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联盟里不服老球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体育沙龙【记者团】联盟里不服老球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体育新闻]【记者团】联盟里不服老球星

楼层直达
恨我吗 

ZxID:10762647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爱我吗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08 0
【记者团】联盟里不服老球星
— 本帖被 sadの恶魔 执行加亮操作(2011-02-08) —







Originally Published: January 28, 2011

Kobe只是联盟里不服老球星的一员

1">

By Bill Simmons
ESPN.com



这几个人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设法延缓了衰老带来的改变。




1984年11月9日,76人做客凯尔特人,那天,Julius Erving在他与Larry Bird长达5年的对抗中终于落下阵来。我当时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切。Bird在前三节就以42:6的得分占据了完全的优势,然而第三节末,难以置信的是,联盟里两个最优秀的球星在场中打了起来。想象一下两个小孩刚与圣诞老人合完影,再想象一下如果圣诞老人跟复活节兔子吵起来的话这俩小孩的脸是啥模样。那就是当Bird跟Erving打架的时候我的脸。他俩的混战太荒谬了以至于掩盖了实情:Julius Erving老了,他的身体发生了改变。他曾经很棒,然后就不了。这种改变是突然之间发生的。

回顾一下NBA的历史,你会发现,对于那些现代的超级明星来说,改变大概发生在生涯的第900场到第1200场比赛之间(包括季后赛),除了Karl Malone跟John Stockton,这都是因为他们卓越的工作态度,标志性的打法(这无人可挡的挡拆他们打到50岁都没问题),犹他的海拔(这也许还给了他们调节优势)以及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其实John Stockton是个外星人。一个漫长的NBA职业生涯压力是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的:膝盖就像是肖申克救赎里的狱墙,比赛就像是Andy的鹤嘴槌,这锤子一直不停的削弱着墙壁。最终让你无法继续职业生涯。这就是NBA的规律。

或者说,这曾经是规律。因为Ray Allen,Paul Pierce,Steve Nash, Dirk Nowitzki和Kobe Bryant都在纷纷拒绝衰老,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想我们正面临一个新时代。我们对篮球的所有认知都在改变——并且都是有正确原因的。(唔,除非你是Rashard Lewis或者O.J. Mayo)。他们受惠于前人无法匹敌的:更好的医生,外科手术的改进,膳食管理,毒品测试,训练师,电脑,音响设备,训练设备,训练团队,飞机……甚至连枕头都比原来好了。

让我们来看看Allen,Pierce, Nash,Nowitzki和Kobe的生涯(包括常规赛和季后赛)场次,上场时间,场均时间,以及总赛季。

老兵们

RS Min = 常规赛总上场时间; PL Min = 季后赛总上场时间; RS MPG = 常规赛场均上场时间; PL MPG = 季后赛场均上场时间

Player
Games
Playoffs
RS Min
PL Min
RS MPG
PL MPG
Seasons

Bryant
1067
198
38,887
7,811
36.5
39.4
14

Allen
1067
101
39,535
3,987
37.1
39.5
15

Nash
1057
118
33,055
4,228
31.3
35.8
15

Nowitzki
956
103
34,980
4,301
36.6
41.8
12

Pierce
929
101
34,480
4,032
37.1
39.9
12


好的,然后再让我们来看看第二组数据,关于比他们入行更早的球星的退化期所发生的赛季,他们的胜利贡献值比之上赛季下降了多少。(说明一下:我并不热衷于胜利贡献值这东西,最大原因在于这玩意根本显示不出来像Jason Kidd和Gary Payton防守突然退化,但这是用来展示球员退化的最简单数据。)记住,Bird跟Magic的职业生涯都过早地结束了;Jordan因为他的两次退役而错过了好几个赛季;而Kidd显然还在打球(虽然已经退化了)。不管怎么说……

昨日之星们

Change = 球员开始退化的那个赛季; WS = 胜利贡献值比之上赛季变化了多少.

