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不做大导演 《合伙人》开启我的新时代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陈可辛:不做大导演 《合伙人》开启我的新时代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陈可辛:不做大导演 《合伙人》开启我的新时代

楼层直达
吉米尼

ZxID:21921326

等级: 大元帅
╔━━━━━━━━╗ ┃猴岛基友团 吉哥┃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5-23 0

[导读]陈可辛终于从古装片里走了出来,三天破亿票房走高,让这个讲述成功的故事,同样为陈可辛带回了久违的成功。他说:《合伙人》之后,“我将开启自己的新时代”。

陈可辛的新作《中国合伙人》票房成绩喜人。

腾讯娱乐讯(文/付超 图/小钢)《合伙人》上映三天首周过亿了,这是陈可辛第一部纯粹内地化的现代片。虽然夹杂着众多关于迎合内地和价值观偏离的质疑,这部电影陈可辛的上一部时装片,还是2005年的《如果·爱》,后来的八年里,他作为香港北上内地导演大军中的排头兵,一直在捣鼓古装片。这是一片泥沼,长发飘飘本人很时尚的陈可辛,一陷就是八年。

八年后的《中国合伙人》,依旧长发飘飘的陈可辛终于在戏里戏外时装了一把。三天破亿票房走高,让这个讲述成功的故事,同样为陈可辛带回了久违的成功。

再坐下来谈《合伙人》、谈这漫长的八年,陈可辛留下两句话——《如果·爱》之后、《合伙人》之前,自己是"被古装"、"被大导演";《合伙人》之后,"我将开启自己的新时代"。

陈可辛自称擅长古装片

我擅长拍时装片,没有谁想做大导演

腾讯娱乐:您上次拍时装片,我没记错的话是2005年,快十年了,这次怎么想到要杀个回马木仓?

陈可辛:时装片一直是我比较擅长的东西,我这七八年都在"被拍大片、被拍古装片"的原因,其实更多是产业问题。中国电影在那个时候盗版很多,到电影院只想看大片,片子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大不大。整个行业于是都在拍古装大片,追求视觉效果很厉害的东西。

腾讯娱乐:审批问题也有吧?香港导演擅长的很多类型片,在国内是没法拍的。

陈可辛:对,这是第二个原因。现代题材比较敏感,很多电影都不能过,所以就去拍大片嘛。而且我是香港导演,很多人会质疑,你拍现实题材?八九十年代你都没在这儿住,你怎么能拍呢?这其实就是接地气的问题。那我拍古装总好了吧?谁都没去过古代,这下你就不能质疑我的判断了。

腾讯娱乐:现在很多中小型成本,要比大片更受观众追捧。

陈可辛:其实,没有谁想做"大导演",导演越"大",拍大片压力越大,相对自由越少、回报压力倍增。经过这几年大片潮流之后,观众再看当然会闷,第一是疲劳,第二是他们现在已经养成了进影院看片的习惯,他们又开始说,"怎么影院里都是大片"。所以,现在中小型成本是卖钱的,我们也很被动。电影不是为了赚钱,但你也不能常常亏本,所以你要开始跟投资方研究,怎样做,回报会更好。

腾讯娱乐:因为投资规模限制,中小型成本大多都是时装片,这对您来说,的确是件好事。

陈可辛:肯定是好事!中小型电影开始抬头,其实对我来讲最好了,回到我最擅长的领域。当然,还有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我不是内地人。但是接地气这个问题,你早晚要面对,所以这次就咬着牙面对了。结果一面对以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恐怖、那么难。

不是百分之百复制,但是电影却是处处都有新东方的影子

《合伙人》是场脱口秀,选黄晓明(微博)(微信号:lovemingzone)因为太帅犹豫过

腾讯娱乐:时隔多年重归时装片,怎么一上来就选了《合伙人》这样一个有原型的虚构故事?

陈可辛:片子有新东方的启发,但绝不是新东方的传记。那为什么拍它呢?我对这几十年改革开放很好奇,一个国家从无到有、从贫到富、从传统到现代,这个GDP的飞升里面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和人物?这些企业家的传记都很有趣,我找了很多,但都不接地气,因为老百姓其实是不懂商业的。

腾讯娱乐:而且他们不感兴趣。

陈可辛:对。但结果我看到新东方的故事,就觉得非常有趣。你不仅能看到他们怎么致富、奋斗、实现梦想,而且中国人学英文本身就有很多笑点,说白了,就像脱口秀一样。我觉得这三个人的故事会很有趣,觉得是个好的方向,就开始去做。

腾讯娱乐:这三个主演都是你当时的首选吗?

陈可辛:这次真的没那么有底。以前都用香港演员,来来去去都熟人,每个人都拍过,他们的强项弱点都很清楚。这次我是全面用内地演员,三个都是一线,非常困难。因为不熟悉,我这次见了十来个内地一线演员,最后敲定这三个人,真的是缘分。比如晓明,我这几年都有跟他沟通,但一次都没拍成,上次拍《血滴子》,又不是我导,所以最熟的应该是晓明。

其实我见过的这十几个演员里面,有两个是我非常想用的,但一个没档期,另一个对英文有恐惧,是谁我就不说了,反正都没来成。

看到黄晓明又二又土的定妆造型后,陈可辛的心才踏实了,很多人都认不出是他

腾讯娱乐:当时分配三人的各自角色时,有没有犹豫过怎么分的问题?

