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天地❤影人1+1❤活动多多,奖励多多❤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影视天地❤影人1+1❤活动多多,奖励多多❤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5个回复

❤影视天地❤影人1+1❤活动多多,奖励多多❤

楼层直达
only月

ZxID:10321530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6-14 0
❤影视天地❤影人1+1❤活动多多,奖励多多❤
— 本帖被 only月 执行锁定操作(2010-06-15) —
[table=100%][tr][td][align=center][img]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pics/71.gif[/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pics/58.gif[/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pics/58.gif[/img][/align]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size=4][b]为提高广大会员的积极性,活跃一下我们版块,
也为了让广大的会员认识并且喜欢上我们影视版块,
我们影视版块所有版主一致同意举办此项活动。[/b][/size][/color][/font][/align][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size=4][color=#0000ff]活动内容: 由我每天在此帖编辑,写出时下比较著名的导演或者演员的名字,并介绍此导演或者演员的生平以及成名作。会员以跟帖的形式,列举此导演或者演员的所主演的另外一部电影即可。需附带此演员或者导演的照片一张,电影名称,最好附带你所回复电影的简介。
好的回复将给予高额DB奖励。[/color] [/size][/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size=4][b]每个ID仅限每天参与一次,欢迎您每天都来参加。[/b][/size][/color][/font][/align][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b][size=5]今日影人 :[color=#000000]史泰龙[/color][/size][/b][/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size=5][/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size=5][/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size=5][/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6600cc][color=#000000][size=4]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size][/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31243.htm][size=4]1946年[/size][/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07173.htm][size=4]7月6日[/size][/url][color=#000000][size=4]-),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size][/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3636.htm][size=4]曼哈顿[/size][/url][color=#000000][size=4]。父亲是[/size][/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784.htm][size=4]意大利[/size][/url][color=#000000][size=4]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size][/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0.htm][size=4]洛奇[/size][/url][color=#000000][size=4]》和《[/size][/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53340.htm][size=4]第一滴血[/size][/url][/color][color=#000000][size=4]》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size][/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size=5][/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align][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align=center]
[/align][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font][/b][/align][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b][font=楷体_gb2312][color=#ff0000][/color][/font][/b]
[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td][/tr][/table]
本文来自猴岛论坛 :[url]http://bbs.houdao.com/r3879494_u10321530/[/url]
红楼梦一场ゝ

ZxID:8626675

等级: 贵宾
                       吸毒成瘾..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洛奇》和《第一滴血》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少年史泰龙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史泰龙日后若想想自己的成就也足以使他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975年和好莱坞老板谈拢而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首映后票房不俗。后来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滴血】兰博的角色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但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电影【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演艺的精湛,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在以下的文字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叙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就像许多人一样,这位银幕铁人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为了自己而成功,为了自己而失败,为了自己而去爱,为了自己去面对一切…   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相当艰辛并且迥异于常人的。是一位老妇人抚养着我,而不是我的母亲。那时候我们居住在纽约一套租来的公寓里,我当时才3岁多,却在一个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着,我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朋友,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与交流。幼小的我,心中时常充满着困惑与孤独,因而我做出许多离奇古怪的举动以得到人们的注意,去争取别人的爱。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想自己之所以投身演艺界,真正的原动力可能就是儿时便有的这种渴望。”    史泰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演员之一。1976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奥斯卡电影奖中一举抡元,他本人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从此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今年,史泰龙已拍摄了22部电影,其中包括许多在电影史上将名垂青史的商业巨片。《洛奇》与《第一滴血》系列片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史泰龙本人现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单片酬金超过2000万美金。然而,和他光辉灿烂的事业成就相比,他的个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他有3个孩子,次子塞尔吉奥今年18岁,患有忧郁症;女儿索菲亚·罗斯才10个月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21岁的大儿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业的年轻演员。    命运对于史泰龙相当严酷,他的回亿让人止不住长吁短叹。“我在‘地狱的厨房’出生。”他接着说,这个恐怖的名字是指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我的父亲在一所美容学校工作。父亲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他的天赋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却没能实现理想。母亲那时候是比利·罗斯的钻石马蹄夜总会的一位舞蹈演员,她才华出众,性格外向,当时的确有一些扬名成功的机会,但怀上我之后,她不得不回过头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我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会责备我的出生,但怀孕确实终止了她刚刚起步的事业。”   作为弗兰克·史泰龙与杰奎琳·史泰龙的长子,西尔维斯特在一所慈善医院里出生。呱呱坠地后不久,这位可怜的小婴儿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从2岁到5岁,西尔维斯特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   5岁时,他与父母亲一起迁居明尼苏达州。“父母的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温馨。”史泰龙说,“当时我的父母有着自己的痛苦与困难,因而在他们的生活中留给我与弟弟的时间就很少了。天啊,那并不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家,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总是充满着争吵与矛盾。”   1957年,史泰龙父母分道扬镳,母亲将11岁的西尔维斯特留给了他的父亲。不幸的童年之后,接下来的青春期又在一个单亲家庭度过,很难推测西尔维斯特当年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许多年以后,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一双忧郁、绝望的眼睛。   “父亲是一个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与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就一无是处,必须接受斥责与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种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极了:‘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点?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我在他眼里一点儿长处都没有,他从未说过他为我感到自豪。”   15岁那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了事。“我的学习成绩一塌湖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我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我必须干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是我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犹如雪上加霜。”   西尔维斯特成了个坏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个错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爱与关怀。我们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银幕上的史泰龙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叛色彩,有时甚至与他饰演的角色相冲突。毫无疑问,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的一生,从记事开始,就被那种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情节所激励。这种拯救是一种纯英雄式的举动,即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还不懂事的孩提岁月,我就幢憬着这么一幕,因为我渴望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干过许多傻事,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一次摔伤了颌骨而必须绑上石膏,可当我解释受伤原因时,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从吊床上摔下来受的伤,而是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面前去救一个小姑娘。后来,当我拍摄‘洛奇’及其它影片时,我感觉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是的,我有着一种复杂的‘英雄情结’”。   15岁那年,史泰龙来到费城,和母亲及继父生活在一起。“费城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突然,一个大个子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数到三,我就打烂你的脸’。我并不是个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对他的举动茫然失措。他数了起来:‘一、二’,然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被打得头晕眼花,步履瞒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觉得义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羞辱了一顿。终于我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去还击,去报复。”这一场争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史泰龙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既没有赢也没有输,但他却找到了自尊。   “我总有一种正义感在胸中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人都不应去欺压那些无辜的人们,把他们当作—钱不值的东西,并且在蹂躏过后还以为不会有报应。”   时光在飞逝,西尔维斯特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学业依然毫无起色,但却显露出过人的体育天赋。高中毕业以后,他找不到一家愿意收录他的大学,而参加海军又不够年龄。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士一家学院的奖学金: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在欧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在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西尔维斯特退学——他们认为当演员根本不是他能从事的行业。但史泰龙固执地坚持着,认真地学习着,结果还是差了三个学分。他又一次退学,只身来到纽约闯天下。   此时史泰龙的母亲已成为了一位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她断言史泰龙必须要经过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竞争,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便遵从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史泰龙母亲的星相断命是真正心有灵犀,还是别有他意,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有些痴狂的傻小子真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笔去开创一条道路,的确匪夷所思。   “最初在纽约,一切都那么艰苦。《教父》是当时的一部大片。而我连个群众演员的份儿都混不上。于是我对那些试镜、走台都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地去写。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户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练习是从看电视开始的,我看完一出戏,去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作为练习。渐渐地,我知道该怎样去创作一个剧本。那时的我相当高兴,写了一大堆剧本,也卖出去几部。我爱上了这种生活。人们总是在试镜时拒绝我——因为我的眼睑下垂,因为我的声音太过低沉。既然我无法改变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总有能力去修改润色自己创作的剧本吧!”   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   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的表演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会,没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这时,西尔维斯特遇上了萨莎·扎克,两人共生情缘。1974年,史泰龙与这位年轻的剧院领座员结婚。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未来。《洛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这个剧本,但史泰龙坚持自己当主角,这一来令制片商们犹疑不定。几经辗转,史泰龙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个月以内就柏完了。谁也没想到,《洛奇》成了好莱坞电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马:在1976年,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亿美元,并夺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在颁奖仪式上,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兰克·科波拉由衷地赞叹道:“我真希望这部电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事实上是史泰龙创造了洛奇。他写活了这个人物,并且宁可拒绝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史泰龙的生活经历与洛奇十分接近,在创造出洛奇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奥斯卡奖在我的事业中来得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而“幸运女神”的来临,与他母亲的星相卜测完全吻合。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吗? 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银幕下的西尔维斯特也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适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别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时的史泰龙,已经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岁,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场面极为火爆,这一次他打败了苏联人——当然是来自苏联的拳手。洛奇已经是国际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战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条件来享受物质生活。但是,史泰龙的不幸又一次开始了:他3岁的次子塞尔台奥得了忧郁症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只觉得极其愤怒。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儿子?我被欺骗了!如果上帝要惩罚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为什么要降罪在无辜的孩子身上?难道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除了为儿子竭尽全力以外,事业成功的史泰龙感觉到了一种空前的,无法言喻的悲愤与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与萨莎的感情,1985年,两人婚姻到了尽头。   同年,史泰龙又在公众瞩日之下与来自北欧,年仅18岁的模特儿布莉吉特·尼尔森步入了教堂,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我想自己的心理快要崩溃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着,“你与一个不幸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真爱,这种生活怎能过下去?”西尔维斯特对这段短暂的生活只有痛心与内疚,他自己遭遇不幸,又将不幸施加到了别人的身上。 两次婚姻的失败,将这位英雄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成功则变质”的典范。人们把他与欧陆的花花公子阿兰·德龙相提并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各种模特儿、演员频频约会,成为好莱坞报上花边新闻的主角。昔日的英雄沉醉在酒色之中,很难再控制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约翰·兰博使史泰龙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滴血》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兰博这个越战英雄,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是个明事理、有大局的清醒人。但兰博迎合了当时强硬的里根主义。迎合了美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同时影片的博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   《洛奇》与《第一滴血》为好莱坞带来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益,这两套史泰龙经典形象“钱”出不穷的系列电影使史泰龙从奥斯卡奖的提名者,变成了一棵如日中天的摇钱树。可是.尽管他大红大紫、呼风唤雨,史泰龙总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进。于是他也和许多其他影星一样,另辟蹊径。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人们不想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史泰龙,他以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将史泰龙锁定在反叛的动作人物的范围内。呆板的脸部表情,使他无法像后来者施瓦辛格一样去表演喜剧片,这是勤奋和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回到动作片的史泰龙仍然如鱼得水,成功之作源源不断:《眼镜蛇》、《越狱》、《毁灭者》、《水晶》、《飞越颠峰》、《世纪影院》、《德拉德法官》、《炸弹专家》直至1997年的《警察兰德》和《追杀者》。《飞越巅峰》一片使史泰龙拿到了15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中,史泰龙饰演一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重新得到儿子而拼尽全力,并且意外地获得扳手腕冠军。这是他个人表演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尤其是他与小演员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挚让无数影迷流下了眼泪。   《炸弹专家》是他与红极一时的莎朗斯通合作的一部动作片,电影情节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两位大牌明星的激情戏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已经无暇来一部部回忆这些动人的影片。或许史泰龙的表演还有些可改进之处,但他实在是一个全心投入的好演员,只要你看过《越狱》中那位忍辱负重,在绝境中奋起一搏的囚犯;《飞越扬峰》里那位亲情洋溢、热爱生活的卡车司机父亲;《眼镜蛇》里那位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理想主义者,你会觉得史泰龙这种几乎不用演技的、朴素的表演风格才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的。他根本不是在“演戏”,只是在表现自己,“英雄情结”已经从史泰龙潜意识中跃上了银幕。   生活的失意,换来了事业上的丰收。步入中年的史泰龙,终广走出了那段惶恐、杂沓的生活,重新面对一切。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我感到伤心、孤独。有—段时间、我很放纵自己,不再相信有什么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存在。但是,生活教育了我,这种感情是有的,虽然少而又少,可能在每个人生命中只有一次。如果能遇上两次,那你就是最幸运的人了。我唯一庆幸的是,当我遇上这段情感时,我还不是太老。”   今天的西尔维斯特,似乎已经从杰莉弗·弗拉文身上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九年前就相识了,那时杰莉弗是个模特儿。1997年5月,他们在伦敦正式结婚。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寻找着的是什么,”史泰龙这时终于幸福地笑了起来,他那种奇怪的笑容真的能够感动上帝,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觉得对她的爱每分每秒都在增长。” 可是,生活的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刚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的夏天,才10个月大的索菲娅不得不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来修补心房上的漏洞。所幸的是,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史泰龙的家庭终于度过了又一道难关。   “这个孩子,”他的语音有些颤抖,“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自己愿意为她去死。在手术前我就说过,只要她能平安做完手术,她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我绝不会把她从怀抱里放下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奋斗一辈子是为什么。我哪儿也不会去了,我的一切就是这个家,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全心全意。   “我很幸福,幸福得无法形容,”他又笑了起来,“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我也许打了许多败仗,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场战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0
DB+50

