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4602782]
《骑劫地下铁》剧情剧照影评
片名:The Taking of Pelham 1 2 3
译名:骑劫地下铁 导演:托尼·斯考特(Tony Scott)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 约翰·特拉沃塔(John Travolta) 路易斯·盖兹曼(Luis Guzmán) 詹姆斯·甘多费尼(James Gandolfini)
类型:惊悚 片长:121分钟/106分钟
级别:R级(暴力和粗口)
发行:哥伦比亚
上映日期:2009年6月12日(美国)
剧情简介
沃特(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是一名纽约地铁调度员,负责控制各条线路的调配运营。某日,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地铁123号线,匪首雷德(约翰·屈伏塔 剧照
John Travolta 饰)为前美国雇佣兵,声言要提供1000万赎金才释放人质。巧的是,该数额正是保险金、商业贷款等提取的上限。地铁123号线在隧道里飞驰,乘警多人毙命,司机被挟持,乘客人人自危。沃特因工作失职被调离,后因雷德点名,才被迫参与谈判,面对贪污的质问,他的坦诚拯救了一名年轻乘客的生命。面对劫匪提出的高额赎金和苛刻条件,纽约市长如坐针毡,正当他准备划破钱款平息事端之时,丧心病狂的劫匪又突然改变了主意。作为高速运输管理局要员,沃特决定用自己替换人质,与劫匪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影评
无论是翻拍,还是续作,原作都得有点影响力才行。先别说“经典”,那样的标准太高,而且也没有统一标准。单从简单的、纯粹经济意义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好乘凉”的“树”得足够“大”才行;否则,如果只是一棵毫不起眼、放在林子里都找不着的“小树+普通树”,这时候还巴巴地靠上去作“乘凉”状,那即使不算“惺惺作态”,也够得上滑稽可笑、不知所谓了。
很不幸的,1974年版的《骑劫地下铁》(The Taking of Pelham One Two Three)就是这样一棵“不起眼的小树”。虽说对于上了年纪的纽约人民来说,它有种“完全本地制造”的亲切感;对于玩儿深沉、力求显得品味不俗的人士来说,本片重情节心理、轻动作场景的做法也颇值得夸耀;然而,如果硬要说这个原版在电影史上有何值得特别称道、以至于三十多年后还值得重拍的价值,俺得举双手双脚反对。
当然,影片如果真能容纳这么有趣的设定也就罢了,问题是银幕上展现的情节,实在离趣味有一大截距离。您还别说,编导还真的以为观众会认同屈伏塔与另一位主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之间的对话是“妙趣横生”,因为这是当做一个表现重点在展现。可是,俺实在看不出屈伏塔同志时不时骂几句出口、装几下愤青有啥可乐的;更看不到从动机来说,华盛顿的角色为啥对劫案一事表现得如此积极。鉴于他与屈伏塔同学无厘头似的“自来熟”关系,俺那很不纯洁的脑袋里不由自主地为他们演绎出一段“断臂地铁”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两人由对峙突然转为相视一笑,眼角眉梢闪过醉人的风情,然后互相拥抱着、拖着一大袋现金走向硕大无比的夕阳…….俺知道,编导的本意,是想让这两个家伙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先别说这种设定实在太老土了,单就执行效果而言,俺也实在看不出两个家伙有啥可共鸣的;相比如此生硬的“警匪情深”,本来腻歪无比的吴宇森“男人情谊”都显得清新可人起来。
可是,显然俺的反对是无效且无聊的,因为新版《骑劫地下铁》(The Taking of Pelham 123)都上映了;就像孩子已经生下来了,即使担心遗传基因很不怎样,总不能再塞回去吧——所以,在电影开始之前,俺暗中祈祷影迷们的上帝、保佑新版电影的编导能别出心裁、创出属于新时代的新气象来。
作为哥伦比亚重金打造的动作片,又是首推的暑期档大片,充分显示了他们对于影片强大的信心。丹佐尔·华盛顿和约翰·特拉沃尔塔都为此片牺牲了形象,也成为了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一大噱头。尤其是华盛顿更是前所未有的放弃了英俊的造型,成为了满脸胡子茬,戴着厚边眼镜,又歇顶的中年男人。老版的《骑劫地下铁》主要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警匪片风格,斗智斗勇为主,动作场面稍逊。这回,公司请来擅长视觉效果和动作场面的托尼·斯考特执导,也不难看出影片势必在动作场面更加火爆,有看头。原定于7月31日的上映日期,也由于影迷的热切期盼,多次提前,定于6月12日上映。不过08年,哥哥雷德利·斯考特的《谎言之躯》虽然也是集结了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影帝拉塞尔·克劳,依旧票房惨败,口碑不佳。有了哥哥的前车之鉴,相信托尼·斯考特会更加谨慎,让电影的质量更有保障。
[ 此帖被╰昭君℡在2011-12-11 16: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