陈可辛:其实有犹豫过晓明,因为他太帅了。直到开机的时候,我还不是很有底气。我给晓明看剧本的时候问他想演谁,他说一定要演成东青,因为"我很像成东青"。我说,观众能相信吗?你那么帅?我就说,你愿不愿意试试造型?结果他试戏和造型都非常好,我一看完就觉得对了。

我当时兴奋地拿他的造型照片到处给人看,很多人都认不出是他。后来有次在片场,他站在我旁边看回放,我说这个道具还是场工?怎么老站在我边上?我们闲聊时,他也跟我说,我从小就给人看不起、给人说我笨,我就是成东青。表演时他也投入很快,我基本没有调教。

腾讯娱乐:我看他喜宴喝哭那场戏蛮感动的,他那种状态是这几年电影里少见的。

陈可辛:那场戏他们是真喝,我们拍了三条,每条十分钟,拍完后三个人都吐得不行了。最后晓明哭的都把我吓到了,没想到他会哭成那样。因为我当时在大堂外面看监视器,晓明哭到剧情都没说,我就喊卡,结果我叫来叫去摄影都不关机,我就走进去,边走还边喊卡,结果没人管我,晓明还在哭。我过去拍他肩膀抱着他,他还在哭,跟我喊,导演你让我哭。

陈可辛对于邓超这个角色投入自己的感情最多

我觉得,他是把这几年的委屈,大家一路觉得他土这些东西,真真假假加了些进角色里,完全是真情流露,才能演成这样。

腾讯娱乐:您自认为邓超那个角色最像您自己?

陈可辛:对,从个性到背景都很像,所以我把很多自己的东西放在他身上。包括他在餐厅里做服务生所有的遭遇,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真人真事。他对美国的向往、崇拜到失望,全是我的个人感受。连性格很直、得罪很多人,都跟我非常像。整场戏拍下来,我跟邓超交流最多。

佟大为(微博)的角色,反而是我们最羡慕的那种。小时候很不羁,什么都干过,然后一支《海阔天空》就背弃了理想变成熟了,包括和一个非常普通的女人结婚等等。我的很多感动都来自佟大为这个角色。

片中大段的英文台词让三人吃足了苦头,但没有一人配音

台词如果配音对不起演员,兄弟情代表我的价值观

腾讯娱乐:作为一部华语片,《合伙人》英文台词量有点多。这方面有专门调教三位主演吗?

陈可辛:不用调教,也不可能调教。因为电影不是舞台剧,不是说现场是什么就是什么,它可以后期补。他们三个,都有回来补对白,不好补到好为止。

腾讯娱乐:其实有没有想过配音?

陈可辛:中间有人提过配音,技术上难度也不大,你看《投名状》、《十面埋伏》里刘德华的都是全配的,香港人来内地,怎么会普通话讲得好呢?但这次的问题在于,英文配了,中文也必须得配,戏里面英语需要讲得最好的是邓超,你全配了相当于邓超整部戏都没有自己的声音。这可能对一些电影演员无所谓,但对邓超那么舞台的演员,就可能要了他的命了。最后我还是决定算了,不太出戏就行了,不然的话,对演员太不公平了。

腾讯娱乐:《合伙人》跟您的《金鸡》、《甜蜜蜜》(张曼玉版 孙俪版)一样,跨度长,而且里面都有历史事件来凸显年代感。两者有何不同?

陈可辛:《金鸡》是明显需要这个东西去串,不管戏需要不需要都得放,因为那是个大事年表。《合伙人》比较像《甜蜜蜜》,要用就用,不需要每场戏都用。

但是申奥那个我是觉得非常重要的,那是中国人当时要富起来之前的一种尊严。我记得我第一次来北京就是1993年,申奥激烈的时候,我还记得当时大街小巷都写着"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那句话我当时就觉得很感动,所以我就把那个放在电影里面。

腾讯娱乐:我看《合伙人》特别感兴趣一点,跟您之前的《投名状》一样,同样是三个人,而且是讲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这仅仅是一个巧合吗?

陈可辛:巧合也有,刻意也有,更巧的是两个偏偏都是真人真事改编的。角色是三个人,这其实是一个戏剧结构。

腾讯娱乐:您本人兄弟观念咋样?

陈可辛:《投名状》与《合伙人》这种兄弟情我没有过,但它肯定代表的是我的价值观。我觉得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对没有过的经历反而更向往。我也拍过很多爱情片,但不代表我有很多爱情经历。说起来,我有过合伙的关系,当时跟一批导演弄一个公司,结果分开了。这里面有没有借鉴?不算有借鉴,我就是可惜关系没有延续下去。

腾讯娱乐:影片选的配乐也很好,您一直对音乐很有想法,这次《合伙人》选了崔健和Beyond,效果很好,当时怎么选的?