沙发奖励

╯仅冇的安逸

ZxID:1166802

等级: 大校
骨 子 里 的  在 乎 、如 何 割 舍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洛奇》和《第一刀椽》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少年史泰龙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史泰龙日后若想想自己的成就也足以使他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975年和好莱坞老板谈拢而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首映后票房不俗。后来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兰博的角色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但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电影【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演艺的精湛,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在以下的文字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叙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就像许多人一样,这位银幕铁人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为了自己而成功,为了自己而失败,为了自己而去爱,为了自己去面对一切…   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相当艰辛并且迥异于常人的。是一位老妇人抚养着我,而不是我的母亲。那时候我们居住在纽约一套租来的公寓里,我当时才3岁多,却在一个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着,我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朋友,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与交流。幼小的我,心中时常充满着困惑与孤独,因而我做出许多离奇古怪的举动以得到人们的注意,去争取别人的爱。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想自己之所以投身演艺界,真正的原动力可能就是儿时便有的这种渴望。”    史泰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演员之一。1976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奥斯卡电影奖中一举抡元,他本人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从此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今年,史泰龙已拍摄了22部电影,其中包括许多在电影史上将名垂青史的商业巨片。《洛奇》与《第一刀椽》系列片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史泰龙本人现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单片酬金超过2000万美金。然而,和他光辉灿烂的事业成就相比,他的个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他有3个孩子,次子塞尔吉奥今年18岁,患有忧郁症;女儿索菲亚·罗斯才10个月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21岁的大儿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业的年轻演员。    命运对于史泰龙相当严酷,他的回亿让人止不住长吁短叹。“我在‘地狱的厨房’出生。”他接着说,这个恐怖的名字是指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我的父亲在一所美容学校工作。父亲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他的天赋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却没能实现理想。母亲那时候是比利·罗斯的钻石马蹄夜总会的一位舞蹈演员,她才华出众,性格外向,当时的确有一些扬名成功的机会,但怀上我之后,她不得不回过头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我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会责备我的出生,但怀孕确实终止了她刚刚起步的事业。”   作为弗兰克·史泰龙与杰奎琳·史泰龙的长子,西尔维斯特在一所慈善医院里出生。呱呱坠地后不久,这位可怜的小婴儿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从2岁到5岁,西尔维斯特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   5岁时,他与父母亲一起迁居明尼苏达州。“父母的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温馨。”史泰龙说,“当时我的父母有着自己的痛苦与困难,因而在他们的生活中留给我与弟弟的时间就很少了。天啊,那并不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家,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总是充满着争吵与矛盾。”   1957年,史泰龙父母分道扬镳,母亲将11岁的西尔维斯特留给了他的父亲。不幸的童年之后,接下来的青春期又在一个单亲家庭度过,很难推测西尔维斯特当年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许多年以后,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一双忧郁、绝望的眼睛。   “父亲是一个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与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就一无是处,必须接受斥责与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种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极了:‘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点?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我在他眼里一点儿长处都没有,他从未说过他为我感到自豪。”   15岁那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了事。“我的学习成绩一塌湖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我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我必须干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是我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犹如雪上加霜。”   西尔维斯特成了个坏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个错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爱与关怀。我们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银幕上的史泰龙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叛色彩,有时甚至与他识摧的角色相冲突。毫无疑问,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的一生,从记事开始,就被那种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情节所激励。这种拯救是一种纯英雄式的举动,即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还不懂事的孩提岁月,我就幢憬着这么一幕,因为我渴望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干过许多傻事,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一次摔伤了颌骨而必须绑上石膏,可当我解释受伤原因时,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从吊床上摔下来受的伤,而是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面前去救一个小姑娘。后来,当我拍摄‘洛奇’及其它影片时,我感觉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是的,我有着一种复杂的‘英雄情结’”。   15岁那年,史泰龙来到费城,和母亲及继父生活在一起。“费城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突然,一个大个子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数到三,我就打烂你的脸’。我并不是个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对他的举动茫然失措。他数了起来:‘一、二’,然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被打得头远篡花,步履瞒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觉得义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羞辱了一顿。终于我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去还击,去报复。”这一场争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史泰龙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既没有赢也没有输,但他却找到了自尊。   “我总有一种正义感在胸中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人都不应去欺压那些无辜的人们,把他们当作—钱不值的东西,并且在蹂躏过后还以为不会有报应。”   时光在飞逝,西尔维斯特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学业依然毫无起色,但却显露出过人的体育天赋。高中毕业以后,他找不到一家愿意收录他的大学,而参加海军又不够年龄。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士一家学院的奖学金: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在欧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在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西尔维斯特退学——他们认为当演员根本不是他能从事的行业。但史泰龙固执地坚持着,认真地学习着,结果还是差了三个学分。他又一次退学,只身来到纽约闯天下。   此时史泰龙的母亲已成为了一位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她断言史泰龙必须要经过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竞争,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便遵从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史泰龙母亲的星相断命是真正心有灵犀,还是别有他意,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有些痴狂的傻小子真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笔去开创一条道路,的确匪夷所思。   “最初在纽约,一切都那么艰苦。《教父》是当时的一部大片。而我连个群众演员的份儿都混不上。于是我对那些试镜、走台都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地去写。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户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练习是从看电视开始的,我看完一出戏,去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作为练习。渐渐地,我知道该怎样去创作一个剧本。那时的我相当高兴,写了一大堆剧本,也卖出去几部。我爱上了这种生活。人们总是在试镜时拒绝我——因为我的眼睑下垂,因为我的声音太过低沉。既然我无法改变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总有能力去修改润色自己创作的剧本吧!”   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   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的表演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会,没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这时,西尔维斯特遇上了萨莎·扎克,两人共生情缘。1974年,史泰龙与这位年轻的剧院领座员结婚。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未来。《洛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这个剧本,但史泰龙坚持自己当主角,这一来令制片商们犹疑不定。几经辗转,史泰龙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个月以内就柏完了。谁也没想到,《洛奇》成了好莱坞电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马:在1976年,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亿美元,并夺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在颁奖仪式上,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兰克·科波拉由衷地赞叹道:“我真希望这部电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事实上是史泰龙创造了洛奇。他写活了这个人物,并且宁可拒绝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史泰龙的生活经历与洛奇十分接近,在创造出洛奇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奥斯卡奖在我的事业中来得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而“幸运女神”的来临,与他母亲的星相卜测完全吻合。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吗? 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银幕下的西尔维斯特也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适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别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时的史泰龙,已经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岁,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场面极为火爆,这一次他打败了苏联人——当然是来自苏联的拳手。洛奇已经是国际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战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条件来享受物质生活。但是,史泰龙的不幸又一次开始了:他3岁的次子塞尔台奥得了忧郁症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只觉得极其愤怒。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儿子?我被欺骗了!如果上帝要惩罚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为什么要降罪在无辜的孩子身上?难道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除了为儿子竭尽全力以外,事业成功的史泰龙感觉到了一种空前的,无法言喻的悲愤与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与萨莎的感情,1985年,两人婚姻到了尽头。   同年,史泰龙又在公众瞩日之下与来自北欧,年仅18岁的模特儿布莉吉特·尼尔森步入了教堂,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我想自己的心理快要崩溃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着,“你与一个不幸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真爱,这种生活怎能过下去?”西尔维斯特对这段短暂的生活只有痛心与内疚,他自己遭遇不幸,又将不幸施加到了别人的身上。 两次婚姻的失败,将这位英雄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成功则变质”的典范。人们把他与欧陆的花花公子阿兰·德龙相提并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各种模特儿、演员频频约会,成为好莱坞报上花边新闻的主角。昔日的英雄沉醉在酒色之中,很难再控制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约翰·兰博使史泰龙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刀椽》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兰博这个越战英雄,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是个明事理、有大局的清醒人。但兰博迎合了当时强硬的里根主义。迎合了美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同时影片的博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   《洛奇》与《第一刀椽》为好莱坞带来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益,这两套史泰龙经典形象“钱”出不穷的系列电影使史泰龙从奥斯卡奖的提名者,变成了一棵如日中天的摇钱树。可是.尽管他大红大紫、呼风唤雨,史泰龙总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进。于是他也和许多其他影星一样,另辟蹊径。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人们不想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史泰龙,他以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将史泰龙锁定在反叛的动作人物的范围内。呆板的脸部表情,使他无法像后来者施瓦辛格一样去表演喜剧片,这是勤奋和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回到动作片的史泰龙仍然如鱼得水,成功之作源源不断:《眼镜蛇》、《越狱》、《毁灭者》、《*》、《飞越颠峰》、《世纪影院》、《德拉德法官》、《炸弹专家》直至1997年的《警察兰德》和《追杀者》。《飞越巅峰》一片使史泰龙拿到了15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中,史泰龙识摧一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重新得到儿子而拼尽全力,并且意外地获得扳手腕冠军。这是他个人表演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尤其是他与小演员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挚让无数影迷流下了眼泪。   《炸弹专家》是他与红极一时的莎朗斯通合作的一部动作片,电影情节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两位大牌明星的激情戏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已经无暇来一部部回忆这些动人的影片。或许史泰龙的表演还有些可改进之处,但他实在是一个全心投入的好演员,只要你看过《越狱》中那位忍辱负重,在绝境中奋起一搏的囚犯;《飞越扬峰》里那位亲情洋溢、热爱生活的卡车司机父亲;《眼镜蛇》里那位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理想主义者,你会觉得史泰龙这种几乎不用演技的、朴素的表演风格才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的。他根本不是在“演戏”,只是在表现自己,“英雄情结”已经从史泰龙潜意识中跃上了银幕。   生活的失意,换来了事业上的丰收。步入中年的史泰龙,终广走出了那段惶恐、杂沓的生活,重新面对一切。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我感到伤心、孤独。有—段时间、我很放纵自己,不再相信有什么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存在。但是,生活教育了我,这种感情是有的,虽然少而又少,可能在每个人生命中只有一次。如果能遇上两次,那你就是最幸运的人了。我唯一庆幸的是,当我遇上这段情感时,我还不是太老。”   今天的西尔维斯特,似乎已经从杰莉弗·弗拉文身上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九年前就相识了,那时杰莉弗是个模特儿。1997年5月,他们在伦敦正式结婚。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寻找着的是什么,”史泰龙这时终于幸福地笑了起来,他那种奇怪的笑容真的能够感动上帝,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觉得对她的爱每分每秒都在增长。” 可是,生活的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刚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的夏天,才10个月大的索菲娅不得不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来修补心房上的漏洞。所幸的是,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史泰龙的家庭终于度过了又一道难关。   “这个孩子,”他的语音有些颤抖,“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自己愿意为她去死。在手术前我就说过,只要她能平安做完手术,她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我绝不会把她从怀抱里放下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奋斗一辈子是为什么。我哪儿也不会去了,我的一切就是这个家,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全心全意。   “我很幸福,幸福得无法形容,”他又笑了起来,“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我也许打了许多败仗,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场战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丿STAR丶星星

