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年纪越来越大,跟不上现在的流行,总对过去念念不忘,对现在正在读书的小孩们追逐的事物、喜欢的风格不太能接受,还是更喜欢以前的一些电影作品。更喜欢90年代港产片的那个黄金时代,当时的名导之一:徐克导演的作品便有许多成了自己心中的经典。其中便包括那部动画电影《小倩》。
小倩的大体框架依照《倩女I》来走,宁采臣、小倩、小蝶、燕赤霞、白云师徒、千年树妖(姥姥)、黑山老妖……所有的角色一个不少,连漫画角色的五官轮廓、服装造型都是依照电影克隆而来的幼稚版本。唯一多了一个角色:情比“金坚”---宁采臣的宠物狗。(好象好莱坞动画片的主人公每个人都必须养着一个宠物,在故事中起着插科打诨,调节气氛的作用,不想连徐克导演也玩起了这一手。)
电影《倩女I》的风格比较接近《梁祝》,凄美流畅、打动人心。到了《小倩》的动画版本就玩起了轻松搞笑、异想天开式的漫画路数,倒也别有一般风味。
金刚小旋风在宁采臣面前斩妖除魔,大展神通,扫荡浊气鬼,直到最后小旋风得意洋洋的报完那一长串叽里呱啦的名字后乘云遁去,宁采臣傻忽忽的对他的“金坚”夸赞其用心良苦的那段,无论是故事的情节走向还是人物的表情对话,设计的真是超级搞笑;
郭北县夜景的“霓虹”闪烁、烟火纷飞的繁华热闹绝不输于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不夜城;
投胎火车的造型怎么看都是一部老式的蒸汽火车,绝对能气死瓦特;
而黑山老妖则居然摇身一变,成了鬼界的天皇巨星,在演唱会上手持麦克风引吭高歌的风采,引的台下的众鬼FANS群魔乱舞,其状与娱乐新闻中播放的现今歌星开演唱会的喧闹疯狂毫无二致;
最明显的就是宁采臣乘着会说话的飞轿(有点象阿拉丁的魔毯,只是到了中国,伊斯兰风格的飞毯被改成了儒风十足的飞轿)去酒楼用餐,一直到酒楼被震塌,宁采臣被小倩拖着飞离危险地带那段,典型的漫画风格。
……
除了外表,《小倩》的着眼点与《倩女I》也有所不同。《倩女I》将重点放在道与妖之间的善恶斗争,似乎《小倩》更多阐述恶中有善,善恶不绝对的思想。
姥姥与黑山老妖的覆灭只是覆手之间,而将大段篇幅花在坚持善恶不两立,除恶务必尽的白云师徒与更看重情义二字的燕赤霞这双方的互不相让,各持己见的争斗上。在结尾将三人的结局安排为转世为一胎三胞的兄弟更有些意味深长的感觉,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虽然漫画的搞笑风格可能会削弱这个著名爱情故事柔肠百转,凄美动人的一面,少赚许多观众的眼泪,但是漫画也有漫画的好处,作为神怪片,许多电影无法拍摄出来的设想、特技、场景都可以借着画笔的天马行空化为实际,展现给观众另一个不同的海阔天空。
文戏的代表,《小倩》中宁采臣初遇小倩的那段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宁采臣踩着漫天飞舞的花瓣,和着旋律优美的插曲节奏飞奔向小倩,驰骋在想象的海洋中,甚至是真正的被小倩玩弄于股掌之间,丝丝入扣,完全是将宁采臣此时此刻心中的惊涛万丈表现了出来,化做了最华美的图象传送给了观众。
武戏的代表,几段燕赤霞、白云师徒、黑山老妖的斗法更是飞天遁地、眩目华丽、气势恢弘,极尽想象之能事,较之电影版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值得一看。
至于最直观的画功风格可以算中西合璧吧。郭北县高楼耸立的全景、群山环绕的背景、黑山老妖演唱会……这些大场面的三维效果十分明显,但小场景、细节处理、用色处理又走的是国画的路线。
举个例子,燕赤霞和宁采臣乘着“道神道”逃避白云师徒的追杀,“道神道”在群峦迭起之间电般飞翔,虚空的群峰直似悬在半空无依无着,电脑游戏中常见的45度俯视视角,三维的视觉效果,一下子让人想起了徐克导演后来的那部作品《蜀山传》中的蜀山的造型设计,几乎完全是一模一样。
而小倩与宁采臣白天在荷塘避光保命那段戏的开始,镜头慢慢的横摇而过,幽静的荷塘,叶色青青,风光迤俪,用笔、用色、画风完全就是在摊开一幅传统的国画长卷,清新而雅丽,看着甚是舒服。而片尾的安排定格那幅宁静悠远的国画长轴的出场不单是有些时光流转,往事已成传说,流传千古不朽的意味,在视觉上更是莫大的享受。
从好莱坞到港台再到大陆,似乎很多动画片的配音都是喜欢用全明星阵容,《小倩》也不例外。每个角色都是港台艺坛响当当的人物,洪金宝、张艾嘉、刘若英、李立群、罗大佑、郑中基、王馨平、苏有朋、吴奇隆……甚至连徐克导演自己都上阵客串了一回(各位,当“金坚”打开尊口的时候可要竖起耳朵,好好听了。)
可能男女主角都不是专业配音演员的关系,听下来觉得挑大梁的这二位,配的水平相当一般,没有什么失误,但也没什么太精彩之处,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唯一的感觉是男主角的声音显的很年轻、很单纯,和宁采臣那张清新单纯的娃娃脸比较配,和小倩在一起时,无论外表还是音色都象姐弟恋的感觉。却也不觉突兀,反而觉的蛮舒服顺眼的。
各位一定想不到,所有角色中觉得配的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哈哈,“黑山老妖”。在演唱会上那段“我只是要你崇拜我……”,哎,到底叱咤歌坛二十年的老将,先天的音质、声音的处理,各方面的确是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