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3:粉酬定律的背反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变形金刚3:粉酬定律的背反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7个回复

变形金刚3:粉酬定律的背反

楼层直达
每年的体检

ZxID:8828297

等级: 下士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
不管争议多激烈,《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系列的特点在某些方面具有难以忽视的代表性,于是抖着胆子和腮帮子,剥削吴思“血酬定律”生造了这么一个新词,试图勾勒些乱象中的规律。若嗦程度过分,只怪午夜咖啡效果太好。


一般来看,改编名作总是事倍功半的好事,原作的盛名本身就相当于一大笔宣传费,其粉丝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片方打出相应消息,总会有粉丝跟进传播,于是这部电影天然便具有了一定量的潜在受众甚至免费宣传工具,电影信息也会以极佳速度慢慢渗透到其他领域里,这优势是纯原创故事无法比拟的。内地这几年大量涌现拍摄\"家喻户晓\"的故事和人物的电影,甚至不惜撞车,大致也就是这个因素。


理论上说每当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如小说,动画,游戏,甚至电影本身)的改编项目书被放到电影制片人的桌上时,内部博弈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是保守出击,还是另起炉灶,是小敲小打试水,还是大操大办唬人。两者自然都各有利弊。但不管秉着怎样的思路,整个工作行进过程里一定是会考虑到所谓\"粉酬\"之事。简单说,也就是制作方会仔细计算如何\"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满足尽可能多的粉丝\"。粉丝的数量被当成砝码在天平上移来移去,因为电影终究不是为他们拍的。


原作的粉丝会自然过渡成电影的准观众,所以按道理编导几乎是有义务为此尽力将原作精彩地影像化。但问题是,过份迎合粉丝,势必会影响其他受众投入。毕竟对任何名作来说,看过并热衷的粉丝相对总是小众。那些仅仅有所涉猎或听闻,保持着一定兴趣的关注者,可能决定着更广泛的口碑传播效应。


况且粉丝也分很多类。有的花痴人物,有的迷恋设定,有的对故事维护备至,有的则更看重原作里的某些元素。对他们而言,看电影前心里多少总存了假想中的模子,观赏的过程会下意识参照对比。对一部正常作品而言,\"好\"与\"差\"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而一开始就存在各种限制的话,确定方向后的每步更会如履薄冰。“众口难调”这四个字并不能算编导的托词。


再者,小说、电视、电影这些体裁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隔阂,以某种方式呈现的内容,换一种方式效果必然会变化。其次,由于时代始终在前进,审美在变化,趣味在变化,很多内容必然不可能以完全的面貌搬上新舞台。而且我们假定即便再工业化的商业片也是需要创作的,恐怕任何创作者也都不甘心沦为纯粹按图索骥的工匠。编导野心这件事可大可小,这里先不说。


好好一笔账就要看怎么算了,假如一部电影面对的是站成一列的一百个观众,对原作的兴趣从左至右递减。那么很自然的,片商会发现--不管他们怎么拍,队伍最左边的十个人可能都不会表示满意。但这十个人又决不会放弃关注电影的消息,甚至即便他们从头到尾都发表负面信息,但其中一部分依然会去掏钱买票。于是,这十个人的感观是可以忽略的,不需要对他们付出“粉酬”。张纪中曾经在锵锵三人行里抱怨,他拍金庸剧老被质疑,有一些超级书迷,永远是如数家珍地跟他说你这句不能动那里不能改,所以他最后采取的态度就是不理。暂且不管他找借口的动机与偷换概念的行为。毕竟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确实必然走到这个结果。反而当张胡子继续一部部往下拍时,慢慢开始出现“其实在进步”,“有的地方也不错”的声音了。


而最右边的十个人,本来就对这个题材不存在好感,那么除非拍成别的样子,否则他们毫无消费欲望。但这种迎合基本无法预测,性价比也太低,当然同样不予关注,吸引他们左边的那十个人容易得多。但如果考虑在有限空间里加入其他可能吸引人的元素,比如明星,比如类型,比如黄段子,或许反而能增加他们买票的几率。对于片商和导演来说,钱已经花了,除了尽可能创造好的票房外,将更多人变成\"电影本身\"的粉丝,才是更重要的。假如第一部让原作粉丝不尽满意,造成观众流失,第二部还有新的市场可培养。所以有些难以预料的“粉酬”被积累起来,也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比如《变》真人版三部中始终不去修发声器从而能借机卖萌的大黄蜂。