ZxID:10627165

等级: 元老
没有人会记得我,潜水是唯一的选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洛奇》和《第一刀椽》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少年史泰龙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史泰龙日后若想想自己的成就也足以使他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975年和好莱坞老板谈拢而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首映后票房不俗。后来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兰博的角色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但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电影【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演艺的精湛,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在以下的文字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叙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就像许多人一样,这位银幕铁人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为了自己而成功,为了自己而失败,为了自己而去爱,为了自己去面对一切…   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相当艰辛并且迥异于常人的。是一位老妇人抚养着我,而不是我的母亲。那时候我们居住在纽约一套租来的公寓里,我当时才3岁多,却在一个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着,我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朋友,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与交流。幼小的我,心中时常充满着困惑与孤独,因而我做出许多离奇古怪的举动以得到人们的注意,去争取别人的爱。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想自己之所以投身演艺界,真正的原动力可能就是儿时便有的这种渴望。”    史泰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演员之一。1976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奥斯卡电影奖中一举抡元,他本人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从此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今年,史泰龙已拍摄了22部电影,其中包括许多在电影史上将名垂青史的商业巨片。《洛奇》与《第一刀椽》系列片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史泰龙本人现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单片酬金超过2000万美金。然而,和他光辉灿烂的事业成就相比,他的个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他有3个孩子,次子塞尔吉奥今年18岁,患有忧郁症;女儿索菲亚·罗斯才10个月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21岁的大儿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业的年轻演员。    命运对于史泰龙相当严酷,他的回亿让人止不住长吁短叹。“我在‘地狱的厨房’出生。”他接着说,这个恐怖的名字是指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我的父亲在一所美容学校工作。父亲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他的天赋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却没能实现理想。母亲那时候是比利·罗斯的钻石马蹄夜总会的一位舞蹈演员,她才华出众,性格外向,当时的确有一些扬名成功的机会,但怀上我之后,她不得不回过头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我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会责备我的出生,但怀孕确实终止了她刚刚起步的事业。”   作为弗兰克·史泰龙与杰奎琳·史泰龙的长子,西尔维斯特在一所慈善医院里出生。呱呱坠地后不久,这位可怜的小婴儿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从2岁到5岁,西尔维斯特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   5岁时,他与父母亲一起迁居明尼苏达州。“父母的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温馨。”史泰龙说,“当时我的父母有着自己的痛苦与困难,因而在他们的生活中留给我与弟弟的时间就很少了。天啊,那并不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家,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总是充满着争吵与矛盾。”   1957年,史泰龙父母分道扬镳,母亲将11岁的西尔维斯特留给了他的父亲。不幸的童年之后,接下来的青春期又在一个单亲家庭度过,很难推测西尔维斯特当年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许多年以后,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一双忧郁、绝望的眼睛。   “父亲是一个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与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就一无是处,必须接受斥责与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种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极了:‘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点?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我在他眼里一点儿长处都没有,他从未说过他为我感到自豪。”   15岁那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了事。“我的学习成绩一塌湖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我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我必须干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是我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犹如雪上加霜。”   西尔维斯特成了个坏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个错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爱与关怀。我们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银幕上的史泰龙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叛色彩,有时甚至与他识摧的角色相冲突。毫无疑问,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的一生,从记事开始,就被那种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情节所激励。这种拯救是一种纯英雄式的举动,即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还不懂事的孩提岁月,我就幢憬着这么一幕,因为我渴望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干过许多傻事,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一次摔伤了颌骨而必须绑上石膏,可当我解释受伤原因时,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从吊床上摔下来受的伤,而是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面前去救一个小姑娘。后来,当我拍摄‘洛奇’及其它影片时,我感觉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是的,我有着一种复杂的‘英雄情结’”。   15岁那年,史泰龙来到费城,和母亲及继父生活在一起。“费城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突然,一个大个子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数到三,我就打烂你的脸’。我并不是个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对他的举动茫然失措。他数了起来:‘一、二’,然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被打得头远篡花,步履瞒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觉得义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羞辱了一顿。终于我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去还击,去报复。”这一场争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史泰龙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既没有赢也没有输,但他却找到了自尊。   “我总有一种正义感在胸中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人都不应去欺压那些无辜的人们,把他们当作—钱不值的东西,并且在蹂躏过后还以为不会有报应。”   时光在飞逝,西尔维斯特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学业依然毫无起色,但却显露出过人的体育天赋。高中毕业以后,他找不到一家愿意收录他的大学,而参加海军又不够年龄。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士一家学院的奖学金: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在欧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在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西尔维斯特退学——他们认为当演员根本不是他能从事的行业。但史泰龙固执地坚持着,认真地学习着,结果还是差了三个学分。他又一次退学,只身来到纽约闯天下。   此时史泰龙的母亲已成为了一位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她断言史泰龙必须要经过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竞争,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便遵从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史泰龙母亲的星相断命是真正心有灵犀,还是别有他意,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有些痴狂的傻小子真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笔去开创一条道路,的确匪夷所思。   “最初在纽约,一切都那么艰苦。《教父》是当时的一部大片。而我连个群众演员的份儿都混不上。于是我对那些试镜、走台都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地去写。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户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练习是从看电视开始的,我看完一出戏,去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作为练习。渐渐地,我知道该怎样去创作一个剧本。那时的我相当高兴,写了一大堆剧本,也卖出去几部。我爱上了这种生活。人们总是在试镜时拒绝我——因为我的眼睑下垂,因为我的声音太过低沉。既然我无法改变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总有能力去修改润色自己创作的剧本吧!”   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   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的表演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会,没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这时,西尔维斯特遇上了萨莎·扎克,两人共生情缘。1974年,史泰龙与这位年轻的剧院领座员结婚。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未来。《洛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这个剧本,但史泰龙坚持自己当主角,这一来令制片商们犹疑不定。几经辗转,史泰龙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个月以内就柏完了。谁也没想到,《洛奇》成了好莱坞电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马:在1976年,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亿美元,并夺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在颁奖仪式上,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兰克·科波拉由衷地赞叹道:“我真希望这部电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事实上是史泰龙创造了洛奇。他写活了这个人物,并且宁可拒绝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史泰龙的生活经历与洛奇十分接近,在创造出洛奇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奥斯卡奖在我的事业中来得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而“幸运女神”的来临,与他母亲的星相卜测完全吻合。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吗? 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银幕下的西尔维斯特也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适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别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时的史泰龙,已经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岁,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场面极为火爆,这一次他打败了苏联人——当然是来自苏联的拳手。洛奇已经是国际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战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条件来享受物质生活。但是,史泰龙的不幸又一次开始了:他3岁的次子塞尔台奥得了忧郁症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只觉得极其愤怒。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儿子?我被欺骗了!如果上帝要惩罚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为什么要降罪在无辜的孩子身上?难道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除了为儿子竭尽全力以外,事业成功的史泰龙感觉到了一种空前的,无法言喻的悲愤与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与萨莎的感情,1985年,两人婚姻到了尽头。   同年,史泰龙又在公众瞩日之下与来自北欧,年仅18岁的模特儿布莉吉特·尼尔森步入了教堂,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我想自己的心理快要崩溃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着,“你与一个不幸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真爱,这种生活怎能过下去?”西尔维斯特对这段短暂的生活只有痛心与内疚,他自己遭遇不幸,又将不幸施加到了别人的身上。 两次婚姻的失败,将这位英雄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成功则变质”的典范。人们把他与欧陆的花花公子阿兰·德龙相提并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各种模特儿、演员频频约会,成为好莱坞报上花边新闻的主角。昔日的英雄沉醉在酒色之中,很难再控制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约翰·兰博使史泰龙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刀椽》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兰博这个越战英雄,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是个明事理、有大局的清醒人。但兰博迎合了当时强硬的里根主义。迎合了美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同时影片的博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   《洛奇》与《第一刀椽》为好莱坞带来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益,这两套史泰龙经典形象“钱”出不穷的系列电影使史泰龙从奥斯卡奖的提名者,变成了一棵如日中天的摇钱树。可是.尽管他大红大紫、呼风唤雨,史泰龙总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进。于是他也和许多其他影星一样,另辟蹊径。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人们不想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史泰龙,他以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将史泰龙锁定在反叛的动作人物的范围内。呆板的脸部表情,使他无法像后来者施瓦辛格一样去表演喜剧片,这是勤奋和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回到动作片的史泰龙仍然如鱼得水,成功之作源源不断:《眼镜蛇》、《越狱》、《毁灭者》、《*》、《飞越颠峰》、《世纪影院》、《德拉德法官》、《炸弹专家》直至1997年的《警察兰德》和《追杀者》。《飞越巅峰》一片使史泰龙拿到了15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中,史泰龙识摧一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重新得到儿子而拼尽全力,并且意外地获得扳手腕冠军。这是他个人表演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尤其是他与小演员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挚让无数影迷流下了眼泪。   《炸弹专家》是他与红极一时的莎朗斯通合作的一部动作片,电影情节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两位大牌明星的激情戏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已经无暇来一部部回忆这些动人的影片。或许史泰龙的表演还有些可改进之处,但他实在是一个全心投入的好演员,只要你看过《越狱》中那位忍辱负重,在绝境中奋起一搏的囚犯;《飞越扬峰》里那位亲情洋溢、热爱生活的卡车司机父亲;《眼镜蛇》里那位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理想主义者,你会觉得史泰龙这种几乎不用演技的、朴素的表演风格才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的。他根本不是在“演戏”,只是在表现自己,“英雄情结”已经从史泰龙潜意识中跃上了银幕。   生活的失意,换来了事业上的丰收。步入中年的史泰龙,终广走出了那段惶恐、杂沓的生活,重新面对一切。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我感到伤心、孤独。有—段时间、我很放纵自己,不再相信有什么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存在。但是,生活教育了我,这种感情是有的,虽然少而又少,可能在每个人生命中只有一次。如果能遇上两次,那你就是最幸运的人了。我唯一庆幸的是,当我遇上这段情感时,我还不是太老。”   今天的西尔维斯特,似乎已经从杰莉弗·弗拉文身上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九年前就相识了,那时杰莉弗是个模特儿。1997年5月,他们在伦敦正式结婚。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寻找着的是什么,”史泰龙这时终于幸福地笑了起来,他那种奇怪的笑容真的能够感动上帝,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觉得对她的爱每分每秒都在增长。” 可是,生活的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刚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的夏天,才10个月大的索菲娅不得不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来修补心房上的漏洞。所幸的是,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史泰龙的家庭终于度过了又一道难关。   “这个孩子,”他的语音有些颤抖,“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自己愿意为她去死。在手术前我就说过,只要她能平安做完手术,她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我绝不会把她从怀抱里放下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奋斗一辈子是为什么。我哪儿也不会去了,我的一切就是这个家,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全心全意。   “我很幸福,幸福得无法形容,”他又笑了起来,“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我也许打了许多败仗,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场战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你从不在意失去

ZxID:10349004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中文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英文名: Sylvester Stallone
性 别: 男
生 日: 1946-07-06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原 名 : Sylvester Enzio Stallone
出 生 地 :美国纽约Hell's Kitchen district
职 业 :演员、导演、制片人
身 高 : 5英尺9英寸 (5' 9'')
教 育 : University of Miami (majored in Drama; dropped out; 1967-1969)
影迷邮箱 : Ron Meyer C/O Creative Artist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ills, Ca 90212 USA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基】后,小媳妇出头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滴血】蓝波一角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萤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的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涤讪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采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演员作品
的士速递3 Taxi 3 (2003)
摊牌 Shade (2003)
特工小子3 Spy Kids 3-D: Game Over (2003)
绝地狂龙 Avenging Angelo (2002)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大开杀戒 Get Carter (2000)
狙击杀手 D-Tox (2000)
警察帝国 Cop Land (1997)
龙出生天 Daylight (1996)
超时空战警 Judge Dredd (1995)
最后刺客 Assassins (1995)
炸弹专家 The Specialist (1994)
超级战警 Demolition Man (1993)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母子威龙 Stop! Or My Mom Will Shoot (1992)
弹指威龙 Oscar (1991)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锁住 Lock Up (1989)
探戈与加什 Tango & Cash (1989)
第一滴血3 Rambo III (1988)
超越颠峰 Over the Top (1987)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滴血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82)
胜利大逃亡 Victory (1981)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夺命狂奔 Death Race 2000 (1975)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导演作品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编剧作品
二人游戏 Two Can Play That Game (2001)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第一滴血3 Rambo III (1988)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滴血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82)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一提起史泰龙,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世界顶尖级的电影巨星,可他的人生经历更让人心酸,更能给人启迪。
   史泰龙出生在一个“酒赌”暴力家庭,父亲赌输了就拿他和母亲撒气,母亲喝醉了酒又拿他来发泄,他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高中毕业后,史泰龙辍学在街头当起了混混儿,直到20岁那年,有一件偶然的事刺痛了他的心。“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要不就会跟父母一样,成为社会的垃圾,人类的渣滓!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开始思索规划自己的人生: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公司,自己没有学历文凭和经验;经商,穷光蛋一个……没有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他便想到了当演员,不要资本、不需名声,虽说当演员也要条件和天赋,但他就是认准了当演员这条路! 
于是,史泰龙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求导演、找制片,寻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能够成功!”可他得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绝。“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依旧痴心不改,一晃两年过去了,遭受到了1000多次的拒绝,身上的钱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以养活自己。 
“我真的不是当演员的料吗?难道酒赌世家的孩子只能是酒鬼、赌鬼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暗自垂泪,失声痛哭。“既然直接当不了演员,我能否改变一下方式呢?”史泰龙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开始写起剧本来,两年多的耳濡目染,两年多的求职失败经历,现在的史泰龙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着剧本四处遍访导演,“让我当男主角吧,我一定行!”“剧本不错,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又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绝。“也许下一次就行!我一定能够成功!”一次次失望,一个个的希望又支持着他! 
“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地感动着我。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在他遭遇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终于给了他一丝希望。 
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展身手,史泰龙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电视连续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史泰龙成功了! 
恒心——成功的石基 
——读史泰龙传记有感 

