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以视觉角度而观,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勇敢的心》无疑是部优秀作品,综合了好莱坞大片所有成功元素,俊男美女,悲壮结局,宫廷勾斗,以及宏大的战争叙事,该部电影在英国上映后,引发其新一轮的苏格兰独立运动,其鲜明标志就是鼓吹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即将掌控议会。同时也引发了非苏格兰人的好奇,关注起威廉.华莱士这个苏格兰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
我们知道英国的国旗是米字旗,白边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从地形上看英国东南部的平原草原被盎格鲁-撒克森人占据,也就是后来的英格兰。 西部北部多为崇山峻岭,西部的布立吞人后来成了威尔士人,在北部英国原来的土著再加上部分来自北欧挪威和丹麦的海盗成为了苏格兰人。历史上英格兰的金雀花王朝与苏格兰关系非常密切,两国间既有《约克条约》,又有多次王室联姻,苏格兰王亚历山大二世的妻子是英格兰亨利三世的姐姐乔安娜,而亚历山大三世又与亨利三世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 1286年亚历山大三世坠崖身亡后,因子女夭亡,唯一继承人是外孙女,也就是挪威公主玛格丽特,当时挪威少女只有六岁,所以苏格兰议会任命六人委员会,代为执政直到玛格丽特成年。作为传统,英格兰国王提议,威尔士亲王爱德华与玛格丽特成婚,在1290年苏格兰、英格兰和挪威三国代表签署王室联姻的伯格厄姆条约,玛格丽特由前往苏格兰完婚,抵达奥克尼群岛后一病不起,根据A.O.安德森《早期史料》记载,玛格丽特死在卑尔根主教的怀里。玛格丽特去世后,苏格兰已无正统继承人,于是英王爱德华一世,也就是玛格丽特的舅舅,顺势吞并苏格兰,并取走了象征苏格兰王权的斯昆石,斯昆石是古代苏格兰国王加冕时的王座,爱德华一世将斯昆石镶嵌在精雕细刻的高背橡木椅上,作为占领苏格兰的象征,这张椅子就是著名的爱德华国王之椅,由此也拉开了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序章。
电影《勇敢的心》剧本改编自兰道尔.华莱士的同名畅销书,小说又以盲诗人哈里的诗歌《华莱士之歌》为蓝本,传奇史诗《华莱士之歌》长达十一卷、一万两千行,以凯尔特语书写,自16世纪付梓后,在苏格兰广为传阅,据说流行程度仅次于圣经,因此想要解读威廉.华莱士,必先解析《华莱士之歌》。解盲诗人哈里在创作《华莱士之歌》时,其资助人为克雷吉的威廉.华莱士爵士,也就是苏格兰英雄华莱士的后裔,所以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经济上考虑,盲诗人哈里撰写《华莱士之歌》时,都会有所倾斜,譬如华莱士的出身问题,哈里将华莱士描写为出身于显赫的骑士家庭,十四、十五世纪的苏格兰编年史作家中,只有Walter.Bower赞同这一观点,其余人等如Johnof.Fordun和Andrew.Wyntoun都不讳言华莱士相对寒微的出身。
考证华莱士的出身,可从“华莱士”这个姓氏开始,“华莱士”(Wallace)最初是绰号而非姓氏,含义为“从威尔士边境地区来的人”。据史料记载,12世纪时,华莱士家族作为亲兵跟随布列塔尼裔的斯图亚特家族从英格兰的什罗普郡来到苏格兰,斯图亚特家族世袭王室管家一职,而华莱士家族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封臣,也得到苏格兰西南部的采邑。盲诗人哈里《华莱士之歌》叙述,位于伦弗鲁郡的埃尔德斯利正是威廉.华莱士的出生地,他在附近的佩斯利修道院接受了童年教育,青年时代华莱士曾居住在艾尔郡的里卡顿,是他叔叔理查德的领地,从地域上看威廉.华莱士应当是华莱士家族后裔,也就是说他出身为下层骑士家庭,本人并非骑士。1297年威廉.华莱士成为苏格兰护国主后,写信给吕贝克和汉堡两个自治市的市长要求通商,他的图章上刻有“WillelmileWaleysfiliiAlani”这样一行拉丁文,意为“阿兰的儿子威廉.华莱士”。爱德华一世首次征服苏格兰后,在宣誓效忠英王的“拉格曼文件”中,曾有壹千伍佰名名苏格兰领主的署名,其中就有“阿兰.华莱士”,如果这个阿兰是华莱士的父亲,也可间接证明威廉华莱士的出身谜团。
