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能总等于2吧?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1+1不能总等于2吧?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9个回复

[晒图心情]1+1不能总等于2吧?

楼层直达
倩影妖娆

ZxID:5605986

等级: 元老
配偶: 白衣素雅
          再见纪念馆     再见生活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0-09 0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2-10-09

晒图奖励

装B丶bi踹烂o

ZxID:18172019

等级: 大元帅
配偶: 牛奶糖oo
┏━┓       ┃一┃爱生活爱金钱 ┃队┃爱家人爱女人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0-09 0
是2啊!不然是什么啊

楼主留言:

你是故意的- -!

半江棠

ZxID:17301818

等级: 元老
配偶: 半盏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0-09 0
欠咬,我醒了
倩影妖娆

ZxID:5605986

等级: 元老
配偶: 白衣素雅
          再见纪念馆     再见生活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0-09 0
回 2楼(   怨城无心) 的帖子
醒啦,赶紧搞定你家的360那个2~~
绾清约

ZxID:18200280

等级: 大将
配偶: 幻希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10-09 0
这是个哲学问题啊。

请大师来解答吧。

际遇之神

奖励

不小心在路边拣到一个信封, 发现里面原来有3DB

金宝已经不在了
墨童童。

ZxID:6012511

等级: 元老
配偶: 韓小柒。
♫ 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0-09 0
1+1应该=1
哈哈万宗归一嘛
          
半江棠

ZxID:17301818

等级: 元老
配偶: 半盏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0-09 0
马上 - -
    小全

ZxID:15126425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0-09 0
蛋疼
引用


新一届新人

ZxID:19168733

等级: 贵宾
配偶: 夏词。
不要被权势冲昏头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10-09 0
我特意 百了百度   ,来点DB!!

1.哥德巴赫猜想


  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b)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不超过三个的质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的8次方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4 + 9”,“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个无穷大的整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 2 + 1”。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4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际遇之神

奖励

发现、检举斑竹工作时间泡MM,管理给予5DB

九条可怜°

ZxID:17499165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10-09 0
一加一这个问题,在数学领域已经无人能够解答了

♥ 动漫剧场 ♥ 聊天交友 ♥ 心情咖啡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