    上帝问凡人,你最想得到什么? 
      凡人说,我最希望做什么事都成功。 
      上帝说,那你就坚持下去吧,成功永远属于你。 


      史泰龙,一个国际级巨星。在他载满鲜花的星光大道背后,可谁会知道他成名路途是多么的心酸与艰苦。出身于暴力家庭的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抱着自己的理想:当一名演员。尽管被拒绝了1000多次,但他仍然满怀信心。“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比泰山还坚定的恒心支撑着身无分文的他。确实,恒心可以让铁箍磨成针,可以水滴石穿??????人可以没有美貌,没有金钱,没有荣誉,但绝不能没有精神——恒心。如果没有了恒心,就像鸟没有了翅膀,永远也不能在蓝天中翱翔。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翻开历史的画册,许多名人都是凭着恒心取得了辉煌成就。爱迪生做实验时虽然失败了1000多次,但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发明了电灯;达芬.奇每天都画相同的鸡蛋以获得画画造诣的提升;青年作家范稳在滇藏这块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凭着那份执着,出版了<<水乳大地>>;田亮不甘以往跳水的失败,恒心使他成为了体坛轿子?
      一个人在廖无人烟的沙漠中迷了路,疲劳和饥渴侵袭着他,只有心怀希望,抓着恒心的尾巴,才能走出这死神随时都会捉走自己的沙漠。 
      只要抱着高山的意志,怀着西西弗里推石的恒心,即使荆棘巨浪也击垮不了成功的翅膀。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恒心会让你登上成功的宝殿!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丨老白丨

ZxID:2913104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o夕颜o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基本信息

  片名: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   更多外文片名:Rambo: First Blood   导演:特德·科特切夫Ted Kotcheff   编剧: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 .....screenplay   David Morrell .....(novel)   Michael Kozoll .....&   William Sackheim .....and   主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 .....John J. Rambo   理查德·克里纳Richard Crenna .....Col. Samuel Trautman   布莱恩·丹内利Brian Dennehy .....Hope Sheriff Will Teasle   大卫·卡罗素David Caruso .....Deputy Mitch   布鲁斯·格林伍德Bruce Greenwood .....Guardsman #5   影片类型:动作 / 惊悚 / 剧情   片长:97 min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Dolby   级别:   Finland:K-18 Singapore:PG Australia:M Iceland:16 Sweden:15 UK:15 USA:R Canada:13+ France:-12 Norway:18 West Germany:16 Argentina:18 Chile:18 Canada:18A New Zealand:R16 New Zealand:M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特德·科特切夫 Ted Kotcheff   编剧 Writer: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screenplay   David Morrell .....(novel)   Michael Kozoll .....&   William Sackheim .....and   演员 Actor: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John J. Rambo   理查德·克里纳 Richard Crenna .....Col. Samuel Trautman   布莱恩·丹内利 Brian Dennehy .....Hope Sheriff Will Teasle   大卫·卡罗素 David Caruso .....Deputy Mitch   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Guardsman #5   Bill McKinney .....State Police Capt. Dave Kern   Jack Starrett .....Deputy Sgt. Arthur Galt   Michael Talbott .....Deputy Balford   克里斯·马尔基 Chris Mulkey .....Deputy Ward   John McLiam .....Orval the Dog Man   Alf Humphreys .....Deputy Lester   David L. Crowley .....Deputy Shingleton (as David Crowley)   Don MacKay .....Preston   Charles A. Tamburro .....Pilot (as Chuck Tamburro)   David Petersen .....Trooper   Craig Huston .....Radio operator (as Craig Wright Huston)   Patrick Stack .....National Guard Lt. Clinton Morgan   Stephen E. Miller .....Guardsman #1   Raimund Stamm .....Guardsman #2   Robert Metcalfe .....Guardsman #3   Stephen Dimopoulos .....Guardsman #4   Earl Klein .....Guardsman #6   Danny Wozna .....Boy   Peter Lonstrup .....Attendant   Mike Winlaw .....TV reporter   Donald Adams .....Don (National Guard commanding officer)   David Menzies .....Miner   Frank Richter .....Man on street #1   Graham L. Galativik .....Man on street #2   Ian Hutchinson .....Man on street #3   Amy Alexander .....Woman on street   Gary Hetherington .....Hunter   Alex Kliner .....Hunter   R.G. Miller .....Hunter   Stephen Chang .....VC Commander (uncredited)   Suzee Pai .....(uncredited)   John Rigg .....Bobby (base camp radio operator)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   马里奥·凯萨 Mario Kassar .....executive producer   Buzz Feitshans .....producer   Herb Nanas   Andrew G. Vajna .....executive producer (as Andrew Vajna)


影片剧情

  兰博,美军特种部队退役,多年在越南战争中洗礼,已无法融入美国社会,重返原居的故乡小镇,又遭小镇警长诸多挑剔及无理指责。最后,他无法忍受。他要站起来对抗警长的挑衅,还要对抗警长召来的大批特警。兰博用他在越南常用的军事知识,来对抗这一批人。除了他尊敬的上校,无人、无法律、无武器可将他阻止。导演泰德.考切夫不但将动作场面的气氛拍得紧凑逼人,也将小人物打倒建制恶势力的含意拍得大快人心。


幕后制作

  这是史泰龙继《洛奇》后又一套卖座系列的诞生,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引进中国大陆地区的美式动作片。共有四部以《兰博》命名的续集。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戴维.默莱尔为该片编剧。


电影花絮

  ·影片与小说原著不尽相同,比如小说中以兰博丧生收场。   ·其实剧组曾经拍摄出兰博自杀的另外一个结尾,但在影片试映时观众一致反映过于压抑,于是剧组给兰博留了条生路,续集随后也应运而生。   ·一位特技演员在拍摄跳车镜头时摔伤后背。   ·“Rambo”其实是源于一种苹果。   ·柯克·道格拉斯是扮演塞缪尔上校的最初人选,但他坚持认为片中的兰博应该同小说一样在结尾死去,由于意见无法达成一致,道格拉斯最终退出。   ·华纳兄弟公司曾希望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史蒂夫·麦奎因、艾尔·帕西诺和达斯汀·霍夫曼加盟本片。   ·影片拍摄预算最初为1100万美元,但后来拍摄延迟数月,资金超支将近600万。   ·在播放了本片的40分钟剪辑版本后,影片的国际发行权在5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约翰·特拉沃塔曾是扮演兰博的人选。   ·麦克·尼克斯曾有意执导本片,并希望达斯汀·霍夫曼来扮演兰博,但霍夫曼认为影片过于暴力而不愿出演。   ·在拍摄兰博从悬崖跳下跌落到树丛中的镜头时,史泰龙坚持自己亲自完成后半段特技,导演特德·科特切夫深表担忧。果然不出所料,拍摄时的意外让史泰龙折断了三根肋骨。   ·史泰龙提出的片酬是350万美元,但制片人只承诺支付200万,另外的150万则来自于向电视台的销售所得。   ·史泰龙对影片的初剪版本非常不满,甚至想自己掏钱将影片购回并销毁,当他得知无法如愿后,他建议制片人将自己的戏份尽量剪掉,于是影片时长被缩减了一半,并且竟歪打正着的成为未来动作片的样板。   ·曾有一段镜头未在片中出现,兰博在山洞中时出现了闪回画面,他和伙伴们在越南的酒吧中同越南女人一起说笑,兰博带着一个女人到后屋做爱,画面随即回到现在,兰博开始哭泣。


精彩对白

  Teasle: He was just another drifter who broke the law!   提索:他只不过是个犯法的流浪汉!   Trautman:Vagrancy wasn't it? That's gonna look real good on his grave stone in Arlington: Here lies John Rambo, winner of the Congressional Medal of Honor, survivor of countless incursions behind enemy lines. Killed for vagrancy in Jerkwater, USA.   特罗特曼:流浪罪?那在阿林顿国家公墓的墓碑上就有好戏看了:这是约翰·兰博之墓,国会 荣誉勋章的得主,战功显赫的幸存者,因流浪罪被杀于美国哲克沃特。   Teasle: Now don't give me any of that crap Trautman. Do you think Rambo was the only guy who had a tough time in Vietnam? He killed a police officer for Christ's sake!   提索:现在别跟我说废话特罗特曼。你认为兰博是唯一在越南饱受摧残的人吗?他为了上帝杀了一名警察!   Trautman:You're goddamn lucky he didn't kill all of you.   特罗特曼:他没把你们杀光就已经很幸运了。   Teasle:Are you telling me that 200 of our men against your boy is a no-win situation for us?   提索:你是在告诉我200人都没法拿下他吗?   Trautman:You send that many, don't forget one thing.   特罗特曼:你派去那么多人,别忘了一件事。   Teasle:What?   提索:什么?   Trautman:A good supply of body bags.   特罗特曼:要有足够的裹尸袋。


穿帮镜头

  ·在兰博骑着摩托车逃出警察局时,紧随其后的警车的后轮毂罩时有时无。   ·在兰博驾车闯过警察设置的路障时,挡风玻璃被子弹击中,而随后的镜头中挡风玻璃上的弹孔不见了。   ·警车的侧窗曾映出摄影师。   ·当治安官尾随兰博进入树林后,兰博割伤了他的左颊,而在随后的镜头中,伤口却出现在右颊。
[编辑本段]相关影评
  TOP一句话评论:   This time he's fighting for his life.   A one man war.   在那个年代,史泰龙的身手足以让兴奋的观众直呼过瘾。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ws41ok2007

ZxID:6695537

等级: 中将
猴岛在,我就在.....支持猴岛是我的责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支持,下  
≡╬═→等待挨揍←═╬≡(*^__^*)
┌.紫薰”

