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名 地道战
◎译 名 Tunnel Warfare
◎国 家 中国
◎年 代 1965
◎影片类型 战争
◎国 家 中国
◎对白语言 普通话
◎字 幕 简/繁/英文
◎编 码 x264 + AAC
◎文件大小 439MB
◎片 长 96 Mins
◎导 演 任旭东 Xudong Ren
◎编 剧 任旭东 Xudong Ren
徐国腾
王俊益
潘云山
◎主 演 朱龙广 Longguang Zhu .....高传宝
王炳彧 Bingyu Wang .....高老忠
张勇手 Yongshou Zhang .....赵平原
刘秀杰 Xiujie Liu .....林霞
刘江 Jiang Liu .....汤丙会(伪军)
【简介】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日军侵华时,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为了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费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此后,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次年初夏,日伪特务冒充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高传宝看出破绽,便将计就计,利用战斗地道的翻口,将他们一网打尽。日军队长山田纠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高家庄人民利用战斗地道,沉着应战,狠煞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通过实战,他们进一步把地道由村内扩展到野外,形成地下网络,变单纯防御性地道为能守能攻的地道。为了全歼黑风口据点的敌人,赵平原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但山田狡诈善变,他集中兵力偷袭高家庄,企图解救西平之围。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
在观看影片时,观众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大喜大悲,会为了主人公的幽默而捧腹大笑,会为主人公的英勇、正义而热烈地鼓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将该片做为经典回顾影片多次播放,收视率极高。
幕后制作
影片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敌后根据地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与敌人展开了地道战的斗争,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战中的集体智慧。影片以军事教育的题材为原型,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和伟岸鲜明的英雄形象融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道、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思、幽默机趣的细节描绘,以及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使影片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
编导任旭东自述
《地道战》:地面以下的大众狂欢
《地道战》本是军教片
1963年初,军委总参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地道战》的时候,是当作民兵传统教学片来拍的。拍片目的是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还要让观众看之后能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虽然是军教片,但总参要求我们运用故事片的形式,因为故事才会比较吸引人,而八一厂的厂长陈播知道我擅长拍故事片,就指派我参加由八一厂和工程兵组成的剧本创作小组。我们创作组一起到冀中地区进行采访之后,先是由工程兵的两个参谋写提纲,他们不懂电影,写了两次都没有通过审查。1964年底,彭少辉副总参谋长开会说1965年《地道战》必须开拍。陈播厂长就找了一个专业编剧来写剧本,可是他20多天写了3万多字之后,还没看到“地道”两个字。这时候已经到了1965年3月,陈播很急,他对我说:“按你的设想写,你想怎么拍就怎么写吧。”
高平村是高家庄的原型
1945年5月的时候,高平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带领村里七八十个人打退了1000多个日本鬼子,而且还打死了50多个敌人。战争结束后他去打扫战场,结果被敌人打了回头炮。
刘傻子就是《地道战》中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这两个人物的原型。我们按照剧情设计,安排高老忠最后鸣钟向乡亲们报警的时候,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有人说高老忠的原型没有死,是导演让他死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刘傻子也牺牲了。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冉庄就是《地道战》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我在影片拍摄之前从来没有到清苑冉庄采访过。1963年,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到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的二十几个村寻找拍摄素材,直到到了正定县的高平村,我才产生了灵感,也就是说高平村才是事实上的原型。因为高平村没有适合的拍摄场景,1965年我们四处选择外景拍摄场地,第一次来到冉庄,才发现它也是一个因为地道战而有名的村庄。高平村比冉庄打得好,是“抗日先锋村”,但是没有冉庄保存得好,尤其是冉庄的十字街头和街心的三棵老槐树,很有古朴村庄的风貌,邻近的唐庄有三棵三百多年的古杨树,李庄有很古朴的砖房和整齐的街道,我就把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定为“高家庄”的主要外景拍摄场地。
地道不是真地道
