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又一次,我来到陌生的城市,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不让自己去想起,把心里的负担全部搁置下来,获得片刻的休憩。尽管这只是短暂的抽离,我却逐渐上瘾。这一次,我挑选了一个与厦门如此相似的城市,奔赴千里之外。
你好,青岛,我的灵魂暂且皈依。我奔赴千里之外,只是为了与你告别。我们的灵魂都是自己的孤岛。冷暖自知。这样孤独。90分钟的飞行旅程在同伴小H的臆想中安全着陆。机场大巴2号线穿行于这座北方城市的夜景,霓虹灯闪烁,建筑渐次繁华。中山路,到站下车。拖着行李箱走在路上寻找已预定的酒店,拖箱在身后滚动发出的声响惊动了路人,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小H说,这一刻真切地反映了我们是闯入这里的陌生旅人。过客,这个词听起来孤单而感伤。
栈桥。我的3仔并不能够完美地展现栈桥的夜景。真遗憾。锦江之星CHECK IN后,沿着中山路向海边信步而去。愈靠近大海,愈能清晰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栈道下是沙滩和大片礁石,有不少人穿行于礁石间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上前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在抓小螃蟹。堤岸上坐着年轻的恋人在低声细语,他们的存在让这里的夜变得温馨而安静。有想打电话的冲动,拿起手机从通讯录的第一个翻到最后一个,没有一串可拨打的数字。在一个熟悉的名字前停留许久,终究,还是合上手机。
离开栈桥,我们去了青岛台东商业区不同于栈桥的安静,台东夜市熙熙攘攘,人影攒动。喝了一杯丝袜奶茶,口感无异于珍珠奶茶。发现一家山寨的“王姐烧烤”,吃了一串大鱿鱼。这是第一夜。我们来到青岛。回到酒店。一路上小H的短信铃声不停。我的手机,如关机般,一直很安静。似乎只有旅行在陌生的城市才更有机会早起欣赏到城市的清晨。微光泛白的天空,弥漫着薄雾的街道,三三两两的路人,迅疾而过的车。熟稔地走在中山路上,太阳洒下清淡日光,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一扫阴霾。步行五分钟便到了劈柴院,著名的小吃街。这是后来一连三天我们最常来的地方,尤其是进门便能看见的这家“豆腐脑”,我和小H连吃3天依然迷恋喜爱。江宁会馆,老旧古朴风格的饭馆。在里面吃饭据说可以看戏,只是我们没有去尝试。我在想,听戏的话,戏台上唱的是什么地方戏呢?我始终更喜欢吴越江浙地域的越剧或者黄梅戏。
来到青岛前通过电话和淘宝就预定了崂山仰口的包车,热情的孙师傅接待了我们.若是能在旅途中遇见一位热情好客的陌生人,不经意间就点亮了整个旅途的心情。与这位和蔼的孙师傅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一路上他亦给我们不少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少走弯路少碰壁,很窝心。
崂山风景区,我们游玩了仰口和石老人浴场两地。仰口,绵延陡峭的山岭,南北方的差异从山峦中也能清晰辨出。南方的山多清秀迤逦,北方的则更显大气磅礴。原来山与人,有着一样的特性。
石老人海滨浴场。远处的礁石,是石老人的由来。据说这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有一说法是这座石像仿似一个老渔夫腰弓驼背守在海边,期盼着自己被龙王抢走的女儿归来,最终变成了一尊石像。时常能听到这样的传说,一份执着的等待,海枯石烂。只是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执着。原本相信的我开始持保留意见。我想,这是我成熟的标志。
不论见过多少次,每一次再到海,依然是那个没见过市面的模样,兴奋地向海边飞奔而去。浪花拍岸,便忍不住想要脱下鞋子去追逐嬉戏一番。不记得是什么广告的广告词,我单纯的喜欢这句话。曾经我们一起在厦门看海,牵手走过鼓浪屿的每一条小巷,如今想起变成多么遥不可及的事。虽然我知道所有的安慰无论如何也无法愈合这个伤口,但我始终是一个不愿认输的孩子。如此,也罢。
此行的
青岛旅游,终于让我释怀~我想说,我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