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电影市场越来越大的当下,类型化突然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概念。很多电影项目立项,以及投资人约剧本,都已经开始把类型和类型元素的齐备放在了第一位。尤其是当有那么一些类型元素很集中而影片整体却很烂的类型片卷走了高票房后,似乎类型化得彻底不彻底已经成为了一种衡量影片优劣的标准。这个标准横行后,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受益的,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必定是受损的。于是,那些有个性的创作者们,开始尝试对已成型、已流行的类型元素进行个人诠释。新上映的《情谜》便是其中代表。
从片方的商业意愿来看,似乎非常希望《情谜》是一部能够复制《孤岛惊魂》票房黑马的惊悚片。其实,如果我们真的只是把它简单认定为惊悚片的话,那将对片中很多精心打造的细节选择性失明。该片在创作上的各个环节都颇为用心,绝不是那种仅靠类型标签,就妄想骗取高票房的投机者。在如今全国票房突飞猛进到很多人都飘飘然的大环境下,《情谜》的创作者们能有这样坚持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个人诠释的心态,值得钦佩。
首先,编剧在剧本创作上的个人诠释,令《情谜》有了一个非常出彩的悬疑故事,也就有了成为一部优秀悬疑类型片的基础。影片的信息量是分批次给出的,并不是一股脑地把案件全盘托出。观众随着故事的讲述,会得到很多新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可以把故事引向不同的方向。只有继续往下看,观众得到新的线索才会得知故事在按着哪个方向前进。换言之,影片并非给一个线索就推断出一点儿谜题的简单对位,而是不断地从每个线索的多个可能中摘出其中一个来接续。如此一来,影片时时刻刻都在保持着悬疑感,又在给出任何一个谜底的时候,都不显得突兀。
其次,导演在镜头语言上的个人诠释,令《情谜》中的很多画面惊悚感十足,保证了这部影片的惊悚属性。可以看出,虽然导演有意利用惊悚元素来确保商业回报,但其骨子里却并不认为单纯的惊悚是一种很有感染力的艺术。我们常在国产惊悚烂片中看到的那些惯用镜头,比如伤口啊、鬼啊、尸体啊之类的在《情谜》中的出现频率极低。导演更多的是通过对角色所处环境的渲染,来带出惊悚氛围。依靠光与暗的强烈对比,以及剧情张力上的铺垫,本片的镜头中即使出现一个活人,有时都比别的片子里出现一个死人来得渗人。
最后,演员在角色情感上的个人诠释,令《情谜》的角色关系复杂多变,比绝大多数爱情片还虐恋。影片给两位主演舒淇和余文乐留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两人也不负众望,展现了惊悚片中罕见的内心戏。由于本片有意模糊两位双胞胎的外形分界,于是观众只能依靠舒淇对角色的把握和展示来分辨当下镜头中的究竟是姐姐还是妹妹。这对于演员和导演来讲,都是一个极大极大的考验。从完成情况来看,虽然仍然有观众反映不是特别能分清楚片中何时是姐姐何时是妹妹,但是至少那些涉及主要情感的段落里不会让人看不明白。
也许对于那些对类型很敏感的人来说,《情谜》令他们在分类的时候感到困惑,但是正是这种充分的个人诠释,正是这种创作过程中流露出的主观能动性,让影片从泛滥的惊悚片堆儿里跳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