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帕托在对欧塞尔的比赛受伤下场,伊-罗-帕的组合在时隔1个月之后,才重新亮相,只不过比起当初的双边锋+一中锋配置,如今三叉戟的人没变,站位变了,效果也大相径庭。帕托不再局限于右路,而是更多在中路活动,小罗则站在了伊布和帕托身后,而不是继续在左路。实际上,这样的组合,在两周前人们已是千呼万唤,当帕托在巴西国家队正印中锋位置上频频进球时,《全市场》也称“巴西队的用人方式为AC米兰指明道路”,实际上上轮打帕尔马,阿莱格里已经使用了前腰+两前锋的组合,只不过伊布的身边是罗比尼奥,意大利媒体则称:“现在的AC米兰只等帕托回来”,现在,帕托回来了,AC米兰的“正因三叉戟”出现了。
伊布的两次助攻帮助近期势不可挡的帕托梅开二度,《全市场》记者马扎拉如此称赞二人的默契表演:“帕托和伊布就AC米兰的双轮马车!”当然,请千万别忘记后座上的“车夫”罗纳尔迪尼奥,虽然巴西人依然未能在新赛季破荒,但小罗数次上演精妙传球和千里独行,早已让圣西罗为之疯狂,比赛最后时刻力助老乡罗比尼奥打入处子球,更应算是画龙点睛之举。OPTA的赛后统计足以说明三叉戟的威力:除去皮尔洛的定位球攻门和罗比尼奥的进球,AC米兰其余的12脚打门9次射正,竟然全部来自于三叉戟!另有一项关键数据佐证:米兰的三前锋共送出10次威胁传球,不得不令人叹服这个组合的全面能力!
遥想赛季之初,米兰人破门乏术唯有伊布独勇,红黑军团也被媒体确诊患有“伊布依赖症”,同卡塔尼亚和拉齐奥的两场平局更是令人诟病至极。但现在回头望去,阿莱格里当初对战术打法近乎于偏执的不断调试,如今显然收到了丰厚的回报。同帕尔马的联赛是分水岭,阿莱格里在那场比赛中任命罗纳尔迪尼奥打前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与此同时,养伤许久的帕托顺利回归,也使三叉戟从纸上谈兵的阶段转入现实。自那以后,阿莱格里的满腹经纶终于拥有了可以施展的空间。
同切沃的赛前,其实阿莱格里就已经透露了三叉戟成功的关键:“没必要给锋线球员设定太多限制,我们需要的是变化,要能在多种打法之间互相切换。”比赛中,阿莱格里的进攻理念在三叉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赛季初同切塞纳比赛时相比,三叉戟的人没变,但位置却变了,而且是更加灵活、多变。比赛开始阶段,米兰的锋线站位无疑会令切沃的后防感到讶异:此前一直出任中锋的伊布,竟然徘徊在左侧像个边锋。而原本更喜欢在左路做文章的小罗,不仅多次在中路策划指挥,还时常跑到右边路客串边锋。帕托的跑位倒是没其他两个队友那么灵活多变,但“驻扎”在中路的帕托无疑更具威胁。
这一安排显然令切沃球员猝不及防:在左侧拿球组织、策划的伊布时常要同时吸引两或三名切沃球员对其进行夹防,这样就给埋伏在中路的帕托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米兰人的首个进球就是这种战术理念的最佳说明:当时伊布在左边路得球之后,就引得切沃后防线不自觉地向左靠拢,而视野开阔的瑞典神塔又机敏的观察到了后点的帕托,等到切沃中卫曼托瓦尼意识到可能出现的状况的时候,帕托已经摆好架势凌空射门了。这种套路化的进攻模式,在本场比赛中多次得到体现。同时,小罗在中路的尽情发挥,也极大牵制了切沃的三名后腰。巴西人超强的个人突破能力让切沃绝不敢贸然上抢,而小罗拥有的出色的分球能力更是令帕托和伊布受益匪浅。
帕托的第二个进球,其实也是三叉戟角色互换的产物:快发任意球的伊布,实际上是在替小罗、甚至是皮尔洛完成任务。而在中路位置上灵巧跑位的帕托,则用敏锐的嗅觉和一记霸气十足的打门诠释了中锋的定义。在上半时的45分钟内,中锋帕托4脚打门全部射正,险些戴帽。而伊布上半时则送出3次威胁传球,次次都是为帕托做嫁衣,自己射门仅为2次。
进入下半时,三叉戟再玩角色互换:伊布回归中路,帕托则像一架僚机在伊布两翼滋扰,小罗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活脱脱一个前场自由人。只要脚下有球,小罗就能变出戏法,给罗比尼奥的那记助攻,更足以说明小罗在新位置上的如鱼得水。三叉戟的锐利程度,从赛后媒体的打分也能看出一二,《全市场》给小罗-帕托-伊布打分为7分、7.5分和6.5分;而《慢镜头》则给这三人打出:7.5、7.5和6.5的分数。这两家媒体也同样认为,如果不是伊布误打误撞进了个乌龙,瑞典人在比赛中的表现理应配得上更高的评价。
1个月的时间,阿莱格里终于为AC米兰找到了最合理的锋线组合,而三叉戟的默契演出,也使卡卡回归的可能降至最低,阿莱格里赛后就明确表示,在如今的豪华配置下,“不会有人给卡卡让出位置”。事实上,卡卡对于如今已经奢华至极的米兰而言,更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加利亚尼的话极具代表性,足以说明米兰高层对三叉戟的信心:“卡卡回米兰?永不说永不,但我真的不认为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因为我们的进攻能力已经相当出色。很显然的一点是,如果我们让卡卡出场,小罗就会失去位置。而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欧洲最强大的锋线组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