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名为《50后老头血战90后孩子》的视频被人发布到视频网站上,被迅速传播。视频中,两个孩子竟在江苏常州一敬老院中对老人进行殴打,黑衣少年抱住一名老人,将其重重摔下台阶,老人背部着地,两人厮打在一起。蓝衣少年再加入战团,用脚、拳头等对老人的头部和身体进行重击,场面触目惊心。(据3月30日《成都晚报》)
视频的标题“50后老头血战90后孩子”让人感觉是耸人听闻的标题党,但是两个少年在敬老院殴打老人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视频被迅速热传,激起众多网友的愤怒和不满,其中自然不乏网友情绪发泄式谩骂,而更多的是引起众人的反思的是:小小90后少年何以成为殴打敬老院老人施暴主人公?少年对老人施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对少年道德教育的缺位。
在我国现行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从小学思想道德教科书到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大都存在着教科书式地说教,无法真正实现从根本上感召教化并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道德素养,所以要逐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培养理念。道德教育不是教导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让其在日常生活中从心灵上得到感染和领会,让道德教育对象用心去体会学习道德观念,从而让良好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占领其头脑,化为己用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
另一方面,面对着网络上暴力、血腥等不良游戏或信息充斥,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成长无疑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这就需要社会道德教育过程中防止不良信息带给青少年消极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工作,避免处于道德观念成长形成中的青少年受到负面的影响。
还要值得注意的是,重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亲情教育。作为这次施暴的主角90后少年,试想他俩人爷爷的年纪应该五十岁左右,几乎和被殴打的老人年龄相差无几,而就这样与其爷爷相仿年纪的老人惨遭两位90后少年的暴打。从一定层面上,也显示出亲情教育的缺位,试想如果这两位少年和其爷爷有着较好的祖孙关系,在生活里和爷爷相处的其乐融融,这样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对一个与其爷爷相仿的老人加以殴打施暴。
只有做好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才会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而道德教育并不是学校教科书式说教就能够真正完成,更不可低估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以及家庭亲情教育在青少年德育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