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SmackDown,浅谈WWE的“上位”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体育沙龙总结SmackDown,浅谈WWE的“上位”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4个回复

总结SmackDown,浅谈WWE的“上位”

楼层直达
谈笑生死间

ZxID:10893031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0
本文由WWE环球摔迷网权威发布
                                                                                                                                                                                                    

    “上位”这个词对于很多老摔迷来说并不陌生,但或许对一些新摔迷来说往往很难理解。上位一词的本意原指餐桌上的“主宾”位置,通常是位高权重的领导或德高望重的前辈才能坐的位置。将“上位”这个名词动词化的用法最早来源于从事娱乐报道的我的记者同行们。他们将明星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的过程称作“上位”,也就是“爬上更高位置”的意思。
                                                                                                                                                                                                     在WWE的历史上,“上位”是一个属于后台更衣室范围的动词。在过去那个竞争残酷的年代,每一位摔角手希望获得尊重谋求“上位”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争取胜利,尽可能久的保持头衔。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送葬者(Undertaker)没有那传奇的连胜纪录和风光的职业生涯战绩做基础,他不会被看做更衣室说一不二的“带头大哥”;如果HBK没有那么轰动的宣传效应和火爆的消费品市场做基础,他不会被看做WWE最红的“赚钱机器”;如果史蒂夫·奥斯丁(S.C.S.A)没有那么多辉煌的战绩和顽强的战斗作风作保证,他很难在颈椎骨折后再次登顶WWF的世界冠军,他也就很难被视作WWE最伟大的传奇之一。这些人的“上位”是拼出来的,是用鲜血和伤病换来的。“上位”在那个时候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拼命。                                                                                                                                                                                                                          这种发展势头直到PG政策得以落实的前后才被约翰·塞纳(John Cena)的“上位”扭转了过来。那时候的约翰还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但是,他却为了迎合市场而放弃了原本的自己。于是,“剧情上位”成为了PG发展时代WWE选手“上位”的关键所在。有好的剧情,那么即便招式被限制到只剩几招也仍然无法阻挡其“成功”的脚步,反之,没有好的剧情,那么即便你的招式华丽如Low Ki也一样只能落得无奈出走的下场。在2010年末到2011年初的那半年多时间里,一位又一位WWE的实力选手在得不到剧情照顾的情况下选择离开公司,另谋高就。其实,他们并不是已经过了当打之年,只是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怎样做才能争取一段“上位”的剧情。                                                                                                                                                                                                                                                                                                                                    这些经历了PG变化逐渐离开人们视线的人带来的低迷情绪一直在不断的蔓延,甚至让很多的老摔迷认为WWE的发展或许也就仅止于此了,这家规模最大的摔角公司即将因为转型为“体育娱乐公司”而失去原有的业界地位。RAW的收视率稳中有降,SmackDown甚至遭遇了数次录制冷场,这些都证明了消极情绪的存在,也从一方面证明了WWE的发展的确遇到了问题。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却已经能从几位新近“上位”的选手身上看到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了,因为这几个人为其他谋求“上位”的选手开了个好头,他们就是科迪·罗斯(Cody Rhodes)、泰德·迪比亚兹(Ted DiBiase)和扎克·莱德(Zack Ryder)。                                                                                                                                                                                                                                                                                                                                                  

    这三位选手是最近半年时间里“上位”速度最快、市场反应最好的WWE巨星,他们的“上位”都与“创意”这个词有着紧密的关系,只不过科迪的创意围绕着比赛展开,扎克的创意围绕着“推广”二字展开,而泰德的创意却围绕着粉丝展开。
                                                                                                                                                                                                

