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  里面的弹琴不怎么好听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钢的琴  里面的弹琴不怎么好听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钢的琴  里面的弹琴不怎么好听

楼层直达
尘缘了凡尘事

ZxID:17024509

等级: 上士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
   看完电影出来,在地铁上开始查张猛的资料。查到了出生在东北辽宁的张猛,给赵本山写过小品的张猛,大学读舞台美术系的张猛。于是一个《钢的琴》张猛就变得顺其自然起来。故事背景设置在东北一个钢铁厂,电影中出现的东北味儿十足的包袱,在铁厂的那一段印象深刻的舞台演出,这些都变得非常好理解,甚至是理所当然。因为这就是张猛生活的年代,这就是他所目睹的生活,所以大家都说这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意义也正在这里,因为这个故事、这些场景是有根源可寻的,是接地气儿的。
   因为上期的南周文化版做了《钢的琴》,协助跟了版,所以看之前基本都剧透了。但毫不否认,它依然给我带来了惊喜。它并不是一个父亲为了挽留孩子辛苦地做钢琴的亲情片。而是在做钢琴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地把镜头锁定在这个东北的废旧钢铁厂里,做钢琴的过程也充分地展示了切割、焊接这一系列钢厂的运作过程。由钢铁厂引出的钢厂倒闭、倒卖废铁、以前备受尊重的工程师、大量的苏联歌曲、苏联的《钢琴制造》、炸烟囱、朋友的女儿被怀孕后小年轻出去闯世界,这些才是张猛真正想要说的东西。
   在破旧的钢铁厂里,工程师对着下岗的老职工发表了演讲,演讲中充满了诗歌化的表达,甚至语言过于文学化显得有些不真实。张猛士导演,也是编剧,如果这段演讲词出自他之手,那么这场演讲则是电影最好的致辞。短短几句话中洋溢着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想象正是张猛对过去时代的追忆和怀念。他不厌其烦地把镜头对着那些机器,对着火光四射的焊接机,对着灵活的起重机器,钢的琴影片剧情介绍演员表 不顾一切地想把属于这个年代的记忆用镜头保留下来。
   最后,烟囱还是被炸了。在巨大的空间中,两根向上的矗立的烟囱轰然倒下,形成一种很奇异的视觉效果。这些意味着钢铁时代的结束,消费时代的到来。这一段让我想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里面移民的楼房被一点点拆掉,留下破败的墙面尴尬地在那里立着。无论是烟囱还是楼房,它们都意味着在时代的节点上。而对于新时代的来临,张猛只是非常轻微地在卖废铁那一段提到“以后这土地会用来开发”,我并没有看到这部电影中对消费时代的
  反映,无论是欣喜也好,焦虑也好,都没有。倒是在《三峡好人》里,镜头对准移民的小孩子,孩子口中唱着网络流行歌曲,歌词的内容与孩子的纯真形成对比,这个地方我把它理解为贾樟柯的些微反思或者说不安。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在工厂里的那一出舞台剧了。无疑,秦海璐是一个非常有张力的演员,火红的裙子、金色的乐器和黑乎乎破旧的机器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带着些许的魔幻色彩,节奏强烈的乐曲已经用意明确地在歌颂这个机器年代,
   音乐应该是这部电影最加分的地方了,大量的苏联音乐和故事背景非常契合。这种歌舞剧的表现形式、大量音乐的使用让我不停地想起郭涛演的一心要造飞机的电影《高兴》。
   如果非要比较,同样是描述某个特定年代的底层人物,如果说贾樟柯的电影是苦的涩的,那么张猛无疑要温和得多。我看到的只有他满满的怀念,满满的致敬,满满的不舍。里面有幽默,有乐观,有生命力,但是相比而言,虽然贾樟柯或许有些做作,但有更多思考的内容。
   这部片子未映先热,大家都说它是个有诚意的片子,那么诚意到底是什么?是导演对自己怀念和想象的年代的真实再现?是对音乐的认真挑选?还是说其中很多元素让观众尤其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引起共鸣?真诚是一部片子的底线,快速解决便秘的办法 因为太多不真诚的片子,所以这个竟然成了一个最高标准了。在片子中,其实并没有看到太多对历史节点的思考,其中一些包袱笑点也显得很陈旧,造钢琴之前太多的铺垫甚至有几分钟我快睡着了。
   今天我在的影厅,我数了一下,估计也就三十几个人。《钢的琴》一部分投资来自韩国,一部分是张猛和他的朋友自己凑的,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小成本电影的票房压力。无论如何,这是今年到现在为止,看到的“有诚意”的片子,推荐一下。
剧情吧魔兽地图
猫小生、

ZxID:15490633

等级: 元老
配偶: 猫小耳、
◆影视天地欢迎你----- 为您服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6 0
不能说的秘密不错

际遇之神

奖励

被富婆包养,轻易就获得钱财无数,获得6DB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