你买票的几率越高,你的意见和期待反而越不受重视。片商重点要做的,只是保留那些名字和故事细节,让粉丝得以建立跟兴趣点的联系,然后做出某些大胆的修改,以造成新奇感和陌生感,冒着失去更靠左粉丝的危险,来吸引更大量的粉丝关注。那么按照此方向去推算,就回到了之前说的,老板最需要在乎的是靠近队伍正中偏右的、数量最多的那群人,也就是最“普通”的观众。片子的投资越大,对他们的依赖则越大。他们对这部电影的认知和要求,是尤为暧昧和模糊的。他们可能爱看什么,片商就放什么进去。等到确定能吸引这个群体之后,片商可能会回过头来,再去思考是否还有空间还原某些“经典场景”,插入某些“经典台词”,放进某些资深粉丝才能看出来的彩蛋,比如邀请原作者、配音员,上一版的主角前来客串,造出某些怀旧噱头。于是我们很清晰地察觉,其实决定于一部改编电影怎么拍的关键因素,跟其他任何电影毫无区别。生意就是生意。


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去拍那种又能讨好粉丝又真的让大众觉得好看的电影呢?当然,谁都想这样。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同样又是需要各种成本比例的变动,而且也会增加不确定成本。深度市场调研,剧本磨合讨论,导演选择,场景筹备道具制作,都会“看似无谓”地增加拍摄周期,而且你并不能拍胸部保证这些钱能带来多少回报。在一位恰如其分能演绎角色的三线演员和一位至少保证100万观影人次的当红炸子鸡之间,做选择恐怕真没有那么容易。


愿意不愿意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又是一回事。作为粉丝,只能祈祷。导演是有能力,又有爱的人。


很不幸,《变形金刚》遇到的是迈克贝。


一个题材会被改编,有时候因为发起者自己就是粉丝,有时候则因为制片人觉得某些条件到了成熟的时候。前者最著名的案例恐怕是彼得杰克逊拿着策划案到处找人投拍《魔戒》,当然也好运地得到了新线老板支持。很多情况是导演自己凑钱自己找人,在相对艰难的情况下带着遗憾拍完。后者的例子则不计其数,《变形金刚》真人版诞生于动画片几十年之后,很关键的一点确实是特技水平突破了瓶颈,“机械以物理逻辑能量守恒变化”这个创意终于可以做出较写实的CG画面。而特效部门一旦启动,投资必然不低,所以一定要朝着大投资大回报的方向去做,才比较保险。片商或许担心要是起用心态比较粉丝的导演,会导致他只顾着实现自己童年梦想,忽略了暑期档消费主力是如今的青少年。他们是基本没有变形金刚情结的,银幕上大机器人的异乡遭遇对他们来说恐怕不如邻家少年在草地湿着身割草有吸引力。所以迈克贝一开始就声称自己不是粉丝,这部电影要拍,得按他的意思来。


结果很清楚了,他的做法就是把变形金刚拍成“异形”。非我族类,无须关注。不用塑造人物,也不用投入感情,大大减少创作上的成本。无论哪一部,视角从来都死死地锁定在人类这边。变形金刚戏份被压制到尽量少,武戏够火爆就行,文戏只起最基本的交待,功能化的装酷和滑稽都是给予中间态观众的\"粉酬\"。因为特技建模是实力雄厚班底的成果,有些人喊着\"这货不是擎天柱\"并不能盖过“哇好酷”的声音。无视“看热闹”的部分,即便是粉丝,也会有仅仅是看着儿时偶像在IMAX屏幕上呈现便真心快乐的人。反而质疑的声音会打搅得到“粉酬”的观众进一步投入欣赏,再进一步争论,原作的缺点反而会被翻出来。从而导致部分粉丝被孤立,变成了不合时宜的搅局者。


变形金刚的戏若有定额,那么腾出来的时间基本都留给人类演员来降低成本。而这些人类的戏,也并不按照正常商业片水平去写,因为没有必要。反过来说,观众是来看变形金刚的,人类这边文戏的只要能做好点缀,哪怕总体无聊一点,你也得忍着。红袖添饭第一部就总结过,写强沃特那条线是为了拉那个女探员出场,拍那个女探员偷情报是为了引出黑人,而这个黑人出来主要是为了搞笑(这样比来第三部Ken Jeong扮演猥琐男好歹还有点戏剧的作用)……搞笑本身和特写梅根的翘臀和擎天柱拔刀都是处在一个地位的,怀旧情绪看上去并不比荷尔蒙的抒发要来得重要多少。而这种手法,因为第一部的骄人成绩,证明在商业上总体是成功的。


下限自然会继续下滑。


那么其实到了第三部,观众还去深究故事有多么弱智,物理定律多么白扯,角色逻辑多么生硬,夸张怪诞的人类配角多么无聊都已无济于事,这是左侧粉丝的容忍与右侧观众的不计较共同宠溺出来的结果。属于电影版特有的“粉酬”已经成功制造出了一批受众沉迷于这个嬉闹与烈焰的世界,只要戏跑得够快,他们就会觉得“还行”。