    先说说科迪。纸袋子的创意让科迪·罗斯从一个不温不火的小反派一跃成为联盟最炙手可热的反派新星。他的创新颠覆了传统摔角比赛发展的观念——摔角比赛的发展方向除了更残酷更血腥之外,还可以更智慧更文明。一个纸袋子,让所有人闻到了久违的“新鲜空气”,一个纸袋子,让所有观众喜欢上了那个亲手将纸袋子戴在头上的奇妙感受。看着那些站在观众席第一排身穿CM 朋克T恤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亲手将纸袋子套在自己的头上,我想,或许这样的创意才是真正WWE的比赛缺少的“创新之处”。现在的科迪已经摘掉了自己的面罩也结束了“纸袋英雄”的反面角色形象,但是他仍然在从这个反面角色中获益,他仍然是WWE“最聪明的反派代表”。
                                                                                                                                                                                                再说说莱德。扎克·莱德的“上位”是被自己的那个“网络冠军”推动的。作为职业摔跤界第一个将自己的擂台形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摔角手,扎克用自己的诙谐幽默和积极乐观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积极乐观的诙谐幽默的可爱的邻家大男孩的阳光摔角手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剧情定位的形象,不是擂台人物的形象,而是人们对扎克·莱德本人的印象。世界各地的粉丝都会自发的在WWE的比赛现场发自内心的呼喊扎克·莱德的名字,因为他们希望看到这样一个健康向上的年轻人能够获得成功。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一个健康的“美国偶像”的培养过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扎克的比赛后会用“你有自己的梦想就要像扎克·莱德一样努力去守护它”这样的言语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敢肯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扎克现在有多红?还记得上周RAW上播出的The Rock在生存者系列赛后的那段简短讲话吗?观众甚至当着The Rock的面喊扎克·莱德的名字来体现自己对扎克的支持,扎克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最后说说沉寂了一年多的泰德·迪比亚兹。泰德·迪比亚兹和玛丽斯被定义为WWE的“情侣双打组合”的时候,WWE甚至还计划开发“德鲁·麦金泰尔和蒂芙尼组合”来和他们展开对抗,可惜泰德组队之后不久蒂芙尼就淡出了擂台甚至还最终离开了WWE。失去了对手,泰德只能无奈的悄无声息的发展自己那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的擂台人物性格,直到玛丽斯也终于和他分道扬镳了。我不想说玛丽斯在WWE的发展被泰德拖累了,因为这一切还是逃不过剧情组的安排,可是,曾经贵为WWE女子冠军的玛丽斯竟然要在NXT节目上靠发展恋情的戏份来延续自己的擂台形象,这的确是个很大的打击。泰德在失去玛丽斯这个搭档之后经历了一段更严重的低迷。他曾经被用作科迪的跟班,他曾经被当做科迪的打手,他甚至还和科迪莫名其妙的上演了“遗产军团重组”和“再次决裂”的剧情。但是剧情并没有让泰德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那么是什么让这个连续一年多没有获得比赛胜利的年轻人重新走回了人们的视野呢?是一个叫做“DiBiase Posse Party”的派对活动。泰德每周都会在体育馆的大门外同粉丝举行这样的派对活动,积极的推广和宣传自己。他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抛离剧情形象专注推广个人形象的做法不但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人气,WWE高层也终于注意到了他潜在的市场价值。于是,泰德获得了比以往一年多时间加起来还长的上场时间,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比赛,他的擂台形象也逐渐变得光明起来。                                                                                                                                                                                                                       在本周的SmackDown上,科迪·罗斯加入了WWE世界重量级冠军头号挑战者资格的争夺战,成为SmackDown的周赛主战赛选手,扎克·莱德和希莫斯(Sheamus)在一场扎克·莱德唱主角的精彩双打比赛中完美胜出,泰德·迪比亚兹也以完胜希斯·斯莱特的表现再一次得到了人们的欢呼和鼓励。我想,看到这些年轻选手的“上位”如此迅速、如此独特,大家也可以对WWE的发展报以一种谨慎的乐观吧,毕竟WWE的新发展时代的大门已经被这三位80后摔角手轻轻叩响了。
                                                                                            

际遇之神

奖励

为练葵花宝典,忍辱负重,最终获得5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30
DB+30 2011-11-26

解释的很到位

简.

ZxID:10955214

等级: 元老
配偶: 繁.
To Dearest WY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26 0
解释的很到位
Fate丶

ZxID:14268330

等级: 上尉
Fate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1-26 0
我比较看好Zack Ryder上位。。
ー乐バ小五

ZxID:12091253

等级: 贵宾
我爱Big Bang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1-26 0
不错
      
ybp121212

ZxID:17101480

等级: 新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27 0
Woo!! WOO! WOO! 你懂得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