Player
Games
Play
RS Min
PL Min
RS MPG
PL MPG
Seasons
Change
WS

Stockton
1504
182
47,674
6,398
31.8
35.8
19
14
-5.6

Miller
1389
144
47,619
5,308
34.3
36.9
18
16
-0.8

Payton
1335
154
47,417
5,482
35.3
35.6
17
13
-3.5

Erving
1243
189
45,227
7,352
36.4
38.9
16
14
-2.5

Kidd
1231
121
45,510
4,953
37.0
40.9
17
14
-3.4

Pippen
1178
208
41,069
8,105
34.9
39.0
17
12
-1.7

Drexler
1086
145
37,537
5,572
34.6
38.4
15
13
-5.2

Wilkins
1074
56
38,113
2,172
35.5
38.8
15
13
-2.1

Jordan
1072
179
41,010
7,474
38.3
41.8
15
14
-12.5

Thomas
979
111
35,516
4,216
36.3
38.0
13
12
-2.1

Iverson
914
76
37,485
3,205
41.1
45.1
14
13
-8.5

Magic
906
160
33,245
7,538
36.7
39.7
13
13
-11.8

Bird
897
164
34,443
6,886
38.4
42.0
13
10
-14.5


让我来讲解一下:如果你入行比这帮人早,那么不管你有多么富有天赋,那么除非你是一个变态射手(就像Miller)又或者你其实是一个外星人(像Stockton),那么,你就理应在职业生涯的第12~第14个赛季之间开始走下坡路。那么,你要怎么解释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五个怪物?让我们再以场均36分钟的得分/篮板/助攻,命中叔/罚球命中数/3分出手次数/以及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以及更高级的每48分钟球员在场时所占进攻回合次数(Usage Rate,USG),球员效率以及胜利贡献值来计算下他们上周三的比赛,

几乎跟原来一样好

Player/Yr/Age
Pts
Ast
Reb
FGA
FTA
3PA
FG%
3P%
Rate
PER
WS/48

Kobe '08 (29)
26.2
5.0
5.8
19.1
8.4
4.7
46%
36%
31.4
24.2
.208

Kobe '11 (32)
27.1
5.2
5.5
20.7
8.1
4.4
46%
31%
34.3
24.7
.198














Allen '08 (32)
17.5
3.1
3.7
13.5
3.3
6.2
45%
40%
21.6
16.4
.177

Allen '11 (35)
17.4
3.1
3.7
12.5
2.9
4.8
51%
45%
20.4
17.9
.182














Nash '08 (34)
17.8
11.6
3.7
12.5
3.0
4.7
50%
47%
22.0
21.1
.181

Nash '11 (37)
18.9
12.8
4.0
12.7
4.1
2.7
53%
42%
23.2
24.3
.195














Dirk '08 (29)
23.6
3.5
8.6
17.1
7.1
2.9
48%
36%
28.8
24.6
.223

Dirk '11 (32)
24.2
2.5
7.4
16.9
6.4
2.8
52%
39%
29.0
23.7
.200














Pierce '08 (30)
19.7
4.5
5.1
13.8
6.1
4.6
48%
36%
24.8
19.6
.207

Pierce '11 (33)
19.2
3.5
5.4
13.5
5.3
3.7
51%
43%
23.6
20.9
.222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想看的是一个体育专栏而不是一堆数字。但是你看,这帮人在2008年和2011年的数据都是如此的接近,差距几乎都分辨不出来啊。如果3年后的Jennifer Aniston看上去和现在的她一摸一样,那我们就知道她肯定整过了。如果3年后奥巴马的头发还跟现在一样黑,那我们就知道他肯定染过了。但这五个顶尖球星难道是商量好了一起违抗生理规律么?

没错,居然还真是这样。就在13个月前,我还和Malcolm Gladwell说到Kobe这代球星最终没准将会到达我们前所未见的高度,我列出了所有那些当代的优势所在(训练和膳食管理等),认为说现在的球员们有更好的机会获得成功,Gladwell又联系起资本化比率的概念(人们如何有效地运用所拥有的天赋)得出结论说“并不是说现在的人天赋比以前高了,只是基于多种原因,对天赋的利用率的确提高了”。不过我俩当时都没把这和Galdwell关于异类的定义联系起来:事实上所有那些外部因素对于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影响力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大。

Nash,Pierce,Kobe,Allen和Nowtzki?他们全都是NBA的异数。比起任一个我们之前看过的所有球员,他们都把自己的巅峰期延长了15~20%。让我们挨个看看:

Nash:他现在已经是NBA生涯罚球命中率的第一人了(命中率过9成,与Mark Price并列),他应该还能超过GP、Isiah、Oscar以及Magic攀列历史助攻榜的第三(仅次于Stockton和Kidd),而且如果他把自己的生涯投篮命中率从49.1%提高到49.5%的话,他就将带着50-40-90的数据(即投篮命中率50%、三分球命中率40%、罚球命中率90%)退役。