ZxID:10165185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中文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英文名: Sylvester Stallone
性 别: 男
生 日: 1946-07-06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原 名 : Sylvester Enzio Stallone
出 生 地 :美国纽约Hell's Kitchen district
职 业 :演员、导演、制片人
身 高 : 5英尺9英寸 (5' 9'')
教 育 : University of Miami (majored in Drama; dropped out; 1967-1969)
影迷邮箱 : Ron Meyer C/O Creative Artist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ills, Ca 90212 USA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基】后,小媳妇出头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蓝波一角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萤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的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涤讪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采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演员作品
的士速递3 Taxi 3 (2003)
摊牌 Shade (2003)
特工小子3 Spy Kids 3-D: Game Over (2003)
绝地狂龙 Avenging Angelo (2002)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大开杀戒 Get Carter (2000)
狙击杀手 D-Tox (2000)
警察帝国 Cop Land (1997)
龙出生天 Daylight (1996)
超时空战警 Judge Dredd (1995)
最后刺客 Assassins (1995)
炸弹专家 The Specialist (1994)
超级战警 Demolition Man (1993)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母子威龙 Stop! Or My Mom Will Shoot (1992)
弹指威龙 Oscar (1991)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锁住 Lock Up (1989)
探戈与加什 Tango & Cash (1989)
第一刀椽3 Rambo III (1988)
超越颠峰 Over the Top (1987)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刀椽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第一刀椽 First Blood (1982)
胜利大逃亡 Victory (1981)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夺命狂奔 Death Race 2000 (1975)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导演作品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编剧作品
二人游戏 Two Can Play That Game (2001)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第一刀椽3 Rambo III (1988)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刀椽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第一刀椽 First Blood (1982)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一提起史泰龙,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世界顶尖级的电影巨星,可他的人生经历更让人心酸,更能给人启迪。
   史泰龙出生在一个“酒赌”暴力家庭,父亲赌输了就拿他和母亲撒气,母亲喝醉了酒又拿他来发泄,他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高中毕业后,史泰龙辍学在街头当起了混混儿,直到20岁那年,有一件偶然的事刺痛了他的心。“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要不就会跟父母一样,成为社会的垃圾,人类的渣滓!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开始思索规划自己的人生: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公司,自己没有学历文凭和经验;经商,穷光蛋一个……没有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他便想到了当演员,不要资本、不需名声,虽说当演员也要条件和天赋,但他就是认准了当演员这条路! 
于是,史泰龙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求导演、找制片,寻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能够成功!”可他得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绝。“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依旧痴心不改,一晃两年过去了,遭受到了1000多次的拒绝,身上的钱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以养活自己。 
“我真的不是当演员的料吗?难道酒赌世家的孩子只能是酒鬼、赌鬼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暗自垂泪,失声痛哭。“既然直接当不了演员,我能否改变一下方式呢?”史泰龙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开始写起剧本来,两年多的耳濡目染,两年多的求职失败经历,现在的史泰龙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着剧本四处遍访导演,“让我当男主角吧,我一定行!”“剧本不错,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又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绝。“也许下一次就行!我一定能够成功!”一次次失望,一个个的希望又支持着他! 
“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地感动着我。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在他遭遇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终于给了他一丝希望。 
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展身手,史泰龙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电视连续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史泰龙成功了! 
恒心——成功的石基 
——读史泰龙传记有感 

    上帝问凡人,你最想得到什么? 
      凡人说,我最希望做什么事都成功。 
      上帝说,那你就坚持下去吧,成功永远属于你。 

      史泰龙,一个国际级巨星。在他载满鲜花的星光大道背后,可谁会知道他成名路途是多么的心酸与艰苦。出身于暴力家庭的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抱着自己的理想:当一名演员。尽管被拒绝了1000多次,但他仍然满怀信心。“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比泰山还坚定的恒心支撑着身无分文的他。确实,恒心可以让铁箍磨成针,可以水滴石穿??????人可以没有美貌,没有金钱,没有荣誉,但绝不能没有精神——恒心。如果没有了恒心,就像鸟没有了翅膀,永远也不能在蓝天中翱翔。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翻开历史的画册,许多名人都是凭着恒心取得了辉煌成就。爱迪生做实验时虽然失败了1000多次,但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发明了电灯;达芬.奇每天都画相同的鸡蛋以获得画画造诣的提升;青年作家范稳在滇藏这块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凭着那份执着,出版了<<水乳大地>>;田亮不甘以往跳水的失败,恒心使他成为了体坛轿子?
      一个人在廖无人烟的沙漠中迷了路,疲劳和饥渴侵袭着他,只有心怀希望,抓着恒心的尾巴,才能走出这猴岛随时都会捉走自己的沙漠。 
      只要抱着高山的意志,怀着西西弗里推石的恒心,即使荆棘巨浪也击垮不了成功的翅膀。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恒心会让你登上成功的宝宫!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卩S灬丨樂鉉

ZxID:11909387

等级: 大校
不要拿你的猪头来挑战我的砖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名  称 : 极速竞赛 DVD高清
主  演 : 席维斯·史泰龙  艾斯黛拉·沃伦 
地  区 : 欧美
极速竞赛剧情介绍:
    几年来,乔·坦托一直努力地想忘掉他在赛车场上的一切——他所犯的错误、机遇等等,迫使自己不去回忆那次几乎要掉他以及另一位赛车手命的在赛车中突然发生的事故。但是身上的疼痛以及伤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他所抛弃的赛车生涯。当他原来的老板卡尔找到他并问他是否还想从事原来的工作时,乔欣然接受。
  吉米·布莱是个很有天赋却不受人注意的新手,在野心勃勃的哥哥急于求成的巨大压力下,吉米反而丧失了信心和斗志,眼看就要被逐出车队。偏偏在这时,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自己的对头、一流车手鲍的女朋友索非娅。看来,对吉米来说,不管是为了事业或者爱情,他都必须为之奋斗,否则哪个也得不到。
  于是,经人撮合,乔和吉米走到了一起。一个为了自己的赛车梦,一个为了自己爱的女人,这对老少组合能相得益彰、战胜诸多困难,最终拿到冠军吗?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刀锋战士_LK

ZxID:12089990

等级: 少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洛奇》和《第一刀椽》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少年史泰龙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史泰龙日后若想想自己的成就也足以使他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975年和好莱坞老板谈拢而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首映后票房不俗。后来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兰博的角色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但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电影【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演艺的精湛,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在以下的文字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叙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就像许多人一样,这位银幕铁人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为了自己而成功,为了自己而失败,为了自己而去爱,为了自己去面对一切…   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相当艰辛并且迥异于常人的。是一位老妇人抚养着我,而不是我的母亲。那时候我们居住在纽约一套租来的公寓里,我当时才3岁多,却在一个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着,我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朋友,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与交流。幼小的我,心中时常充满着困惑与孤独,因而我做出许多离奇古怪的举动以得到人们的注意,去争取别人的爱。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想自己之所以投身演艺界,真正的原动力可能就是儿时便有的这种渴望。”    史泰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演员之一。1976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奥斯卡电影奖中一举抡元,他本人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从此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今年,史泰龙已拍摄了22部电影,其中包括许多在电影史上将名垂青史的商业巨片。《洛奇》与《第一刀椽》系列片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史泰龙本人现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单片酬金超过2000万美金。然而,和他光辉灿烂的事业成就相比,他的个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他有3个孩子,次子塞尔吉奥今年18岁,患有忧郁症;女儿索菲亚·罗斯才10个月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21岁的大儿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业的年轻演员。    命运对于史泰龙相当严酷,他的回亿让人止不住长吁短叹。“我在‘地狱的厨房’出生。”他接着说,这个恐怖的名字是指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我的父亲在一所美容学校工作。父亲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他的天赋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却没能实现理想。母亲那时候是比利·罗斯的钻石马蹄夜总会的一位舞蹈演员,她才华出众,性格外向,当时的确有一些扬名成功的机会,但怀上我之后,她不得不回过头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我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会责备我的出生,但怀孕确实终止了她刚刚起步的事业。”   作为弗兰克·史泰龙与杰奎琳·史泰龙的长子,西尔维斯特在一所慈善医院里出生。呱呱坠地后不久,这位可怜的小婴儿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从2岁到5岁,西尔维斯特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   5岁时,他与父母亲一起迁居明尼苏达州。“父母的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温馨。”史泰龙说,“当时我的父母有着自己的痛苦与困难,因而在他们的生活中留给我与弟弟的时间就很少了。天啊,那并不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家,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总是充满着争吵与矛盾。”   1957年,史泰龙父母分道扬镳,母亲将11岁的西尔维斯特留给了他的父亲。不幸的童年之后,接下来的青春期又在一个单亲家庭度过,很难推测西尔维斯特当年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许多年以后,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一双忧郁、绝望的眼睛。   “父亲是一个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与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就一无是处,必须接受斥责与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种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极了:‘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点?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我在他眼里一点儿长处都没有,他从未说过他为我感到自豪。”   15岁那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了事。“我的学习成绩一塌湖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我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我必须干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是我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犹如雪上加霜。”   西尔维斯特成了个坏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个错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爱与关怀。我们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银幕上的史泰龙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叛色彩,有时甚至与他识摧的角色相冲突。毫无疑问,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的一生,从记事开始,就被那种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情节所激励。这种拯救是一种纯英雄式的举动,即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还不懂事的孩提岁月,我就幢憬着这么一幕,因为我渴望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干过许多傻事,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一次摔伤了颌骨而必须绑上石膏,可当我解释受伤原因时,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从吊床上摔下来受的伤,而是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面前去救一个小姑娘。后来,当我拍摄‘洛奇’及其它影片时,我感觉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是的,我有着一种复杂的‘英雄情结’”。   15岁那年,史泰龙来到费城,和母亲及继父生活在一起。“费城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突然,一个大个子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数到三,我就打烂你的脸’。我并不是个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对他的举动茫然失措。他数了起来:‘一、二’,然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被打得头远篡花,步履瞒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觉得义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羞辱了一顿。终于我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去还击,去报复。”这一场争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史泰龙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既没有赢也没有输,但他却找到了自尊。   “我总有一种正义感在胸中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人都不应去欺压那些无辜的人们,把他们当作—钱不值的东西,并且在蹂躏过后还以为不会有报应。”   时光在飞逝,西尔维斯特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学业依然毫无起色,但却显露出过人的体育天赋。高中毕业以后,他找不到一家愿意收录他的大学,而参加海军又不够年龄。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士一家学院的奖学金: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在欧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在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西尔维斯特退学——他们认为当演员根本不是他能从事的行业。但史泰龙固执地坚持着,认真地学习着,结果还是差了三个学分。他又一次退学,只身来到纽约闯天下。   此时史泰龙的母亲已成为了一位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她断言史泰龙必须要经过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竞争,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便遵从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史泰龙母亲的星相断命是真正心有灵犀,还是别有他意,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有些痴狂的傻小子真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笔去开创一条道路,的确匪夷所思。   “最初在纽约,一切都那么艰苦。《教父》是当时的一部大片。而我连个群众演员的份儿都混不上。于是我对那些试镜、走台都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地去写。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户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练习是从看电视开始的,我看完一出戏,去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作为练习。渐渐地,我知道该怎样去创作一个剧本。那时的我相当高兴,写了一大堆剧本,也卖出去几部。我爱上了这种生活。人们总是在试镜时拒绝我——因为我的眼睑下垂,因为我的声音太过低沉。既然我无法改变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总有能力去修改润色自己创作的剧本吧!”   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   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的表演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会,没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这时,西尔维斯特遇上了萨莎·扎克,两人共生情缘。1974年,史泰龙与这位年轻的剧院领座员结婚。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未来。《洛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这个剧本,但史泰龙坚持自己当主角,这一来令制片商们犹疑不定。几经辗转,史泰龙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个月以内就柏完了。谁也没想到,《洛奇》成了好莱坞电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马:在1976年,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亿美元,并夺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在颁奖仪式上,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兰克·科波拉由衷地赞叹道:“我真希望这部电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事实上是史泰龙创造了洛奇。他写活了这个人物,并且宁可拒绝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史泰龙的生活经历与洛奇十分接近,在创造出洛奇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奥斯卡奖在我的事业中来得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而“幸运女神”的来临,与他母亲的星相卜测完全吻合。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吗? 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银幕下的西尔维斯特也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适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别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时的史泰龙,已经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岁,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场面极为火爆,这一次他打败了苏联人——当然是来自苏联的拳手。洛奇已经是国际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战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条件来享受物质生活。但是,史泰龙的不幸又一次开始了:他3岁的次子塞尔台奥得了忧郁症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只觉得极其愤怒。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儿子?我被欺骗了!如果上帝要惩罚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为什么要降罪在无辜的孩子身上?难道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除了为儿子竭尽全力以外,事业成功的史泰龙感觉到了一种空前的,无法言喻的悲愤与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与萨莎的感情,1985年,两人婚姻到了尽头。   同年,史泰龙又在公众瞩日之下与来自北欧,年仅18岁的模特儿布莉吉特·尼尔森步入了教堂,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我想自己的心理快要崩溃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着,“你与一个不幸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真爱,这种生活怎能过下去?”西尔维斯特对这段短暂的生活只有痛心与内疚,他自己遭遇不幸,又将不幸施加到了别人的身上。 两次婚姻的失败,将这位英雄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成功则变质”的典范。人们把他与欧陆的花花公子阿兰·德龙相提并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各种模特儿、演员频频约会,成为好莱坞报上花边新闻的主角。昔日的英雄沉醉在酒色之中,很难再控制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约翰·兰博使史泰龙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刀椽》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兰博这个越战英雄,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是个明事理、有大局的清醒人。但兰博迎合了当时强硬的里根主义。迎合了美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同时影片的博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   《洛奇》与《第一刀椽》为好莱坞带来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益,这两套史泰龙经典形象“钱”出不穷的系列电影使史泰龙从奥斯卡奖的提名者,变成了一棵如日中天的摇钱树。可是.尽管他大红大紫、呼风唤雨,史泰龙总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进。于是他也和许多其他影星一样,另辟蹊径。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人们不想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史泰龙,他以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将史泰龙锁定在反叛的动作人物的范围内。呆板的脸部表情,使他无法像后来者施瓦辛格一样去表演喜剧片,这是勤奋和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回到动作片的史泰龙仍然如鱼得水,成功之作源源不断:《眼镜蛇》、《越狱》、《毁灭者》、《*》、《飞越颠峰》、《世纪影院》、《德拉德法官》、《炸弹专家》直至1997年的《警察兰德》和《追杀者》。《飞越巅峰》一片使史泰龙拿到了15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中,史泰龙识摧一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重新得到儿子而拼尽全力,并且意外地获得扳手腕冠军。这是他个人表演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尤其是他与小演员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挚让无数影迷流下了眼泪。   《炸弹专家》是他与红极一时的莎朗斯通合作的一部动作片,电影情节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两位大牌明星的激情戏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已经无暇来一部部回忆这些动人的影片。或许史泰龙的表演还有些可改进之处,但他实在是一个全心投入的好演员,只要你看过《越狱》中那位忍辱负重,在绝境中奋起一搏的囚犯;《飞越扬峰》里那位亲情洋溢、热爱生活的卡车司机父亲;《眼镜蛇》里那位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理想主义者,你会觉得史泰龙这种几乎不用演技的、朴素的表演风格才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的。他根本不是在“演戏”,只是在表现自己,“英雄情结”已经从史泰龙潜意识中跃上了银幕。   生活的失意,换来了事业上的丰收。步入中年的史泰龙,终广走出了那段惶恐、杂沓的生活,重新面对一切。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我感到伤心、孤独。有—段时间、我很放纵自己,不再相信有什么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存在。但是,生活教育了我,这种感情是有的,虽然少而又少,可能在每个人生命中只有一次。如果能遇上两次,那你就是最幸运的人了。我唯一庆幸的是,当我遇上这段情感时,我还不是太老。”   今天的西尔维斯特,似乎已经从杰莉弗·弗拉文身上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九年前就相识了,那时杰莉弗是个模特儿。1997年5月,他们在伦敦正式结婚。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寻找着的是什么,”史泰龙这时终于幸福地笑了起来,他那种奇怪的笑容真的能够感动上帝,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觉得对她的爱每分每秒都在增长。” 可是,生活的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刚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的夏天,才10个月大的索菲娅不得不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来修补心房上的漏洞。所幸的是,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史泰龙的家庭终于度过了又一道难关。   “这个孩子,”他的语音有些颤抖,“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自己愿意为她去死。在手术前我就说过,只要她能平安做完手术,她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我绝不会把她从怀抱里放下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奋斗一辈子是为什么。我哪儿也不会去了,我的一切就是这个家,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全心全意。   “我很幸福,幸福得无法形容,”他又笑了起来,“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我也许打了许多败仗,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场战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深情不及久伴

