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前,我以为它会是一把解剖社会病灶的手术刀。我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中国的一些“公共知识分子”都在大力推荐本片,但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这部电影并不是一把手术刀,而只是一部城市童话。
这部电影我是和老婆一起看的,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对话就是男女主人公长大成人之后再次相遇,男主人公劝已经成为黑帮老大情妇的女主人公和他一起私奔,这时女主人公问:我们靠什么生活?男主人公答:爱。
听到这个回答,我老婆很开心地笑了。老婆的笑让我有一点点费解,因为我以为她会因为这个回答而感动的,我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她有这样一个习惯——她总是在睡前逼我说一句她最喜欢听的话,这句话就是“我爱你”。
看来,最喜欢听我对她说“我爱你”的我老婆也认为靠爱生活基本上就是一句屁话。
关于爱,我最近听到过这样一段很精辟的评价:你从未感觉到爱,因为爱根本就不存在,爱这玩意儿其实是我们这种做广告的人发明出来的,写在广告词儿里,好帮客户卖点儿尼龙袜子什么的。
看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脑海中首先闪过的就是这段话——让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用爱情去对抗因体制而产生的种种苦难,这到底是一个神话,还是一个阴谋?
现在的流行文化总是在宣扬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于是爱情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宗教,成了可以刺激年轻人去消费的灵丹,同时也成了让年轻人自动逃避自由的妙药。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的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但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会认为自由是比爱情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呢?
25年前,罗大佑在他改编的《青春舞曲》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歌词:“地下埋藏的,为自由付出的代价,是否我们已经忘记?黄花岗的灵魂,他们地下有知,能否原谅我们?”在今天的华语流行歌曲中,我们还会看到类似的歌词吗?你看到过吗?反正我是没看到过。
为什么今天的流行文化不会像大力宣扬爱情一样大力宣扬自由?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为了爱情所能做的最极端的事无非就是制造一起情杀案,而年轻人为了自由所能做的最极端的事却有可能是革命。
今天的流行文化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就是因为这更有利于维护社会既得利益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吧。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情的确就像德国混蛋导演法斯宾德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最精良、最狡猾、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