要是早生20年,Nash那倒霉的先天性脊柱前移会让他的职业生涯像Tim Hardaway,Kevin Kohnson或者Mark Price那样抱憾。但现在不会了,在现在这2011年,只要你细心呵护身体,它就也能给予你理想的回报。很快Nash就要38岁了,然而作为一个PG,他仍旧能打出任何一个35岁的人曾打出的水平。当然,如果他衰落的话那是因为他老板拆散了他们的西决阵容,然后扔给他Vince Carter(他可以说是联盟里与Nash全面相反的一位了),这样的话他要不然干脆退役,或者是请Robert Horry再来把他撞到技术台上导致背部彻底报销。

Pierce:本赛季,他扮演的是《终结者2》里头的Linda Hamilton。他保持着身形不走样并且努力朝着名人堂成员进发。依照他现在的投篮感,高球商,以及粗暴的半场进攻,我觉得他这赛季之后还能保持这种状态两年,然后再过三个状态锐减的赛季之后退役……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将很有可能最终拿到27500分(这将使他跻身史上前九),并成为公认的John Havlicek2.0升级版。这是真的。插一个"湖蜜讲的烂笑话:Springfield需要先准备好一个轮椅”

远距离炸药

NBA.com的数据魔方这周回顾了Ray Allen的职业生涯,发现了如下事情:

? 只有12名球员在一个赛季之内出手了300次以上的3分并能达到39%的命中率。Reggi Miller以9次保持着记录;Ray Allen做到了7次(今年有可能将是第8次)

? Allen平均每节的3分命中率(从96-97赛季开始):41.3%,40.6%,39.9%,38.5%以及加时赛的43.4%。把第四节跟加时一起算的话,在过去15年里,只有5名球员的命中率超过了36%:Steve Nash(45.6%),Allen(42.6),Jason Terry(41.9%),Chauncy Billups(41.3%)以及Dirk Nowitzki(37.1%)而在此期间的Reggie Miller:34.1%

? 96-97赛季以来关键时刻3分射手Top 5(以加时赛或者第四节还剩不到3分钟,落后3分以内计算):Mike Bibby(41.5%),Allen(40.2%),Terry(39.2%),Nash(37.8%)。而Reggie Miller从96到05赛季之间是:33.1%

? 在对阵以下5个城市时,Allen的3分命中率超过了45%:热火(50%),猛龙(47.6%),勇士(46.8%),灰熊(46.2%),掘金(45.2%)。

? 从96-97赛季以来,Allen在底角出手了25.9%的3分出手数(命中率为42.4%)而其他地方出手则占了74.1%(命中率为39.3%)

Allen:你们是不是也在享受着“Reggie Miller vs Ray Allen”大激斗的乐趣?已经一年了,现在,Ray仍然是史上命中3分数第二(2555,还差5个就比肩Reggie了,第三名离他俩差800+),以及史上3分出手数第二(6413次),只有他的命中率达到了40%(40名球员中唯一一个)。他同时还是史上第四好的罚球手(89.4%)。考虑到他如今优异的状态,我们可以拍着胸膛说,他退役时将拿到25000分,命中3000个3分以及45-40-90的数据。我不觉得我们还能看到谁做到这一点,他延长了的巅峰期使他成为了现金最高效的SG;看看侧边栏他所命中的那些关键球,他的职业生涯严重被低估了。

而除了Reggie之外,你知道还有谁悲剧了吗?Sam Presti,虽然我们能理解他在2007年围绕Kevin Durant重建超音速(Allen和Glen Davis的签约权被用来交换了Jeff Green,Delonte West以及Wally Szczerbiak的到期合同),但他当时一定想不到他放弃的是后五到六个赛季的杀手雷。我都等不及看到10年内“40 for 40”纪录片讲述07年选秀的故事了。

Nowizki: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打算插进Barkley/Malone之争中搅局(除Tim Duncan及Larry Bird外当代最好的PF?),又或者是Larry Bird/Rick Barry之争(史上进攻最好的前锋),不过这的确有得考量。就像是Kobe/Michael之争的初级班:Nowitzki当然达不到Bird的高度,但他那稍有的稳定跟值得夸赞的暑期训练态度已经让人开始考虑Bird/Nowitzki生涯对比了。