ZxID:10470282

等级: 贵宾
夏天的爱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洛奇》和《第一刀椽》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少年史泰龙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史泰龙日后若想想自己的成就也足以使他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975年和好莱坞老板谈拢而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首映后票房不俗。后来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兰博的角色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但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电影【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演艺的精湛,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在以下的文字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叙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就像许多人一样,这位银幕铁人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为了自己而成功,为了自己而失败,为了自己而去爱,为了自己去面对一切…   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相当艰辛并且迥异于常人的。是一位老妇人抚养着我,而不是我的母亲。那时候我们居住在纽约一套租来的公寓里,我当时才3岁多,却在一个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着,我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朋友,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与交流。幼小的我,心中时常充满着困惑与孤独,因而我做出许多离奇古怪的举动以得到人们的注意,去争取别人的爱。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想自己之所以投身演艺界,真正的原动力可能就是儿时便有的这种渴望。”    史泰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演员之一。1976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奥斯卡电影奖中一举抡元,他本人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从此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今年,史泰龙已拍摄了22部电影,其中包括许多在电影史上将名垂青史的商业巨片。《洛奇》与《第一刀椽》系列片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史泰龙本人现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单片酬金超过2000万美金。然而,和他光辉灿烂的事业成就相比,他的个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他有3个孩子,次子塞尔吉奥今年18岁,患有忧郁症;女儿索菲亚·罗斯才10个月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21岁的大儿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业的年轻演员。    命运对于史泰龙相当严酷,他的回亿让人止不住长吁短叹。“我在‘地狱的厨房’出生。”他接着说,这个恐怖的名字是指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我的父亲在一所美容学校工作。父亲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他的天赋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却没能实现理想。母亲那时候是比利·罗斯的钻石马蹄夜总会的一位舞蹈演员,她才华出众,性格外向,当时的确有一些扬名成功的机会,但怀上我之后,她不得不回过头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我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会责备我的出生,但怀孕确实终止了她刚刚起步的事业。”   作为弗兰克·史泰龙与杰奎琳·史泰龙的长子,西尔维斯特在一所慈善医院里出生。呱呱坠地后不久,这位可怜的小婴儿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从2岁到5岁,西尔维斯特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   5岁时,他与父母亲一起迁居明尼苏达州。“父母的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温馨。”史泰龙说,“当时我的父母有着自己的痛苦与困难,因而在他们的生活中留给我与弟弟的时间就很少了。天啊,那并不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家,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总是充满着争吵与矛盾。”   1957年,史泰龙父母分道扬镳,母亲将11岁的西尔维斯特留给了他的父亲。不幸的童年之后,接下来的青春期又在一个单亲家庭度过,很难推测西尔维斯特当年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许多年以后,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一双忧郁、绝望的眼睛。   “父亲是一个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与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就一无是处,必须接受斥责与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种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极了:‘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点?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我在他眼里一点儿长处都没有,他从未说过他为我感到自豪。”   15岁那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了事。“我的学习成绩一塌湖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我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我必须干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是我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犹如雪上加霜。”   西尔维斯特成了个坏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个错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爱与关怀。我们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银幕上的史泰龙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叛色彩,有时甚至与他识摧的角色相冲突。毫无疑问,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的一生,从记事开始,就被那种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情节所激励。这种拯救是一种纯英雄式的举动,即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还不懂事的孩提岁月,我就幢憬着这么一幕,因为我渴望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干过许多傻事,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一次摔伤了颌骨而必须绑上石膏,可当我解释受伤原因时,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从吊床上摔下来受的伤,而是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面前去救一个小姑娘。后来,当我拍摄‘洛奇’及其它影片时,我感觉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是的,我有着一种复杂的‘英雄情结’”。   15岁那年,史泰龙来到费城,和母亲及继父生活在一起。“费城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突然,一个大个子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数到三,我就打烂你的脸’。我并不是个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对他的举动茫然失措。他数了起来:‘一、二’,然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被打得头远篡花,步履瞒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觉得义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羞辱了一顿。终于我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去还击,去报复。”这一场争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史泰龙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既没有赢也没有输,但他却找到了自尊。   “我总有一种正义感在胸中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人都不应去欺压那些无辜的人们,把他们当作—钱不值的东西,并且在蹂躏过后还以为不会有报应。”   时光在飞逝,西尔维斯特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学业依然毫无起色,但却显露出过人的体育天赋。高中毕业以后,他找不到一家愿意收录他的大学,而参加海军又不够年龄。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士一家学院的奖学金: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在欧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在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西尔维斯特退学——他们认为当演员根本不是他能从事的行业。但史泰龙固执地坚持着,认真地学习着,结果还是差了三个学分。他又一次退学,只身来到纽约闯天下。   此时史泰龙的母亲已成为了一位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她断言史泰龙必须要经过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竞争,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便遵从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史泰龙母亲的星相断命是真正心有灵犀,还是别有他意,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有些痴狂的傻小子真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笔去开创一条道路,的确匪夷所思。   “最初在纽约,一切都那么艰苦。《教父》是当时的一部大片。而我连个群众演员的份儿都混不上。于是我对那些试镜、走台都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地去写。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户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练习是从看电视开始的,我看完一出戏,去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作为练习。渐渐地,我知道该怎样去创作一个剧本。那时的我相当高兴,写了一大堆剧本,也卖出去几部。我爱上了这种生活。人们总是在试镜时拒绝我——因为我的眼睑下垂,因为我的声音太过低沉。既然我无法改变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总有能力去修改润色自己创作的剧本吧!”   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   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的表演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会,没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这时,西尔维斯特遇上了萨莎·扎克,两人共生情缘。1974年,史泰龙与这位年轻的剧院领座员结婚。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未来。《洛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这个剧本,但史泰龙坚持自己当主角,这一来令制片商们犹疑不定。几经辗转,史泰龙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个月以内就柏完了。谁也没想到,《洛奇》成了好莱坞电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马:在1976年,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亿美元,并夺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在颁奖仪式上,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兰克·科波拉由衷地赞叹道:“我真希望这部电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事实上是史泰龙创造了洛奇。他写活了这个人物,并且宁可拒绝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史泰龙的生活经历与洛奇十分接近,在创造出洛奇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奥斯卡奖在我的事业中来得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而“幸运女神”的来临,与他母亲的星相卜测完全吻合。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吗? 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银幕下的西尔维斯特也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适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别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时的史泰龙,已经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岁,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场面极为火爆,这一次他打败了苏联人——当然是来自苏联的拳手。洛奇已经是国际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战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条件来享受物质生活。但是,史泰龙的不幸又一次开始了:他3岁的次子塞尔台奥得了忧郁症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只觉得极其愤怒。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儿子?我被欺骗了!如果上帝要惩罚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为什么要降罪在无辜的孩子身上?难道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除了为儿子竭尽全力以外,事业成功的史泰龙感觉到了一种空前的,无法言喻的悲愤与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与萨莎的感情,1985年,两人婚姻到了尽头。   同年,史泰龙又在公众瞩日之下与来自北欧,年仅18岁的模特儿布莉吉特·尼尔森步入了教堂,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我想自己的心理快要崩溃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着,“你与一个不幸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真爱,这种生活怎能过下去?”西尔维斯特对这段短暂的生活只有痛心与内疚,他自己遭遇不幸,又将不幸施加到了别人的身上。 两次婚姻的失败,将这位英雄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成功则变质”的典范。人们把他与欧陆的花花公子阿兰·德龙相提并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各种模特儿、演员频频约会,成为好莱坞报上花边新闻的主角。昔日的英雄沉醉在酒色之中,很难再控制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约翰·兰博使史泰龙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刀椽》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兰博这个越战英雄,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是个明事理、有大局的清醒人。但兰博迎合了当时强硬的里根主义。迎合了美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同时影片的博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   《洛奇》与《第一刀椽》为好莱坞带来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益,这两套史泰龙经典形象“钱”出不穷的系列电影使史泰龙从奥斯卡奖的提名者,变成了一棵如日中天的摇钱树。可是.尽管他大红大紫、呼风唤雨,史泰龙总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进。于是他也和许多其他影星一样,另辟蹊径。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人们不想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史泰龙,他以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将史泰龙锁定在反叛的动作人物的范围内。呆板的脸部表情,使他无法像后来者施瓦辛格一样去表演喜剧片,这是勤奋和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回到动作片的史泰龙仍然如鱼得水,成功之作源源不断:《眼镜蛇》、《越狱》、《毁灭者》、《*》、《飞越颠峰》、《世纪影院》、《德拉德法官》、《炸弹专家》直至1997年的《警察兰德》和《追杀者》。《飞越巅峰》一片使史泰龙拿到了15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中,史泰龙识摧一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重新得到儿子而拼尽全力,并且意外地获得扳手腕冠军。这是他个人表演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尤其是他与小演员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挚让无数影迷流下了眼泪。   《炸弹专家》是他与红极一时的莎朗斯通合作的一部动作片,电影情节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两位大牌明星的激情戏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已经无暇来一部部回忆这些动人的影片。或许史泰龙的表演还有些可改进之处,但他实在是一个全心投入的好演员,只要你看过《越狱》中那位忍辱负重,在绝境中奋起一搏的囚犯;《飞越扬峰》里那位亲情洋溢、热爱生活的卡车司机父亲;《眼镜蛇》里那位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理想主义者,你会觉得史泰龙这种几乎不用演技的、朴素的表演风格才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的。他根本不是在“演戏”,只是在表现自己,“英雄情结”已经从史泰龙潜意识中跃上了银幕。   生活的失意,换来了事业上的丰收。步入中年的史泰龙,终广走出了那段惶恐、杂沓的生活,重新面对一切。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我感到伤心、孤独。有—段时间、我很放纵自己,不再相信有什么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存在。但是,生活教育了我,这种感情是有的,虽然少而又少,可能在每个人生命中只有一次。如果能遇上两次,那你就是最幸运的人了。我唯一庆幸的是,当我遇上这段情感时,我还不是太老。”   今天的西尔维斯特,似乎已经从杰莉弗·弗拉文身上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九年前就相识了,那时杰莉弗是个模特儿。1997年5月,他们在伦敦正式结婚。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寻找着的是什么,”史泰龙这时终于幸福地笑了起来,他那种奇怪的笑容真的能够感动上帝,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觉得对她的爱每分每秒都在增长。” 可是,生活的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刚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的夏天,才10个月大的索菲娅不得不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来修补心房上的漏洞。所幸的是,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史泰龙的家庭终于度过了又一道难关。   “这个孩子,”他的语音有些颤抖,“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自己愿意为她去死。在手术前我就说过,只要她能平安做完手术,她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我绝不会把她从怀抱里放下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奋斗一辈子是为什么。我哪儿也不会去了,我的一切就是这个家,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全心全意。   “我很幸福,幸福得无法形容,”他又笑了起来,“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我也许打了许多败仗,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场战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哦

