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730在新开通的高速公路上可以飚到230公里,只要不遇上堵车或接近摄像头时,我都会开在160以上, 如果按规定的110公里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跑,就象是陪女友逛街一样,让人感觉慢得无法忍受。
西班牙是一支阵容强大的球队,就像宝马车给人的感觉:配置豪华、性能优异。他是本届世界杯开始之前世界公认的头号热门。但在小组赛首场意外输球以后,他们就象一位阔老板在遭遇过车祸以后开始小心驾驶,用110公里的速度开着BMW。
德国汽车性能很优异,但这届世界杯上的德国足球队,从阵容上看就象一部新买的低排量车。他们很年轻,很有冲劲,他们每次开车都努力把油门踩到底。因此,他们一路上几乎是在创造奇迹,他们前几天刚刚超过了豪华得跟奔驰车似的阿根廷。
昨天晚上,这辆“低排量新车”面对最强大的挑战,不幸的是他们有个轮子漏气了(穆勒不能上场),他们只好换上缩小规格的备胎。德国别无选择,为了跑向大力神杯领奖台这个终点,他们不得不去设法超越西班牙这部宝马。尽管小伙子们拼尽全力踩油门,备胎还是不如磨合好的常用胎好用。使用备胎的低排量车速度也只能达到100公里。西班牙人优哉游哉,110公里的宝马很平稳、很安全,足以使他们不会被德国人超车。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他们尽力了,还是无法超越“宝马”西班牙。
西班牙人似乎在首场失利后想起欧冠曾经的希腊?淘汰赛开始后他们坚持求稳,一场只赢一球。我不得不承认,象西班牙和荷兰这样的豪华车,他们虽然不再象从前那样让人大呼过瘾的飙车,但为了安全到达目的地,他们现在的做法是对的。
“狗S!狗S!绝对的!你很难理解,我坐在一边当观众是多么的难受! ”托马斯•穆勒蹶着嘴,像个受了气的孩子,“如果我没有禁赛,最终结果或许是相反的! ”
德国输球,最痛苦的人是穆勒。当队友们在场上艰苦奋战时,作为德国队的主力队员,到了这样关键的阶段,居然不能上场,只能坐在场边当看客,这是任何一个纯观众都无法理解的痛苦。穆勒不断的自责自己在对阿根廷的比赛时的冲动。
2010-7-9 01:34
在看台上的穆勒根本坐不住,他几乎忘记了自己目前的观众身份,焦急地试图进入内场替补席,几名球场保安不得不象看守犯人一样盯住他。和穆勒一样,场上的德国队员被西班牙“保安队”死死看住,每一次进攻都在严密的防守下无功而返。
德国输给西班牙,最让我感到不是滋味的是比赛结束后,看到一些评论,批评勒夫不该跟西班牙玩技术、说勒夫应该趁早下课,说克洛泽没用。。。。。难道那支大胜阿根廷的伟大球队的功 臣,一夜之间竟变得一无是处了?我想,德国的球迷不应该不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这场比赛穆勒在,德国会输吗?
和巴拉克一样穿13号球衣的穆勒,在之前的比赛中为德国队打进4球,并有3次助攻,在半决赛前,他是射手榜并列第二,助攻榜并列第一。这样的数据体现了他的全能特质,足以让他成为勒夫的战术核心。
事实再一次证明,没有哪支球队能完全依靠个人取得胜利,同样,也没有哪支球队能完全依靠整体取得胜利。小组赛第二场克洛泽被罚下后德国一球输给赛尔维亚,第三场没有克洛泽的德国仅以一球小胜加纳。而克洛泽打满的三场,德国对澳大利亚、英国、阿根廷都能打进四球。克洛泽对德国很重要,同样,没有穆勒的德国实力也大受损失。
与阿根廷的比赛,正是穆勒在开场3分钟的进球让德国队1比0领先,从而带动德国的全场攻势。没有穆勒的牵制,西班牙人可以把主要精力用来盯住有强大穿透力的克洛泽。克洛泽再怎么能钻,也无法独自钻透西班牙的铜墙铁壁。本场同西班牙队的比赛,特罗霍夫斯基发挥出的作用与穆勒相差太远,少了穆勒的德国几乎等于少了一个攻击手和一个助攻手。
相对于特罗霍夫斯基,穆勒的气质非常 突出。出身于德甲霸主拜仁慕尼黑队青训系统的穆勒,在08年8月15日拜仁对汉堡的联赛中才首次出场打成 年比赛。09年12月,与巴德斯图贝尔一起和拜仁俱乐部签订了第一份成 年队合同。两位小将在09-10赛季很快受到荷兰籍主教练范加尔的重用,在拜仁主教练范加尔的调 教下,穆勒成为在前腰、边锋、中锋都能够胜任的前场全能球员。尽管他是1989年出生的,但是他具有远超出他年龄的领袖气质。成为一队不可或缺的球员。赛季初的比赛中作为替补出场,9月12日对阵多特蒙德的比赛中独中二元,三天之后在大胜以色列海法马卡比的比赛中又射入两球,以当月最佳球员的身份得到同姓的德国球星盖尔德•穆勒的称赞。自此之后成为拜仁首发十一人中雷打不动的主力球员,仅因为在欧冠联赛和波尔多的比赛中领到红牌而缺阵一场。2008-09赛季同里斯本竞技的比赛,首次参加欧冠比赛的穆勒替补上场就打入一球,09年9月在欧冠对阵海法马卡比的客场比赛中首次首发更是梅开二度。2009-10赛季,他迅速取代了克洛泽和戈麦斯,在拜仁坐稳主力位置,在联赛中出场34场打进13球,而在欧冠联赛场出场12次打进2球。
穆勒没能在21岁时帮助德国赢得世界杯,但他的未来必将是辉煌的。2010年世界杯的最佳新人,除了厄齐尔应该没人能有资格和他竞争。
当一支球队在一次大赛上损失他们所倚重的球员时,这支球队的阵型必被打乱,实力必然削弱。虽然德国依靠整体作战,但克洛泽、穆勒、厄齐尔、小猪等主力经过世界杯开始前的备战训练,加上实战比赛磨合,到这个时候已成为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有他们在场的德国才能配合流畅、战术贯彻,他们中任何一个都是不可替代的。少了哪一个人,实力都是大打折扣。
2002年韩日世界杯半决赛,凭借巴拉克无可争议的进球,德国队1:0击败被裁判一路保送的东道主韩国,杀进决赛。但功臣巴拉克无奈地因累积黄牌缺席了和巴西队的决赛,结果德国队0:2败给巴西,错失了第4次捧起大力神杯的大好时机。让人惋惜的厄运再次降临,德国队再次在关键时刻缺席大将。表现优异,已成为德国不可或缺的穆勒,与昔日巴拉克的遭遇一样,因为累积黄牌,不得不在半决赛和西班牙的比赛中作壁上观。没有穆勒的的德国队0比1憾负对手,无缘决赛。
命运无法改变,现实不允许假设,所以没人会承认假设的东西。德国确实是输了,但在我心中,德国没有失败,只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