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了千幸万苦终于到了西天佛界圣地,欲取真经,而守经使者却索以“人事”,徒弟们不解而忿,欲告如来,唐僧无以献纳,只好随了众徒弟们去求告于如来,如来本已知之,而却未予干涉,今四人求告于门,遂以实情相告,于是解释说:真经不能白给,白给的自然不算是真经,白给了就会使天下人效法,而使知识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实在的价值,因此作学问者就会因得不到应得的报酬而养不起自己和家人了,还可能会导致人们将最终失去对知识的依赖,知识于是也就会因此而贬值,再不会得到重视和发展了,社会于是也就无法进步了。所以,如来硬是坚持了正义,保护了知识的产权和价值。当然佛祖如此作为,师徒四人也无话可说,后来取得的真经还是不全,大概也是由于当初所给之物甚少和有失于信用的缘故吧。
对于此事,唐僧师徒四人之所为,从根本上去看,还是有所欠妥的,毕竟是有悖于人情事理的。俗语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又道“无功不受禄”。无予而索取,是何行径?!算什么行为?!是强盗吗?!还是乞丐呢?!如来身为三界之法王,故必遵道而行之,以理为之,以义为之,故其坚持了正义,维护了情理,否,则道不行矣,理不明也,义不张矣!是将何以持尊立信于三界,又何以效法于天下?!化度于世人?!此诚非如来之过也,实唐僧之失于义礼先也!这个道理就如同现在人们购物一样简单:凭什么去向人无偿地索取东西?!应该的吗?!不!不是!所以,向人请求帮助之时,还是要客气些,礼貌些,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要做,该平衡的就给予平衡,该补偿的就就给予补偿,否则,你不尊重和珍惜于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不会凭白无故地就去帮你的了,毕竟谁也不欠着谁的,就是彼此感情再好,关系再“铁”,那私还是私,公也还是公,谁也无权因私而废公,更别说至高无上的神——如来的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也正是这个道理的吗?!人活在社会中,不能没有自尊自重自爱,更不要太过自大,否则就会利令而智昏,忽略甚至于忘掉了本应遵守的基本理义与礼貌,进而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终不知天高地厚了,因此也无法实现利利平等了。在这件事中,佛祖当然是想给师徒四人上一课的,因为毕竟他们悖义失理,无礼在先,是他们忘了?亦或是没在乎而忽略了?还是根本就不懂得为人处事的义理?总之竟是没有顺了人情,合了礼数。所以,佛祖在事情发生时并未动声色,其实也是想给师徒四人一个反醒的机会,以尊重他们,让他们自己先去想想清楚,搞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事的义理。可是最终他们都没能明白,如来也只好实话实说了,于是也就给他们上了一堂基本的人生之课,作者也借此给本书的读者和世人们上了一堂表面上显得生动活泼幽默而实际却是那么地严肃冷酷无情的人生之课,说是“无情”,其实却包含着佛者多么慈悲而良苦的用心和伟大而神圣的爱意!此时无情却为大情,那般冷酷却申大义。仔细想来,如何不让人感动和感慨的呢?!其实,这个道理,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要懂得和明白的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道理和原则。所谓“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就是这个道理的。所以,从这件事情之中,人们还是应该明白,凡事还需自尊自强自立,不要过于依赖他人,在尊重和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能够尊重和维护好他人的利益,不能为所欲为,随便攫取或损害他人的利益,否则就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违反了义理的,是要受到应有的惩罚的。
其实吴承恩,也就是本书的作者,也许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去摆正社会人情的舆论观念,警告世人不要失去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精神和意志,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利益,尊重学问,尊重知识,尊重道义。作者也许根本不是想揭露什么官场的腐败,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从作者和当时社会的观念上去看,一者可能是作者没怀有什么价值观念和正义观念,而只是就事写事,按实编写了传说本身而已,这种可能自不必说了,作者当然不会抱有什么特别的写作目的的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应是想去揭露官场腐败现象,而只是照传说而写故事罢了;二者可能是作者的价值观与正义观或是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与正义观是以“应该收礼”为正确的价值观和正义观的,那样的话,作者的目的自不必说,也不是想揭露什么官场腐败现象的了,否则,从文法上看,则是不合逻辑的,用正义的事例去比拟和批判邪恶的现象,有哪个文人会去那么做的呢?!就象是以卖东西者向买东西者要钱的例子去批判强盗抢劫索取路人财物一样,那不但起不到揭示和讽刺批判的作用,相反倒会给丑恶现象平反和美化的了。所以说那是连基本的文法逻辑都不符的,难道作者真地就连最基本的文法逻辑都不顾了?!真地会用明显的文法失误即逻辑漏洞的文学败笔去揭露什么社会丑恶现象的吗?!我看作者不会那么草率而不严谨的吧?!