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之殇
罗兴亚人,生活在佛国缅甸的穆斯林。迥异的文化和宗教使他们一直没法融入主流社会,成为一个没有国籍、没有家园的民族。 在寻找立足之地的 路上,罗兴亚人担惊受怕,历尽苦难。
缅甸人一般认为,罗兴亚人是在英国殖民东南亚时,被殖民者征用到缅甸若开做工。而罗兴亚人却认为自己民族早在公元7世纪便到了缅甸。罗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说孟加拉语,因而与佛教民族格格不入。
而在罗兴亚人的聚居地若开,罗兴亚在若开人眼里只是低收入外乡人,尽管他们在这里的历史已久。图为2010年8月,一名罗兴亚少女请求若开渔民施舍她几条鱼。
罗兴亚人在居住、工作、结婚乃至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受到限制。大多数罗兴亚人都处于贫困状态。图为2009年10月,缅甸仰光清真寺附近,一名罗兴亚妇女抱着孩子乞讨。
而在罗兴亚人的聚居地若开,罗兴亚在若开人眼里只是低收入外乡人,尽管他们在这里的历史已久。图为2010年8月,一名罗兴亚少女请求若开渔民施舍她几条鱼。
由于忍受不了严苛的种族政策,1978年至1979年,大批罗兴亚人通过偷渡进入孟加拉国境内。1989年底,缅甸政府在罗兴亚聚居区若开建立佛教徒定居点,这个政策又掀起了罗兴亚人的外逃潮。然而,孟加拉国自1992年起拒绝批准罗兴亚人的难民资格。图为1997年,孟加拉考克斯,罗兴亚难民聚居地。
曾经有包括美国在内的46个国家要求缅甸停止针对罗兴亚人的不公平政策,但罗兴亚人与本地人的冲突从未间断。图为2012年10月,罗兴亚人逃离一场由冲突引发的大火。
许多罗兴亚人都有为躲避迫害而不得不选择的海上逃难经历。 他们被迫逃亡到毗邻的孟加拉国、泰国和印尼等国,人数超过20万,但多国政府拒收难民,使他们沦为国际人。 图为2012年6月13日,孟加拉海域,一名男子带领全家偷渡。
无 奈与悲切的眼神
[ =6738620] 他们一路上要在颠簸的船只中忍饥挨饿,一些人死于路途,不时还会发生船只倾覆的事件。2013年2月,130人乘船前往马来西亚时被困海上25天,97人被饿死,仅获救33人。图为2012年6月19日,孟缅边境,一名偷渡的罗兴亚男子在被遣返前抱住孟加拉的海岸警察。
马来西亚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成为罗兴亚人最向往的逃离地。图为2010年10月,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两名偷渡的罗兴亚男子在汽车后箱中被发现。
图为2009年2月8日,泰国拉廊,一群罗兴亚男子展示他们被缅甸海警抽打的疤痕。
罗兴亚人前往马来西亚的道路十分坎坷,他们到达泰国南部海岸后,还需向人口贩卖集团支付高昂的费用,才能继续前行再到达最终目的地。而那些无力负担偷渡费用的人,被强迫劳动以支付船费,极容易成为人口贩卖的对象。图为马来西亚槟城,三名罗兴亚建筑工人。
图为2009年,泰国首都曼谷,罗兴亚人聚居区,一名叫苏丹的男子躺在出租房外休息。苏丹对自己的职业讳莫如深,他否认了自己贩卖同族人口的传言,只称自己做走私生意。
图为2009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丛林地区,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蹲在一个废弃的小屋中。他们没有合法身份,为躲避警察的搜查,不得不经常藏在丛林中。
图为2009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一名罗兴亚女孩躲避警察的搜查。 图为2009年,孟加拉国,职业的罗兴亚乞丐。 图为2009年11月,罗兴亚人权活动家Zafah Ahmead在他的办公室。Zafah Ahmead一直致力于捍卫成千上万名在马罗兴亚族人的权益。但让Zafah Ahmead的尴尬的是,妻子是马来西亚当地人,他们的婚姻不被当局承认。尽管如此,他还是不遗余力地为同胞们发声。
图为2009年11月,罗兴亚人权活动家Zafah Ahmead在他的办公室。Zafah Ahmead一直致力于捍卫成千上万名在马罗兴亚族人的权益。但让Zafah Ahmead的尴尬的是,妻子是马来西亚当地人,他们的婚姻不被当局承认。尽管如此,他还是不遗余力地为同胞们发声。
2012年8月9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缅甸使馆,约100名罗兴亚人抗议缅甸当局对罗兴亚的不公正待遇。图为两名示威者试图打缅甸大使馆的门。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缅甸在各个方面开始表现出了开放和变化,但在罗兴亚的问题上却止步不前。越来越多罗兴亚人对反对派旗手昂山素季表示失望,他们认为昂山素季选择拒绝谴责缅甸政府对于这个群体的迫害。 图为2012年6月,昂山素季与三名穆斯林首领交流罗兴亚问题。 图为泰国北部罗辛难民区,一个名罗兴亚女孩在脚掌上描绘出她的梦想——家。然而,只要一天没有找到家园,罗兴亚的悲歌还是要一天一天地唱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