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头就交代小林真自杀了,不痛不痒地交代了这个事实。一个一开头就自杀的人,往后还有什么好讲?……之后,不是天使的普拉普拉将另一个灵魂放置到自杀的小林真的肉体内。让他开始人生的修炼。修炼什么?就是找到自身的罪恶。
这个唯一的悬念却不怎么提得起劲,片子的色调虽算不上暗,看似日常的颜色,非常的平淡。
后来,这个悬念毫无悬念地揭开谜底。这个灵魂就是自杀的小林真。他的罪孽就是杀死了小林真。轻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自杀是一种罪孽。
小林真的自杀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有着一个漫长的铺垫。他在学校受到欺负,没有朋友,唯一暗恋的女生,后来却发现和个老男人进了旅馆,在做援助交际。家里的爸爸是个小职员,小林看不起他,哥哥是个优等生,对小林的存在漠不关心。而妈妈,就在小林目睹同班女生走入旅馆的时候,看见她和情夫走出来。
这样看来,这还真是个杯具的人生。
上帝为小林关上一扇窗的同时,又为他关上了一扇门。
小林显然就不是那种乐观开朗的人,他的沉默不语为他的人生打上了死结。
所以自杀成了他解脱苦痛的唯一手段。
同样是小林的身体,不过用前后灌入不同的灵魂,过一样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感受。一点点,漫漫地解释这个世界的阳光和温暖。
是不是错一次就永远不能得到原谅?
重新得以生存的小林真,他对母亲的态度可以用恶劣来表达。母亲的婚外情让他耿耿于怀。他摔掉碗筷,对母亲怒目而视,极尽刻薄之语。他一口一句“脏”来表达母亲的罪孽是多么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地步。
可是母亲的罪有这么重吗?她在小林自杀之后,已经与之前的情夫断绝了联系,并且对小林悉心照顾。儿子自杀吃的药是她买的,因为没藏好,被发现。不过又怎么不知道她察觉到这自杀和她有关系。
如果她是狠心的母亲,她又何必留下来照顾家里照顾儿子,被奚落仍旧不反击?对于这一点上,原本应该善良、沉默的小林是否做得太过分。
难道做错事的人,在他日夜辛苦地铭记着他的罪行,真心诚意为自己赎罪的同时,还不能得到一点的宽恕和原谅吗。况且他母亲也不是犯下如何滔天的大罪呀。
影片要宣扬的形象当然是积极的,对生命的肯定,因为总不可能有作品去宣传死亡的美好。
可是被描述的生存环境绝望、内心困顿的小林应该怎样找到这积极的一面,怎样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时,出现了一个人生基友同学。他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要在现在才出现?这些不是观众可以想到的。
这位基友的出现让小林真找到了人生存活的意义,因为他痛哭流涕地说着,这是他第一位朋友。“朋友”的意义是什么?朋友是能关心你帮助你的人,小林之前缺乏朋友,说他缺乏关心和知己走向绝路尚情有可原。可是重生的小林,难道就感受不到父亲、母亲、哥哥对他的注释和关心了?这些感情就不能让他振作起来?一定要个基友与他分享炸鸡和肉包来给他带来光明和希望吗?
还有小林真暗恋的寻香,看着就不是小林真世界的人。她乐观开朗过度自以为是。小林这样沉默的,经常看着远处发呆,好像进入另外世界的人,难道也是一眼只看见美女的脸的外貌协会者吗。并且还会为对方原来是援助交际者感到失落。
小林真是个矛盾的人。他的行为有着很多矛盾。这让要表达的积极主题也充斥着矛盾。不知道一个内心快要面临绝望和崩溃的人看了这个片子,会有什么感觉。或者也像开头那样不痛不痒吧。
毕竟那只是个初中的孩子,而且他有尚且健全的家庭。唯一谈的上的,应该是校园暴力对他造成的伤害。那看起来应该是最可恶的,可是却只是蜻蜓点水,稍稍触及。
这绝望不够决绝,荒谬不够彻底的小林真本身。他的生命确实不该这么早结束的,他的生命不只一种代表死亡的黑,还有很多,其他的颜色。
影片里看着比较治愈的,不是小林真本身。貌似只有基友缓缓讲述的那些电玉的历史知识,还有那首仿佛唱诗班的歌曲。
然后小林真瞪着自行车走上坡,迎来着欢快的人生乐章,他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这种感觉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