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现在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看《红颜》时候的经历。那是一个不怎么冷的冬天夜里,我和好友下班后去逛了平常去的碟店,在店里看到了这张名为《红颜》的盗版碟,出于对国产电影尤其是比较小众的电影的关注,我买下,然后回家。
几年后,我再次以同样的经历,在另一个下班的夜里,和另一个朋友,在另一个城市的另一个碟店买到《苹果》的盗版碟。封面上依然印着导演李玉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范冰冰望着镜头,一脸的茫然。
又过了几年,到了今昔,我在一个神奇的观影环境下,看完了尚未最终制作完成的《观音山》。当我看完《观音山》之后,心里泛起了和当年看《红颜》《苹果》时一样的情绪:那是一种复杂的、莫名的、带着一点难受、一点憋屈、一点不想说话,只想静下来慢慢回味的感觉。
我记得的当时看的《苹果》,片名打出的是“Lost in beijing”。这个电影已经有着太多的新闻和八卦围绕,当年在纷纷扰扰之中,莫名的造就了一个诡异的状况;如今数年过去,那些新闻八卦已经流逝,无人提及,而让我记起的,则是影片在摇晃的镜头里拍摄的北京:风大,有沙,很大的路,很大的城市。看似可触摸,其实离你很远,让你难以靠近它,难以认清它,难以了解它。
是以,“迷失”。
这就是李玉拍摄城市的感觉。《观音山》里的四川城市----都江堰也好,成都也罢,抑或乐山,影片没有刻意的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地标,其实可以抽象的看做集结西南城市为一体的“某城”。在《苹果》里,北京是冷的,冷到极致,不会给观众带来丝毫的温暖感受;而数年后,李玉镜头下的《观音山》,则在冷冷的氛围里,带上了一丝慰藉观众心灵的余温。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电影,那就是----“三个高考落榜的打工仔和房东老太太之间的那点事”。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没有太强势的剧情,这是《观音山》和《红颜》《苹果》最大的区别,后两者都是有点“知音”体的奇情社会新闻稿,而《观音山》的故事,非常的生活,非常的真实,当中的那些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普通人,就生活在你的身边。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曾经和人一起合租,承担在北京不菲的房费。最多的一次,和7个人合租三室一厅,那样的群居生活,着实是一次当下大多数年轻必经的生活体验。所以当我看着影片里,范冰冰、陈柏霖和肥龙饰演的三个年轻人合租在一起的段落时,总让我自己回忆起那段时光。在国产电影描述年轻人的作品里,我很少见到这样的真实故事,大多的则是像《杜拉拉升职记》《爱出色》那样,主角永远衣食无忧,哪怕一个月只有几千的工资,依然可以住得宽宽敞敞,穿着名牌衣服,生气了就能刷卡买辆车,闷了就去国外度个假。不真实,虚伪做作,主创给观众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意淫片。所以,我对李玉能如此真实的拍摄中国当下社会,大部分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像她这样能够正视大众真实生活的导演,国内委实不多。
《观音山》这部电影,前半段一直在展现范冰冰饰演的南风等人的生活状态,所以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年轻人的青春片。但等到中段,张艾嘉饰演的中年丧子的常月琴出现的时候,我一下子疑惑了:这是一条完全和南风无关的故事线,加入目的为何,莫非导演是想表达常月琴和南风这两个无论是年龄、生活状态还是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人如何在朝夕相处之下互相改变的过程?再看下去,等到南风扒火车去观音山,再到常月琴和南风看着汶川地震后的废墟的时候,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导演的意图。再看到尾端,一行人合力将破败的观音庙重新修葺完毕的时候,那一刻我终于感悟到《观音山》想传递给观众的,究竟是什么。
我非常喜欢影片里的三个段落。第一个,是南风三人扒火车,跟着火车穿梭在西南山区里的段落。如果和我一样,在西南生活过很多年的人,应该能够明白火车对于西南人不一样的意义。西南山多,雨多,如我所在的贵州,向来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谚语,山多,造就了火车铁轨的难修,所以在西南坐火车,会经历无数的隧道。这些隧道打通了拦住路轨的整座山,小时候的我,一直惊叹修路工人的力量。《观音山》里,南风三人坐在火车上,随着火车一起穿梭在那些隧道里,画面时而全黑,时而反白,南风的头发则随着风飘逸散乱。没有比这更能击中我的了,小时候和朋友一起扒火车、幻想随着火车去到天涯海角的那些点点滴滴回忆,一起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相信导演和编剧一定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才能把这段很容易拍得小资、拍得装逼、拍成“披着长发、沿着铁轨流浪”的戏,拍得如此的真实、如此的不矫揉造作。