连续11个赛季以来,他都一直是MVP的竞争者。从01~11年之间随意挑他一个赛季出来看,看上去都会跟他的生涯场均数据差不多(场均22.6分,8.3板,48%的命中率,38%的3分命中率,88%的罚球命中率,23.8的Per值,以48分钟计算的胜利贡献值为0.213,27.0的USG,58.1%的真实命中率)。他看上去状态一点都没有下滑。我问过ESPN的Marc Stein,11版的Dirk跟01版的Dirk或者07版的Dirk有区别吗?他的回答是:“他年纪大了一点,不过他从来都不靠启动第一步吃饭。他投篮还是跟以前一样好。他现在就像一个外科医生,能把任何你扔给他的东西都切割了。热火教练也曾经跟我说,迈阿密06年那一套对付他的招数现在已经不管用了。”

插个话:不知道为什么,篮球迷们不像棒球迷们那样在乎生涯数据。我觉得有四个原因:(1) 棒球普及的历史几乎是篮球的两倍; (2) 棒球的标志性门槛数据更为人所知(500,3000,300),那些普通球迷们估计回答不出来“谁是NBA历史得分榜第一名?”; (3) 对于个人而言,数据在棒球中更重要,因为比起篮球,棒球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表现;(4) 我们必须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数据上,因为棒球这运动实在是太TMD无聊了。如果咱俩一起吃着午餐,然后我跟你说,“Johnny Damon已经打出2571次安打了,”你就能知道我在说什么。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棒球迷的话,要不到0.008秒你就能处理完这信息然后告诉我说“他还差429次就能3000支安打了,靠谱!”但如果我告诉你,“Dirk Nowitzki现在拿了21925分了喔,”你除了说“啊,挺多的。”之外还会有啥反应吗?

好吧,现在拿到25000分以上的也只有19个人而已。也只有10名球员拿到了27000分以上。而拿到30000分以上的?只有五个人而已。拿到32500分以上的也只有Kareem和Marlone这两个人而已了。而Dirk,他本赛季末估计将拿到23000分左右,接下来至少三个赛季他得分都将在1700~1900之间……我们还没说到他职业生涯末期呢,如果他能学学Sam Perkins再努力挺个4年,我们将会看到30000分俱乐部迎来首个外籍球员。再考虑到他长久稳定并令人惊异的命中率(他现在是48-38-88),突然之间我们就变成讨论史上最好的第15~18位球员,以及除Hakeem之外最好的外籍出生球员了。这位置很高了,要搁在20年前,他早就是一个顶着糟糕发型的发福版Sam Perkins了。

关于Dirk让我们再说最后一点:随着篮球统计数据的逐步发展或者说退化,从历史的角度来说,Dirk将会是大受益者之一,有点像是被高估了的Tim Raines。我是站在Dirk这边的,但我也支持Bird。这两者并不矛盾。(这三个Youtube集锦说明了一切:“为啥说不要惹Larry Bird,”“Larry Bird47分血洗波特兰(著名的左手之战)”以及“Larry Bird,史上最佳传球手”)但如果你抛开MVP,总冠军,以及总影响力来看的话,Nowitzki的Per,胜利贡献值,以及真实命中率都更好,你甚至可以说Dirk Nowitzki比Larry Bird要更好了。假如你真这样说的话,我现在就穿着大鸟穿过的球衣自焚去。

Bryant:MJ的六枚戒指,Kareem的得分记录,Magic的“史上最伟大湖人”头衔,以及Jordan篮球之神的名号。除此之外还有啥值得他追赶的咩?就算他现在看上去有些衰退的迹象——尤其是他的3分准头,搏罚球能力以及罚球精准度,显然都受他那状况不佳的右膝影响——尽管如此,当周二晚(犹他屠杀之夜),我私下里找到他的时候,他看上去还是那个小正太啊:26分钟内拿下21分,控制着比赛节奏,甚至还开启了“别挡着老子道”模式(当Raja Bell在第三节激怒他后,他迅即要求然后用一个美妙的12尺翻身跳投颜射Raja Bell)

他现在逐渐地跟别人一样开始选择在4.4码处投篮,而不再是一味想要摆脱防守。这就是他现在做的,就像是计算好了膝盖还能承受多少次跳投,然后就想Vin Diesel在《速度与激情》里面做的那样,把他最后435次或者更多次精心收好,在关键时刻才展示于人前。在周二晚第三节的一次暂停,尽管球迷们都尖叫着求他扣一个,但他还是选择大概跳了2英尺高然后把球轻巧放进篮筐。对不起啊各位,这种屠杀的夜晚你怎么能使大招呢,太浪费了啦。