我认为可能恰恰相反,作者应是宣传和倡导一种社会价值观和正义观,也可能是在为知识及知识分子的实际社会地位及价值发出感慨和叹息,向社会宣传二者的重要性,呼吁社会提高对知识及知识分子的认识和尊重,提醒人们要注重和实现二者的社会价值;三者可能是作者的价值观与正义观或是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与正义观是以“不应该收礼”为正确的价值观和正义观的,如若那样的话,先不说其写作目的的问题,就此种价值观和正义观念本身来说,也许就是一种不正确(“不正确”只是相对当时或讫今为止的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而言,下同)的价值观和正义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人对利益的正当的取舍之道,也就是要“利利平等,公正竞争,平等交易”,那么,正常的索要报酬怎么就成了腐败和贪污了?!如若正常地索要应得的报酬是非正义的,那么不索要任何的报酬,而把东西随便地白给白送,白拿白用,就不是什么坏事的了,那文明的词典里哪里还能查到“强盗”二字的呢?!社会还用金子银子和铜钱干什么呢?!还要官府和官员干什么呢?!那可真就彻底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了,人人按需索取,随欲取用,可是就不知道那东西都从哪里来了!够用的吗?!也不知道当时作者的生活是怎么个样子的,或是他的理想生活就是那个样子的吗?!亦或是当时社会理想就是那个样子的?!就算是作者或是社会当时有着那个理想,可是现在的人们和社会之中也是多有着怀抱这样理想的人,那怎么就没一个人去写出类似的向社会提倡这种价值观念和正义观念的文章呢?!人家可是都先写过了的。难道现在的人是不会写?!还是不愿写?!还是不能写?!这不正说明了什么吗?!说明了什么?!不正说明了这种写作的不合时宜性,乌托邦性和具有一定的社会消极影响性甚至是危害性的吗?!未来社会的发展情形如何暂且不说,但就现在的文明发展程度来说,这种做法还是不合时宜的,所以现在没几个人去写这样的文章,那么当时吴承恩就可以去写了?!他就可以什么都没顾及就任意地在作品中去肯定、主张和提倡那种不切实际的价值观和正义观了吗?!如果作者或作者依据的当时社会的观念真地就是错误的话,那在这种情况下去谈作者的实际写作目的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了,因为他本身的观念都不正确了,还以此观念去讨论别的问题也未免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了。所以,还是不妨先假设承认这种观念的正确性,接着去讨论在此基础上的作者可能具有的写作目的。如果说作者所依据的观念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作者支持“不应该收礼”的观念,那么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就完全可以以此去揭露和讽刺官场的腐败现象的了,这与观念符,与文法亦通。但是,从当时的社会宗教观念去看,佛祖(如来)对于当时社会来说,可以说是纵使不是人人敬仰,也最低可以说是没有人愿意去冒昧地抵毁它的形象的,佛祖的形象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现今社会也许也还是这样的呢,有谁愿意去直接进行戏弄和玩味或是假借其名义而进行什么活动和有所发挥的呢?!我想应该几乎是没有人愿意那样去做的,因为,佛祖这个形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光明而无所不能的善神,又有谁愿意去亵渎和贬低如此光明伟大而令人敬畏的形象的呢?!恐怕是没有几人的吧?!那吴承恩难道就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可以什么都不去顾及的吗?!这是不是迷信暂且不说,就单是这个形象已经是人们心目中无比敬仰的至上的神了,谁还愿意去故意地非得要拿它去说事的呢?!甚至是向它身上抹黑的呢?!依我看,好象没有几人能开放开化和豁达到那种地步。而若此种情况下的写作目的的分析结论成立,也就是作者起码承认或支持“不应该收礼”的观念,而且还想以此为观念基础去揭露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那么,他所引用或设计的故事情节无疑是给佛祖形象抹了黑的,起码是上了点颜色的。不该收的礼却收了,而竟然还是他主动向人索取的,那不是敲诈行为是什么?!竟然连人的思想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都达不到,那还谈什么圣神,谈什么以身作责统领三界和效法天下?!还配当三界法王的吗?!这种引用或设计无疑给光明正大的佛祖形象造反了,作者不仅愣是给佛祖搬下了圣坛,就连他做好人的资格也都给剥夺了。所以,这仿佛又与佛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及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相悖离的,是有逆于当时社会所应该具有的宗教观念,硬是违背了人们对佛祖的无比崇拜与敬仰的社会心理情感的基础,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得到的,更不是一个本应具有着深度理性的文人和学者所能做得到的,这样的人,应该具有着多么大的批判欲望和反抗精神以及忍痛割“爱”的牺牲精神。所以,即使在作者承认是支持“不应该收礼”的观念的情况下,说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揭露官场的腐败现象也不是就可以完全讲得通了的。就算是完全讲得通了,那本人也仍然坚持怀疑这种价值观念和正义观念的正确性,就算是这两种观念都正确,作者或当时社会的理想都很超脱,那本人也仍然保持怀疑作者以这种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的理想去主张和引导现实社会观念之目的的正确性和积极性,难道作者就没认真地考虑一下后果的吗?!就没想到过它的消极作用?!也没想过它的积极意义又会在哪里的呢?!四者,如若作者真地是想揭露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那么,作者竟为什么去拿佛祖说事?!效果能达到的吗?!如若如此,那么作者就是认同“不应该收礼”这一观念的,而佛祖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好象应该是很有地位和影响力的,是无比光明正大的圣神,所以有关它的事,它的传说,它的作为,人们自然大都愿意去相信的,而可能会很少有人去怀疑,而跳出事外去考虑事中可能还会有作者的什么意图在里面的。作者把如此不正义的事放在如此光明正大的神圣身上,目的还能是以此去揭露和批判什么腐败的吗?!难道在人们心中如此光明正大的神圣形象会去腐败?!就是作者个人一厢情愿地如此认识的话,那客观上又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的呢?!我看,揭露和批判的作用倒未必能实现,相反,恐怕要给社会官场的腐败行为贴金的了,无疑将给腐败行为平反并正义化了,那岂不是南辕北辙,事得其反乎?!吴承恩大文学家竟会干出这样不明智的事来的吗?!另外,如若那样的话,为什么佛祖最终还要给师徒四人去封神授位的呢?!再者,如来本是神仙圣者,佛法之至尊,还会在乎什么钱财的吗?!想要什么没有呢?!还用得着向凡人去讨要的吗?!所以,这也未免太有些自相矛盾而不合逻辑的了,作者也未免显得过于异想天开和为所欲为的了。所以,以这些观点再去看,似乎又是讲不通,因为这样的话,文章的写作水平与作者的大家身份似乎是有所不符。
