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要苛求完美的现实态度来讲,《建党伟业》集众星之风范气质,个性智慧,是一部很好看的大片。《建党伟业》有木仓杆子,更有笔杆子,那就是北京大学为源头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导演黄建新表示:“设置这场戏是希望用时下的眼光去看去重新审视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辩论双方没有对错,他们说的很多话对于现在的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我完全赞同黄导的意见,“照办,是,安排”。绝食是对的,吃饭也是对的。
1916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由此拉开了北京大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在蔡元培到来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学校封建官办的性质,北京大学发展举步维艰。蔡元培到北大后,采取聘任名师、调整学科、规范课程、整顿校纪、严肃校风、招收女生、兴办学术刊物、倡导文化对话、扶植各类社团、提倡美育、加强体育等改革措施,使学校“学风丕振,声誉日隆”。而贯穿这些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蔡元培提出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一办学方针的实施,一方面开启了科学精神、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潮在北京大学的接受史;另一方面又为传统文化思想保留了一席之地,避免了矫枉过正的偏激。从此,新、旧各派同在北大自由探讨、砥砺学问,北京大学逐渐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闻名于世。
2011年,社会心态写入“十二五规划”,即:“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引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可以讲,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就是今天的“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电影大片《建党伟业》充分展现了新旧双方思想之交锋论战。镜头从陈独秀、孙中山演讲切换到北大图书馆,新旧双方开始了论战。
首先由学界耆宿辜鸿铭发言,这位梳着小辫的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理性地为孔子辩护“古人何罪于今人”。我想《走向共和》电视剧定位慈禧太后、袁世凯为政治家也是有道理的。《建党伟业》中袁世凯、蒋介石都是比较正面的表现,毕竟一个推翻了皇帝专制,一个坚持抗日,都是“内中国外夷狄”的人物,这是客观事实,不容否定。
其次由胡适先生发言,其“干不了”白话文针对“无能为力”古文,占了上风。
随后蔡元培校长发出疑问:“为什么放着老师不学,非要学学生呢?”
陈独秀回答:哪个能救中国,便学哪个!
接着辜鸿铭插言:“笑话,纵观世界,哪个国家统治的精神,不是自己国家和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思想?”
李大钊先生回答:“放眼世界,从更加宏观的视野看人类未来,何谈可笑。”“在俄国,有一个叫列宁的人……”
新旧双方平等论战,都有道理,不分上下,蔡元培校长兼容并包坐在辜鸿铭一方,面对新文化“三杰”。而“三杰”中,陈李是宏观派,胡适是微观派。是新的对,还是旧的对?是宏观派对,还是微观派对?是唯物主义对,还是经验批判主义对?小平同志讲:“人有两只手,这是毛主席的话,毛主席经常强调,两手都硬,两只手,不是一只手,是两只手”,“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辜鸿铭面对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的进步青年罗家伦(清华首任校长)的质问,不搞争论,因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所以要坚持两点论,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不好区分,他们讲的都有道理,不能简单区分雌雄。
影片最后,在中国共产党这个“领路人”领导下,中国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小平同志讲得好“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了,不能等了,再耽误不得了!”“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要开呀,开放了信息才灵通”“动摇不得,要继续发展,要使人民生活继续提高,他才会相信你,才会拥护你!”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就学过南湖这篇课文,那时记忆力强,情景形象至今难忘。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理解力强了,“烟雨迷蒙访旧踪”,这次看了《建党大业》以后,信心增加了,我辈当光先人之绪,屹立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