第二个段落,是常月琴在儿子的生日加忌日,斥责捧着蛋糕,前来找常月琴的准儿媳。因为要给男朋友庆祝生日,玩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最终导致了自己失去一条腿,而常月琴则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这对二人来说,都是悲剧,这段戏也是全片情感爆发得最激烈的一个场面。常月琴面对儿子的女朋友,自己的准儿媳,大声的吼道:“你拿着这个蛋糕来,来我家,是想做什么?是想提醒我,今天是我儿子的生日,是我儿子的忌日?!”我看的时候,很害怕导演将其处理得狗血化,例如常月琴会在下一个镜头,捧着蛋糕,狠狠的摔在姑娘的身上。这的确是很戏剧化也很常规的一种剧情,但是,这不是真实生活里,真实的人会干的事,因为像常月琴这样勤俭持家的女人,是不可能如此糟蹋东西的。所幸,李玉导演也没有这样去安排桥段,常月琴捧着蛋糕,也没有摔到对方身上,也没有扔到地上。这也是我觉得《观音山》优秀的地方:它没有刻意的制造大悲大喜,也没有狗血淋头的剧情桥段,整部电影里的诸多细节,都是真实而动人的。真实,是现在的中国电影,最缺乏的东西。
第三个段落,是常月琴和南风一行人,重游地震旧址之后,在观音山上与寺庙里的和尚合力修葺好观音菩萨的过程。看到地震出现的这个段落也让我大为触动,因为这场地震是所有西南人的一个噩梦,我身边的许多家庭都因为地震而改变了人生轨迹,所以当大银幕上再度重现当时地震的那些真实镜头的时候,我的鼻子再次泛起阵阵酸意。影片里,常月琴用一种悲悯的眼神看着这片废墟,身外,是许多人真实的苦痛;心内,常月琴正在无时不刻不受着如斯的煎熬。
所以,电影最后安排了几人重修观音庙的段落。观音山是一个点题的坐标,这座名为观音的大山,也和千千万万的西南人一起经历了地震,庙倒了,观音也被毁掉,南风和常月琴一起重修了观音庙,在这个过程里,她们都开始试着逐渐的走出各自的心灵困境。
当然,于我这样的观众而言,看这段戏还有另一种猎奇的心态,那就是看看,观音菩萨究竟是怎么做成的。踩泥,撒木屑,绘色……再加上寺庙和尚淡淡的解说,与观音山优美的风景,这段戏足以令观众的心灵,得到一次瑟静的慰藉。
李玉是一直拍摄女性题材的导演,经历了《红颜》和《苹果》的大悲大喜之后,这部《观音山》让我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感觉,而给我这种感觉最大的角色,就是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这是一个退休在家的中年妇女,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儿子正当壮年却横遭意外,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每天都在折磨自己,承受着这份悲痛,唯一可以释放自己情感的,就是京剧。当她实在忍受不了这份痛苦的折磨,选择割腕来结束生命,却意外的被南风救起之后,在死亡边缘游历过的她,开始试着重新的感受生活。张艾嘉在影片里的表现相当出色,尤其是最后在观音山与和尚的对话,老资历演员的功底显露无疑。
而全片突破最大的,就是饰演南风的范冰冰。我在看电影之前,一直对她能否饰演一个20岁的高考落榜生表示疑惑,看完电影之后,这种感觉不复存在。影片里的范冰冰,要去饰演的是一个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继父却是一个酒鬼,常年酗酒到住院的程度,眼不见心不烦的她跑到另外的城市去独自生活,在酒吧卖唱。这是一个和范冰冰自己的生活经历完全不相干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本身是没有多少大的戏剧起伏去表现的,因为她要表现的是一个在真实社会里生活的人,所以范冰冰必须要像在拍纪录片一样,去展现南风这个角色的生活状态。而李玉又在许多戏里设置了一种自然的拍摄方法,没有给出具体的剧本和走向,一切靠演员自己发挥。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举动,因为这意味着谁都无法控制拍摄局面,如果演员出一点问题,那么整场戏也就会拍砸。但是范冰冰的演出让我大为惊叹,影片里她替肥龙出头和人谈判、在酒吧卖唱自HIGH、在家里的群居生活,那些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在大银幕上的状态都是如此的真实,让我几乎有一种范冰冰就是这样的人,她就是在这样生活的感觉。我不敢说《观音山》是范冰冰演得最棒的一部电影,但这绝对是让我对她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印象深刻到我简直觉得,和过去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她不是一个人在演。《观音山》再次证明两件事:一,好演员,终归是要发光的;二,遇到合适的导演,好演员才能发光。
《观音山》放弃了大悲大喜的戏剧桥段,用一种近似白描的手法,来展现了当下年轻人里,某种群体的生活状态;又用常月琴这个角色和南风的碰撞,来勾勒出两代人的融合与交流;再用观音山,来点出了主题:真实世界里的废墟可以重来,可以焕然一新,而心灵的废墟,应该如何重建呢?代表老一代的常月琴,最终再次选择了离去,她的身影消失在观音山,得到了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的观音的救度;而代表年轻一代的南风,则在观音山获得了新生,她抛低了种种纷繁的往事,走向新的生活。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这,就是我在《观音山》里,领悟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