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改编于青春文学的电影,它像青春文学一样流于表面。这部用三部电视剧集的时间讲故事的电影,看完更像师奶坐在电视机前看的肥皂剧——虽然没多大意思,仍可打发时间。
众所周知,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的区别在于镜像上的更多丰富细节,人物不可过于芜杂。电影的导演虽然不在放映厅,但电影传递出的强大气场要像“达摩克利斯剑”悬在观众头顶,使他们全神贯注。
可是,在这部片子中,那些面面俱到的主角配角,互相冲淡彼此的故事,他们走马灯一样地为青春献祭,这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失去了它的锋利而成了塑料玩具。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相比,《那些年》的绝对主角柯景腾和沈佳宜,即使兼顾其他人,也多是运用“背面傅粉”的手法。而这部片子不止有林静和郑微的纠葛,还有比林静篇幅更多的陈孝正,以及富家子弟许开阳与郑微发生感情。这些之外,正面讲了阮莞的遇人不淑、黎维娟的嫌贫爱富、朱小北的命运多舛、张开的复杂多面、曾毓的苦恋平淡、赵世永的软弱无力、施洁的为爱自残……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里尔克的诗是美的,可这部电影却徒剩茫然。要想这些人物也都讲到,且使人有共鸣,大约该用四十集电视剧容量去讲。这部电影不是“背面傅粉”,而是将粉抹在每个人的脸上,每个人都有一张白花花的脸,他们又仿佛是给一个名字叫“青春”的主角当陪衬,他们演得太随意了,而这个叫“青春”的演员却失踪了。
电影用了一半篇幅讲“青年的怅”,又用了一半篇幅讲“中年的惘”。中间时间跨度总有个十年八年,甚至更多。少男少女瞬间变成中佬少妇,且导演把每一个都蜻蜓点水的交代到,因为短时间内人物太多,电影直接到达结果,缺失必要的对人物的尊重和细节铺陈。一定要给所有出场人物一个结局吗?
为什么曾毓嫁给了许开阳?为什么施洁苦追林静,自杀变态,林静对她毫无好感,而郑微却认为施洁该被林静珍惜?为什么陈孝正一直强调不允许自己的人生错一厘米?
该有的交代没有,有些细节却又几近荒唐。在电影90%的时间里,张开被塑造成一个油嘴滑舌、好色吹牛、不思上进的人,阮莞死了,却揭示他就是那个一直送花的人。我虽然赞叹他的毅力,却仍不觉得感动。
我很喜欢赵薇,《致青春》又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似乎应该更多鼓励。但对一部电影客观的艺术批评,不应因为喜欢和处女作而高抬贵手。虽然拿她和斯蒂文索德伯格、特吕弗、王家卫、蔡明亮、姜文这种电影处女作即是他的成熟作品的人相比,显得不太人道,但是艺术品鉴面前并无二致。
若有人说,赵薇拍的不过是偶像电影,何必要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我只想回答,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对于类型电影的宽宥,只存在对于人性和艺术的探求。好的类型片也应具备这样的思考,这也是好电影和坏电影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