白桦那样高大挺拔,但却婀娜多姿,十分耐看。其木质坚硬,比重大,故尔能深入水中,为什么同一地带的其它树种则没有“沉入水中”的功能,则不得而知。

  由于岳桦树与众不同,自然产生了神话传说,据称跟老罕王之间还有段故事:

  那是很多年以前,老罕王年轻时在长白山遭了难,被一白衣少年男子搭救。老罕王登基坐殿以后,到长白山视察,想起了救他的白衣少年男子,遂命随行大臣寻找。白衣少年名叫封华,因到深山老林挖人参不在家,同村的青年白华冒名顶替,被大臣领走受皇赏去了。封华放山归来后,听未婚妻岳华讲了老罕王派大臣来寻找救命恩人、领走白华的事,封华说,八成弄错了,我17岁那年救过一个人叫小罕子,听说当了皇帝。岳华说,白华是村里出名的二流子,准是冒你名领赏去了。不如你去皇宫说明真情,不能让他白占便宜。封华说,我不图受皇赏,倒想去卖山参时顺路看看罕王。

  第二天,封华上了路,走了半个月,赶到皇宫门口,对卫兵说要见罕王。卫兵不让进,正争执之时,被已封宫的白华发现,立即命令兵丁将封华打得皮开肉裂,然后赶出城外。封华带伤往回走,走了十几天,看见路边一棵白桦树,勾起了伤心事,觉得无脸见未婚妻岳华,便一头撞在白桦树上死了。尾随身后的两个兵丁就地将封华埋了,然后回城禀报了白华。白华闻讯,十分高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岳华抓来,要逼她为妾。岳华从一个好心的兵丁口中得知未婚夫封华被迫害而死的实情,非常悲痛,誓死不做白华之妾。那位好心眼儿的卫兵又帮助岳华逃走。岳华不知走了多少日子,找到了封华的坟,坟头长出一棵大树,浑身爆皮。看到这棵树,岳华好象看到未婚夫被打得皮开肉绽的模样,更加伤心,想撞死在封华坟头的大树跟前。转念一想,是自己让封华去找老罕王,他才遇难的,觉得无脸同未婚夫死在一起,便发疯般往长白山里跑,跑到离天池瀑布不远的地方,摔倒在一个大石头旁,再也没有爬起来。以后这地方长出一片小树,像盆景似的,秀美迷人,人们就叫它“岳桦”。

  再说白华冒名受赏的事被卫兵泄露出去,犯了欺君之罪,被判处死刑。行刑的官兵把白华押到封华坟前,绑在一棵白桦树上,砍了头。白华的血溅到树身上,从此白桦树干上就一个黑点儿一个黑点儿的了。

  传说虽然不等于现实,但神奇的东西才有传说故事。像能沉入水底的岳桦树,肯定有特殊的用途,有待人们去研究和开发利用。


高山杜鹃顶雪开

  在长白山最高处的高山苔原地带,气候恶劣,土质脊薄,植被生长的条件非常差。这里年平均气温为-7.3℃,7月平均气温8.7℃,无霜期平均70天左右,大风与雪也多于其他地方,严冬时节压在植物上面的积雪达2米多厚。这个地带生长着岳桦、笃斯越桔、长白沙参、高岭凤毛菊、高山梯牧草等低矮树木和植被。

杜鹃花
  然而,正是在这种非常恶劣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下,一种最具有生命力的高山植物——高山杜鹃显示出了勃勃生机,顶风斗雪,傲然怒放。每年的四月末五月初,在海拔1600——2300米的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地带,冰雪尚未完全融化,山巅依然白雪皑皑,高山杜鹃便在沟谷山坡上成片成群地竞相开放,铺满了整个坡谷,非常壮观。茎横卧,枝斜升,花色乳白或淡黄,娇嫩艳丽,晶莹欲滴,在寒风中摇摆挺立,显出无限生机。与近处残雪和山巅银色世界连为一体,相映成趣,成为长白山之春最早的报春花和最壮丽的景观。它的伴生植物这时还未从冬眠中苏醒,大概会感觉到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高山杜鹃是长白山上部主要观赏植物之一,对保存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进一步研究花笠植物耐寒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一些春季最早登山的游人,站在这成群成片的高山杜鹃前无限感叹,赞誉这高山之花的顽强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又目视四周的残雪疑问,在这种寒冷的气候和劣质的土壤条件下,高山杜鹃竟能顶雪开放,实为怪事,它有什么特殊的基因达到如此不畏寒冷的程度,令人称奇。


