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王国 穿越大凉山腹地(上)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彝人王国 穿越大凉山腹地(上)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彝人王国 穿越大凉山腹地(上)

楼层直达
不佞小弟

ZxID:1679043

等级: 大元帅
我爱的她不爱我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16 0

西昌 邛海觅清凉

飞机冲破厚厚的雨云,安宁河谷就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在舷窗边展开了。金黄的稻田像马赛克一样填满山谷间平地,一个个白墙黑瓦的小村庄散落其间。飞机迅速下降高度,掠过这片美丽大地。我还没看够呢,飞机就已经稳稳当当降落在西昌机场了。

西昌古城傍着邛海而建,说是古城,其实真正的古意早已零零落落了。古城仅存的三个古城门孤单地屹立在老城区。最大的“大通门”两边的城墙早已不见了。不过从“老统部巷”、“都司巷”、“府街”、“鱼市街”这些地名来看,还是能依稀寻摸到一些历史的脉络。“四排楼”一带可能是老城里古旧味最浓的一条街了,街两边开满古董店、民族服装店、小吃店,马路上熙熙攘攘。新市区马路宽敞建筑亮丽,和所有迅速城市化中的其他中国县城没有什么太多区别。

不过,西昌有邛海。邛海就像是西昌的灵魂。用当地摄影师刘成的话来说:没有邛海是不可能有西昌的。傍湖而居的生活是幸福的,西昌市的海拔1500多米,加上邛海这个“巨型空调”,这里空气湿润、冬暖夏凉,绝对宜居。据说现在四川省的房价除了成都就属西昌最高了。

第二天,我借来刘成的自行车,打算环邛海一周。邛海周围有总长30公里路况很好的环岛路,我想用大半天的时间来骑行应该还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吧。虽然有环海巴士,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亲近邛海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想停就停,速度适中。







从火把广场拐上环海路,天气出奇得好,万里无云,西昌露出了“阳光城”的真面目,而我的防晒措施只有路边摊买的一顶十块钱的棒球帽。过了泸山后,车就少了很多,我可以经常性地靠近湖水逆行。纵然是烈日高照,环邛海仍然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刘成借我的这辆杂牌小轮折叠车骑起来还算舒适,速度虽然慢了点,可我原本就不想骑得太快。道路上凉风习习,树阴遮去了大多数紫外线,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路边这一池烟波浩渺的湖水。今日无风,湖水反射着阳光,波光粼粼,几只小渔船懒洋洋地漂荡在湖面上。

已经尽量放慢速度了,还不时在湖边小憩一会儿,10点的时候我已经骑过南海镇,能远远望见湖对岸拥挤的西昌县城了。不知不觉已经骑了接近一半的路程了。这段路的两边都是瓜园,一个农妇在树下守着一堆甜瓜笑眯眯地看着我,那就吃个瓜吧!一个大甜瓜才四元钱,抱着瓜凑到小板凳上坐下。正午的阳光热辣,不过在树阴里却即刻感觉凉气浸润了全身。也许是日照够足,这里的瓜汁多肉厚,香甜无比。

下午3点,骑行到了终点——小渔村。小渔村基本上没有小渔村的样子了,被开发成了一个大公园,美食街、大广场,一样都不能少。从这里要坐渡船到湖对岸的邛海公园,然后再回市区。我把自行车躺倒放在船舱里,船工慢慢把船划离了岸。把手伸进湖水里,被太阳晒了一天、烤得灼热的手臂顿时无比清凉,说不出的舒适。平静的湖水微微起伏,四周只有船桨的拨水声,一只白鹭优雅地划过水面,水里的倒影和它形成一个完美对称的图形。等我急急忙忙掏出相机,白鹭已经飞远了。算了,让这一切留在心里吧。收好相机,安心享受环海之行的最后一段宁静。





晚上,朋友请客吃烧烤。烧烤是西昌的典型夜宵,湖边的烧烤摊上热闹无比,空啤酒瓶摆满一地。这里靠近湖边,夜色中却看不到湖水。有点美中不足,不过美味的烤串迅速抵消了这个遗憾。刘成邀我7月火把节时再来,他说:“这里是全世界唯一能玩火的城市。”那时的大街小巷火把流动,全城人都在光明正大地“玩火”、跳舞,想象不出来会是怎样的奇景。