也许他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无视地心引力,也许他将再不能豪言“我们需要一个篮筐——我觉得我只需要让我的伙计们把球运转起来,进到油漆区狠狠打爆他们的大个子”就跟你我决定去买点百货一样轻松。但Kobe武器库里那Jedi Mind Trik式假动作,突然加速变相,转身过人以及急停跳投这些都跟Michael如出一辙。每一节,他都与Michael一样展示着他的各种技术,这几乎可以说是你能给人的最高赞誉了。而且现在的他是如此的了解Gasol,Fisher,Odom以及Bynum,这样说有一点疯狂,但与队友的化学反应也许是他个人最大的财富。

你可以说他的产出几乎跟以前一样,只不过方式有些不同:像是Jordan在公牛最后一个赛季的稍弱版本。而为了这个月的全明星赛事,NBA.com制作了从1997年以来Kobe的所有精彩集锦。从1998年(他的第二个赛季,那时他跳的就跟Griffin一样高)到2005年(他的运动能力达到了巅峰)的那些点点滴滴清楚诠释了他的打法这些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改变。如果说Kobe 1.0依靠的只是球员的身体运动能力,那么Kobe 2.0则是用得分将这些能力发挥到极致,Kobe 3.0基本上就是有更好的队友和更好心态Kobe 2.0。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则是Kobe 4.0,一个本应该开始下滑的版本——只是他才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呢。

当然,如果你真的相信之前Kobe在一个少见的采访中告诉Peter Vecsey说他的身体开始支撑不住了。什么本赛季头两个月他都没参加训练以及“右膝髌骨下的软骨已所剩无几,现在那基本就是骨头碰骨头了。”唔……我说,这会不会只是一种策略?为什么Kobe——这个多年来都将所有事情放在心底,这个去年春天还因为不想暴露出任何脆弱之处,嘴硬着说击败波士顿什么的才不重要呢的家伙——突然之间会承认自己的伤势并且还展露出一副Fred Sanford回忆录里“小心点Elizabeth,我来陪你了!”的样子呢。

不管他的职业生涯还有多久,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从没有看到有人这样干过。之前从没有一个球员在打了1200场比赛之后还能进入一阵抑或是二阵;Kobe今年基本上是可以的。他已经拿到了27000分,超越了Oscar,冰人,Hondo,Hakeem。而且他也正拒绝着“变化”,从Karl Malone之后再没人做到过这点。

我得坦白:我从来都不喜欢kobe(哎呀该死的我忘了你们早就知道这点了)。但看着任一个优秀的球员经历这种变化都让人很难受,尤其在篮球上,这可是职业运动里头穿的最清凉的:10个只穿着无袖球衣跟短裤的球员在那里晃荡,而球迷们就坐在三英尺开外将一切尽收眼底:每一个表情,每一次细微变化,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当一个棒球手状态下滑时,我们往往会这样安慰自己:也许只是低潮期,也许是捕手的问题,也许他的手臂不适,也许他跟这个球场不合……但你绝对不会下定论说,“把这家伙从球员名单上赶走。”对于橄榄球运动员来说也是如此:也许是他的四分卫太烂,也许他的大腿不舒服,也许是进攻问题,也许是体系问题,也许是教练问题。我们都总是在他们真的死在沙滩上的时候才发现已经一浪推一浪了。然而在篮球场上,你一下就能看出来。

我曾以为Kobe Bryant不行的一天已经来了。但他狠狠打了我的脸。Nash,Pierce,Nowitzki跟Allen也是这样。我们曾以为的对篮球的认知已经在被改写。12年的巅峰期将会被拉长到15年。15年的职业生涯将被拉长到超过20年。20000分俱乐部将变成30000分俱乐部。这并不只是数据的创造和超越而已,我们正看着那些从未见过的一切变为现实。而第一次,篮球纪录要比“100分”“72胜”“33连胜”“11枚戒指”以及“Kareem最后拿了多少分”更有意义。

如果你想想一些真的能吓到人的东西的话,想想以下4条……

1. Lebron James在几周前拿到了16000分,他只用了不到600场比赛。

2 如果没有伤病或者长期待业,那么到他的第10个赛季结束(2012-13),LeBron将拿到22000分。

3. 如果接下来的7个半赛季,他都能发挥出前7个半赛季85%左右的水平的话,他到时候就能拿到30000分,7500助攻跟7500板。他那时候才33岁,比现在的Kobe稍微老一点。

4. 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都将见证这一切。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0
DB+100

Napoleonゝ

ZxID:11198485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08 0
谢谢分享!!!
丿丶缺心眼先森

ZxID:10238045

等级: 元老
两厢陌路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08 0
O(∩_∩)O~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