地下森林惹人爱

  长白山地域奇特复杂,形成了许多槽谷和陡坡,又有地下河流,地下温泉,地下溶洞,上至高山天池湖泊,下至林中水下资源,成为立体式多六类的自然景观,令人赞叹。

地下森林
  在距长白山北坡冰场东5公里处,有一壮丽的瀑布景观,即洞天瀑。瀑深约15米,白河激流从上向下冲击,将玄武岩台地那坚硬的岩石切割成两块,而这两岸又近在咫尺,一步便可跨过。这瀑布便在洞穴内隐伏,呈圆洞状,所以叫洞天瀑。《长白山志》云:站在洞天瀑北岸的龙吟亭上,脚下巨岩颤动欲堕,瀑声震耳欲聋,却看不见水流。“环顾四周无水流,涛声轰鸣峡谷游。疑是天崩地欲裂,俯首洞中挂飞流”。这是洞天瀑景观的生动写照。

  与这壮烈激怀的暗流瀑相衬映,又一景观即在附近。在洞天瀑的北侧,有一深谷,谷壁高50——60米,谷底南北长2500——3000米。这样又深又陡又狭的峡谷里,却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大多是针叶林,树分三层,层层迭荡,谷里可谓古松参天,巨石错落,这便是长白山著名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口森林、谷底林海、谷底人家。《长白山志》中记载:“去谷底林海,沿路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缕缕飞挂的地衣和浮没步履的鲜苔。至台地入门——阆苑,过剑门,谷底林海可尽收眼底。从阆苑东壁有天然石级可至谷底深处,沿崖多不老草,间或有梅花鹿聚此寻食饮水,为长白山海拔最底的景区,”这一地下森林非但不缺阳光雨露,反而生长得非常旺盛,简直就像一个人工开凿的室内园林。

  在这地下森林北侧不远处,二道白河穿过一条长13米的石洞一白水洞边的左岸崖壁上,又有六个排列有序的树化石遗迹。这些树化石林大约形成于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第四纪更新世。这对研究长白山的地质和生物进化的历史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地下森林与洞天瀑、树化石林紧密相连,高低错落,山、水、石、林溶为一体,构成了多层次、多画面的立体式的自然景观,这得感谢大自然的神奇造作。


聚龙泉里煮熟蛋

  长白山火山爆发时山崩地裂,岩石熔化,森林烧毁,炽热的岩浆使整座大山改变了姿态。待它发狂歇息之后,它所造成的地质创伤仍然存在,那深山岩石下的岩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仍在不停地活动和外溢,与地上之水发生冲突,使冷水变成热水,变成多处地下温泉。在长白山的温泉群里,大小几十处,近的则在山上喷涌,远的在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外涌出。这些温泉如今变害为利,成为解除人类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优质水源,可以治病,可以取暖,为人类造福。

聚龙泉
  这些温泉群分布在长白山区,地势不一,水量不等,温度不同。在天文峰下天池水边的湖滨温泉,由于靠近天池,海拔又高,所以水温仅为摄氏32℃。位于金壁之下的芦泉,泉水从一块黑色巨石旁涌出,水温高达78℃。在长白山西坡锦江上游的锦江温泉,泉口集中,多达7处,面积近10平方米,终年有热水与气泡不断涌出。《长白山天池记》中描述:“江岸有汤池,曰汤泉,以名胜所在,不可失之,交臂乃浴于汤池,顷刻间汗出如浆,可见水温之高。”在锦江温泉之下二华里处,又有一处“洗眼泉”。文载:“锦江上源江中有巨石特起岩石上有双孔喷如线,热达沸点,名曰洗眼汤。这两股如线泉水,是由地壳深处沿地壳裂缝向上,穿透这块江中巨石而喷出,也是江中佳景之一。”又有著名的仙人桥温泉、十八道沟温泉等名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长白山地热温泉群。

  聚龙泉是温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广、水温最高的温泉,堪称长白山第一泉。它位于长白瀑布北约900米,在落笔峰北倒石堆下侧。分布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二道白河从温泉群中间穿过。在河流方向的右方,泉口比较集中,有数十处之多,较大泉眼有7处。无数条热流从地底涌出,似群龙喷水,故名聚龙泉。《长白山志》中记载:“各泉水温不等,一般在60℃以上,最高达82℃,属高热温泉。温泉旁生长着稀有的植物温泉瓶尔小草,正是这种气温条件下生长的一种名草。泉口的涌水量一般为1.8——3.6吨/小时,最大可达5.96吨/小时。”又载:“聚龙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气体,使它周围的青灰色火山岩染上一层层橙红色或翠绿色的凝华。这种含有硫化氢、钙、镁等物质的温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关节炎及风湿症等疗效较好。在聚龙泉下部建有“怡神浴”浴池,供游人在饱览长白山风光之余沐浴。”冬天,温泉周围,山上山下,白雪皑皑,雪地冰天。而聚龙泉却依然是泉水铮琮,热气缭绕,附近的岳桦枝头,挂满了雾淞,与松花江下游吉林市的雾淞各具风貌。

  聚龙泉以其大、多、热而成为长白山名泉,使众多的登山人沐浴一番,品品这第一泉、第一水的最自然、最纯真。聚龙泉由于水温很高,水泡不断冒出,还能煮鸡蛋,不多会儿,鸡蛋便煮熟了,且有浓郁的矿泉气味,口感极好。有许多游人甚至自言自语:地下水不用人工加热,便能煮熟鸡蛋,真是奇怪!