电影《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位是英格兰太子妃伊拉贝拉,苏菲.玛索饰演的太子妃温婉动人,与华莱士演绎了凄楚的一夜邂逅,而在历史上华莱士不可能遇到伊萨贝拉,这位法国女子嫁到英格兰时,华莱士在西敏寺的处决已过两年,而且伊萨贝拉名声不佳,抛弃了丈夫爱德华二世,遇情人偷欢,最后被终身监禁,法国母狼之称。另一位是他的妻子玛丽安•布莱德福特,电影中华莱士因为妻子被杀而揭竿而起,在此之前他耽于温柔乡中与世无争,妻子玛丽安.布莱德福特实际担任了精神导师的角色,而在《华莱士之歌》中玛丽安.布莱德福特并非平民,而是拉纳克郡拉明顿城堡的女继承人,而华莱士也并非因妻子被杀而起义,而是在拉纳克与英军交锋,寡不敌众逃往妻子处避难,玛丽安被英军抓住后处决,1297年5月,华莱士杀死下达处决令的海瑟尔里格,报了杀妻之仇,并自此崭露头角。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玛丽安.布莱德福特是大可疑问的,因为除了盲诗人哈里提到她与华莱士的零星片段外,其他编年史和传记作家都对此只字不语,后世甚至有人指出,玛丽安.布莱德福特是盲诗人哈里的邻居,诗人借用了她的名字完成了对英雄华莱士的塑造。前文已经说过,盲诗人哈里在创作《华莱士之歌》中得到华莱士后人的资助,所以创作中铺叙事迹,完成后人心愿,也在情理之中。
电影中的爱情是虚构的,甚至连勇敢的心,这个片名也不该属于威廉.华莱士。温斯顿.邱吉尔的《英语国家史略》写道,“勇敢的心”是指苏格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在电影中罗伯特.布鲁斯多次出卖了华莱士,而史料中根本没有两人正面接触的记载,历史上的罗伯特.布鲁斯是苏格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苏格兰在英王爱德华一世时代,面临被同化和吞并的命运,正是罗伯特.布鲁斯领导国人不断与英格兰进行小规模冲突,并在班诺克本之战中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当然在人格魅力上,罗伯特.布鲁斯无法与威廉.华莱斯比较,悲剧英雄总是更能让人铭记,罗伯特.布鲁斯在历史上多次投降,又多次起兵,最后在爱德华二世统治时,击败了英格兰人。他运气好得出奇 ,英格兰金雀花王朝中历代君王中,象爱德华二世这样的孬种为数不多,且不说狮心王查理,爱德华二世的父亲爱德华一世(电影中的白胡子英王),身高马大被称为长脚杆,是历史上著名的马上国王,而他继承人爱德华三世更是了得,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曾经占领了法国领土的四分之三,爱德华三世的儿子就是传说中的黑骑士。换成他们中的任何一位,罗伯特.布鲁斯都很难取得班诺克本之战的胜利,威廉.华莱士的对手是爱德华一世,机遇就是垂青幸运者。罗伯特.布鲁斯晚年懊悔自己年轻时反复无常,决定以发动十字军征讨异教徒的方式“洗罪”。他吩咐属下大将詹姆斯.道格拉斯,在他死后挖出心脏,随大军出征。道格拉斯在与摩尔人作战时中了埋伏,他取出罗伯特的心脏大喊:“冲啊,勇敢的心,如同你曾经的那样,我道格拉斯将追随你至死!”这就是勇敢的心的真正来历。
在很多美国大片中,自由是宣扬的主题,无论是《亚瑟王》还是《勇敢的心》。在关键时刻男主角总会高呼一声freedom,在《勇敢的心》结局时,被送上刑台的威廉.华莱士,遭受了各种刑罚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一声高吼,是全片中最动人的桥段,这当然是导演的虚构,在历史上我们找不出任何资料,而威廉.华莱士本人也并非新教徒,但相传他生前最喜欢的诗是这样的:"Freedom is best,,I tell thee true, of all things to be won.。Then never live within the bond of slavery, my son." 从诗歌中我们似乎能看到一棵自由的心,无论电影中有多少虚构,这棵向往自由的种子永远不会死去,威廉.华莱士对抗着金雀花,不仅是为了斯昆石,更是为了Fre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