独立看,对于《月黑之时》这样一部商业片,讲烂自然是有点负气情绪,但无论如何谈不上优秀,甚至连平庸都差点意思,且不论要求更高的科幻片,即便对比90年代井喷的那些动作片,《月黑之时》居然能让人看完连一点回味都没有。关键是迈克贝有效地建立了一个\"这种电影还看什么剧情\"的特殊行业标准,而对战之单调,动作之缺乏想象力,场景设计之偷懒,似乎也都被撒上一层烁烁发亮的金粉。


故事按照自己的风格往下走,变成了自说自话也无所谓。说好,还是不好,也都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吐槽有吐槽的快乐,3D有3D眩晕,令人绝望的是,粉酬定律还会继续起作用。只要你钟意某个故事,它就有可能被这么算一次。


最后说下个人观点吧,我不喜欢《变形金刚3》,这个系列在延续中越来越缺乏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尊重。


对角色起码的尊重。


所有变形金刚的生和死都属于技术性的桥段,只是为导演安排最低级的“粉酬”服务。其实回头想下《阿凡达》,即便从故事套路上我们都猜得到潘多拉上那些千奇百怪的动物最终都将加入战斗的大军,在功能上就是一支无须解释的“奇兵”。但因为男主角认真地学着捕猎后低声祈祷,迅速地完结猎物的痛苦。你会觉得,他们是活过的。他们和这整个生态一起,都是存在的。导演和我们一起尊重他创造的这个世界。


而连自己的世界都只是一昧剥削与轰炸的迈克贝,怎么可能指望他尊重你们这些观众呢?
q00000q000001

ZxID:15731679

等级: 上等兵
[url=http://www.kubi66.com]2012最新电影[/url][url=http://www.kubi66.net]百度影音[/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8 0

2011年 青春期2/青春失乐园 国语中字 【高清】



中文名: 青春失乐园
外文名: Paradise Lost
其它译名:青春期Ⅱ
出品公司:芭乐、光影华视
制片地区:中国
主演:赵奕欢、王一、莫熙儿、王紫潼、田晓天、宋丹、杨睿嘉 秦汉擂、梁庭瑜
类型:剧情,喜剧,歌舞
片长:90分钟
上映时间:2011年11月
语言:国语/中字
导演:管晓杰
编剧:管晓杰
出品人:姚建疆
联合出品:周连景、孙东生 总制片人:谷芳芳
制片人:魏明、王鹤霖 总监制:范江浩
总策划:付冰洁
统筹:杜纯
艺术总监:刘寅
《青春失乐园》是2011年最热播微电影《青春期》的续作,是一部讲述90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喜剧,也《青春期Ⅱ》两个版本中的喜剧版。影片由80后知名青年导演管晓杰执导,由2011年最具人气的新生代偶像赵奕欢主演。影片延续了《青春期》的一贯喜剧风格,以幽默灰谐的方式,展现当下大学生的生活、友情、爱情和理想。影片由芭乐和光影华视共同出品,通过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观影模式。剧情简介:《青春失乐园》是2011年最热播微电影《青春期》的续作,是一部讲述90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喜剧,也《青春期Ⅱ》两个版本中的喜剧版。影片由80后知名青年导演管晓杰执导,由2011年最具人气的新生代偶像赵奕欢主演。影片延续了《青春期》的一贯喜剧风格,以幽默灰谐的方式,展现当下大学生的生活、友情、爱情和理想。影片由芭乐和光影华视共同出品,通过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观影模式。……

电影截图:















在线高清观看:http://www.kubi66.com/kubi/6608.htm
2012最新电影
jiaobaiyun

ZxID:15921644

等级: 少将
QQ798824294    YY38252431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8 0
这个小妞好像是青春期里的女主角吧。。。
柏运充值店,经营手机话费直充,各类热门网络游戏点卡直充,QB以及腾讯增值业务,请大家赏脸购买。
淘宝:http://shop70826119.taobao.com/
拍拍:http://shop.paipai.com/798824294
贵妃喝不醉

ZxID:8828534

等级: 下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8 0
楼主分析的好详细啊,真的是太详细啦
sckeji

ZxID:15312314

等级: 中士
http://www.hv1s.com/info/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19 0
不错,很详细啊,很多美女
http://www.hv1s.com/info/
比邻星人

ZxID:8828595

等级: 列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1-19 0
吼吼谢谢楼主啦,我不会去看的啊
冷剑刺心

ZxID:8828664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1-19 0
作者写在前面的没耐心看完,但后面讲到的个人观点,本人十分赞同。
谁说爱无价

ZxID:8828255

等级: 下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1-19 0
哈哈,楼主真的好辛苦啊,写的太多了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