选好外景拍摄场地之后,怎样将地道的规模、地道的战斗设施形象地体现在银幕上,这成为创作中遇到的最困扰的一个问题。采访中只在焦庄户发现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地道还保留着原始模样,另外一条在高平村,仅仅有几十米长,看上去不像地道,倒像一条地下排水沟。幸亏总参的杨成武副总长派人给我送来了一本《冀中平原地道战争总结》的书,内容很丰富,有文字、有画图。最初设想是选一块土地,开挖成地道断面,但估算了一下,觉得它工程太浩大,成本太高,只好放弃。所以,实际上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厂内搭景拍摄的。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巧妙运用摄影镜头和剪辑,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地道战斗网。
删除“调味品”
刚开始我觉得电影不能像课堂上课一样“干干巴巴”的,应该有点“调味品”、“水粉色彩”之类的东西,在第一稿剧本中我设计了许多“博观众一笑”的细节,但是都在审查时被删除了。例如:民兵队长和未婚妻在地道里谈情说爱的细节;民兵大康和妻子在地洞里生孩子的细节;民兵淘气儿和女民兵素云吃烙饼逗乐子的细节;民兵牛娃从射击孔拽拉伪军腿的细节等等———它们都被认为是没有任何教育价值,多了反而会冲淡主题内容,扭曲革命历史的真实性,脱离《地道战》的主线。
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民战争思想充分体现出来,那么我们对于人物的塑造,情节和素材的提炼都要从政治效果出发,凡是不符合这个准则的,都要毫不留情地一律砍掉。
军教片没有故事片的任务,人物不需要有个性,我在塑造高传宝这个民兵队长的形象的时候,也只是想让观众一看就觉得他是自己的民兵队长。这部影片发行了2800个拷贝,现在我无论到城市和农村,发现凡是50岁以上的人,都看过《地道战》,而且看了不止一遍。我自己对这部影片很满意,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口述:任旭东
(记者:刘晋锋 来源:新京报)
影 评
把《平原游击队》、《地雷战》和《地道战》一并重温了一遍,忽然就理解了《地道战》最后的那句话“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这些电影其实都拍得相当精道。
因为当时的人们,人人亲身经历过那艰难的岁月,所以演员的表演朴实自然却隐含着无限的张力,这不是现在的年轻演员能达到的,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没有那样沉甸甸的感触,单纯的表演,无法表达那样深刻的内心体验。
而从艺术表现来说,这些黑白电影,拍摄手法到现在看来也是精良考究的,还有配乐,民乐、戏曲、大合唱,在在表现着饱满的中国民间特色,这又与30年代的黑白电影不同,虽然,30年代也出产了无数经典的黑白片,却相比之下,少了很多广泛的鼓舞人心的力量,不够恢弘。
这些黑白影片,早已经达到某种不可超越的高度,从历史意义来说,从文艺表现力来说,都是。
然而,这样的影片,现在,大约是很难再见到了。没有普遍意义上的主角,每一位村长,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全中国千千万万的村长的缩影;每一位八路军分队长,都是当时全中国千千万万的八路军分队长得缩影;每一位参与对敌斗争的村民,都是当时全中国千千万万为了生存拿起木仓战斗的村民的缩影,这在《地道战》中有着突出表现。
自小喜欢看《地道战》,最喜欢便是结尾处,无数无数的人民群众,从菜地里翻开挡板,出现在敌人面前。看着一滴滴小水珠,渐渐汇聚成一片汪洋,总有种感动,就像,前一阵,看到各处外国留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在街头挥舞着国旗,高唱着国歌,为祖国祝福,为奥运加油。是的,在战争面前,在国家生死存亡面前,不论男女不论老少不论贫富,其实都只有一个名字——人民!
中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这荣耀,属于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人民。
还很喜欢那段女民兵在地道里与日军战斗的场景,还想起那部著名的《红色娘子军》,女人,在战争面前,每一位,也都是捍卫自由和理想的斗士。相比之下,西方女权主义算个P呢。也正是因为这句“女人能顶半边天”,现今中国女性的地位,其实已经上升到某一种高度,也早已超越了西方女权主义的定义。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世界无法理解中国,因为他们没有农村包围城市,他们没有小米夹步木仓,他们没有民兵游击队,他们没有麻雀战,他们,没有,如此广大的,4万万人民战争斗士。
PS:这些抗日战争题材黑白老片的唯一小小缺陷是,没有真正描述日本军队中国侵略时的种种丑恶形态。这大概是因为,这历史的伤疤太巨大而疼痛,每个中国人,至少当时的每一位中国人,都敢同深受,即使不详述,每个人也都清楚知道。只是,不知道,这几十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年轻的孩子们还能理解呢?
地道战-冉庄遗址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庄180公里,西北距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节假日和单、双休日旅游的好去处。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快传
http://kuai.xunlei.com/d/IBP2CAIAZQCmjI9R126◎中文 名 地雷战
◎片 名 Di Lei Zhan
◎年 代 1962
◎国 家 中国
◎类 别 战争
◎语 言 国语
◎字 幕 简/繁/英文
◎文件格式 x264 + AAC
◎文件大小 316MB
◎片 长 75 Min
◎导 演 唐英奇
徐达
吴健海
◎主 演 白大钧
董元夫
张长瑞
吴健海
◎简 介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这是一部极具娱乐性的战争片,以1944年抗战时期胶东根据地为背景,描写赵家庄村民们如何利用地雷来打击日寇。日军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黄村、赵家庄等地的民兵组成联防,利用“铁西瓜”,采取灵魂战术——“鬼子少了咱就乾,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木仓,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总结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处开花”的经验,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影片以类似《小鬼当家》的方式描写抗战,描写了民兵的勇敢和智慧,是文革中极少数未被禁映的影片,极受欢迎。曾在第14届维也纳电影节获纪念奖。
快传
http://kuai.xunlei.com/d/IBP2CAINZQDEjI9R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