攻略:

交通:西昌目前只有往返成都的航班,但游客可方便地搭乘火车往返成都、攀枝花、昆明、西安、重庆、北京等城市。

住宿:西昌的各种旅游设施都很完善,有邛海宾馆这样的湖景豪华酒店,也有宜必思、如家、速8一类的快捷酒店。

景点:邛海、泸山景区位于市郊,乘公交可达。距离西昌37公里的螺髻山风光秀美,从西昌旅游客运中心乘坐西昌至普格班车可达螺髻山镇。螺髻山门票40元,上山索道来回票价120元,景区修建了有很好的木栈道。

节庆: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感受地道彝族风情的绝佳时机,火把节的举办时间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这3天,2010年凉山火把节将于8月4日开幕。









喜德 一日见四季

在喜德的温泉酒店住下,房间窗外便是广阔的麦田。一片宁静中有隐约的彝语歌声传来,宽阔悠扬的男声随着麦浪起伏。我把头伸出窗外,这多情的歌手在哪里呢?却一个人影都不见。歌声远去,而我也意识到,已经进入彝地了。登相营是灵关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就在通往小相岭的公路边。建于明初的登相营最早是古道边的几家骡马店,因为地处交通繁忙的要害部位而变成了兵营,“登相营”这个地名便一直叫到了今天。

古驿站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挨着公路的一道600多米长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圆弧形城墙和墙上那些土垒垛口还完好无损。这样的规格暗示着我们这些后来者:这条古道曾经在古南方丝绸之路上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还要爬小相岭,在登相营里走马观花匆匆逛了一圈,上车继续往小相岭的盘山公路驶去。

在海拔3500米的山坡上,简易公路到了尽头。站在路边往四周远眺,群山已经踩在脚下了,云海在山腰像潮水一样来回涌动,天有点儿阴沉。从这里我们还要徒步跋涉一长段路。已近中午,我胡乱塞了几口面包当作午饭,背起包跟着我的向导老孙往前方山头后面的垭口走去。老孙是彝族人,早年参军时给自己起了汉族名字——孙玉华。前几年转业后回到喜德,做了小相岭景区管理局的大队长。经过长年部队生活的历练,老孙身材结实皮肤黝黑,走起山路来脚下生风。

小相岭景区还没开始开发,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更别提什么登山道了。近4000米的高度让我有点高原反应,心跳加速,太阳穴突突发涨。放慢脚步,调整呼吸节奏,2个小时艰苦上升后,我们翻过了垭口。刚才在山脚登相营时天空还是阳光灿烂,现在却已经是大雾弥漫了。垭口风力加大,我打了个寒战,拉紧冲锋衣拉链,这里的气温比山脚的登相营低了最少有20摄氏度吧?在山坡背阴处还有大片大片的厚厚积雪。




走过垭口便是小相岭的九湖景区,这里有茂盛的索玛花(杜鹃花)丛,9个高山湖依次相连,只是现在都深藏在云雾中,能见度不超过20米。山路边满满开着高大的索玛花,一个又一个迷蒙的高山湖告诉我,这里风景绝美。经过的几个湖泊面积不大,却都很有个性:有的清澈见底,有的长满水草,有的混沌如普洱茶汤。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老孙提醒我该下山了。其实今天走的路程还不到景区面积的五分之一,被彝族奉为神山的小相岭主峰——海拔4500米的俄尔则俄峰这次也无缘相见了。下山的道路也不轻松,我边走边想,如果下次来,一定要背上帐篷睡袋,在山顶湖边好好露营一晚,慢慢看够风景。

夜深人静,将自己浸入酒店的大温泉池子中,感觉又回到了“春天”——今天算是体验了一下大凉山“一山有四季”的特别气候。温泉水温正合适,攀爬小相岭的疲劳像奶油一样慢慢溶化在了水中。

攻略:

交通:喜德位于西昌以北约80公里,西昌新客运站每天都有大量班车前往,随到随走,车费15元。另外,喜德也设有火车站。

住宿:喜德县住宿条件普遍不错。喜德温泉是纯天然的含硫化氢和多种矿物质的温泉水,推荐住离县城不远的喜德阳光温泉大酒店,普通标间的价格是198元。

景点:小相岭位于喜德县城西北部,与越西、冕宁邻界,距县城有30多公里,没有景区班车,只能包车前往。

特产:喜德出产的彝族漆器在凉山地区十分有名,依洛乡依洛村是喜德最有名的漆器世家——吉伍家的故乡,村里现在还保存着手工漆器的作坊。传统的彝族漆器用酸枝木、樟木作坯胎、以土漆和各种矿物颜料作为外涂装饰,充满了“彝族三原色”特有的原始大气的美感。

特色:喜德的赶集在每周的一、三、五。






昭觉 没有新郎的婚礼

在昭觉,我幸运地赶了一场彝族少女的换裙礼。换裙礼是彝族女人一生中和婚礼并列的两件大事,也被称为“没有新郎的婚礼”。彝族少女在仪式中换上象征成人的裙子,并从此正式步入成年,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耍朋友、谈恋爱了。等我赶到昭觉县庆恒乡比子一里村的时候,全村人都已经盛装聚集在今天的主角——17岁的彝族少女俄比几亚家,准备开场了。院子里人山人海,全都穿着鲜艳的彝族服装。我来大凉山这么多天,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场面,身处彝族服饰的海洋,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屋里,仪式即将开始。俄比几亚在长辈们的簇拥下,楚楚动人地蹲坐在地,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村中年长的女性们盛装而立,唱着动人的祝福歌谣,脸上显露出幸福的眼神。这吟唱仿佛鼓励着俄比几亚勇敢地走出少女时代,迎接即将到来的爱情和婚姻。

祝福仪式后,家族里长辈举起装着猪头肉和苦荞饼的圆竹匾在俄比几亚的头上绕了几个圈,希望俄比几亚在未来的日子里丰衣足食。俄比几亚的姐姐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服上前,长辈们七手八脚帮俄比几亚换上了这套标志成年的服饰:俄比几亚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戴上折叠着的绣花头帕,把双耳上的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耳坠,以示吉祥;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等五彩相间的百褶拖地长裙。这头饰和长裙告诉周围的彝族青年们,美丽的俄比几亚已经成年了,你们放开胆子来追求吧!




俄比几亚的表哥身穿白色上衣,蓝色大脚裤子,在俄比几亚面前蹲了下来。在彝族习俗中,表哥在表妹的生活中是最有权威的一位。要想娶走俄比几亚,一定得表哥点头应允不可。前面有姐姐洒清水开道,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表哥将俄比几亚背出房间走出院门,仪式就算结束了。

村民们陆续集中到村长家。这边早已杀好了一头牛、几只鸡,大号竹筐里堆满了坨坨牛肉和面饼。村长举着酒杯迎上前来,进门先喝一杯酒,这是彝族的待客风俗。“卡撒撒、卡撒撒⋯⋯”我操着刚学会的彝语(“卡撒撒”是彝语谢谢的意思),一边向敬酒的村长道谢,一边仰头将木杯里的苞谷酒一饮而尽,火热的液体顺着喉咙直烧进胃里。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地上开始大快朵颐。我凑近俄比几亚,席地而坐,边嚼牛肉边和她聊了起来。

俄比几亚17岁,在县里读高一,落落大方。我问,做完这个仪式有什么感觉啊?俄比几亚想了想笑着说:“就是累!衣服很重,特别是这个头巾!”俄比几亚头上顶着的黑色头巾层层叠叠,厚厚的活像一本大辞典。按照彝族风俗,换裙礼前彝族少女是不能和男性交往的。不过现在没那么严格,传统风俗也在日益“现代化”。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8
DB+8

优秀文章

猴岛就是一口井,口渴的时候跳下去,结果发现上不去了.

仅以此,送给一些太沉迷的朋友,不要太看重权利,而忘记了友谊.


                                              ❤不佞2013
、惜笑紅顔醉

ZxID:9815427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小碗.com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16 0
  谢谢分享
[ 此贴被、惜笑红颜醉在2010-08-16 21:13重新编辑 ]
   小毅そ

ZxID:325576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17 0
感谢分享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