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阳照常升起> ,仿佛做了一个梦.一个奇异的梦.一个幻想的梦.一个带有理性的梦.一个理不出头绪的梦.一切都那么模糊难辨,一切又那么清晰易懂.不过还好,这是一个好梦.
一切皆是梦:<太阳照常升起> 初感
<太阳照常升起> 的确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电影.但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和<鬼子来了> 相比,它带给我的没有那么震撼,也没有那么来劲.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姜文.假如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太阳> 怎么也不会和姜文联系到一起.<太阳> 的清晰和难懂,注定将会是一部极富争议的影片.它的留白广大,可能是姜文的有意为之.因为这本就是导演的梦的展现.而这样的电影看一遍是不会有很全面的感受的.因为夹杂着太多的主观情绪,特别面对的是这样一部极具创新和实验性质的作品.不论是好是坏,都决定了它的不平凡.
<太阳> 跟<阳光> 和<鬼子> 都不一样,后两个是很搅动人情绪的电影.<太阳> 不是,起码表面不是.<太阳> 比较其貌不扬(当然不是说画面).打个比方,如果说<阳光> 是一个风骚妩媚的怀春少女,如果说<鬼子> 是让你高潮迭起的浪荡美女,那<太阳> 则是一个衣服裹得严严实实的害羞女人.只是,这三个都是同一个女人罢了.
<太阳> 是一部表面看来简单,实际独特的电影.而且是非常独特.它不是一部大众作品.尽管姜文一直说它有多来劲.从表面上看,感觉也不如他前两个电影来劲.就像一个穿着普通衣裳一点不性感的女性.乍一看是勾不住具有强烈荷尔蒙观众的心的.可她的美是深层次的,她谈吐不凡且有修养.
通过电影院观众的反映,大家对这个电影是困惑的.以至于后来向姜文提问时有一位观众问道怎样理解这部电影时全影院热烈鼓掌以示支持.而姜文只说了一句"太阳照常升起".其实我觉得不论是整体看还是细节看,这部片子都有很多令人迷惑的地方.包括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叙事逻辑真的不是以往的那种模式.让人感觉不是很习惯,于是理解上就会有一定偏差.这不是一部可以用常规思维方式来观赏的影片.而且给人心灵的冲击不是最直接的.不像是<低俗小说> 或<罪恶之城> 或<300> 看完就会对它的创新感慨颇深,大加赞赏.而是需要一个慢慢品尝的过程.所以会想看第二遍,第三遍.
下面先来说说电影直接给人以冲击的内容.
首先是画面.<太阳> 的画面唯美,迷人.很有情绪感染力.摄影没有想象中那么棒,但也算很好完成了任务.画面和摄影很好起到了把故事讲好的作用.不是很炫,确实很美.
其次是音乐.久石让的音乐绝对是影片一大亮点!太棒了!音乐和画面以及故事就像长在了一起.结合的浑然天成.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开头和结尾的两首歌.开头的那首外文歌真的是非常非常美.歌声一起,那种意境完全就出来了.其实开头这段音乐画面已经告诉你了这部影片的主旨.结尾的那首新疆歌也很好听. 和当时的气氛配合得天衣无缝.可以说久石让的音乐是用来讲故事和营造情绪的,而那两首好听的歌曲是用来点题的.
再来说说表演.<太阳> 中演员的表现总体尚可.因为这好像不是一个依靠表演的电影.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导演的情感抒发.不过从演员的表现来看,个人认为房祖名和周韵是最大亮点.房祖名的戏份偏多,也是片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表现相当令人满意.对人物的态度及心理表现都很准确,虽说相对难度不大,但也绝对是个人从影以来的最好演出.周韵扮演的疯妈,实在是这个角色太有魅力了,因此给人印象很深.她的表演技巧性很浅,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传达.疯的境界有了,戏就出来了.姜文奉献的是本色演出,没有令人特别惊喜之处.孔维算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黄秋生和陈冲呢.前者台词不多,基本是用眼神和表情说话.陈冲的表演很出色,但有点过,而且戏份偏少.她从黄秋生房间走后第二个进来的女人倒颇有滋味.对了,还有崔健.这哥们虽说就一场戏,但却是一场最幽默的戏,实在太搞笑了.
我对剧情不陌生.<天鹅绒> 也看过.不过没怎么看懂.而<天鹅绒> 之外的两个故事也比较简单.因此从剧情上说没有什么引起我触动的地方.电影的开篇拍得太好了.除去开头唯美的清唱歌声,鞋,脚,运动感,剪辑感都很棒.然后:太阳照常升起.
下面简单说说这四段故事.无剧透.
第一段疯.很像一首美好的狂想诗.画面精美,音乐动人.给人感觉讲故事的方法很特别.尤其是人物的出场.周韵像是一个美丽的充满幻想的女巫.房祖名很乖,很爱妈妈,特别招人喜欢.本段的隐喻颇多.很多地方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疯妈上树,房顶吟诗等.
第二段恋.感觉比较短.故事讲的也比较匆忙.主要是黄秋生和陈冲两人的表现与较量.姜文基本是个棋子.传说中放露天电影的桥段拍得没有想象中出色.黄秋生的歌很好听.陈冲很有味道.一些配角的表现也相当精彩.只是这段的结尾令很多人不解.
第三段木仓.这段的主题真的是木仓:房祖名和孔维的偷情:姜文打猎告诫孩子们搞对象的鸟不能打,孵小鸟的鸟不能打.寓意可见一斑.不过个人感觉在房祖名不知什么是天鹅绒这场戏上,对人物心理铺垫做的不够.这段和第二段一样,算是很紧凑,但有点赶场.
第四段梦.每个人的前世今生交织在一起.很情绪化,也很美.周韵的哭戏,人群的歌舞戏,激烈的火车,燃烧的帐篷,鲜花中的婴儿,"阿辽沙...天一亮他就笑了..."...太阳照常升起...我觉得不仅这段是梦,这四段都是梦,都是一种导演的情感抒发.在最后推向极致.
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第一个故事拍得最好.因为铺的比较开.而二三四都感觉短.结合整体和细节来看,真的是剪了不少戏.有些地方比较生硬和没有结合感.怎么看也不像80万尺胶片剪成的116分钟电影.感觉真是太短了,不够,很不够.
据说<太阳> 是被剪过的.不剪不让上啊.于是这样紧凑的结构导致了一个节奏不统一的问题.我想象着<太阳> 会有另一个加长版本.能够更加充实的表现一些内容.起码给人一个更广的思考空间.一个能在观影过程中体会的私人空间.总不能都用留白广大来说事不是?
<太阳> 是一个导演的心灵表达,只是这种表达隐藏的比较深.看一遍真的很难明白.初次观感情绪很复杂,很难读懂一部影片的全貌.也不易在<太阳> 中和姜文找到直接共鸣,因此这只是一个很表面很初次的理解.毕竟<太阳> 不是<黄金甲> ,更不是<变形金刚> ,它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很多关于人性本身,人之内心的表达.如果<太阳> 是酒,应该是低度酒,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后劲十足.
写了这么多.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没看过这部电影似的.一切都很明白,一切又都不明白.
终于明白威尼斯为什么没有把奖颁给<太阳> 了.它并不是那种招很多人待见的作品.评委们也没有时间去读那读不完的白.张艺谋也绝没有可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所谓争议之作嘛,至于它和天才之作又差多少呢?
<太阳> 在国内的票房,是很难预期的.但我想不会太高.也就在一亿左右徘徊.因为<太阳> 太个人了,太姜文了.因此估计很难和普通观众有很融洽的互动.当然,再看一遍的感受或许会不同,那就等到那时再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