屁股丶蛋

ZxID:7269772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洛奇3(1982)(Rocky3)
基本信息:  洛奇3
    导 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编 剧: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主 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塔里亚·希雷 伯特·扬 卡尔·韦瑟斯 伯吉斯·梅雷迪思  
 上 映:1982年05月28日  
 地 区:美国  
 语 言:英语  
 颜 色:彩色  
 声 音:Dolby  
 时 长:99分钟  
 类 型:剧情片 动作片  
 分 级:美国:PG  
故事梗概: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再任导演拍摄《洛奇》第三集,竟然为这个传奇性的英雄角色开拓了新的戏剧空间,主题亦有新的突破,成绩相当亮眼。在本片中,洛奇已连任数届拳王,名成利就之下安于逸乐生活而丧失斗志。黑人拳师T先生在大庭广众下公开向洛奇叫阵,并且真的在擂台上打败了洛奇,老教练因而病发去世。在洛奇陷入低潮时,昔日死对头阿波罗毛遂自荐担任洛奇的教练,重新激发他的斗志,终于在重赛时赢回了拳王宝座。在探讨名人高处不胜寒的心境方面,效果出奇的深刻和富于自省,故事的发展也跌荡有致。T先生原为重量级拳王阿里的保镖,造型和演出均具有爆炸性。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独恋泪

ZxID:9673046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明星介绍
西尔维斯特.恩奇奥.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755次和好莱坞老板谈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后,小媳妇出头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滴血】兰博一角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的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涤讪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与阿诺德?施瓦辛格一样,史泰龙也是一代动作明星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甚至比施瓦辛格还早。下垂的眼角、含糊不清的发音--这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最为公认的两大特点。这实际上是在他出生时由于使用产钳导致面部神经麻痹的结果。1976年,史泰龙根据生活现实写出了剧本《洛奇》,这部仅用了两个月、一百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上映时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创造了奇迹般的票房收入。已届59岁高龄的史泰龙再次披甲上阵,开拍《洛奇》第六集,以图再创造新的神话。算起来早在七十年代末至整个八十年代,史泰龙就凭借《洛奇》系列与《第一滴血》系列大红大紫,绝对是最炙手可热的动作明星。《洛奇》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可是连施瓦辛格都没有得到的荣誉


铁胆威龙
导演:乔治 P·科...
主演:西尔维斯特...
地区:美国
类型:动作

铁胆威龙剧照

史泰龙小时候的照片


  史泰龙一家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莫让年华付水

ZxID:12044275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中文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英文名: Sylvester Stallone
性 别: 男
生 日: 1946-07-06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原 名 : Sylvester Enzio Stallone
出 生 地 :美国纽约Hell's Kitchen district
职 业 :演员、导演、制片人
身 高 : 5英尺9英寸 (5' 9'')
教 育 : University of Miami (majored in Drama; dropped out; 1967-1969)
影迷邮箱 : Ron Meyer C/O Creative Artist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ills, Ca 90212 USA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基】后,小媳妇出头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蓝波一角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萤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的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涤讪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采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演员作品
的士速递3 Taxi 3 (2003)
摊牌 Shade (2003)
特工小子3 Spy Kids 3-D: Game Over (2003)
绝地狂龙 Avenging Angelo (2002)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大开杀戒 Get Carter (2000)
狙击杀手 D-Tox (2000)
警察帝国 Cop Land (1997)
龙出生天 Daylight (1996)
超时空战警 Judge Dredd (1995)
最后刺客 Assassins (1995)
炸弹专家 The Specialist (1994)
超级战警 Demolition Man (1993)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母子威龙 Stop! Or My Mom Will Shoot (1992)
弹指威龙 Oscar (1991)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锁住 Lock Up (1989)
探戈与加什 Tango & Cash (1989)
第一刀椽3 Rambo III (1988)
超越颠峰 Over the Top (1987)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刀椽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第一刀椽 First Blood (1982)
胜利大逃亡 Victory (1981)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夺命狂奔 Death Race 2000 (1975)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导演作品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编剧作品
二人游戏 Two Can Play That Game (2001)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第一刀椽3 Rambo III (1988)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刀椽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第一刀椽 First Blood (1982)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一提起史泰龙,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世界顶尖级的电影巨星,可他的人生经历更让人心酸,更能给人启迪。
   史泰龙出生在一个“酒赌”暴力家庭,父亲赌输了就拿他和母亲撒气,母亲喝醉了酒又拿他来发泄,他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高中毕业后,史泰龙辍学在街头当起了混混儿,直到20岁那年,有一件偶然的事刺痛了他的心。“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要不就会跟父母一样,成为社会的垃圾,人类的渣滓!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开始思索规划自己的人生: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公司,自己没有学历文凭和经验;经商,穷光蛋一个……没有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他便想到了当演员,不要资本、不需名声,虽说当演员也要条件和天赋,但他就是认准了当演员这条路! 
于是,史泰龙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求导演、找制片,寻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能够成功!”可他得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绝。“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依旧痴心不改,一晃两年过去了,遭受到了1000多次的拒绝,身上的钱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以养活自己。 
“我真的不是当演员的料吗?难道酒赌世家的孩子只能是酒鬼、赌鬼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暗自垂泪,失声痛哭。“既然直接当不了演员,我能否改变一下方式呢?”史泰龙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开始写起剧本来,两年多的耳濡目染,两年多的求职失败经历,现在的史泰龙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着剧本四处遍访导演,“让我当男主角吧,我一定行!”“剧本不错,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又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绝。“也许下一次就行!我一定能够成功!”一次次失望,一个个的希望又支持着他! 
“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地感动着我。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在他遭遇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终于给了他一丝希望。 
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展身手,史泰龙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电视连续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史泰龙成功了! 
恒心——成功的石基 
——读史泰龙传记有感 

    上帝问凡人,你最想得到什么? 
      凡人说,我最希望做什么事都成功。 
      上帝说,那你就坚持下去吧,成功永远属于你。 

      史泰龙,一个国际级巨星。在他载满鲜花的星光大道背后,可谁会知道他成名路途是多么的心酸与艰苦。出身于暴力家庭的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抱着自己的理想:当一名演员。尽管被拒绝了1000多次,但他仍然满怀信心。“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比泰山还坚定的恒心支撑着身无分文的他。确实,恒心可以让铁箍磨成针,可以水滴石穿??????人可以没有美貌,没有金钱,没有荣誉,但绝不能没有精神——恒心。如果没有了恒心,就像鸟没有了翅膀,永远也不能在蓝天中翱翔。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翻开历史的画册,许多名人都是凭着恒心取得了辉煌成就。爱迪生做实验时虽然失败了1000多次,但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发明了电灯;达芬.奇每天都画相同的鸡蛋以获得画画造诣的提升;青年作家范稳在滇藏这块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凭着那份执着,出版了<<水乳大地>>;田亮不甘以往跳水的失败,恒心使他成为了体坛轿子?
      一个人在廖无人烟的沙漠中迷了路,疲劳和饥渴侵袭着他,只有心怀希望,抓着恒心的尾巴,才能走出这猴岛随时都会捉走自己的沙漠。 
      只要抱着高山的意志,怀着西西弗里推石的恒心,即使荆棘巨浪也击垮不了成功的翅膀。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恒心会让你登上成功的宝宫!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505806965

