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漫卷之间,飞叶离枝,旋舞着地,走来一份黄金铺织的雍容,更不用说天边一行几度南来北往客,从容飞越苍茫。最好凭风伫足于芦荻满洲的湖畔,浅吟低唱一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妙景入诗,佳句胜景,无酒醉心神。
有一种香味,总是让异乡飘零的游子热泪盈眶。
是啊,那是红薯的香味,绵远悠长,醇香甘甜。如深巷的酒那一无字的招牌,却牵扯着路人的脚步。远远近近的笼罩着大街小巷,钻入你的鼻,又钻入你的心。拔开粗糙的焦皮,如捧着热乎乎的一颗红心,香甜软嫩,吃在嘴里,暖在心窝,甘甜如饴。
红薯的话题曾经是整整一个时代的记忆,镌刻在岁月的丰碑之上,成为任谁也抹杀不了的痕迹,于是很多时候也成为你我他争相谈论的回忆,虽然带着那么一些苦涩的回甜。
寒冷的冬日,米饭覆盖着红薯上桌,腾腾热气中伴着香甜也便弥漫开来。望着碗中袅袅的烟雾,我与妻子的思绪都又回到了从前,有一搭没一搭地叙述着童年与红薯有关的趣事,女儿在一旁新奇地聆听着,融融的温暖便在这饭桌上渲染。今一晃十年过去了,再也不是那物质贫乏的年代了,人们丰衣足食,而且花样翻新,但对红薯的那份情感却依然如故,仍有许多人喜欢红薯那香甜沁脾的味儿。吃红薯已不单单是果腹,更是一种享受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路经卖红薯的烤炉,冒着热气,飘散着甜滋滋的香味,很是诱人。 脆脆的皮、黄黄的壤、热热呼呼的,青年人,过来称一块、尝尝新鲜;老年人,过去买一块、吃个稀罕。看着他们喜盈盈的神态,真是馋人。街小巷,到处可见卖烤红薯的,随时随地就能闻到,烤红薯甜滋滋的香味。越是靠近烤炉,浓浓的甜味,越是浓重。揭开炉盖,诱人的香就憋不住逃了出来,引得老少妇孺纷纷驻足,递上块把两块钱,拿起三两个不大不小中等个儿的,将烤得蓬松的薯皮剥开,当街就啧啧有声地品尝起来,焦黄的薯肉热腾腾,香喷喷,吃的人由衷地赞,卖的人开心地笑。
阵带着泥土味的红薯香迎面扑来.向前几步拐了个弯,我一眼便看见那个大缸上面排满了烤得略带焦黑的红薯,一股股微烟袅袅升,慢慢的变淡,变淡……找一根带着尖端的硬棒在沙地上挖出一个坑,大家分头找来干柴,随着“兹”的一声响,一堆篝火瞬间在天地之间熊熊燃烧起来。等到它慢慢的熄灭变成一堆炭火时,大家便齐心协力在炭火中间扒开一个大坑,将红薯依次放进去,再小心翼翼地用炭火盖上,然后围火而坐,静静的等待红薯飘香。
不久,一缕缕清香随着上窜的微火苗直扑鼻而来。一如猎犬闻到了猎物的气息,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操起身边的木棍子,一齐动手,顷刻将一堆炭火扒得火薪四射。好似一张年久失修的木床,突然压上去一个大胖子--刹那间散落得满地狼籍。
取出香喷喷的红薯,顾不上烫,放在手里,边抛来抛去边用嘴奋力地吹上面的炭灰。仿佛饥肠辘辘的乞丐突然间得到一位好心人施舍的一碗滚烫滚烫的稠甜粥一样,欲吃不能,欲弃不舍。最后等不得了,边吹边庛牙咧嘴的吃,直吃得满嘴焦黑,相互追逐取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简单却快乐着。当然有时想想也不免苦涩,因为我们本应该生活得更好。烤红薯的香味,绵远悠长,醇香净爽。如深巷的酒楼,虽无一字招牌,却时刻牵扯着行人的脚步。也使我在严寒的北方的冬季感到了一丝黄河滩的温暖。我更知道:从这个季节开始,一直延绵至大地回春,每当暖阳慵慵斜照,缓步街头,有一种香味,总是能勾起你饥肠辘辘肠胃的食欲;有一种香味,总是让你四处找寻,倍感生活的温馨;有一种香味,总是瞬间让时光倒流,让你重回童年时的乡村;有一种香味,总是让异乡飘零的游子热泪盈眶。总会从烤红薯的摊位那里轻捏一只散发甜甜香气的烤红薯,俯首轻轻吹气,悠悠然、陶陶然。美美地吃上一顿。这景儿,若入画,必是一幅生机盎然的市井素描图。我不是在忆苦思甜,我这是睹物思情呢。因为我有好多年没有吃到乡村的烤红薯了。
剥开红薯的粗糙的焦皮,我轻轻的咬了一口,一股醇香迅速占领了我的味觉,在冬日的阳光下,在我手捧红薯的那一刻,我发现有一种香味,总是让你四处找寻;有一种香味,总是瞬间让时光倒流,让你重回儿时的乡村;有一种香味,总是让异乡飘零的游子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