如若真地想找出点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的话,就是本人曾在前面提出的,其实也就是作者借如来的口说出的话,那就是想向社会宣传知识的价值,为知识分子的实际社会地位及价值发出感慨和叹息,以及申明为人处事的义理及其重要性。所以,不要总是把腐败的罪过都往如来身上推,因为细细想来,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别忘了我们人类从事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人情道理。
以上之论只是本人自己的一点分析和认识而已,至于作者实际的写作目的,本人不敢妄以断言,因为除非作者自己作出说明,然而却没有这方面的可靠材料,却又无法去作出具体的考证,所以,是不可随意去断言的,只是分析一下罢了。
另外,说一说如来收神仙礼物的事。如来,曾收过众仙的礼物,其实那根本不是向他们讨要贿赂,因为事情本身也不是什么贿赂的性质,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这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是常见的,比如仙界王母娘娘每年举办的蟠桃会,那是都要送礼的,不然谁会空手去的吗?!再说,人家娘娘也没有硬要众仙们必须得献上什么礼物才可以参加聚会,而只是众仙们自怕生出些许寒酸亦或怕觉得过意不去而心甘情愿的去献上点心意罢了。
其实,收礼,本也是很正常合乎理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想一想,别人给你办了件好事,当然是指你所愿意得到的事情了,否则人家也不会自作多情地非得给你去办不可,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想法和情感的呢?你又会有什么希望的呢?那当然是会感激的了,也许会谢谢人家的,自然不过是要么去跟人家说两句感谢的好话,要么是送点东西给人家以表谢意。当然,这也都不是提供帮助者最初的本意、要求或是企图,而是出于受益人本人真心的自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去送礼和收礼,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吗?!这不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的吗?!而至于当事人收不收下好处,那当然也是当事者本人的事了,收了,表示尊重和爱惜受益者的人情,不收也说明人家风格高尚,不计较于得失,同时也是出于对受益者本人利益的尊重和爱护。另外,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一个人给别人办了件好事,那么受到帮助的人想向提供帮助的人表示一下谢意的话,提供帮助的人会如何去对待的呢?当然,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也许是不会一样的,但从正常人的思想和为人处事的一般道理去讲,当然当事人首先是要善解人意,要尊重人家的谢意,更要珍重人家送来的礼物,这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之中的事,所以都是无可厚非的。
其实,办不办事,那是人的自由,而办不办正事,那可就是遵不遵守道德、顾不顾及情理和支不支持正义的问题了;办了事,有人得到了好处,那送不送礼,也是受益者完全自由和自主的事,而收不收礼,则又是做事者自由自主对待的事。道理就是如此,可是竟有些人就是只习惯性地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认识和看待问题,所以对于问题也就无法得出正确公正的结论。就象送礼的问题,人们总是会认为凡是送礼给办事者就是贿赂,就是营私,收礼而办事的就都是腐败的,自私自利的,是收受贿赂的行为,这是不对的,是不公正的,是不明智的。像这样,凡事不问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一概而论,就是不实事求是,具体问题不做具体分析,这不仅会给人们乃至社会利益造成损害,也会给社会舆论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误导人们对为人处事义理的思想认识并影响其实践行为,使之失去合理性、公平性和正义性。
究竟什么是贿赂?贿赂行为应该是这样的,就是有人主动给了人家好处,而得到好处的人违背了道理的正义原则而去做了不该做的事,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那种行为才可以被定性为贿赂。而如果办事人主动地去索取利益的话,那就不再是贿赂的行为了,那可就是敲诈的行为了,若是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违背道理的正义原则的事,那又是赎职的行为了。所以,礼不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正确标准,而最终是要去看人的实际行为是否违背了正义,是否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对于这种行为的确定,必须要实事求是,要以人实际所实施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和是非功过的依据。这才是正道、正理!这才是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