ZxID:1739915

等级: 中将
真的需要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台湾译作席维斯·史特龙,香港则只用其姓氏史泰龙,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在《洛奇》和《第一刀椽》电影系列中,奠定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少年史泰龙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史泰龙日后若想想自己的成就也足以使他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第1975年和好莱坞老板谈拢而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首映后票房不俗。后来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兰博的角色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荧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但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电影【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演艺的精湛,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在以下的文字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叙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就像许多人一样,这位银幕铁人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为了自己而成功,为了自己而失败,为了自己而去爱,为了自己去面对一切…   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相当艰辛并且迥异于常人的。是一位老妇人抚养着我,而不是我的母亲。那时候我们居住在纽约一套租来的公寓里,我当时才3岁多,却在一个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着,我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朋友,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与交流。幼小的我,心中时常充满着困惑与孤独,因而我做出许多离奇古怪的举动以得到人们的注意,去争取别人的爱。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想自己之所以投身演艺界,真正的原动力可能就是儿时便有的这种渴望。”    史泰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演员之一。1976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奥斯卡电影奖中一举抡元,他本人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从此奠定了史泰龙在好莱坞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今年,史泰龙已拍摄了22部电影,其中包括许多在电影史上将名垂青史的商业巨片。《洛奇》与《第一刀椽》系列片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史泰龙本人现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单片酬金超过2000万美金。然而,和他光辉灿烂的事业成就相比,他的个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他有3个孩子,次子塞尔吉奥今年18岁,患有忧郁症;女儿索菲亚·罗斯才10个月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21岁的大儿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业的年轻演员。    命运对于史泰龙相当严酷,他的回亿让人止不住长吁短叹。“我在‘地狱的厨房’出生。”他接着说,这个恐怖的名字是指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我的父亲在一所美容学校工作。父亲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他的天赋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却没能实现理想。母亲那时候是比利·罗斯的钻石马蹄夜总会的一位舞蹈演员,她才华出众,性格外向,当时的确有一些扬名成功的机会,但怀上我之后,她不得不回过头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我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会责备我的出生,但怀孕确实终止了她刚刚起步的事业。”   作为弗兰克·史泰龙与杰奎琳·史泰龙的长子,西尔维斯特在一所慈善医院里出生。呱呱坠地后不久,这位可怜的小婴儿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从2岁到5岁,西尔维斯特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   5岁时,他与父母亲一起迁居明尼苏达州。“父母的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温馨。”史泰龙说,“当时我的父母有着自己的痛苦与困难,因而在他们的生活中留给我与弟弟的时间就很少了。天啊,那并不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家,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总是充满着争吵与矛盾。”   1957年,史泰龙父母分道扬镳,母亲将11岁的西尔维斯特留给了他的父亲。不幸的童年之后,接下来的青春期又在一个单亲家庭度过,很难推测西尔维斯特当年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许多年以后,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一双忧郁、绝望的眼睛。   “父亲是一个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与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就一无是处,必须接受斥责与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种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极了:‘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点?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我在他眼里一点儿长处都没有,他从未说过他为我感到自豪。”   15岁那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了事。“我的学习成绩一塌湖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我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我必须干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是我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犹如雪上加霜。”   西尔维斯特成了个坏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个错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爱与关怀。我们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银幕上的史泰龙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叛色彩,有时甚至与他识摧的角色相冲突。毫无疑问,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的一生,从记事开始,就被那种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情节所激励。这种拯救是一种纯英雄式的举动,即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还不懂事的孩提岁月,我就幢憬着这么一幕,因为我渴望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干过许多傻事,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一次摔伤了颌骨而必须绑上石膏,可当我解释受伤原因时,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从吊床上摔下来受的伤,而是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面前去救一个小姑娘。后来,当我拍摄‘洛奇’及其它影片时,我感觉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是的,我有着一种复杂的‘英雄情结’”。   15岁那年,史泰龙来到费城,和母亲及继父生活在一起。“费城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突然,一个大个子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数到三,我就打烂你的脸’。我并不是个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对他的举动茫然失措。他数了起来:‘一、二’,然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被打得头远篡花,步履瞒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觉得义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羞辱了一顿。终于我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去还击,去报复。”这一场争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史泰龙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既没有赢也没有输,但他却找到了自尊。   “我总有一种正义感在胸中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人都不应去欺压那些无辜的人们,把他们当作—钱不值的东西,并且在蹂躏过后还以为不会有报应。”   时光在飞逝,西尔维斯特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学业依然毫无起色,但却显露出过人的体育天赋。高中毕业以后,他找不到一家愿意收录他的大学,而参加海军又不够年龄。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士一家学院的奖学金: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在欧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在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西尔维斯特退学——他们认为当演员根本不是他能从事的行业。但史泰龙固执地坚持着,认真地学习着,结果还是差了三个学分。他又一次退学,只身来到纽约闯天下。   此时史泰龙的母亲已成为了一位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她断言史泰龙必须要经过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竞争,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便遵从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史泰龙母亲的星相断命是真正心有灵犀,还是别有他意,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有些痴狂的傻小子真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笔去开创一条道路,的确匪夷所思。   “最初在纽约,一切都那么艰苦。《教父》是当时的一部大片。而我连个群众演员的份儿都混不上。于是我对那些试镜、走台都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地去写。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户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练习是从看电视开始的,我看完一出戏,去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作为练习。渐渐地,我知道该怎样去创作一个剧本。那时的我相当高兴,写了一大堆剧本,也卖出去几部。我爱上了这种生活。人们总是在试镜时拒绝我——因为我的眼睑下垂,因为我的声音太过低沉。既然我无法改变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总有能力去修改润色自己创作的剧本吧!”   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   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的表演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会,没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这时,西尔维斯特遇上了萨莎·扎克,两人共生情缘。1974年,史泰龙与这位年轻的剧院领座员结婚。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未来。《洛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这个剧本,但史泰龙坚持自己当主角,这一来令制片商们犹疑不定。几经辗转,史泰龙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个月以内就柏完了。谁也没想到,《洛奇》成了好莱坞电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马:在1976年,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亿美元,并夺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编剧的提名。在颁奖仪式上,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弗兰克·科波拉由衷地赞叹道:“我真希望这部电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事实上是史泰龙创造了洛奇。他写活了这个人物,并且宁可拒绝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史泰龙的生活经历与洛奇十分接近,在创造出洛奇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奥斯卡奖在我的事业中来得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而“幸运女神”的来临,与他母亲的星相卜测完全吻合。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吗? 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银幕下的西尔维斯特也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适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别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时的史泰龙,已经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岁,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场面极为火爆,这一次他打败了苏联人——当然是来自苏联的拳手。洛奇已经是国际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战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条件来享受物质生活。但是,史泰龙的不幸又一次开始了:他3岁的次子塞尔台奥得了忧郁症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只觉得极其愤怒。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儿子?我被欺骗了!如果上帝要惩罚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为什么要降罪在无辜的孩子身上?难道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除了为儿子竭尽全力以外,事业成功的史泰龙感觉到了一种空前的,无法言喻的悲愤与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与萨莎的感情,1985年,两人婚姻到了尽头。   同年,史泰龙又在公众瞩日之下与来自北欧,年仅18岁的模特儿布莉吉特·尼尔森步入了教堂,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我想自己的心理快要崩溃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着,“你与一个不幸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真爱,这种生活怎能过下去?”西尔维斯特对这段短暂的生活只有痛心与内疚,他自己遭遇不幸,又将不幸施加到了别人的身上。 两次婚姻的失败,将这位英雄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成功则变质”的典范。人们把他与欧陆的花花公子阿兰·德龙相提并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各种模特儿、演员频频约会,成为好莱坞报上花边新闻的主角。昔日的英雄沉醉在酒色之中,很难再控制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约翰·兰博使史泰龙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刀椽》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兰博这个越战英雄,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是个明事理、有大局的清醒人。但兰博迎合了当时强硬的里根主义。迎合了美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意识。同时影片的博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   《洛奇》与《第一刀椽》为好莱坞带来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益,这两套史泰龙经典形象“钱”出不穷的系列电影使史泰龙从奥斯卡奖的提名者,变成了一棵如日中天的摇钱树。可是.尽管他大红大紫、呼风唤雨,史泰龙总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进。于是他也和许多其他影星一样,另辟蹊径。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人们不想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史泰龙,他以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将史泰龙锁定在反叛的动作人物的范围内。呆板的脸部表情,使他无法像后来者施瓦辛格一样去表演喜剧片,这是勤奋和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回到动作片的史泰龙仍然如鱼得水,成功之作源源不断:《眼镜蛇》、《越狱》、《毁灭者》、《*》、《飞越颠峰》、《世纪影院》、《德拉德法官》、《炸弹专家》直至1997年的《警察兰德》和《追杀者》。《飞越巅峰》一片使史泰龙拿到了15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中,史泰龙识摧一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重新得到儿子而拼尽全力,并且意外地获得扳手腕冠军。这是他个人表演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尤其是他与小演员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挚让无数影迷流下了眼泪。   《炸弹专家》是他与红极一时的莎朗斯通合作的一部动作片,电影情节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两位大牌明星的激情戏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已经无暇来一部部回忆这些动人的影片。或许史泰龙的表演还有些可改进之处,但他实在是一个全心投入的好演员,只要你看过《越狱》中那位忍辱负重,在绝境中奋起一搏的囚犯;《飞越扬峰》里那位亲情洋溢、热爱生活的卡车司机父亲;《眼镜蛇》里那位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理想主义者,你会觉得史泰龙这种几乎不用演技的、朴素的表演风格才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的。他根本不是在“演戏”,只是在表现自己,“英雄情结”已经从史泰龙潜意识中跃上了银幕。   生活的失意,换来了事业上的丰收。步入中年的史泰龙,终广走出了那段惶恐、杂沓的生活,重新面对一切。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我感到伤心、孤独。有—段时间、我很放纵自己,不再相信有什么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存在。但是,生活教育了我,这种感情是有的,虽然少而又少,可能在每个人生命中只有一次。如果能遇上两次,那你就是最幸运的人了。我唯一庆幸的是,当我遇上这段情感时,我还不是太老。”   今天的西尔维斯特,似乎已经从杰莉弗·弗拉文身上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九年前就相识了,那时杰莉弗是个模特儿。1997年5月,他们在伦敦正式结婚。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寻找着的是什么,”史泰龙这时终于幸福地笑了起来,他那种奇怪的笑容真的能够感动上帝,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觉得对她的爱每分每秒都在增长。” 可是,生活的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刚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的夏天,才10个月大的索菲娅不得不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来修补心房上的漏洞。所幸的是,孩子度过了这个难关,史泰龙的家庭终于度过了又一道难关。   “这个孩子,”他的语音有些颤抖,“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自己愿意为她去死。在手术前我就说过,只要她能平安做完手术,她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我绝不会把她从怀抱里放下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奋斗一辈子是为什么。我哪儿也不会去了,我的一切就是这个家,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全心全意。   “我很幸福,幸福得无法形容,”他又笑了起来,“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我也许打了许多败仗,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场战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九日霓阳

ZxID:1137906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中文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英文名: Sylvester Stallone
性 别: 男
生 日: 1946-07-06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原 名 : Sylvester Enzio Stallone
出 生 地 :美国纽约Hell's Kitchen district
职 业 :演员、导演、制片人
身 高 : 5英尺9英寸 (5' 9'')
教 育 : University of Miami (majored in Drama; dropped out; 1967-1969)
影迷邮箱 : Ron Meyer C/O Creative Artist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ills, Ca 90212 USA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基】后,小媳妇出头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刀椽】蓝波一角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史泰龙在萤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的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涤讪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采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演员作品
的士速递3 Taxi 3 (2003)
摊牌 Shade (2003)
特工小子3 Spy Kids 3-D: Game Over (2003)
绝地狂龙 Avenging Angelo (2002)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大开杀戒 Get Carter (2000)
狙击杀手 D-Tox (2000)
警察帝国 Cop Land (1997)
龙出生天 Daylight (1996)
超时空战警 Judge Dredd (1995)
最后刺客 Assassins (1995)
炸弹专家 The Specialist (1994)
超级战警 Demolition Man (1993)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母子威龙 Stop! Or My Mom Will Shoot (1992)
弹指威龙 Oscar (1991)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锁住 Lock Up (1989)
探戈与加什 Tango & Cash (1989)
第一刀椽3 Rambo III (1988)
超越颠峰 Over the Top (1987)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刀椽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第一刀椽 First Blood (1982)
胜利大逃亡 Victory (1981)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夺命狂奔 Death Race 2000 (1975)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导演作品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编剧作品
二人游戏 Two Can Play That Game (2001)
生死极速 Driven (2001)
绝岭雄风 Cliffhanger (1993)
洛基5:龙吟虎啸 Rocky V (1990)
第一刀椽3 Rambo III (1988)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 Rocky IV (1985)
第一刀椽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龙飞凤舞 Staying Alive (1983)
第一刀椽 First Blood (1982)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风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一提起史泰龙,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世界顶尖级的电影巨星,可他的人生经历更让人心酸,更能给人启迪。
   史泰龙出生在一个“酒赌”暴力家庭,父亲赌输了就拿他和母亲撒气,母亲喝醉了酒又拿他来发泄,他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高中毕业后,史泰龙辍学在街头当起了混混儿,直到20岁那年,有一件偶然的事刺痛了他的心。“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要不就会跟父母一样,成为社会的垃圾,人类的渣滓!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开始思索规划自己的人生: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公司,自己没有学历文凭和经验;经商,穷光蛋一个……没有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他便想到了当演员,不要资本、不需名声,虽说当演员也要条件和天赋,但他就是认准了当演员这条路! 
于是,史泰龙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求导演、找制片,寻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能够成功!”可他得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绝。“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依旧痴心不改,一晃两年过去了,遭受到了1000多次的拒绝,身上的钱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以养活自己。 
“我真的不是当演员的料吗?难道酒赌世家的孩子只能是酒鬼、赌鬼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史泰龙暗自垂泪,失声痛哭。“既然直接当不了演员,我能否改变一下方式呢?”史泰龙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开始写起剧本来,两年多的耳濡目染,两年多的求职失败经历,现在的史泰龙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着剧本四处遍访导演,“让我当男主角吧,我一定行!”“剧本不错,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又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绝。“也许下一次就行!我一定能够成功!”一次次失望,一个个的希望又支持着他! 
“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地感动着我。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在他遭遇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终于给了他一丝希望。 
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展身手,史泰龙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电视连续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史泰龙成功了! 
恒心——成功的石基 
——读史泰龙传记有感 

    上帝问凡人,你最想得到什么? 
      凡人说,我最希望做什么事都成功。 
      上帝说,那你就坚持下去吧,成功永远属于你。 

      史泰龙,一个国际级巨星。在他载满鲜花的星光大道背后,可谁会知道他成名路途是多么的心酸与艰苦。出身于暴力家庭的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抱着自己的理想:当一名演员。尽管被拒绝了1000多次,但他仍然满怀信心。“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比泰山还坚定的恒心支撑着身无分文的他。确实,恒心可以让铁箍磨成针,可以水滴石穿??????人可以没有美貌,没有金钱,没有荣誉,但绝不能没有精神——恒心。如果没有了恒心,就像鸟没有了翅膀,永远也不能在蓝天中翱翔。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翻开历史的画册,许多名人都是凭着恒心取得了辉煌成就。爱迪生做实验时虽然失败了1000多次,但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发明了电灯;达芬.奇每天都画相同的鸡蛋以获得画画造诣的提升;青年作家范稳在滇藏这块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凭着那份执着,出版了<<水乳大地>>;田亮不甘以往跳水的失败,恒心使他成为了体坛轿子?
      一个人在廖无人烟的沙漠中迷了路,疲劳和饥渴侵袭着他,只有心怀希望,抓着恒心的尾巴,才能走出这猴岛随时都会捉走自己的沙漠。 
      只要抱着高山的意志,怀着西西弗里推石的恒心,即使荆棘巨浪也击垮不了成功的翅膀。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恒心会让你登上成功的宝宫!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不错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