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绝对不怕剧透的片儿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源代码》绝对不怕剧透的片儿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源代码》绝对不怕剧透的片儿

楼层直达
嘿乡巴老

ZxID:16085826

等级: 新兵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9-01 0
《源代码》绝对不怕剧透的片儿
[align=center][attachment=4215004][/align]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死于源代码。《源代码》在北美上映是4月1日,好处是本片绝对不怕剧透,最多只是对“剧情”的探讨,究竟是否符合编导的构思,那就完全不好说。正如电影中的角色,在最重要的关键之处说谎(当然也有相当原因是他们也不知道真相,被编导操控着),编导也未必就能把全部创意都和盘托出,故弄玄虚对于艺术创作其实是好事。

  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美军上尉柯尔特·史蒂文斯,在火车上醒来,却发现身体已经是历史教师肖恩·范翠思,与同事克里斯蒂娜有着一些暧昧。八分钟过后,火车爆炸。女军官古德温指示他行动,找到嫌疑人,任务接连失败之后,被源代码系统研发人拉特里奇博士告知:“源代码世界由死者的8分钟残留记忆重建而成”,肖恩便是柯尔特对应的源代码穿越躯体,因为他们高度契合,在穿越中,意识依旧可以独立、自主的行动,并产生效果,但是博士说“对现实并无影响”。本片至少进行了九次穿越,事实上八分钟的说法hold不住,柯尔特有多次超出残留记忆的限定。不仅认识一些新人物,且尝试过下火车,更有亲眼看到火车爆炸的机会。也就是说,源代码系统开启了平行宇宙。

  邓肯·琼斯在大受好评的《月球》之后,交出的作业依旧优秀,甚至比绝大多数观众看到的更加精彩,在反恐、爱情、偶然的命运之外,更有科幻意义。正是拉特里奇博士台词有意无意的误导,既欺骗了戏中人,也让观众以为剧情上有很多漏洞,从拉特里奇博士对古德温按下柯尔特生命维持系统的停止键紧张的程度可以看出,他并不能确认源代码中。盘点整个故事设计,只要开启一次穿越线程,就是一个平行宇宙的诞生,肖恩只要不在源代码中死去,这个平行宇宙就可以继续存在。《源代码》最后,古德温收到了肖恩发出的短信,而拉特里奇博士的发型也确认这个平行宇宙的时间对应在本片故事开始之前。古德温收到柯尔特的提示短信:“源代码已经超出想象”,这是解读本片的又一关键细节。或许在现实世界中,古德温因为兑现诺言杀死柯尔特,她本人被处死之后,成为任务的最佳执行者,她是出于子宇宙中收到的短信。这个短信,究竟是博士制造的还是真实的,都已经不可考。如果想多了,会把大脑烧坏的。

  源代码程序系统将脑电波残留信息充分量子化处理,碳基生命以代码或硅基生命的形式存在(对中国人来说,最容易理解的比附就是灵魂附体),每一次进入源代码之后,都会产生新的反应和后果,主观能动性非常强烈,也就是说源代码等于平行宇宙的搅动设备。但是相对于《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逻辑更加严密的电影来说,本片没有用力、用心去解释更多的可能出现的错差,比如多重宇宙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平行宇宙的开放性,且多次与现实世界或上一层宇宙之间的角色进行联系,这些问题都没有解释。本文来源[url=http://www.sun338.com/][color=#262626]太阳城娱乐网[/color][/url]。《源代码》的“平行宇宙”,是很重要的前提设计,就是将肖恩的“最后八分钟”信息全部掌握,分析、编码、输出、擦写(我们无法思考每一时刻的所有信息量究竟有多巨大,也许用太阳系做硬盘都存不下)。既然每个量子点都能分化出两个世界,那么可以源源不断的劈开新的宇宙。SO,你还在乎死吗?总有可能在其他宇宙中活下去,你的人生总能玩下去!再联想开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是否也是个超级源代码程序系统呢?

  “源代码”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信息编码的概念,更暗示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信息的映射,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另外也可以说《源代码》也在说明我们所处的所谓“现实世界”的存在,也许是上一级程序(父宇宙?)下的“源代码”程序系统(子宇宙?)中的意识投射。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缸中脑”的猜测。《黑客帝国》、《迷失》、《移魂都市》、《盗梦空间》等,已经在此之前就这个做出了不同的演绎。

  《源代码》的开放性不够眼镜,其实承担不起再进一步的追问,所以导演邓肯·琼斯也表示:“我想挑战观众的思维,让他们思考人类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也想让观众忘记影片中的具体角色。我觉得这是我要拍的影片的终极意义,即使它不是科幻影片。”这与多线程的《回到未来》、《大话西游》、《无限复活》等电影一样,归根结底讨论的还是人类生存的意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
DB+5 2011-09-07

不错,欢迎您再来!

金 刚″

ZxID:3739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9-01 0
   呵呵。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