鸳鸯并非真恩爱

  鸳鸯,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种鸟,千百年来,成为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象征。但经鸟类专家多年考察研究,却发现生活在长白山区的鸳鸯与传说大不相同,人们被鸳鸯的表面现象欺骗了。

鸳鸯
  鸳鸯属于侯鸟,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在长白山腹地有树有河的地方生活,6月份产卵孵化,小鸟28天至越冬。这样,南方人也可以见至鸳鸯。但它们的老家,应该说是长白山。

  一般人看到鸳鸯游水,总是一雄一雌,形影不离,则造成误解,认为鸳鸯是雄雌恩爱,永不分离,倘若其中之一夭亡,另一个绝不婚嫁。实际的情况如何呢?

  也许您不相信,但却是事实:体壮的雄鸳鸯往往同时占有多只雌鸳鸯,体弱的雄鸳鸯甚至一只配偶也得不到;假如某只雌鸳鸯死亡,雄鸳鸯会加寻新欢,不为妻子“守节”。鸳鸯没有终身夫妻,繁殖期一过,雄鸳鸯便抛妻弃子,“我行我素”去了。

  知道鸳鸯“并非真恩爱”的真相,人们还会不会再用鸳鸯鸟来比喻爱情和婚姻生活了呢?我想会的。因为人们头脑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固有的习惯,很难一下子改变。


一年四季同时在

  长白山那浩瀚的原始森林,大树参天,蒿草伏地,枯木倒卧,古藤缠绕,树挂飘缈,呈现出最古朴最自然的原始风貌。长白山的地势由高到低,以天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垂直高度非常明显,在百余公里内海拔高度相差2000多米,体现了几千米海拔地带的林带植被,使这里的气候、土壤及植被变化非常明显。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长白山在夏季一个季节里,可以体现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游人从山下登山,到了山顶,仅仅几个小时,可是却仿佛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在山下穿短衣短裤,到了山上风衣、棉衣也不觉得热,这是多么奇怪的地势和多么奇特的旅游之路啊。

夏日的长白山
  夏季来到了长白山,山下呈现出夏季的林海景象。莽莽林海,绿涛滚滚,在燥热的温度和多雨的水份下,各种大树和植物鼓足了劲向上伸展,枝繁叶茂。田地里禾苗翠绿,茁壮生长。林荫下、山坡上的各种花卉已经怒放,争芳斗艳。

  大山的半山腰也该是夏季里的景象吧,与山下相比,正好相差一个季节,仿佛正在春秋之季。野草刚刚发芽,吐出嫩绿,松树的树冠开始发青,长出一层新绿的针叶。河水清澈见底,淙淙流淌,却冰冷彻骨。伏在林中一冬的野生动物仿佛刚刚苏醒,正在朦胧的警觉这气候的变化。再上一点山势,是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岳桦林带,似乎仍然停留在秋天的季节里。野草枯黄,苔藓干脆,那低矮的岳桦仍然是老态龙钟。

  夏季里的长白山顶,还没有把冬天的痕迹全部抹去,沟谷里仍有大片的冰湖冰雪残留,被山上已流淌的泉水一点点化解。白云峰上依然白雪覆盖,白云飘渺。那从山上下到天池的悬崖上,几米厚的积雪刚刚开始塌落。站在山顶向下观望,天池里积雪未化,冰层未消,才开始塌落下沉。非要等到六月中下旬强烈的夏风吹来,连日不停的大雨,才能化开这一池天水。从开化露出水面到再封冻结成冰面,仅仅是四个月的时间,可见人们要看天池那碧蓝之水并非易事。长白山顶海拔在2400米以上,夏季里最高温度才达到7——8℃,所以山上没有夏季,只有春秋相连,而漫长的冬季多达七个月之久。

  来长白山游览,冬季是一片林海雪原,冰雪覆盖。而初夏季节登山,便可体验四季的温度变化,观望四季植物的生长,也是一种奇特的旅游方式。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优秀文章

、惜笑紅顔醉

ZxID:9815427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小碗.com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5-10 0
继续努力。。
血色¢浪漫↑

ZxID:11157644

等级: 贵宾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5-10 0
很不错哦!


小遛

ZxID:3827950

等级: 大尉
所谓青春,所谓怀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5-10 0
漂亮!~


天野星河

ZxID:7500962

等级: 中将
女人总说自己是水做的,所以为了应付女人,男人就注定是杯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5-10 0
漂亮的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