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功夫熊猫”是文化虚弱的表现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抵制“功夫熊猫”是文化虚弱的表现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抵制“功夫熊猫”是文化虚弱的表现

楼层直达
清风锁

ZxID:8073730

等级: 上士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0 0
抵制“功夫熊猫”是文化虚弱的表现
《功夫熊猫2》又遭抵制了这次还是赵半狄,他先是花钱在报纸打“广告”来抵制,又是找帮手联名抵制。当然,以本人的小人之心,也不知他究竟是给电影做广告呢,还是给自己做形象广告。不管咋说,效果还是出来了,这不,《功夫熊猫2》本来打算在成都做一个首映式,考虑到赵半狄等可能出来搅局,最终取消。第二个收获则是,终于找到两位志同道合的盟友,一位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一位则是著名的北大醉侠孔庆东,嗬,都是不俗的人物!三人联名发公开信,说这部美国电影正在努力占领节日,达到他们设定圈钱的目的,中国孩子的“六一”不能成全好莱坞的6个亿。
    
    网上很多人把这种抵制称为弱智,实际上,赵先生一点儿也不弱智,聪明着呢。他不抵制,谁知道他?不要以为有个人名就是名人了。再说,正如网友分析,这世上靠大熊猫吃饭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饲养员,一种就是赵先生。为了“抵制”,他可谓煞费苦心,这么说吧,《功夫熊猫2》拍了多久,他的抵制就筹备了多久,基本上是与好莱坞摄制组是同步的。如《功夫熊猫》再出续集,那么,赵先生的使命也不会结束,他还得抵制下去。反过来说,要是《功夫熊猫》不拍了,想必这世上最失望,最难过,最茫然,最不舍的,也是赵先生,因为他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不过,到时,他可以去抵制鸭子,抵制耗子,他也可以雇请孙教授、孔教授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专家学者,以科学、严谨,系统的治学精神来研究,唐老鸭的眼睛到底是黑色还是绿色,米老鼠的基因里究竟有没有中国元素,相信会有一番惊人的成果。
    
    至于“文化侵略”,这套说辞的确十分具有蛊惑性,而且,天生就具有某种“政治方向正确性”,难免也会引发一些共鸣。但深究一下公众就会发现,不对呀。所谓侵略,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
    
    其一,“侵略”从字面上判断,应该是强制性的,蛮不讲理的,霸权式的。但是,《功夫熊猫2》既没在背后拿刀抵着让你买票去看,也没请文化部出文让各单位组织包场去看,当然,更不像某些国产大片,号称不到X亿票房不下线。在下愚笨,实在看不出它有何侵略可言。
    
    其二,落后才会挨打。要说侵略,只有落后的,守旧的,原始的,封闭的,才会被侵略,才会下意识地害怕侵略呀。当几位学者颤声娇喘道“文化侵略”时,是不是自觉“余力所不怠也”,发虚了,从而把自己划归到“文化弱势群体”的范畴了,岂不中了敌人的空城计,暴露自身的虚弱?
    
    聒噪这么多,终于才切入正题:与其窦娥一般去嚎哭喊冤,不如从深层次找找原因,为何我们拍不出这样的动画片?
    
    2008年《功夫熊猫》上映时,本报曾作深度报道《谁用我们的骨头熬了我们的汤?》,针对上述疑问请教多位专家,得出结论:1.除制作技术和市场感知上有所提高之外,国产动画和十年前相比没有根本性变化。而在“狂饮洋奶”的催眠下,连自我也迷失了;2.我们是在用一种“老人文化”管理国内的动画片创作和生产;3.在一个看不到的天花板前,动漫的创造力还没萌芽就被自我阉割了。时隔3年,国产动漫变得比以前更好一些了吗?没有,还是老样子,还是那些老问题。
    
    也许有人分辨,怎么没变?放眼神州大地,国家级的动漫基地都有数十个了,还不包括省级的;众多城市也正大操大办“动漫节”,形势喜人呀。不否认,这是变化,但只是表皮繁荣,只是虚火旺,不代表本质的变化。
    
    既然技术不是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一位观众评论动画片《小兵张嘎》的话也许能作为参考:“制作非常精美,但我不会买票看。故事太熟悉了,情节甚至对白都和真人电影毫无差别。”
    
    如果跟真人电影没区别,我们还需要动漫这一形式吗?所以,国产动漫的问题还是,内容,内容,以及内容吊诡的是,动漫能否在国内电视台播出,往往不是看内容,而是看公关。
    
    还是那句老话,与其抵制和艳羡“功夫熊猫”,不如放宽对创意产业的种种天花板限制和老人审查制度。不然,再过3年,中国的功夫和熊猫,市场和票房还是别人的,嫉妒羡慕恨还是我们的。动漫的核心,无他,创意,创意,还是创意。把创意完全交由市场吧,天塌不下来。正如某位评论者所言,社会道德的底线,从来不是由哪一部电影或文艺作品败坏的,却总是由官员的腐败在搞出一个又一个的大窟窿!
爱情洛丽塔

ZxID:11142549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11 0
呵呵,不如人家还不让看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