陈可辛:我喜欢音乐,对音乐有想法,但我不是在内地成长的,所以其实关于音乐,都是编剧已经选好写在剧本里的。

陈可辛:导演是不能太有风格的

很多台词我其实看不懂,拍电影不能太有风格

腾讯娱乐:这次的台词很接地气,自己参与了哪些?

陈可辛:是很接地气,但说实话,有些我是看不懂的。看不懂我就去问编剧,就得学。

腾讯娱乐:大学生活那段,应该也有很多您之前没了解的吧?

陈可辛:有一些我非常喜欢,但是有一些我不懂。虽然香港也有校园,但我真没见过用纸遮路灯投影求爱的。我大学在美国念的,一有空就去打工,你不打工根本没钱念书,大学没什么享受可言,所以,我的大学是没有片子里那种青春的感觉的。

腾讯娱乐:我看完后有一个感觉,片子前段的大学生活,很有您原来作品的那种风骨,但后半段就有点儿传统商业片的模式了。

陈可辛:电影就是跟剧情走,剧情是怎样就得怎样。导演你做越久,就越来越明白电影是不能太有风格的。电影太有风格,你会把观众挡在外面。之前拍大片,你拍千军万马,一定要几部机器,才能去抓住所有人的感情跟感觉,那个时候分镜头是没有用的,你所有角度都拍了,回去一点点剪片剪出来的。我这次学到经验了,没有三四部机器,但也能尽量把所有角度都抓准了。到最后商战应该快就快,前面还有空间,慢一点就慢一点,无所谓了。

腾讯娱乐:现在有些声音,认为影片的对白有点儿密,尤其是开场,除了对话还有旁白,会不会怕观众有点儿晕?

陈可辛:片子信息量太大了,没有旁白就没有很多层次。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最后的版本,已经捋得比较清楚了,原来那个更有实验性。美国那个官司来来回回很多遍,有些还不只是闪回,是闪前再闪回,普通观众看了会更乱。

陈可辛说:《武侠》拍得很High,但它反而是他电影里面,从评论到票房最失败的

《武侠》失败逼出《合伙人》,我和它一起进入新时代

腾讯娱乐:这次《合伙人》是您第一次全面和内地团队合作?

陈可辛:对。其实冲破了那个瓶颈也就冲破了恐惧。你说团队熟不熟是心理感觉,因为一次不熟两次就熟了,但是你碰不上就永远碰不上,碰了反倒就觉得原来全部合拍。以前没碰,一路觉得得找香港团队,因为沟通不一样,文化不一样,这次发现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有很多恐惧,其实就是心理因素作祟。

腾讯娱乐:突破这种恐惧,为什么刚好发生在2013年?发生在《合伙人》身上?这里面,有没有一个直接触发您改变的点?

陈可辛:最直接的点,当然就是《武侠》的失败。我的《如果·爱》拍成歌舞片,不行;《投名状》拍得最大了,口碑和大陆票房都很好,但它还是一个文艺片,所以海外不是很好,还是失败了。最后想到的方法就是《十月围城》,它不需要海外市场,那个戏也赚钱了,也符合当时的商业规则,但我个人对它其实不满意,所以最后没有署名导演。

《十月围城》之后,我就去找一个方法,在继续大片之路的同时,找一个生存空间。但人是不能改变的,你能改变外表、做事方法,但改变不了内心,我还是有点追求,这个追求跟武侠片又是矛盾的,所以《武侠》我自己拍得很High很开心,但它反而是我电影里面,从评论到票房最失败的。这是我个人的失败。

陈可辛:整个古装片市场都不行了

腾讯娱乐:而且《武侠》的时候,整个古装类型片的市场也已经不太行了。

陈可辛:对,我个人和整个行业在这个时候都已经跌到了最低谷。这个时候,我必须往前走一步了。我知道,发展现实题材是否接地气是个硬伤,往往会事倍功半。而且你做这个,自己不懂,就必须听团队意见,但最后决定还的自己敲。

其实当时有很多项目在讨论,但因为大家意见不一样,结果都胎死腹中没有拍。确实,自己不够有底气和信心。但《武侠》的失败,让你咬着牙也得拍了,所以这下一口气拍了《合伙人》和《整容日记》,当然后一个我只是监制,但终于迈出这一步了。

腾讯娱乐:我可否理解《合伙人》目前的成功,已经初步重建了您重归时装片的信心和底气呢?

陈可辛:可以这么说,其实你讲得很对,但我觉得可以再有一个说法,就是《合伙人》对我来讲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而这个阶段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现在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发行、营销包括观众都是,我觉得它终于进入一个新的电影年代了。

以前都是大导演、古装大片,这是不健康的,是不对的。现在什么题材都有可能,这才是百花齐放的时候,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正规、正确的轨道。我刚好在这个时候也消除了这些年对电影某些方面的恐惧,两者接轨了。所以我觉得,将来这段时间,对中国电影和我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际遇之神

奖励

吉米尼打麻将胡了个对对发,进帐 5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3
DB+13 2013-05-23

.*★*.  浅色包包(:影视欢迎您 .*★*

停车坐爱风林晚

ZxID:1878520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5-23 0
沙发上一座 好牛逼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