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没想好怎么提炼出一句话来向这些电影爱好者表达我失望的点在哪里,直到我看到《暗黑无界》那篇影评里写的:“一部成功改编电影的导演并不一定要是死忠影迷……可把原来剧集的价值观丢弃掉是另一回事儿了”,我终于想到问题在哪里了。 无论是改编小说还是改编漫画或者改编老版剧集、电影,核心的元素是不应该被改掉的。无论你怎么改编《罗密欧与朱丽叶》,把故事放在现代、把主角改成两个基佬、把所有角色变成僵尸……那个故事的框架和核心价值都应该是不变的,观众应该一眼能看出它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不会错当成《哈姆雷特》。 但《钢3》基本是把《亨利四世》改编成了《无事生非》。 前两部《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包括第一阶段的其他电影都选择了偏明亮、简洁的路线。而《钢3》自始至终的宣传都强调要走黑暗、沉重的路线,仿佛要靠近诺兰的《蝙蝠侠》系列。满大人、绝境病毒……这些漫画迷闻之颤抖的元素让人做好了“被虐”的心理准备。 结果呢?成片并非如此,大家发现被骗了。电影有多么脱离漫画,已经被讨论得够多了,我不再重复。许多人一再强调,电影是199999宇宙,不要带入漫画主宇宙616去看。言外之意,这是经过改编的平行宇宙,和你脑子里的印象不一样。 如果平行宇宙可以合理化一切差异,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冰与火之歌》也是个漫威的平行宇宙?罗柏·史塔克是平行世界的钢铁侠【哈,还是史塔克呢】,弑君者是平行世界的美国队长——什么,你说人物不符?这不是平行宇宙吗? 电影宇宙虽然可以看做另外一个世界,却是绝对不能脱离于616宇宙而独立存在的。没有616的Tony Stark就没有199999的Tony Stark. 漫画是电影的基础。各个宇宙再怎么不同,人物的核心价值观和他身上的根本冲突是不应该改变的。如果616的Tony Stark把盔甲看做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199999的Tony就不该把盔甲当做前进的负担。 影片中很多所谓“改编”,因为走得太远,变成了剧情上的漏洞。IGN这篇虚拟的问答点出了很多问题,而如果按照漫画的设定来,这些问题本不该存在的。 除了和漫画原型的脱节,《钢3》本身作为一部续集,和之前的影片也有偏离。 这种偏离跟导演的更换有很大关系。Jon Favreau是一个铁人粉,对Tony Stark很了解,对塑造角色投入很多。他甚至找到了Paypal联合创始人、SpaceX和Tesla Motors的创始人Elon Musk,把后者当做电影版Tony Stark的原型(据传漫画中Tony Stark的原型是Howard Hughes)。前两部参考了很多Elon的经历和观念,比如他说自己是“骨子里的工程师,但被迫当上企业家”,这也为Tony后来把公司交给Pepper作了铺垫。《钢2》中HAMMER企业的镜头都是在SpaceX拍摄的,Elon本人还有客串。 然而到了《钢3》,不知是不是因为Shane Black和RDJ太熟,Tony Stark彻底变成了RDJ他自己。之前有传闻说RDJ想要拍自己的钢铁侠系列,我转发的时候说了句“让他自己去玩,把616的Tony还回来”,还遭到RDJ粉丝的长篇抗议。我不否认RDJ对钢铁侠、甚至整个复仇者系列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这些电影,我觉得他是个很棒的演员,甚至如果没有他演的钢铁侠我可能都不会进这个圈子。但是随着RDJ和这个系列一起发展,RDJ个人的性格习惯越来越多地被带进Tony Stark这个角色。《钢铁侠》前两部和妇联也有他个人的东西,比如说Tony不喜欢从别人手里接东西,其实就是RDJ的习惯,还有妇联里吃蓝莓干,其实是RDJ自己爱吃零食。但《钢3》里我们能看到的Tony Stark基本只剩下RDJ,Howard Hughes和Elon Musk都不见了。电影里散布着RDJ现场即兴发挥的插科打诨,还有他乐于展示的咏春拳学习成果。 RDJ用自己的方式演绎Tony Stark,但RDJ并不是Tony Stark. Shane Black作为导演没能控制好对主角的塑造,结果Tony看起来就像是加强版的RDJ. 有报道说Jon Favreau不再执导第3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和Marvel Studio对剧情走向的意见不一致。妇联之后的《钢3》往哪儿走,在他续约的时候连Studio都不明了,他对这种情况很担忧。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经过前两部电影,Favreau的导演酬劳会很高,加上RDJ的酬劳,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Studio想要降低成本。无论是什么原因,Favreau和Black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明显相差很大,导致第3部有一种推翻前2部甚至妇联的感觉。Marvel Studio没能保证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连贯性,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妇联2的衔接。估计Joss Whedon心里在骂那些被炸掉的盔甲和被扔进海里的反应堆吧。 我可以理解Studio为了票房,或者说,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在漫画的基础上做出改编。但是到底要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没错,票房面前人人平等,不爱漫画、冲着逗乐和爆炸场面看个爽去的人占了大多数,但这是不是代表一定要耍得漫画粉团团转、把他们气得跳脚?前2部钢铁侠和妇联已经把很多电影粉变成了漫画粉,第3部钢铁侠没有理由不能吸引更多的人爱上漫画。既然如此,两者不应该是如此对立的局面。 很多人像我一样,因为前几部电影而喜欢上钢铁侠,在《钢3》上映之前的空档去补看了漫画。我们花时间去了解主世界最原始的那个有着几十年积淀的钢铁侠,爱上这个角色的深度和矛盾。结果《钢3》上映,我们发现自己被抛弃了,仿佛我们本不该去了解那么多。倘若我们像大多数蜻蜓点水的观众一样,对电影和电影背后的漫画世界没有投入那么多感情,倒不会受到这样的伤害了。这样的改编,到底是打算吸引更多观众变成M家死忠,还是在告诉M家死忠,我们不在乎你们的感受?